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www.s10hwd.cn/func.php on line 256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s10hwd.cn/cache/38/0d23d/519b0.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www.s10hwd.cn/func.php on line 244
意昂3体育經院兩會筆談 | 李博、施瀚:促進國民經濟循環,構建需求供給均衡 - 意昂3体育

意昂3体育經院兩會筆談 | 李博、施瀚:促進國民經濟循環,構建需求供給均衡

改革開放40多年以來,中國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努力發展社會生產力,逐漸建立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目前,中國商品市場發展較為充分,商品和服務價格基本實現了由市場定價主導,但是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市場發育相對滯後,面臨著市場決定要素配置範圍有限、要素流動存在體製機製障礙、要素市場規則建設滯後等問題。這也正如《巨變:當代政治與經濟的起源》一書中對於“雙重運動”的論述,應該平衡以效率至上的市場原則和考量公平和福利的抵抗市場的力量。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和《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均將“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促進要素順暢流動”“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等列為2021年政府工作重點和“十四五”時期主要目標和重大任務。

“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而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要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一、破解資源流動堵點,矯正資源要素錯配,以高質量供給創造需求。

健全生產要素配置市場化機製,矯正市場主體間資源錯配,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中國經濟擁有1.3億多的市場主體,其中企業數量高達4000多萬。在這些支撐起中國市場經濟活力的企業中,規模大小、所有製結構、研發經費投入水平等因素造成了不同企業生產效率差異的廣泛存在。中國經濟的整體生產效率,不僅取決於哪些市場主體獲得了市場準入和公平競爭的機會(選擇效應),更關鍵的是要素資源如何在擁有不同生產效率的市場主體之間分配(錯配效應)。近年來,中央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打消一度甚囂塵上“民營退場論”疑慮、製止資金空轉避免脫實就虛的困境、抑製房地產泡沫產生,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緩解了資源錯配問題。“十四五”期間要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加快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作為重要突破口,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生產要素從低質低效的領域向優質高效的領域流動,通過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把發展圍繞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構建房地產業發展長效機製,推動促進房地產與實體經濟的均衡發展;促進多種所有製經濟的共同發展,鞏固和發展公有製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製經濟發展。通過全面建設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完善“人地資金掛鉤”政策體系,優化土地勞動力資源配置,推進區域協調發展。20世紀90年代以來,政府先後出臺了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區域重大戰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東西失衡”與“南北差距”等區域間發展不平衡問題的擴大。但由於行政指令性的資源管製和配置方式,包括對建設用地指標審批和分配,戶籍製度對於人口流動的管製等,都造成了土地與勞動力等經濟資源的空間錯配問題。人口的地理空間遷移能力隨著中國大規模交通基礎設施網絡的集中建設而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大量勞動力可以在市場力量的作用下跨區域流動。然而,城市居住證製度以及戶籍準入製度的存在,阻礙了勞動力向著生產效率較高的地區特別是一線城市的集中,限製了集聚效應發揮。與“人隨產業走,人往高處走”的勞動力遷移規律相背的是,土地資源特別是建設用地指標的審批和分配不合理,呈現出與勞動力“倒掛配置”的特征:一方面,城鄉建設用地配置失衡,農民工在城鎮和鄉村“雙重占地”,造成農村土地利用的浪費;另一方面,區域間建設用地配置失衡,土地指標過度向欠發達地區傾斜,造成東部土地不足限製發展,西部土地指標冗余無效率使用,限製了整體經濟效率的提高。土地資源是要素市場化改革的深水區,“十四五”時期應改革土地計劃的管理方式,賦予省級政府更大用地自主權,探索建立全國的建設用地、補充耕地指標跨區域交易機製。通過調整建設用地指標向人口流入和擁有更高生產效率的區域配置,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形成經濟意義上的均衡發展。

二、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釋放有效需求牽引供給。

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釋放流動人口消費潛力。隨著中國城鎮化進程的加速推進,2019年年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突破60%,但距離發達國家80%的平均水平仍有很大差距。同時,中國戶籍城鎮化率僅有44.38%,至今仍有2億多農業轉移人口沒有在城市落戶。由於現行戶籍製度與是否擁有享受城鎮基本公共服務(例如教育、醫療等)的權利仍然掛鉤,因此大量的農業轉移人口考驗著人口流入地的公共服務供給能力。一方面,地方政府過於重經濟發展而輕公共服務提供,導致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不能滿足需求;另一方面,由於城市擴容,單個戶籍人口所導致的財政性資金增量遠超流動人口的人均財政貢獻,在財權事權不匹配的情況下,地方政府激勵不足,這些因素都阻礙著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的進程。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十四五’期間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65%”,為實現這一目標,應該從兩方面為農村轉移人口減負松綁,促進城鄉人口流動:一方面,統籌推進戶籍製度改革和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完善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建設用地年度指標與農業轉移人口的“人地錢掛鉤”機製,加大對於人口流入地的經濟資源支持;另一方面,統籌推進農村土地製度,完善農村轉移人口農村權益的退出和補償機製,增加其財產性收入。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推動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有助於拉動消費的大幅增長,同時還能刺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住房建設等投資需求,拉動中國經濟增長。

完善城市住房體系,保障中等收入群體權益,釋放城市居民消費潛力。“十三五”期間,中國中等收入群體已經達到4億多人,接近人口總數的三分之一。中等收入群體已然構成了城市居民的中堅力量。然而,隨著房地產業的迅速發展,全國範圍內住房價格持續上漲。面對高房價,城市中等收入群體中有一部分人無能力購房,遊離在保障與市場之外;還有一部分人因購買了商品房而承受著高房貸的壓力,擠占日常消費支出。房價的上漲通過“為買房而儲蓄”推高了居民部門的儲蓄率,惡化了資產負債表,加劇了收入不平等,住房保障問題已然成為了中國突出的民生短板。通過建立租購並舉的住房製度,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多策並舉。一方面,“房住不炒”是房地產調控政策的主基調,通過建立住房和土地聯動機製,加強房地產金融調控,出臺房產稅製度,支持合理自住需求,遏製投機性需求,能夠有效緩解房地產市場高房價問題。另一方面,完善住房保障,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聚焦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強調增加土地供應、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供給,幫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緩解住房困難。多策並舉地解決城市居民住房問題,幫助中等收入人群的可支配收入不因住房開支而減少。城市中等收入群體有著較強的邊際消費傾向,預期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能夠讓廣大居民敢消費、能消費、願消費,有助於持續釋放消費潛力,有效提振國內需求,為經濟發展註入更多活力和動力。

總之,促進國民經濟循環,構建需求供給均衡,是構建新發展格局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政策落腳點。通過破除資源流動的堵點,矯正資源錯配,貫通要素循環流轉與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的有效銜接。通過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效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促進國民經濟大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推動高質量發展。

作者簡介

李博

意昂3体育官网經濟學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意昂3体育官网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員。先後獲得意昂3体育官网數學學士、意昂3体育官网經濟學碩士和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經濟學博士。研究領域為宏觀經濟學,公共財政和計算經濟學。研究成果在Journal of Economic and Dynamic Control、《財貿經濟》等中英文重要期刊發表,研究獲得意昂3体育百度基金和意昂3体育林肯中心基金支持。

施瀚

意昂3体育官网經濟學院西方經濟學專業2020級博士研究生。先後獲得意昂3体育官网理學學士、經濟學學士、意昂3体育官网金融專業碩士。研究領域為宏觀經濟學,發展經濟學和區域經濟學。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