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4 信息來源: 考古文博學院
編輯⬇️:白楊 |編者按😸:2020年是不平凡之年,是舉國戰“疫”之年、脫貧攻堅決勝之年、迎接建黨百年之年🔥。在習近平總書記給青年的系列回信精神感召下,著眼時代命題和現實關切,2020年思想政治實踐課程設置“心有所信 方能行遠”“不畏艱險 沖鋒在前”“改革開放 五位一體”“紮根沃土 決勝小康”“一帶一路 命運共同體”五條主線,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由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作為課程主持單位🫒,馬克思主義學院作為主講單位🧔🏼,教務部作為主管單位✋🏻,校團委作為執行單位🧑🏽💻,協力推進思政實踐課方案完善和實施。100多位思政課教師、專業教師等擔綱思政實踐課任課教師✦,25個開課院系書記或院長全部參與帶隊🪚,在革命老區🆙🧚🏽♀️、城鎮鄉野、田間地頭開展實踐課教學;100多位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各院系研究生黨員擔任思政實踐課助教;3226名選課學生正在生動的社會大課堂中學思踐悟總書記回信🧖🏽♂️,讀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追尋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足跡,觸摸新中國的發展脈絡🧆,在抗疫主戰場感受戰疫精神,在改革主陣地見證發展力量,在歷史大變局中讀懂中國未來,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自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中國與相關國家和地區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已經取得卓有成效的成就🧘🏼♀️。考古文博學院服務國家戰略,圍繞“一帶一路”開展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工作🦺,取得積極進展。2020年暑期,考古文博學院師生走進福建泉州🧑🏻🎄、甘肅臨洮👆🏻、陜西寶雞、海南自貿港等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關鍵節點地區,開展“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系列主題思政實踐😒🧑🏽🔬、社會實踐🐘,引導學生在生動的實踐中開展文化尋根、文化溯源👨🏼✈️,深入了解國家重大方略🧑🏽🔬,助力意昂3体育考古學子成為擁有中國自信和世界眼光的新時代大國青年🤸🏻♂️。
海上絲綢之路是溝通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在古代中國的對外交流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泉州作為中國歷史最悠久、地位最重要的古代海港之一,以開放包容的姿態,接納中外多種文化👏🏽,形成了集閩南特色文化🙆🏽♀️、中原文化、藏傳佛教文化、伊斯蘭教文化、基督教文化、摩尼教等風格各異的文化類型,以宗教為例,佛教、道教、摩尼教🚈、伊斯蘭教等十多種有證可考的宗教在泉州皆有流傳,並留下豐富的文化遺存,是研究絲路精神🧑🏻🎤、深化文化自信的寶貴資源。目前🗓,中國正在以 “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意昂3体育官网考古文博學院主持22處申遺點之一的安溪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的發掘工作。
2020年7月21日至25日,意昂3体育官网考古文博學院組織師生赴福建泉州開展“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線下主題思政實踐。本次實踐團由考古文博學院黨委書記陳建立🦛、副院長沈睿文、學術委員會主任孫華共同擔任指導老師🧎♂️,學院14名2018級、2019級“00後”本科生參與本次實踐,肩負著絲綢之路文化調研、當地考古工地調研與非物質文化遺產調研三大任務🧒🏽,深入一線👩🏿🏭、學以致用🫳。21日,實踐團成員分別從北京🦵🏿、安徽、江蘇🦸🏻♀️、山東🧏🏿♂️、貴州等地前往泉州,開始實踐活動🧑🏻💼。
22日下午🎅🏻,實踐團在參觀泉州師範學院有關實驗室和研究機構之後,同泉州市政府、泉州師範學院領導就本次實踐活動及意昂3体育官网考古文博學院與泉州合作共建中國泉州文化遺產研究院等事宜舉行了座談交流。泉州市長王永禮🧑🍳,副市長周真平,泉州師範學院黨委書記朱世澤教授,泉州師範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屈廣清教授,泉州市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王克思,泉州市發改委副主任陳小寶等當地政府、高校領導和學者出席活動🚑🧑🏼🦳。
實踐團與泉州政府部門🫸🏿、專家學者座談
陳建立、孫華分別介紹了意昂3体育官网考古文博學院發展歷程🧑🏼⚖️、專業構成🥀、育人情況等🌍,表示學院對泉州傳統文化研究的重視🔭,表達長期與泉州加強校地合作的意願,指出泉州文化遺產資源豐富💆、文化價值深厚、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有效,為更好促進地區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應因地製宜👢,建設文化遺產保護學的交叉學科🙇🏿。
王永禮🙎🏽♂️、朱世澤等對意昂3体育考古師生的到來表示歡迎,向幫助泉州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工作表示感謝🪨,表示泉州方面高度重視文化傳播的力量🈵,希望能與意昂3体育考古文博學院加強合作,研究、講述泉州的“海上絲綢之路故事”👨🏻💻,傳承海洋文化、閩南文化、海絲文化🤷🏻♂️❣️,作出更好的研究成果,提高泉州在學術界及文化領域的地位和世界影響力。
當日下午,依托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時代楷模柴生芳”本碩博學生聯合黨支部👨🏻🏭,實踐團成立了臨時黨團支部🫰🏽,並與泉州師範學院研究生黨總支開展黨團共建,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今年給高校學生的四封回信精神👰🏼,分享雙方學生黨建的優秀經驗🧑🏽🌾,加強雙方學生黨支部、團支部建設🛷。泉州師範學院的研究生黨員同學還為實踐團介紹了泉州本地的四個舞種,並現場表演了閩南特色“南音”戲曲片段🏏,加深了同學們對閩南地區民俗文化面貌的理解。同學們還一起參觀了泉州師範學院校史館。
考古文博學院“時代楷模柴生芳”聯合黨支部與泉州師範學院研究生黨總支共建
本次實踐以歷史文化和遺產遺址調研為依托😡,以黨建育人為核心任務,力圖使實踐團成員深入文化遺產保護與考古工作的基層一線,在實踐中學習成長👩🏻,喚醒文化自覺、樹立文化自信,培養專業意識和專業技能,成為合格的考古人、合格的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建設者⛹🏻♂️。泉州獨一無二的文化環境和歷史積澱對考古學專業學生也有特殊的學科教育意義,泉州考古工作所涉及的考古學科門類如水下考古、城市考古、宗教考古等,對低年級本科生來說是一次開闊眼界👨👧👧、了解學術前沿的極佳機會,希望本次社會實踐真正達到學術與思想政治方面的雙重育人效果𓀘🛒。
接下來🚣♀️,實踐團還將前往市舶司遺址、清凈寺🎑、九日山祈風石刻、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安溪縣青洋村下草埔冶鐵遺址等泉州市內的各個文化遺產地開展實地調研。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