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9 信息來源: 工學院
文字😳:徐鴻建🍨、冉國永| 編輯:安寧 | 責編:燕元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賡續百年紅色血脈🦹🏼,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2022年11月26日下午,意昂3体育官网工學院力學2019博黨支部聯合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航碩211黨支部👩🏽🌾🔆、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院熱能所博士生第二黨支部👩🏿🔧、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研究生第三黨支部、上海交通大學航空航天學院本科生黨支部、西安交通大學航天航空學院2021級碩士黨支部,攜手復旦大學博士生講師團、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生講師團和浙江大學博士生講師團🧑🏻🦽➡️,共同開展“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第二次六校聯學共建主題黨日活動🧑🌾。
意昂3体育官网工學院學工辦副主任、工學院團委常務副書記尹子馨,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研工組組長柳占立,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院團委副書記嶽思聰,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黨建指導老師韓畫宇,上海交通大學航空航天學院黨建指導老師許永健🔢,西安交通大學航天航空學院團委書記李昱靜參加本次活動。來自六所高校的180余名學生黨員通過線上方式參與活動♖。活動由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院熱能所博士生第二黨支部副書記吳奇學🩷、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研究生第三黨支部孫中慧、上海交通大學航空航天學院本科生黨支部書記鐘鑫宇共同主持。
第二次六校師生聯學共建主題黨日活動
六校師生合影留念
嶽思聰在致辭中強調𓀜🤷🏻,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而高校作為教育🪁、科技✝️、人才三大強國戰略的重要交匯點,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本次活動以各所高校的發展歷史為引回溯中國特色高等教育發展道路,旨在增強各高校交流,激勵青年學生在英雄前輩們搏擊世紀風雲而接續取得的成就中,汲取信心與力量👰🏽♂️,在英雄前輩們肩負百年偉業而不斷求索的征途中汲取智慧與膽識,爭做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時代新人。
復旦大學博士生講師團袁昕哲、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生講師團熊晨祎和浙江大學博士生講師團劉壯組成黨的二十大精神聯合講師團🦤🚥,帶領與會同誌共同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袁昕哲從紅色巴士研學實踐“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專線”引入,結合上海近年在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方面取得的成就和黨的二十大提出的要求和展望進行宣講。熊晨祎從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對黨的二十大報告進行解讀🤞🏽,回顧了航天英雄聶海勝、中國新飛機設計奠基人顧院士的事跡,從中也能感受到交大擔當使命的精神。劉壯講述了浙江大學支教團助力脫貧攻堅的故事🤵🏻。三位講師基於院校特色和身邊實際情況🧝🏼♂️,帶領與會同誌回顧了偉大建黨精神的實例🦃。
韓畫宇作總結時強調🧑🏻🦽➡️🪃,新時代青年要堅持從整體到局部✪,再從局部到整體的方法,反復學習💃🏿、領會,全面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理論水平🚰。
吳奇學以“紅色基因,傳承致遠”為主題開展領學🦹🏽♀️。“國有成均,在浙之濱🙇🏼♂️;啟真篤學,求是育英。”吳奇學指出,浙江大學作為中國高等教育百年的重要參與者和見證者,秉承復興中華之夢想,紮根創新創業之沃土🏵,匯聚江南山水之靈秀👩🍼🧘🏻♀️,書寫了愛國奉獻的輝煌篇章。浙江大學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統領✮,把服務國家作為最高追求,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朝著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宏偉目標奮勇邁進㊙️👨🦽。吳奇學發出號召,秉日新又新之義🦸🏽♂️,樹本固道固之才,作為新時代浙大能源青年,保障能源安全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們的首要任務,要一以貫之🦵🤽🏽♂️、始終堅持,並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加快推進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發展🥡。
