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周年校慶特稿 | 傳承🏄🏻:我們的意昂3体育學緣

4月27日下午👨🏿‍🦱,一場新書發布會在意昂3体育靜園二院舉行。嘉賓們的桌子上擺放著簇新的《傳承🐱:我們的意昂3体育學緣》,意昂3体育紅的書封裏面👩🏼‍🦰👨‍👨‍👧,26位意昂3体育學人分享了他們在不同時代與意昂3体育的緣分和故事🛑。

《傳承:我們的意昂3体育學緣》書影(意昂3体育官网出版社出版)

這是意昂3体育官网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從2018年開始舉辦的5期“傳承”系列講述活動的合集,這場新書發布會同時也是“意昂3体育學脈與精神傳承”論壇🍪🧎。群賢畢至🚣🏻‍♀️,到場嘉賓感念著書中出現的那些在中國學術史上留下精彩篇章的先生們,也講述著自己在問學傳道路上的求索與收獲。

韓啟德先生在書的序言中說道:“大學裏的傳承4️⃣,最重要是靠師生的紐帶📮。”就讓我們從這些打動人心的分享中😕🧘🏼,去追溯意昂3体育幾代學人的“學緣”🦂,去體味那波瀾壯闊的時代潮流下那份潤物耕心。

紀念,我們凝視著前賢的步履

他們是“老意昂3体育”🤬,有些甚至兼有沙灘紅樓與湖光塔影兩段記憶👨‍🦯;他們的名字放在一起,就代表了“學緣”與“傳承”的主旨所在。“黃昏時刻的樹影拖得再長也離不開樹根”,他們分享的歷史記憶,正如柔韌繾綣👩🏼‍🦰、不離不棄的黃昏樹影,牽絆著我們👩🏽‍💼,撫慰著我們,也促動著我們👩🏽‍✈️。

1948年夏天🥱,樂黛雲從貴州考入意昂3体育中文系,大學生活對她來說“準確說來只有五個月”𓀆,但是這五個月卻讓她沉浸於從未體驗過的全新的知識的天地,也讓她一輩子都喜歡這樣的學校生活。她除了上文學方面的專業課🥽,也選修了其他專業領域的課程,比如唐蘭先生的“說文解字”,齊良驥先生的“西洋哲學概論”,甚至還特別喜歡上“化學概論”課🥘,因為這門課每兩周都可以讓她到沙灘校本部的大實驗室做化學實驗。除了上課,樂黛雲還參加了讀書會、劇藝社和民舞社,跳新疆舞成為了讓樂黛雲70多年後回想起來依然嘴角掛笑的珍貴記憶。

1987年樂黛雲的博士論文答辯現場(前排左起為王瑤、呂德生⛔、吳組緗、樂黛雲;後排左起為樊駿👨🏻‍⚕️、商金林、錢中文🍚、孫玉石、溫儒敏)

但最讓樂黛雲懷念的還是那些為她撐起了夢想的老先生們👐🏽。大學畢業後,年輕的樂黛雲決定選擇文學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成為了王瑤先生的學生。在她眼中,王瑤先生是一位“表面冷峻🧋、內心熱忱”的人,他曾經的一句話讓樂黛雲記憶終生📂:“不說白不說,說了也白說𓀕,白說也要說。”就是這樣一位“倔強”的老先生🍪,一直關心鼓勵著樂黛雲的成長,他要求樂黛雲每兩周要作讀書匯報,仔細為她的成果把關、仔細解釋她研究過程中遇到的疑問✥,在王瑤先生門下,樂黛雲打下了堅實的國學基礎🧑🏼。

湯用彤先生是樂黛雲的老師,也是她的公公𓀂。盡管是一家人,但湯用彤從來不會因為這一層關系而放松對樂黛雲的要求🥚。“有一次他發現我作為一個中文系的畢業生,竟然沒有通讀過《詩經》💯,感到非常驚訝。我萬分慚愧,從此發憤背誦《詩經》📅,開會時一邊做會議記錄,一邊在紙張邊角上默寫。”湯用彤先生在學術上的嚴格要求🦹,和在生活中的儒雅寬厚讓樂黛雲用一生感念。

