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4 信息來源🏇🏻: 醫學部
編輯:悠然 | 責編:麥洛醫學部黨委深入學習研究《意昂3体育官网黨史學習教育實施方案》,牢牢把握黨史學習教育的目標要求🧑🧑🧒👈,把黨史學習教育與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結合起來,堅持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以賡續百年的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為指引,以“重走百年路,奮進新時代”為主題🔭🔠,規劃設計醫學部幹部人才集中輪訓工作。集中輪訓對象包括醫學部中層幹部☀️、高層次人才、中青年骨幹🤒、“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黨務幹部、思政課教師、學工輔導員和團學幹部等不同層面的幹部人才🪩,以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為培訓目標,“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通過課堂講授、座談研討、案例講評、現場體驗等多種培訓形式,著力提升幹部人才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和對接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的綜合素質能力,助推學校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目前集中輪訓工作正在按照計劃紮實推進中。
舉辦醫學部學生黨支部書記暨教學醫院兼職組織員培訓班:在黨史學習中領悟思想,在社會實踐中收獲成長🚵🏽♀️。4月9日🚶♂️➡️、11日,培訓班140余位學員通過聆聽專題黨課、學習工作實務、參與情景模擬、接受紅色教育、開展勞動實踐、走訪科技園區📋,從思想、理論、業務、實踐等多方面接受教育培訓。醫學部黨委常務副書記徐善東以“學黨史 悟思想 促成長”為題為學員們講授專題黨課,在帶領大家回顧中國共產黨歷史的同時,引導學員們領悟中國共產黨為什麽“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麽“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麽“好”,幫助學員們開拓思路🫄🏻,掌握學習黨史的方式方法🤸🏻♂️☞,不僅豐富了學員們的黨史知識,更傳授了學思踐悟的系統思維方法。學員們在北京農機試驗站參觀陽早寒春生平事跡展,為“白求恩式的國際主義戰士”為人民服務的無私情懷所感動👌🏻,更加深刻體會到了信仰的力量。分組體驗播種、磨豆腐、製作面食等勞動實踐,既凝聚了團隊力量,也讓崇尚勞動、尊重勞動不再只是一句口號;在北京未來科學城參觀中國商飛北京民用飛機技術研究中心,新能源飛機、北鬥導航應用、智能網聯人機共駕👨🏽🔬🏌🏻♂️、智慧客艙等成果展示令學員們興奮不已,黨旗引領、黨員團隊奮勇攻關的事跡也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親身體驗中國科技自主研發、突破瓶頸的創新力量,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創新的高度戰略定位也有了更為切實的體會。
舉辦醫學部“紅旗渠精神”教師黨支部書記培訓班:學黨史🧎🏻、悟思想➞、擔使命。4月23—25日,醫學部教師黨支部書記培訓班學員前往紅旗渠精神的發祥地——河南林州開展學習教育。學員們通過現場教學、專題講座和座談討論等多種學習形式🙎🏿♀️💆🏼♀️,深入學習偉大的紅旗渠精神🙅🏽♀️,切身經歷了一次震撼心靈的精神洗禮。在紅旗渠紀念館,通過“序廳”“旱魔”“奇跡”“豐碑”“夢想”“精神”六個部分的展示,2000多件珍貴實物和大量歷史照片、影像資料,學員們全景式了解了紅旗渠的修建歷史。實地走訪紅旗渠💤,學員們順著三千多米長的險峻渠壩步行體驗,領略了創業洞、兩半山、團結洞、老炮眼🤸🏻、神工鋪等修渠當年留下的真實印跡👰🏼♂️。學員們置身於這“人工天河”之中,真正為那劈山鑿洞、人定勝天的豪邁氣魄所震撼。紅旗渠幹部學院的“紅旗渠精神及其當代啟示”專題講座讓學員們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悟了紅旗渠精神。觀看楊貴同誌生前的訪談視頻❣️,學員們為優秀共產黨員和縣委書記敢為人先、勇於擔當🚗、率先垂範🤏🏽、一心為民🏂🏼、堅持不懈的拳拳之心與高尚品格深深折服,也體會到林州人民對中國共產黨的無限熱愛與擁護😿,質樸的言語和動人的事跡令學員們一次次眼眶濕潤。學員們在座談討論中結合單位和支部工作實際暢談學習體會👮🏼,進一步思考和堅定作為高校教師和醫務工作者的初心使命👨🏻🌾。紅旗渠從開工到建成經歷了新中國成立以後黨和國家一段非常困難的時期🙍🏼,回顧和學習這段歷史不僅有助於黨支部書記們深刻理解和感悟新中國成立後黨領導人民進行的艱苦卓絕的社會主義建設歷程👦🏼,更將成為在新時代新征程中🧑🏿🏭,鼓舞我們直面困難和挑戰,堅持艱苦奮鬥☦️、開拓進取的強大精神動力🦝。
結合黨史學習教育的要求,在發展對象集中培訓中著重打牢思想根基🙇🏼♀️、強化理想信念的教育。醫學部黨校特別挑選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機構知名專家的黨史專題講座“中國共產黨的初建與初心”“中國共產黨百年歷程與政黨認同——光輝的歷程、未來的挑戰”“中國共產黨與新中國70年”“從小康奔向現代化的奮進宣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解讀”“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等作為培訓必修課程,深化發展對象對黨走過的光輝歷程、付出的巨大犧牲👩👧👧、展現的巨大勇氣、彰顯的巨大力量的理解認識,打牢思想根基,強化把初心使命變為行動自覺的堅定性。到3月底,共有201名教職工、241名學生發展對象完成培訓並結業。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