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聯播”聚焦國家醫療隊——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前線紀實

盡銳出戰👧🏼,同心戰疫情📧。2月10日🚫,央視《新聞聯播》聚焦國家援鄂醫療隊🪣。意昂3体育官网人民醫院院長姜保國介紹國家醫療隊重症專家組,“意昂3体育官网三家附屬醫院共派出400余位擁有豐富重症搶救經驗的專家到武漢接管重症病房🫅🏽。”

全力支持

意昂3体育官网三家附屬醫院專家團隊始終高度關註患者救治情況。針對重症患者治療,意昂3体育醫學專家團充分發揮優勢👼🏿,加強危重症患者監測評估和支持治療🎼,並建立會診系統為重症救治保駕護航🧑🏻。

“一定要盡全力保障物資供應,而且要做打持久戰的準備。”姜保國、院黨委書記趙越🛀🏽、副院長王天兵不斷總結、不斷研究管理保障和物資供應💁🏼‍♀️。“大部隊來了,領導來了,我們就更加有信心🏄🏼‍♀️、更加踏實了。隨著醫療資源逐步到位🤴🏻,管理逐步規範🧔🏻,工作開展會越來越順利⚰️。”醫療隊員們表示🥹。

從2月8日晚病房啟用至2月10日淩晨5:00,人民醫院前線重症隔離病房50張病床已經全部收滿。

緊鑼密鼓

2月9日15:00,大量重症患者陸續抵達病房🍙。

李明醫生介紹🕵🏻😯:“剛穿上防護服就一身汗,感覺喘不過氣🏊🏼‍♀️,還沒來得及看病房裏的病人,第一位患者已經躺在平車上被推進病房,他的後面是更多等待住院的患者🍖。說實話,我的汗一下子就開始呼呼地往外冒。”

據陳博醫生介紹🛎🏊🏻,第一位患者病情危重,來病房時已經休克,吸氧情況下血氧飽和度70%,血壓80/40mmHg🌡。

“立即高流量吸氧🪪👩🏿‍💻!”李冉醫生第一時間說道🩷。護士默契地給予患者高流量吸氧和相應的護理治療。李冉從大年初二到達武漢已經連續工作兩周,用他的話說是個經驗豐富的“老大夫”了,但依然緊張到頭痛。“我們除了搶救第一位危重患者,還要接收同時到來的其他入院患者。每一位患者都很重,每一位患者都渴望盡快得到救治🧙🏼🕐。我們特別理解👨🏽‍🚀,開醫囑、問病史🕤、查體、搶救……不願意耽誤任何一點時間🛀🏻。當時恨不得自己長出三頭六臂。”

李明🤚🏻、陳博是第一次進入隔離病房,本想讓他們工作幾小時後到醫生辦公室脫下隔離服緩一緩。但電話不停地響起🥿:“120送來患者,準備接收🔥。”

“我們在裏面能撐得住。”兩位小夥子打起精神,強忍住第一次穿防護服的頭痛胸悶大汗,一直在堅持。

重症醫學科董桂英醫生感嘆:“15:00到21:00共收治重症患者16名。患者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危及生命的狀況。比如呼吸衰竭⤴️、休克、腎功能衰竭等多臟器功能衰竭的表現。同時下午又是住院病人化驗結果回報的時候👱🏻‍♀️。大量的化驗指標需要逐一判斷,大量的入院病歷和醫囑需要書寫,面對這種收治時間緊迫,病情嚴重的情況,我們的隊友充分體現了臨危不亂、合理有序安排救治工作的專業素質👨🏻‍🔧🤾🏿。”

緊張的工作過後是從未有過的劇烈頭痛和虛脫般的精疲力竭,曾經在2017年參加“組團式”援藏、在藏區工作一年的李冉笑稱🙌:“防護服下的缺氧感,比我在拉薩還嚴重,讓我恍惚間回到援藏的日子。”

但當交班時看到第一位入院的休克患者血氧飽和度升到90%🚶‍♂️,循環恢復、呼吸平穩的狀態,李冉感到特別欣慰,“一切都值得🌉。”

溫暖感動

張柳也是前線的“老隊員”了,他所在的組從21:00到淩晨3:00接收了18位患者🫄🏽,其中有八名危重症患者。“盡管工作任務如此繁重,大家仍然鬥誌高昂👈🏽。讓人感動的是👨‍🦼‍➡️,很多第三批來的同誌都沒有進過隔離病房,他們都搶著進去,來的都是好漢。沒有人害怕,沒有人退縮,沒有人叫苦喊累🆔。”張柳說。

