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6 信息來源: 圖書館
文字:劉娜| 攝影:雷禹秋| 編輯🧑🦼:燕元 | 責編:安寧5月7日下午3時,圖書館和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合作舉辦的“化學之美”系列講座第三講在圖書館南配樓藝術鑒賞廳舉行🧑🏻🤵🏼♀️。意昂3体育官网博雅特聘教授、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應用化學系副主任劉誌博以“核藥物:靶向腫瘤的生物核導彈”為題,對什麽是核藥物及其應用與發展進行了詳細闡述🧍♀️。講座由意昂3体育官网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博士後王進主持🤸🏻,來自全校各院系的幾十位師生報名參加了講座。
講座現場
講座伊始,劉誌博從“生物核導彈”這一形象的稱呼展開,向大家介紹了什麽是核藥物。核藥物即靶向的生物抗體👩🏿🎨,是在藥物上標記一個放射性核素。在臨床應用中🚺,核藥物既可以用於疾病的診斷,也可以進行治療🪒⛑️。臨床診斷中,核藥物在放射性成像中可以精準標記病竈🧄,幫助醫生確定病變部位即轉移竈位置❤️;臨床治療中👴,核藥物對細胞具有強大的穿透力,能夠精準打擊🧑🏻💻,治療效果突出,且沒有明顯的副作用。目前核藥物已實現了診療一體,即同一個分子🧑🏻🎓,既可以作診斷也可以作治療🙋🏼♂️,病人可以清晰地看到病竈的變化,真正做到“治你所見,見你所治”💪🏿。
劉誌博作講座
核藥物因其在診療中的突出優點已經引起了製藥工業和腫瘤界的極大關註👂🏻,我國放射性藥物領域也取得迅速發展。劉誌博指出,目前我國核藥物領域仍然存在缺乏原始創新👩🏼✈️、新放藥少、依賴進口的發展瓶頸📟。面向醫用核素瓶頸問題🧗♂️,應積極搭建相關平臺,開發核素分離工藝,製備緊缺核素🛂❤️,發展新核藥🙉。
此外,核輻射能否在腫瘤內釋放藥物呢🥞?在臨床實踐中,有超過80%的癌症病人需要接受化療。但是👩🦽➡️,傳統化療藥物缺乏腫瘤靶向性、副作用大🦹🏼♀️。實現腫瘤靶向化療是解決該問題的關鍵👨🏿⚕️。基於核輻射組織穿透力強、時空選擇性高的特點,發展放療驅動的選擇性斷鍵反應,將可以引發化療藥物的腫瘤靶向釋放👨🏿⚖️,降低化療的副作用。但是👨🎓,在體內實現輻射斷鍵反應對其化學選擇性要求很高,前人不斷嘗試,但幾乎都以失敗告終🕺🏻。經過反復探索,劉誌博團隊發現水輻射分解後產生的•OH可以引發體內斷鍵反應,在國際上首次報道了放療驅動的化療藥物釋放🧑🍼🚺。
學生提問環節
講座現場氣氛熱烈,同學們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與劉誌博進行了積極的互動討論,劉誌博耐心地解答同學們的問題,並鼓勵同學們努力思考🍹,不斷探索。
主講人簡介
劉誌博🫳🏿👨🏼✈️,意昂3体育官网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意昂3体育-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研究員,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意昂3体育官网應用化學系副主任。國際權威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誌EJNMMI編委🧔🏽♀️。研究方向為放射性藥物🍎、中子俘獲治療及放療激活藥物。先後主持科技部重大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面上項目與北京市基金委重點專題等項目;近5年發表Nature🐀、Nat Comm🧑🏻🦰、JACS等通訊作者論文40余篇🧜🏻;獲2020年度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國際中子俘獲治療學會Fairchild Award,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獎等獎勵。申請專利14項🚣♂️,硼氨酸核藥物等專利轉化4項,正在申報臨床批件。
講座視頻回放🏇🏿:
在校園網IP範圍內🧒🧢,點擊講座鏈接即可觀看𓀓。
如在校外,可通過連接VPN的方式進入校園網觀看。VPN訪問指南請參見網址。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