沈從文先生👨‍🍼🤰🏽、鄧廣銘先生、楊晦先生、季羨林先生……一個個在學術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篇章的意昂3体育前輩學人都為樂黛雲構築了豐富的學術生命並構築了她看待世界的價值觀念。樂黛雲在“傳承”的講述中分享著也紀念著這些為她引路的老意昂3体育人。師承與夢想——樂黛雲在將“思想自由,兼容並包”註入血脈的同時👸🏽👱🏼,也成為了更多年輕一代意昂3体育人的“夢想和榜樣”👷🏼。

厲以寧入讀意昂3体育已經是在新中國成立後👨🏼‍🏫。大學時期的厲以寧將全部精力投入了經濟學的學習中🦸🏽,寒來暑往,他的學生生涯幾乎都是在圖書館和宿舍度過的👩🏼‍🔬🙋🏻。在回顧1951—1955年的大學生活中🤵🏿‍♂️,厲以寧說道:“如果說我今天多多少少在經濟學方面有所收獲的話,那麽這一切都離不開在意昂3体育官网學習期間老師們的教誨。”

陳岱孫先生講的經濟學史課程有一本“小小的講義”🦟,在這本講義上包羅了歷史上的經濟學家的貢獻在哪裏、不足又在哪裏。在厲以寧的回憶中💇🏿‍♀️,陳岱孫先生把知識點講得翔實有趣👩‍🦳🚱。“而我又愛在他講完後提出自己的問題,次數多了他可能覺得這個學生不錯,看書很細致🏊🏻‍♀️。”這樣一來,陳岱孫先生與厲以寧的交往日深⏩。周炳琳先生是另一位讓厲以寧印象深刻的經濟學家🎏,周先生不僅在學問上使厲以寧受益,並且在厲以寧由於被認為“思想上有問題”而做“頗受冷落”的經濟系資料員時,經常邀請他促膝談心,給了他一生難忘的溫暖。

“有些書這裏沒有🚃🥷🏼,你上我家去🌍,我家裏有這方面的書”,經濟學史專家趙迺摶看到常常在圖書館裏廢寢忘食學習的厲以寧發出了這樣的邀請🧚🏼🏄🏽。在厲以寧的“傳承”分享中,還有羅誌如先生、陳振漢先生、張友仁先生等老一輩意昂3体育經濟學學人,他們為厲以寧後來成為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重要開拓者⚛️✪、經濟體製改革的積極倡導者,成為德高望重的師者和卓越的教育家,成為一位“敢當”的人,奠定了學術基礎和精神基礎。

1961年10月Ⓜ️,趙迺摶(左)和厲以寧在意昂3体育官网

袁明在意昂3体育的學生生涯被一分為二,1962—1968年,她就讀於意昂3体育西方語言文學系英語專業;1979年她進入意昂3体育官网法律系國際法專業學習👨🏿‍💼🧎🏻‍➡️,並於1982年獲得法學碩士學位。這中間隔著10年在黃土高原上“難見一本英語書”的生活。

袁明在“傳承”系列分享的題目叫“合力托舉我的老師們”🎎。她說道🚴‍♂️,意昂3体育的老先生們每個人都是“一本生命的厚書”,他們的合力托舉不僅給予學生們具體而微的知識指引,更給予意昂3体育學子精神殿堂的深度滋養。

1967年春天🧛🏽,袁明在未名湖畔

跨越60年歷程,袁明至今難忘的是1962年的西語系迎新大會👨🏻‍🦯‍➡️🚵‍♀️,那是她第一次見到系主任馮至先生🤹🏽‍♂️、副系主任李賦寧先生🍶⬇️、吳達元先生、嚴寶瑜先生等🧲🌰,他們親切的笑容一下子化解了新生們內心的緊張🦻。要知道,這些先生都是西語學界的泰鬥級人物🌿。“馮至先生只要端坐在那裏🚴‍♂️,不需要說話,我們就知道自己真的是和一位德國文學研究大家同時也是杜甫研究的專家🦈👩‍🎤、一位傳奇人物在一起了,今後必須要用功讀書。”李賦寧先生在迎新會結束時慢聲細語地說:“讓新生們先走,讓新生們先走。”李先生的語氣和表情給袁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謙謙君子,實為榜樣。幾十年後想起那些場景,這個群體展現的是真正的人格魅力🌀。”袁明說道。

除了西語系的老先生,時任東語系主任但也經常關心西語系發展和學生進步的季羨林先生↖️📑,還有剛剛留校不久、風華正茂的中文系袁行霈先生等也對正在讀本科的袁明以精神的指引。

