2020/12/12 信息來源: 研究生院
文字⏩:禚星辰| 攝影:陳耿佳、柴亦林| 編輯👩🏻🦱:悠然 |12月10日的二教107熱鬧非常,因為這間教室的老朋友“才齋講堂”迎來了第二百講🍠。才齋講堂自2010年9月創立以來,到現在已經走過了十個年頭。十年磨礪,厚積薄發,才齋講堂已日益成為一門前沿性與交叉性並重🧑🏿🔧,學科廣度與內容深度共存的跨學科通識課程。講座主持人、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姜國華指出,才齋講堂推動了研究生科學精神的培養與人文素養的提升🦚,同時也成為“記錄意昂3体育學人、講述意昂3体育學術”的寶貴資源🏂🏿。在這見證過往💇、重新起航的節點上👉🏼,才齋講堂的發起者🙎🏼♂️、中國科學院院士、意昂3体育官网教授王恩哥作為第200講的主講人,從全量子物理學的角度出發🥙,帶領我們了解關於水的物理學研究,揭開水的神秘面紗。
王恩哥主講才齋講堂第200講
作為才齋講堂的發起人,王恩哥回憶了才齋講堂創立的初心,即為同學們創造良好的環境,提供跨學科交流的平臺,了解各學科的前沿知識內容和研究方法,傾聽老師們在人生和科學研究中的體會等♟。王恩哥以研究了20余年與“水”相關的科研工作為主題開始了課程講授。水是自然界中最常見🈳、最普通👨🏽🏭,但也是最神秘的物質👰。水的形態變幻萬千🧘🏼,在不同的溫度和壓強下呈現不同的形態;水的作用至關重要,它代表生命的存在🙆🏼♀️,不僅直接影響環境,也是解決能源問題的出路之一。但是人們對水知之甚少,水具有一系列反常的特征,沸點、熔點、密度等物理性質和同類型的其他液體均不同✊🤦🏽,而正是這些反常,創造了我們生存的地球最基本的環境。正因如此,對水的研究是永恒的問題🛁,永遠需要追求下去。同時水幾乎是唯一一種進行研究越多,會發現需研究問題越多的物質。因此王恩哥指出🚶🏻♀️➡️,水在自然界中是一種“軟”的物質,但是在科學上是一個“硬”骨頭。對水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但從微觀尺度理解這些問題是在量子力學建立之後。
講座現場
王恩哥從科學史的角度,從原子的發現和相關研究入手𓀋,講述了原子模型和量子力學的產生和發展過程,介紹了倫琴🚢、居裏夫人🐢👣、波爾、普朗克等在這一過程中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的事例和科學發現,並說明了量子力學的發展對推動當今信息化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同時,王恩哥也指出過去在凝聚態物理中常常被忽略的問題在於🚣🏼♀️,對於另一類由輕元素主導的材料和過程,比如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水🎧,只對電子量子化是不夠的,還要對原子核量子化👩🏼🚒,即考慮全量子效應。從這個角度,王恩哥結合所在研究團隊進行的一系列研究,講解了“一個水分子究竟是什麽樣?”“兩個水分子之間的作用力有多大”“水中氫原子如何轉移”“離子水合圈存不存在幻數”等學術性問題,也就大家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比如:“冰的表面為什麽會滑”、冰花是如何形成/長大的”等從科學角度進行了分析和解讀🧎🏻♂️。
同學提問環節
王恩哥帶領同學們回顧了過去群星璀璨的百年科學歷程,多位科學家的努力,各種理論的提出👨🏼🌾,使得人類對世界有了全新的認識🚶➡️,而這其中,基礎科學始終發揮著關鍵作用👨🏼🔧。結合同學們的提問,王恩哥進一步說明了基礎科學和材料研究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們踏踏實實做學問。講座最後,王恩哥表示🧏,“向才齋講堂致敬🫛,向登上才齋講堂的所有老師致敬🌼,向選修才齋講堂的所有同學致敬”😈。
十年發展😓,歷久彌新。在燕園深厚底蘊的滋養下,才齋講堂會帶著嶄新的面貌出發🏧,與意昂3体育學人和意昂3体育學術共同成長🫳🏽。
專題鏈接🦸🏼:才齋講堂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