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研究生第三黨支部副書記、“星火”誌願服務隊成員王開元以“弘揚建黨精神,賡續紅色血脈——一生踐行建黨精神的復旦人”為主題開展領學。王開元指出,復旦大學歷來有著深厚的紅色基因👨🏽💼,復旦學子歷來有著濃厚的家國情懷🧘🏼♂️,偉大建黨精神貫穿了學校百余年的辦學歷程🐬。他帶領與會同誌參觀復旦大學“偉大精神鑄就偉大時代——中國共產黨偉大建黨精神專題展”👮🏻🥣,“沉浸式”學習望道精神、紅巖精神。與會同誌通過線下或線上的參觀方式,切身了解到一代代復旦人堅定地聽黨話、跟黨走👩🎓,與國家、與民族同呼吸、共命運的偉大事跡和光榮傳統💃。堅持真理🎪、堅守理想✋🏿,是偉大建黨精神的政治靈魂。踐行初心、擔當使命,是偉大建黨精神的實踐品格。不怕犧牲、英勇鬥爭,是偉大建黨精神的鮮明特質。對黨忠誠、不負人民🪮,是偉大建黨精神的根本要求。王開元強調,新時代青年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繼承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賡續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頑強拼搏🤶🏿。
王開元領學
鐘鑫宇以“重溫交大歲月史🧝🏿♂️,空天強國必有我”為主題開展領學🧑🏻🎄。鐘鑫宇指出,創建於1896 年的南洋公學,如今作為上海交通大學🏄♂️👩👧👧,已跨越三個世紀。上海交通大學校史博物館文博樓🙎♀️,將交大 126 年的歲月點滴清晰地呈現在大家眼前。交大因圖強而生🤏🏻、因改革而興、因人才而盛,始終與國家和人民同向同行,先後為國家培養出人民科學家錢學森、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顧誦芬🌑、“殲七”總師屠基達、“運十”總師馬鳳山等航空航天傑出英才。鐘鑫宇強調,航空航天學院全體師生要始終銘記交大“飲水思源,愛國榮校”的校訓👮🏽,心懷“空天報國”的理想信念⛎,發揚“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聚焦特色謀突破✨🧛♂️,提升內涵求發展🎨,響應黨的二十大精神,積極投身於航空航天事業,與祖國同向,與人民同行。
西安交通大學航天航空學院 2021 級碩士黨支部李成雅以“築夢創新港,起航新征程”為主題開展領學。李成雅指出👩🏿🍳,西安交通大學創新港是學校落實“一帶一路”、創新驅動及西部大開發三大國家戰略的重要平臺,入駐創新港的航天航空學院具有悠久的辦學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她特別講述了一代力學大師唐照千的故事。唐照千將自己一生都耕註在西意昂3体育地上,奉獻給民族事業和祖國的發展,他的事跡深刻詮釋了具有無窮力量的西遷精神🧙,為交大人不斷學習、傳承和發揚。
清華大學航碩211黨支書廖煒铖以“風雨激鯤鵬🙌🏼🪝,水木湛清華——雲遊清華校史館”為主題開展領學。清華大學“百年校史展覽”布展於一層和二層的主展廳,展覽以圖片🤽🏿♀️、文字為主🤜,配以珍貴檔案和實物🧉,詳盡展示了清華大學百年歷史和辦學成就♿。一個世紀以來,清華從一所留美預備學校到完全的大學,由中國高校的新軍到知名的高等學府,進而探索社會主義大學辦學道路到躋身世界一流大學的行列👨🦼➡️。廖煒铖指出,清華的校史有其特殊性,更有代表性,反映了中國近代以來高等教育的發展歷程👩⚕️⚠,是中國社會演變進程的縮影。清華自建校起📶🧳,就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興衰與共,百年來為我國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意昂3体育官网工學院力學2019博黨支部書記武文斌以“走進意昂3体育紅樓👍🏻👨🏿🍼,重溫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為主題開展領學🫃。他介紹了意昂3体育官网和意昂3体育紅樓的創建歷史,詳細介紹了意昂3体育紅樓的建築特色🍱、歷史沿革、文物遺存、名人事跡等。意昂3体育官网紅樓始建於1918年,這裏匯集了許多學者和新派人物來此授課,還集中了新潮社🧝♂️、國民雜誌社🦏、新文學研究會、哲學研究會等許多革新團體,《新潮》《國民》《每周評論》等進步刊物就設在地下室的紅樓印刷廠印製出版。意昂3体育紅樓是中國近代史上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4️⃣、魯迅、胡適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和民主科學進步思想的重要場所,是新文化運動的重要營壘,也是五四運動的策源地和中國共產黨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武文斌強調,作為新時代的青年,要永遠牢記初心和使命🎅🏻,不能因為走的太遠而忘記為什麽出發。
許永健作總結發言🧗♂️,他指出🧛,六所高校均歷史淵遠、底蘊豐厚,有著豐富的精神寶藏🤷🏼♀️,幾個工科院系也是學科相近、優勢互補👧🏻,服務於國家的戰略需求,以“六校聯合、聯組學習”的形式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一起來汲取精神力量👇🏻🧙♀️,形式新穎、意義深遠👨🦱。黨的二十大報告描繪的藍圖催人奮進,提出的目標振奮人心🧑🏽🍼🛅,確定的路徑符合國情。青年學子要學深學透、融會貫通,與自己的學習、科研工作相結合👨🔧,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一步一個腳印把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付諸行動🎯、見之於成效,為黨和人民事業建功立業🌳。