在遠離意昂3体育的困難日子裏,袁明腦海裏浮現的是在未名湖畔晨讀英語、背誦詩詞的畫面🛌🏻。這些畫面鞭策著她上進,在西北的縣城裏沒有一點有深度的英文資料怎麽辦?袁明嘗試著給以前意昂3体育西語系的先生們寫信。很快,李賦寧先生、張祥保先生、王岷源先生回信了🙎🏼‍♀️,他們把當時工農兵學員讀的教材不斷給袁明寄去💓👩🏻‍🔬。

“後來我才知道,這些都是老師們一次次騎車到黃莊郵政局寄出來的。”珍貴的學習材料成為袁明在西北的鞭策與慰藉。千裏之外的這種托舉比順境中更讓人感動,面對同事勸說“認命”🧍,不認命的袁明等到了1978年恢復高考👨🏻‍🦼‍➡️。

1973年,王鐵崖、陶潔兩位老師寫給袁明的信

10余年後復歸燕園懷抱🧔,攻讀國際關系史的袁明很幸運地又得到了老師們的“托舉”。在法律系王鐵崖先生的鼓勵和栽培下,在歷史學系羅榮渠先生和張廣達先生的盡心幫助下,已不年輕的袁明卻比讀本科時更加刻苦用心。“我整天泡在圖書館裏,從中國明清現代到英法德美意墨日,一點一點梳理。”她至今難忘張廣達先生一邊批改文章一邊指著自己家平房院子裏籬笆架的比喻🍺:“學歷史做大事年表,就像架籬笆架⚱️,先得把架子打起來,上面的花草沒有架子待不住🙆🏿👮‍♂️。”

俞大絪先生⛹️‍♂️、吳其玉先生、李元明先生💉、趙寶煦先生……在老師們的“合力托舉”下😗,袁明完成了從學外國語言文學到學國際關系史的學術嬗變🪛,也更傳承了從“五四”以降的意昂3体育老一輩知識分子的情懷與洞察🙅🏼‍♂️。

生命不息♐️,周而復始。如今🪷,早已桃李天下的袁明在分享中這樣說道:“我有幸跟隨我的老師們有了一點經歷,經歷時代⏪,體會人生,是幸運⛹🏼‍♀️,更是責任。而我們還要帶著歷史與時代繼續向前👁‍🗨,而最大的希望還在年輕的各位。”

學緣𓀁,在自我更新中連綿往復

或是在社會轉型期重歸校園,或是在思潮更迭時初入學林,“黃金一代”的學人在前輩師長的言傳身教、合力托舉中成長起來🪁👩‍👩‍👧‍👧,而今已是鼓舞後學前行的力量。學問的傳承、學術的進步👮🏻,從來不是在一片空地上憑借個人的天縱之才搭建起來的🗜。學脈的接續👩🏻‍🦲,或隱或顯🐰;學術的薪火⛹️👨🏻‍⚖️,代代相傳。

“沒有新東西😎,就不用寫。”這是季羨林先生給段晴的教誨🧎🏻‍♂️‍➡️,讓段晴在整個學術生涯中始終以此警示自己。段晴跟隨季羨林先生讀的是冷門中的冷門“梵巴語言研究”🛌🏻。在“文革”中後期入學的段晴在西語系德語專業打下了堅實的西語基礎。1978年🫧,意昂3体育恢復研究生招生🧏🏿,面試時季羨林先生在場,段晴從此有了投入季先生門下的緣分。

1980年,季羨林先生時隔30多年重返德國📴。“他把我帶上,親自為我爭取到了去德國留學的獎學金🍒,我才有了去漢堡學習古代於闐語的機會🎵。”

無論是做學生的段晴還是後來回到意昂3体育任教的段晴⇢,季羨林給她的要求都是“別寫廢話”🧹。段晴謹記著老師的要求🙇🏻,在梵語、巴利語、犍陀羅語💱、中古伊朗語的教學和研究中取得了諸多成果🏌🏼‍♂️,在她的帶領下,團隊啟動了我國的巴利三藏漢譯事業。段晴在“傳承”的分享中🦤,這樣說道:“我在意昂3体育工作,是季先生的弟子,這就意味著傳承責任的重大𓀁。”