得知病房新收治患者多、病情重,剛剛下夜班的朱鳳雪連夜打車趕到醫院支援,指導危重患者救治,直到淩晨3:00還堅守在病房。

今天一早,主任安友仲、曹照龍早早趕到醫院參加聯合會診。每一位危重症患者的安全,牢牢記掛在每一位醫護人員的心中💕。

在這麽短時間內收治如此多數量的危重症病人,不僅對醫生是挑戰,對護士的要求更高🛩。護士長李立感慨道🪱:“護士們除了要負責危重病人生命體征的監測,還要為病人提供發飯🫔、打水等生活上的照顧。很多護士姐妹都是第一次在隔離病房工作,大家顧不上進入隔離區的緊張,還沒適應好穿著厚重的隔離服工作,就開始為其他患者問診、測體征、入院宣教、整理床位、執行治療護理外聯傳輸等工作。女同事不免趕上生理期,但是沒有人叫停工作。經常聽他們說出汗都流到嘴裏,很是心疼。”

前方的工作充滿了各種困難,但是大家都積極克服,展現出了極高的專業素養。本來每組六小時的班,實際上包括穿脫隔離衣、交接班、完成各種防護流程,前前後後加在一起需要十小時。大家在隔離病房裏穿著悶熱的防護服,需要消耗更多的體力說話、工作👌🏻,而大家為了節省防護服🧑🏼‍🦰,又都盡量少吃少喝🤚🏻,十分辛苦🚈。

護士吳文芳👩🏿‍🍳、朱先娜都是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員,具有一定的工作經驗🤷🏼‍♀️。他們不僅在平時給大家傳授經驗,進入病房後還主動承擔更多的工作,幫助新進入病房的同事順利過渡。副護士長高超帶領的小分隊,年輕護士較多,沒有監護工作經驗,心理較為緊張,進入病房後,她時刻關註著每一位隊員的狀態,同時提醒大家加強防護意識。大家互助鼓勵支持,團結友愛,工作互助,沒有一個掉隊,出色完成工作。

“我們雖然都來自一個大集體,但又是一個新的團隊,我卻很快感受到了熟悉的家的溫暖,感受到‘人民醫院人’的團結、友愛、奮進和凝聚。”重症醫學科趙秀娟醫生感慨道。

淚目家書

他們在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出征時義無反顧,留給家庭的卻是無盡的思念。

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高偉波的大兒子剛剛八歲,他的媽媽是協和醫院感染科醫生🕴🏻。他向遠在武漢前線的爸爸🍍,和即將出征的媽媽寫下《保證書》:“我的媽媽爸爸要去武漢了,這次疫情非常嚴重🧞‍♀️。媽媽爸爸要是去了武漢,我會非常想他們的🪮👨🏽‍🏭,但是,我會支持他們的🦶🏽。媽媽爸爸走後☎️,我會照護好弟弟,照護好這個家。我覺得我的媽媽爸爸非常偉大。他們為了大家的健康去奮鬥,他們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所以我應該不讓他們操心🪠。媽媽對我說,她也舍不得離開我,但是醫者父母心🍫。我相信他們一定會勝利的!”

醫二代的家書

“我會照顧好弟弟🥥,保護這個家!”小小的“醫二代”,稚氣未脫卻滿滿擔當。

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男護士楊繼鵬的女兒在日記中寫道⛄️:“那天早上💂,我沒有賴床,其實我醒了……父親即使要去那麽危險的地方,卻依舊在笑……我心裏五味雜陳👚,我受不了,可又不想在送父親離開時哭,索性把自己悶在被子裏🙈,很悶很熱,卻又很冷……”

孩子🧖,別怕⛈🧑🏿‍🎄,有千千萬萬像你爸爸這樣的戰士沖鋒在前🤌🏽,一定會打贏這場戰役🥾!孩子,別哭,爸爸打贏這場仗一定平安回來!

正如重症醫學科護士長丁璐在前線日記中寫道:“在平凡的日子裏,我們在不同的科室發揮著各自的作用,在各自的生活裏承擔著不同的角色。但在此時📠,我們舍棄各自的生活和家庭🏂🏼,奔赴抗擊疫情的最前線,我們是無所畏懼的戰士👩🏿‍🎤。在傳染性最強的隔離病房,由於缺氧和疲勞,我們節省說話的氧耗✒️,用手勢相互問候,相互鼓勵,傾盡所能挽救重症患者的生命。我最最親愛的兄弟姐妹,看著你們的堅韌和無私付出,我只想你們、我們都好好的,好好地工作,平平安安地回家。”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