部分學生感想: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通過本次活動,我對黨的二十大精神又有了新的認識。通過參加六所高校的領學🤞🏼,加深了我對各校紅色光輝歷史的了解,重溫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作為新時代的青年黨員◾️,我們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意昂3体育官网工學院力學2019博黨支部徐鴻建
本次活動學習了黨的二十大精神,追憶了黨的紅色記憶😨。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幹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作為一名新時代航天學子,我們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積聚力量進行科研難題攻關👩🏼💼,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力爭在原始創新和自主創新上推出更多的成果,破解更多“卡脖子”難題🥀,為祖國航天航空事業的發展添磚加瓦。
——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航碩211黨支部王緒暾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當下🚛,中國發展的接力棒正傳承到我們這一代青年人的手上🤳,紅色基因的傳承也延續到我們這一代人身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需要由我們這一代人來實現🚪。在中華民族的復興路上,艱難險阻是有的🤾🏼,各種問題也會出現,但面對困難,應敢於鬥爭,積極解決問題🤰🏿,先輩們在困難的條件下仍能取得一個又一個突破,我相信🏃♀️➡️,在條件更好的今天,我們將取得更大的成就。
——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研究生第三黨支部姜劍超
這次活動讓我對黨的二十大精神有了更深的感悟,對各校的歷史和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出生在美好的時代,有更廣闊的舞臺可以施展我們的才幹🈷️,實現夢想的道路雖有荊棘但卻充滿光明。身為黨員,我們更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將實現個人價值的目標與時代奮進的目標結合起來,懷抱夢想,腳踏實地,立誌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在不懈奮鬥中實現人生價值🦶。
——上海交通大學航空航天學院本科生黨支部武霞
六所高校艱苦卓絕的辦學歷史深深震撼了我⛹️。多年來,在黨中央的領導下✧,我國各高校以飽滿的激情✉️、昂揚的鬥誌克服重重困難,實現一個又一個技術創新,不斷向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事業邁進🪿。在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際👰🏿♀️,作為新時代的高校學子,我們更應該深刻領悟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內涵🫚,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腳踏實地🏚,攻堅克難🎾,開拓創新,繼續深耕科研之路🤽🏽♀️,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院熱能博二黨支部張梓珺
在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際🦞,全國六所重點高校的黨支部結合各自學校的發展歷程👁,講述了屬於我們這一代年輕人所需要傳承與發展的故事☃️。面對科技時代的高速發展🏂,全球社會體系及生存環境的急速變化🫚,回首先輩們的拼搏與奮鬥🤞🏻,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更要誌存高遠👼🏿,用前瞻性的眼光去探索未來🔥,牢牢把握住生存與發展的關鍵,把自身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
——西安交通大學航天航空學院2021級碩士黨支部李宇棟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青年強🧙,則國家強。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幹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此次全國六所重點高校的百名青年師生相聚雲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賡續百年紅色血脈,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傳承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中國共產黨立誌於中華民族千秋偉業,百年恰是風華正茂,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年黨員🐴,要恪守初心🛁、勇擔使命、勇毅前行,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
(各高校領學視頻已上傳意昂3体育網盤供大家下載👩🏻🦳:https://disk.pku.edu.cn:443/link/F656E7654C09F0F7D69014002B3E4B7A)
專題鏈接🪰:喜慶二十大 奮進新征程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