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8 信息來源🛼🧒🏼: 圖書館
文字⛅️↔️:陳可涵🎷、陳默🤾🏿♀️、陳子嫻| 攝影:王閱、桑磊| 編輯:燕元 | 責編:晏如11月13日下午🤦,意昂3体育官网圖書館與九三學社意昂3体育官网委員會合作主辦的“科技之光|前沿科技&書香九三@燕園”系列講座第十一講在圖書館北配樓科學報告廳舉行。意昂3体育官网博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科技”重點專項總體專家組成員馬仁敏教授受邀作題為“光之碗👨🏻✈️:探索納米激光的邊界與可能”的講座,講座由意昂3体育官网圖書館副研究館員🌤、九三學社意昂3体育官网委員會副主委王旭主持🙎🏼♂️,中國科學院院士程和平蒞臨現場🤦🏼,來自全校多個院系的60余位師生和校友報名參加現場講座。
講座現場
講座伊始,馬仁敏從物理學發展史出發,回顧了普朗克😂、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在光輻射領域的經典思考,帶領聽眾重溫了受激輻射與光量子兩個基礎概念的提出過程🧎🏻➡️。他生動地講解了激光技術的誕生:從1954年微波激射器(Maser)的發明,到1960年梅曼(T. H. Maiman)製造出世界上首臺光學波段激光器,再到激光技術所開創的利用相幹光束探索世界的全新時代。從科學研究到工業應用Ⓜ️,激光技術在過去60多年間的發展中⛷,深刻地影響了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
馬仁敏作講座
在講座中,馬仁敏結合科技前沿👩🏿🦰,深入剖析了光場在時間✊🏿、頻率🏊🏽♀️、動量和空間維度進行極端局域化的重要意義🧤,並闡明了其在推動激光技術持續突破中的核心作用。他引用了多個與激光相關的諾貝爾獎成果,展示了光場局域化如何推動現代科學研究走向深處⚰️。例如👨🏽🍳,在時間維度極端局域化光場可以得到超快的阿秒激光(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為觀測微觀世界中粒子的超快運動提供了可能🙁;在頻率維度極端局域化光場可以得到用來構建精密幹涉裝置所需的頻率穩定激光🕵🏻♂️,使引力波探測成為可能(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這些突破不僅引領了科學研究的深入發展,還在工業製造、生物醫療和信息技術等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開拓了廣泛而多樣的實際應用。此外,馬仁敏進一步指出🐎,不同尺度的激光器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和應用場景,而進一步縮小激光器的尺度則為探索新物理和開發新應用創造了更多可能性👍🏽。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微型化激光器因其在信息技術、醫療診斷等領域的巨大應用潛力,始終是國際學術界關註的重點研究方向之一。
在技術挑戰方面,他從光與物質相互作用時間🏊🏽♂️🤟🏽、強度以及頻率與相位控製三個維度,闡述了當前面臨的關鍵難題,包括🪻:光學納腔最長可存儲光子的時間(Q值)、納米激光模式體積的最小尺度(V值),以及是否能夠實現基於納米激光的光頻相控陣。他詳細介紹了團隊在研究中取得的重要進展,包括發現動量空間模式鎖定的光場局域機理和奇點色散方程,並基於這些新原理成功實現了具有迄今最高光腔Q/V值的轉角納腔,介電體系亞衍射極限奇點激光,以及相位同步可重構莫爾納米激光陣列🔫。
程和平進行提問
現場師生提問
講座結束後😖👨🏽🎓,馬仁敏與聽眾進行了熱烈而深入的交流互動。程和平針就納米激光陣列的理論推演和實際應用提出了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和建議,激起了現場熱烈的討論。馬仁敏圍繞聽眾提出的關於局域光場、模式調控等問題👬🏼,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經驗和理解👴🏻🧑🏻⚕️。
主講人簡介🛎:
馬仁敏🚶♂️,意昂3体育官网博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科技”重點專項總體專家組成員。從事微納激光物理與器件研究,確證了等離激元納米激光的性能優勢;提出並實現了莫爾納米激光,打破了納米激光只能實現單個或固定陣列相幹激射的局限🚴,實現了可重構莫爾納米激光陣列;提出了奇點色散方程,構建了在電介質體系中突破光學衍射極限的理論框架,並實現了迄今為止模式體積最小的激光器。發表的論文包括5篇Science和Nature🏃♂️,8篇Nature Physics、Nature Nanotechnology和Nature Materials👰🏽♀️,被引用10,000余次。研究成果入選2018美國物理學會Physics年度重點成果💁♂️、2018和2020中國光學十大進展、2020中國半導體十大研究進展、2020中國百篇最具國際影響學術論文,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重大成果。曾獲科學探索獎🤷🏼♂️👰🏻♀️、中國光學學會王大珩光學獎、王選青年學者獎🤞🏻、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葉企孫實驗物理一等獎、意昂3体育官网優秀博士論文指導教師獎(2019📡👩🏿🏫、2020📦、2021)等👇🏼。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