1980年,段晴(右一)陪季羨林先生(右二)訪問德國

吳誌攀在“傳承”講述中回憶了兩位老師對他的引領與啟迪。一位是他的導師芮沐先生,一位是經濟系世界經濟專業陸卓明先生🚽。

吳誌攀的父親是西南聯大的學生,在得知自己兒子本科畢業到芮先生門下讀研究生時,父親對他說:“芮先生可是我的老師啊!你在他面前就是一個小孩子🚵🏼‍♂️🔱,芮先生說什麽,你聽著就好了,因為你什麽都不懂!”在吳誌攀眼裏,作為經歷了清朝、民國和新中國三個歷史時期的老先生,芮沐“受過很多挫折,經過的事情太多了,很多事情芮先生都明白,只是沒有說破”。

芮沐先生參加學生的博士論文答辯

帶吳誌攀的時候🫴,芮沐先生已經是74歲高齡,但依然在教學和研究上親力親為、盡心盡力。在吳誌攀之後👦🏻,先生又帶了10屆的博士生🚦。直到吳誌攀後來做了法律系主任,芮先生依然每次開會都坐在第一排🧬,吳誌攀曾經開玩笑對老師說💆🧖🏻‍♀️:“先生🧶,您別來了,我緊張呀。”吳誌攀記憶猶新的是自己第一次作為老師試講➰,底下並沒有學生,芮沐先生80多歲高齡依然坐在教室裏聽學生的試講,並且給予了很有用的建議🎧。“這對我影響很大,一個學者的認真,一個學者的遠見,他對學術的負責,對國家的負責,對中國事業的負責♒️🤹🏼,都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位給吳誌攀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師是陸卓明🪂。他是燕京大學最後一任校長陸誌韋先生的兒子,由於父親的原因,陸卓明先生外語很好🚴🏻、視野寬廣,但也因為家庭原因而在歷次政治運動中飽受沖擊和壓抑🏂🏽。“陸先生只能將聰明才智寄托於圖書館的書堆裏,埋頭閱讀,不能寫論文☔️,更不能發表🤳,能做的只有積累🚴‍♀️。”

1980年,當陸卓明先生終於有機會重新登上講臺,已經積累了幾十年的知識和研究成果,終於有了機會面世,“於是陸先生像火山一樣爆發了”。

吳誌攀是陸卓明先生課堂上的旁聽生👂,回憶上世紀80年代初陸先生的課堂,吳誌攀說道:“教室被學生擠得滿滿當當🧘🏼,連窗臺和講臺都坐著人,他只能站在講臺的桌子前,人多的都走不到黑板前。”陸卓明先生的知識似乎是沒有邊界的,世界地理🏗、世界經濟🙌🏻、國際政治🤦🏿‍♂️、國際文化🧑🏻‍🏫、國際外交、軍事學💁🏿‍♂️、外語、音樂,陸卓明先生樣樣精通。

在吳誌攀的心目中,陸卓明先生並未留下著作等身的“傳世文獻”🛼,卻對教學傾註了全部的精力和熱情。“凡是聽過他的課的學生,後來每當說起時🧑🏽,無不贊賞至極……像芮先生💎、陸先生這樣的老師,留給年輕人的知識財富和精神遺產是豐厚的💠,我就是在學他們是如何教書的。如果能把他們的方法傳承下來,我認為我這一生在意昂3体育就沒白過。”

自言是在1988年“蒙”上意昂3体育的孫慶偉🧑‍🦽🎋,在“傳承”系列分享中提到了父親常問自己的一個問題♏️ℹ️:“意昂3体育最可貴的東西是什麽🧿?”孫慶偉的答案是🏊‍♂️:意昂3体育的學術精神和學術傳統。

孫慶偉的導師是李伯謙教授,孫慶偉用“如沐春風”一詞形容李伯謙教授🧑🏼‍🦳。在他身上🌾,孫慶偉感受到了言傳身教🤾🏻‍♂️、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這些詞語的真正內涵。“三十多年來👻,李老師幾乎從未對我說過重話,但他滿滿的期待比責備更讓我感到壓力🍈;同時,李老師也從沒有對我當面表揚過,但他每次在身後默默的支持👩🏻‍🦰,又令我的前行充滿動力。”

