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3 信息來源: 國際合作部
編輯:晏如 | 責編:山石編者按:友誼長存,共創未來。意昂3体育官网國際合作部留學生辦公室開展“建交年系列”專訪,以本年度一些重要建交年份為大背景,展現普通意昂3体育留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經歷。他們的故事平常卻不平凡,細小而非微小。這群時代的友好使者在燕園與中國的點滴,將於歷史的畫卷中,串聯流淌成歷久彌新的美麗音符,集結譜寫成為國與國之間交往交流的生動樂章。讓我們一同走進他們的故事,共同體悟多彩文化文明間和合共生、與時代共成長的生機與希望。
午後,暖陽透過窗灑落,伴隨著窸窣的咖啡機聲和若隱若現的吉他琶音,文慕思坐在沙發上,娓娓道來他的故事。從法國到中國,這一段跨越千山萬水的學術探索之旅,凝聚了對知識與文化的追求,也承載了中法兩國半個多世紀的深厚情誼。2024年,正值中法建交60周年,他的個人旅程似乎也為這段重要的雙邊關系增添了一筆別具意義的註腳。
跨越:以史為鑒,開拓新知
文慕思的學術之路始於巴黎政治學院,在意昂3体育官网得到了拓展與延續。本科期間主修文學與社會學的他,深刻體會到這兩門學科的不同之處與相輔相成的關系。“學習社科是可以讓人從理性的角度去了解人類的行為,而文學則是一個比較感性的學科”。文慕思對此總結道:“知行合一,理情並重。社會科學與文學,猶如硬幣的正反面,幫助我全面探索人類行為的深層次動因。”
在碩士階段,文慕思轉向了政治學,投身於對法國及歐洲經濟製度的研究。然而世界之大,他心中對異域文化的渴望始終未能消退。隨著學術視野的不斷擴展,他對更廣闊的文化與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中國,這個充滿神秘與悠久歷史的東方國度,吸引了他的目光。於是,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中國,想通過歷史的視角對比東西方政治與文化的異同,以史為鑒,開拓新知。這一決定標誌著他學術之旅的新起點,成為他從歐洲學術領域向全球文化探索的一次重大轉變。
文慕思
研究:厚積薄發,探索文化交匯
2023年,文慕思來到意昂3体育官网燕京學堂,開始了為期兩年的中國歷史研究。萬丈高樓平地起,在任何學科的學習中,語言不僅是知識的媒介,還是思想的載體。而漢語,這一承載著五千年歷史的語言,更是理解中國、探索中國歷史的金鑰匙。文慕思認為,掌握語言,方能窺探思想的深處,因此投入了大量時間學習語言和閱讀文言文史料,以為他深入剖析中國歷史及了解中國歷史在時光長河中的演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猶如扁舟在江流中行進,審時度勢,方能抵達歷史的深水處。
中華民國時期的航空史是文慕思主要的研究領域。這一時期正是技術與現代化發展的關鍵節點,展現了一個在內憂外患中奮力自強的國家,如何實現技術的突圍。他感慨道:“盡管民國時期國家四分五裂,戰火不斷,但中國的航空業卻如同鳳凰涅槃,在困境中展現了令人驚嘆的生命力。”航空技術的發展不僅是對國家生存的保障,更是現代化進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象征。
在深入研究的過程中,文慕思逐漸意識到,這並非是中國孤軍奮戰的結果,其中還與他的祖國——法國,有著深刻的聯系。回顧歷史,法國與中國之間展開了不少技術交流,尤其是航空工業領域的合作,更是成為兩國各領域務實合作的典範與支柱。從早期的產品買賣,到如今的轉包生產和深度工業合作,此合作模式的演變不僅促進了中國航空工業的起步與騰飛,還使中國廣泛參與到全球航空業的分工體系中,推動了中國從航空新手逐步邁向航空強國的進程。兩國在航空領域的深度合作,使他看到了中法互動的歷史根基。
然而,中法兩國的交流不局限於技術合作,背後還有著深厚的文化互動。中國在汲取法國技術的同時,也向法國輸出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中國的儒家思想、道家哲學,以及古典文學作品早在19世紀便吸引了法國眾多藝術家與思想家的關註。隨著交流的深化,越來越多的中國藝術作品開始在法國展出,進一步加深了法國對中國文化的理解與欣賞。