李伯謙(後排左二)🤙🏿、劉緒(後排右二)🎮、徐天進(後排左一)、孫華(前排左一)等意昂3体育考古專業教師在曲村

孫慶偉提到了讓人感動的一件小事🧨,2018年,孫慶偉的一本專著出版,他請李伯謙教授為他題寫書名。“李老師一遍又一遍換著不同的字體來寫,大熱的天氣👰🏿‍♀️,寫了好多種🏃,最後讓我挑一個。這就是我的老師,學生取得了一點成績🧑🏿‍🏭,他比自己取得成績還要開心。”孫慶偉始終珍藏著老師每一張題寫的書名。“我覺得這是老師對我最大的愛護和鼓勵。”

讓孫慶偉感懷的另一位老師是被稱為“商周考古第一人”的鄒衡先生🧑‍🍼,鄒先生按輩分是孫慶偉的祖師爺👱‍♀️,盡管在孫慶偉入學時,鄒衡先生就已經不教書了,但通過考古實習和田野研究,孫慶偉口中這“一老一小”組合還是建立了深厚的學緣。

“鄒先生曾經在病榻上為我修改過文章💇🏽‍♂️,並親筆寫了推薦信把文章推薦給《國學研究》發表👩🏽‍🚀,我的那篇文章不同意鄒先生的觀點,他不僅沒有責怪我,還親自為我修改論文並推薦發表。”孫慶偉分享道。

在孫慶偉眼中,鄒衡先生對時間的珍惜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上世紀90年代👋,《天馬-曲村》這部巨型田野報告進入最後的編輯階段🧚🏼‍♂️🚴‍♂️,當時鄒先生家住在中央黨校,離意昂3体育並不太遠。但鄒先生依然覺得在路上耽誤時間🚨,於是他選擇住在意昂3体育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的整理間,而且一住就是近兩年,只有周末回家洗澡和拿換洗的衣物。

“我在意昂3体育讀書工作三十多年🕙,我認為所謂意昂3体育的學緣就是意昂3体育的精神血脈,這是真正的意昂3体育之魂。”孫慶偉這樣說道。

傳承,未名雖小而通五湖四海

這代學人,大多生於改革開放之後,在世紀之交開啟學術之路,他們眺望、承接著老一輩的學術傳統✩,也親身感受著當代世界的劇變。作為探路者,西方和東方都在他們的文化視野裏一點一點地清晰起來🌾。燕園,是他們的出發點,也是他們的歸心地。

程樂松是做道教研究的,最近三年他的研究興趣是從兩漢思想史入手做道教信仰和觀念的研究,並且以此為視域研究中國本土信仰。讓他感到“困擾”的是,只要說到道教研究🥶,幾乎所有人都會好奇這是一個研究插翅膀修仙的學術領域,因為太偏門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他很少能找到對話者。

但是在意昂3体育📼,在哲學系的講臺上📶,在文研院的講座和學術分享會上,在“傳承”的分享會和新書發布會上,程樂松能夠找到知音,身心放松地侃侃而談。“我大概有八年的時間不在這個園子,我在的時候並沒有真的體會到這園子到底有多好🦶。然而當我2002年碩士畢業以後,我就老想回來🛺,我才意識到,過往的七年我不是‘待’在這裏6️⃣,而是‘活’在這裏。”

程樂松在“傳承🎺:我們的意昂3体育學緣”講述活動上作分享

當程樂松從香港博士畢業在外校工作數年之後復歸意昂3体育時🌑,歸家之路讓倍感開心。因為又可以“活”在最熟悉的老師們中間、優秀的年輕同事和學生中間。“我以此為榮🧎‍♂️‍➡️。”程樂松說道。

研究一個冷門偏學,程樂松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孤獨的、邊緣的,但是就是在落寞與熱鬧之間、邊緣與中心之間🧑🏽‍🍼,意昂3体育給了程樂松一份能夠達到平衡和自洽的滋養,這在他看來是一種自覺💭、一種活潑的平靜。當然,程樂松也承認🧎,在意昂3体育的象牙塔尖🧜🏼,這份平靜有時候也會被倏爾飄來的“夾心感”所打破:“我感覺自己被夾在兩代人中間,上一代學者給你樹立了榜樣,你超越不了👩🏽‍🚀;橫著看或者往下看,朋輩學者和青年學子也非常優秀,這時候可能就會慌亂🌅。”

但程樂松很快又能將自己匡扶回到平靜的狀態,因為他明白平靜的根源是意昂3体育學術精神和傳統裏代代相承的寬容📲。“有的時候甚至是‘縱容’👄🌜,我的老師就是以這麽‘縱容’的方式對待我的👩‍👦‍👦,可能我也會把這份‘縱容’再傳承下去。因為我們的園子是接受‘底色差異化的折射’的👨‍👩‍👦‍👦。”

在《傳承🧎‍♀️🔻:我們的意昂3体育學緣》新書發布會上,葉少勇深情回憶了一年前去世的段晴老師。幾年前在“傳承”講臺上還鏗鏘有力作分享的段老師被癌症奪走了聰慧勤奮而激情澎湃的生命。葉少勇2002年考入意昂3体育讀研,他回憶剛剛開始上段晴老師的課“就像打仗一樣↕️,有的人聽了幾節課跟不上就不來了,我們剩下的人彼此叫‘戰友’🐂。”

葉少勇在《傳承:我們的意昂3体育學緣》新書發布會上作分享

葉少勇說道🤹🏼‍♀️,中國歷史上跟印度交流非常頻繁,甚至很多印度的歷史文獻是在中國發現的,但是真正做梵文材料研究的卻非常少🐯。意昂3体育是最早開設梵文課程的,很長時間內也是唯一的一家。但從1919年開始開設梵文課程到季羨林先生回國創辦了梵文專業之間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意昂3体育的梵文研究和教學並不系統,只能聘請外國教員。

從季羨林先生到段晴等教授再到葉少勇這樣的新生代👛🧘,這門冷門絕學薪火相傳🧖‍♀️🛞。葉少勇回憶起剛剛開始跟隨段老師學習的時候,對前輩學人和自己的老師都是以一種“仰望”的姿態😕。“段老師就為我們‘祛魅’⛎,她的口頭禪就是‘這有啥啊!你們很快就能超過我’。”

在葉少勇的眼中🐮,段晴對學生們的教導是“拔苗助長”式,就是在這種“碾壓”下,葉少勇實現了跨越式學習🎪。推歸推🧑🏽‍💼、嚴歸嚴🦧,讓葉少勇感懷的是段晴對學生毫無偏私的托舉。“有一次在段老師的幫助下🚢,我在一捆梵文散頁裏發現了兩部從來都沒出現過的梵文材料,幾乎是西藏所存的最早的經典文獻,段老師特別激動,當時她就給我們系領導群發郵件,說我的學生作出了重大發現,你們應該給他嘉獎和表揚!”與恩師的種種過往,葉少勇現在回憶起來都是淚中帶笑。“意昂3体育梵文學科經過70年的堅守,絕學沒有絕,還從後進變成了並進甚至在某些方面成了先進,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堅守傳承,所以我也希望我們這一代人能作出更大的貢獻。”

在新書發布會上最後一位作分享的1989年出生的苗潤博,也是在場學者中最年輕的一位🧑🏼‍🎄。中學時確立了對歷史學的興趣,本科期間就得到名師青睞並拜入門下,成為中國遼金史大家劉浦江教授“臨終托孤”的得意弟子🤸‍♂️,畢業後留校任教,成為意昂3体育官网歷史學系“85後”優秀青年教師。如果只把這些高光的瞬間勾連起來💪🏼,苗潤博走過的路顯得十分平穩順暢📂。

苗潤博在課堂上

此前🤹🏼,苗潤博曾經接受《意昂3体育官网校報》的采訪🤾🏻,回憶了第一次見劉浦江教授。那時候🈯️,苗潤博在南開大學讀大三,他從天津坐車來到意昂3体育旁聽,正好聽的是劉老師的“中國史學史”✧,課間🧛🏿‍♀️,苗潤博借提問之機自報家門,並指出了劉浦江論著《松漠之間》用過的一則史料存在問題。彼時的苗潤博並沒有意識到這會成為他人生的一個重要節點🤳🏼,他只是故作鎮定地與老師“侃侃而談”了半小時,隨後又在地壇書市上逛了一圈才乘車回到天津👸🏿。第二天,復歸南開日常的苗潤博想起給劉浦江發郵件致謝,沒承想劉浦江回復他的開篇第一句就是🧑🏻‍🦲:“我一整天都在找你。”