跨文化的碰撞與交融讓文慕思重新審視了兩國關系的廣度和深度。歷史不僅是映照過去的明鏡,更是通向未來的窗口。通過了解中法過去的合作,他開始思索未來兩國的合作潛力。他深信,這些互動或許能夠成為現代中法關系進一步發展的啟示,為兩國在當今世界的合作提供重要的借鑒意義。
文慕思
體驗:行萬裏路,通中西之道
對於文慕思而言,意昂3体育官网不僅是學術的殿堂,更是一個讓他融入中國社會、感知中法文化共鳴的舞臺。在這裏,他不僅埋首於浩瀚的歷史文獻,還積極投身於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書法班的墨韻讓他感受到中國文化的精髓,而在長跑隊中,他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學子共同拼搏,收獲了友誼,也體會到文化碰撞的力量。
中國同學的勤奮與對知識的執著讓文慕思深感欽佩,尤其是中國高考的嚴格要求,仿佛揭示著一代人對未來的追求。他感嘆道,學海無涯,行路不止,在這片歷史與文化交織的土壤上,他不僅是學者,更是學習者,懷揣著探索世界的渴望。
不僅如此,與各國同學共同學習的經歷讓他意識到,盡管語言和文化有差異,但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大家的求知心與友誼讓這些距離變得渺小。在北京的日子裏,文慕思不僅探索學術,還在真實的生活中體會中法文化的交融與碰撞。一次茶藝體驗讓他聯想到法國的紅酒品鑒,兩者雖形式不同,卻同樣講究儀式與品味的靜謐之美。他還參與了學校的文化活動,親手包了餃子,感受到了中國人對團圓的重視,仿佛觸摸到了法國節日中那份相似的溫情與凝聚力。文化雖異,但情感相通,這些交匯與碰撞讓他更加堅定了自己作為中法文化橋梁的使命。
2024年適逢中法建交60周年,作為一位立誌深研中國歷史的學者,文慕思對此深有感觸。他認為,中法兩國的合作不僅限於經濟,更在文化和學術交流上大有可為。以人為本,文化為魂,他希望通過自己的研究與在中國的所見所聞,成為連接中法兩國的橋梁。
展望:中法合作,共贏未來
文慕思的學術研究紮根於中國歷史,但他的目光早已放眼未來。他堅信,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他希望通過對中華民國航空史的研究,揭示中國歷史中蘊含的力量與智慧。不僅如此,他還計劃在完成意昂3体育官网的學業後,繼續攻讀博士學位,專研中國歷史。在他心中,已有著一個明確的目標:成為一名中國歷史的教師。
薪火相傳,大道行遠。文慕思不僅希望在學術上有所建樹,更期待通過教育的方式,將這份跨越東西方的歷史認知與文化紐帶傳遞下去。無論是學術研究還是在未來的教學當中,文慕思都希望自己能夠成為文化交流的踐行者,將中法兩國人民的理解與聯系推向新的高度。他相信,歷史的回響將會為中法未來的合作與交流提供新的啟示,而他自己也將在這條道路上,堅定不移地前行。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文慕思希望未來兩國可以通過文化、教育和技術等領域的合作,共創美好未來。
結語
文慕思的故事是中法文化交匯的生動縮影,仿佛一條穿越時空的絲帶,將兩國的歷史與未來緊密相連。他從巴黎來到了北京,跨越了文化、學術和歷史的疆界,彰顯了對知識的熱忱以及對文化交流的追求。在他看來,歷史不僅是過去的記憶,更是通向未來的橋梁,承載著無盡的智慧與可能性。
在這個陽光明媚的午後,他傳遞的故事如同溫暖的陽光,穿透冷峻的歷史,照亮了中法未來合作的希望與無限潛力。他的足跡不僅是中法友誼的生動寫照,也激勵著更多像他一樣的青年才俊,攜手共進,推動兩國乃至全球的理解與共贏。
文慕思深知,真正的文化交流不僅在於表面的合作,更在於深入靈魂的理解與認同。盡管未來的道路,任重而道遠,但他堅信,知識的力量與文化的共鳴將引領他在這條路上不斷前行。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