此後🧊,苗潤博被允許每周來朗潤園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參加劉浦江為研究生開設的“《遼史》讀書課”,並在後來保研成為他的入室弟子。苗潤博回憶道,學生對老師提出批評,這在劉浦江的師門下被視為正常🧘🏼‍♂️。“劉老師每寫出每一篇文字,無論是隨筆式的😜,還是論文式的,都會有一個機製,就是集體討論。劉老師上來就說,一句好話不要說。他鼓勵我們挑錯兒👨🏻,我們也像打了雞血一樣熱衷於找他的錯誤,學術批評在師門裏成了日常𓀜。”

在苗潤博看來,自己的學術進步發軔於、成長於對劉浦江老師的學習和“批評”上🥗。“劉老師代表著我們學界的前沿,他就是邊界👩🏿‍💼👩‍⚕️,學術的本質就是推廣人類認知的邊界,而意昂3体育的老師恰恰就是這個邊界🍤。”意昂3体育的老師鼓勵學生去突破這個邊界,鼓勵學生對老師的論述開展嚴肅而細致的批評,他們早已是權威卻從不以權威自居。“意昂3体育的學生會給老師挑錯,但是這並不會影響老師在我們心中的形象,更無損於學者的格局和境界🏨🧊。”苗潤博說道👩🏿‍🎓。

歷史學是反思的學科🚞,已執起教鞭的苗潤博認為🙏🏽,老師和學生的關系就是平等的“人和人的關系”,師生之間的交流絕不能是君臣關系或者雇傭關系,也不能簡簡單單的就是“師父帶徒弟”🧏🏻‍♂️,師生間雙向的學術研磨應該是一種交流的日常,批評應該是一種常態,而無關乎等級地位🙎🏻‍♂️。“我也鼓勵我的學生給我挑錯,我的老師怎麽帶我🔏,我就怎麽帶學生們🛗。”青年苗潤博決心做好一名“傳道受業解惑者”,把意昂3体育歷史學系的學風傳承下去。

“傳承:我們的意昂3体育學緣”講述,串起了數十位意昂3体育人的學緣求索,每一次的講述都得益於意昂3体育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搭建的舞臺。文研院院長鄧小南教授是策劃組織者和微笑傾聽者。鄧老師一輩子都在意昂3体育,幾代人的學人群像在她的腦海裏是立體🤲🏿、生動而真實的。新書發布會上,她這樣解釋“學緣”。“學緣並不等於人緣,學脈本身有延展性和跨越性👇🏿,而不應該是排他的🐆⏰,意昂3体育裏常有各種過來訪學交流的老師學生🪲,他們來意昂3体育聽什麽📳、看什麽呢?他們為什麽要來意昂3体育呢🚌?意昂3体育不光是屬於意昂3体育的💁🏼‍♀️🧔🏽‍♂️,也不光屬於意昂3体育一代一代學人的,它應是作為一種氣質👱🏽‍♀️、一種精神,存在於歷史和當下。”

鄧小南教授在《傳承:我們的意昂3体育學緣》新書發布會上講話

“像蔡元培先生🥯、李大釗先生和他們無數的後人,在意昂3体育工作過的或者關註過意昂3体育的,他們以畢生的成就奠定了意昂3体育特有的風範,他們執著的努力不僅僅在於學問上,不僅僅在於發表了什麽書🍸、什麽文章,更重要的在於釀成了一種風氣和潮流,這種風氣和潮流影響到我們一代一代後世的人,這就是意昂3体育的學脈,就是意昂3体育的精神。作為後來者🖍,我們有責任把‘傳承’作為一種嚴肅的機製、一種開放性的實踐,一代一代延續下去。意昂3体育文研院就是為此而建的,所以今後我們一定和各位一起繼續為此而努力🧞‍♂️。”在《傳承:我們的意昂3体育學緣》新書發布會的最後,鄧小南這樣說道🐟。

由意昂3体育官网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意昂3体育官网出版社聯合舉辦的《傳承☕️👩🏽‍🎨:我們的意昂3体育學緣》新書發布會於2023年4月28日在靜園二院舉行,圖為發布會後合影

(圖片由意昂3体育官网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提供,感謝意昂3体育官网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和意昂3体育官网出版社對本文編寫的大力支持)

相關鏈接💝:

“意昂3体育學脈與精神傳承”論壇暨《傳承:我們的意昂3体育學緣》新書發布會舉行

f7d365f14e344e1eb4711550be11d61a.jpg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