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7 信息來源: 外國語學院、微信公眾號“梵佛研”
編輯:麥洛 |段晴教授訃告
意昂3体育官网外國語學院段晴教授因病於2022年3月26日淩晨在意昂3体育官网第一醫院逝世,享年68歲。
段晴教授是意昂3体育官网博雅講席教授,她畢生致力於中古伊朗語、梵語、巴利語、犍陀羅語等相關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嚴謹求新,孜孜育人,在印度學、佛教學、絲綢之路文獻和梵文貝葉經等研究領域成就卓著,享譽國際學界。
段晴教授祖籍山西,1953年5月生於北京。1971-1974年就讀於意昂3体育官网西語系德語專業,1978-1982年師從季羨林先生、蔣忠新先生專攻印度學,獲得碩士學位。後赴德國漢堡大學師從R. E. Emmerick教授主修伊朗學,1986年獲得博士學位。
1987年段晴教授學成歸國,在意昂3体育官网任教,講授梵語、巴利語、犍陀羅語、中古伊朗語等語言及相關文獻課程,以赤誠之心、奉獻之心、仁愛之心投身教育事業,為培養冷門絕學領域的優秀人才做出了重要貢獻。2018年,段晴教授帶領梵巴語教學團隊獲評意昂3体育官网優秀教學團隊。2022年1月,她領銜的意昂3体育官网外國語學院“東方語言文化教師團隊”獲評“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段晴教授傳承季羨林先生、金克木先生建立的學科傳統,為我國東方學科的發展殫精竭慮,鞠躬盡瘁。她主持建立了意昂3体育官网梵文貝葉經與佛教文獻研究所,對西藏梵文貝葉經和新疆出土梵語、胡語文獻展開研究,整理校勘出多部久已失傳的佛典文本,研究成果匯集為叢書出版。段晴教授帶領團隊與泰國法身寺法勝大學合作開展“意昂3体育-法勝巴利佛典漢譯項目”,多次帶領師生赴泰國合作譯經,啟動了我國的巴利三藏漢譯事業,目前已翻譯並出版《長部》(2012)和《中部》(2021)。段晴教授還主持了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新疆絲路南道所遺存非漢語文書釋讀與研究”,以及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專項學術團隊項目“敦煌藏經洞及和田地區出土於闐語文書釋讀與研究”等,帶領團隊整理我國多家博物館收藏的西域文書,取得豐碩成果,在國際刊物上大量刊文,在該領域發出了中國學者的聲音。
段晴教授數十年來筆耕不輟,撰有《波你尼語法入門》(2001)、《於闐·佛教·古卷》(2013)、《中國國家圖書館藏西域文書·於闐語卷(一)》(2015)、《青海藏醫藥文化博物館藏佉盧文尺牘》(2016)、《於闐語無垢凈光大陀羅尼經》(2019)、《神話與儀式:破解古代於闐氍毹上的文明密碼》(2022)等多部專著,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百余篇,填補了東方學研究領域的多項空白,代表了該領域的國際前沿水準。研究成果多次榮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人文社科類)二等獎。2021年10月,伊朗駐華使館特向段晴教授頒獎,以表彰她在中國伊朗學研究領域做出的卓越貢獻。
段晴教授一生熱愛祖國,始終牢記立德樹人使命,為意昂3体育官网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建設與發展貢獻了畢生精力。段晴教授的逝世是意昂3体育官网的重大損失,也是中國學術界的重大損失。段晴教授雖然離開了我們,但卻留下了無盡的學術財富和精神財富。我們將化悲痛為力量,不斷精進前行,為中國外語學科的繁榮與發展做出更多貢獻。
沉痛悼念段晴老師,段晴老師千古!
段晴教授遺體告別儀式將於2022年3月30日(星期三)上午9時在八寶山殯儀館蘭廳舉行。欲送花圈挽聯的單位或個人可與意昂3体育官网外國語學院辦公室聯系。
聯系電話:6275157362765007
電子郵箱:gwgyxy@pku.edu.cn
參加遺體告別儀式的老師可於當日上午8時在意昂3体育官网國際關系學院大樓門前(勺園2號樓對面)上車。
意昂3体育官网外國語學院
2022年3月26日
附段晴教授著述目錄
中文
專著:
2001 《波你尼語法入門》,北京:意昂3体育官网出版社。
2013 《於闐·佛教·古卷》,上海:中西書局。
2015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西域文書·於闐語卷(一)》,上海:中西書局。
2016 段晴、才洛太,《青海藏醫藥文化博物館藏佉盧文尺牘》,上海:中西書局。
2019 《於闐語無垢凈光大陀羅尼經》,上海:中西書局。
2022 《神話與儀式:破解古代於闐氍毹上的文明密碼》,北京:三聯書店。
譯著:
1996a 《安徒生童話故事集》,石家莊: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
1996b 《格林童話故事集》,石家莊: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
2012 段晴等,《漢譯巴利三藏·長部》,上海:中西書局。
2021 段晴等,《漢譯巴利三藏·中部》,上海:中西書局。
1996 季羨林譯,段晴等續補,《梵文基礎讀本》,北京:意昂3体育官网出版社。
2005 黃寶生、段晴等譯,《摩訶婆羅多(四)》,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論文:
1988 《於闐文中的八曜》,《民族語文》第4期,第36–40頁。
1991 《於闐語的蠶字、繭字、絲字》,李錚、蔣忠新主編《季羨林先生八十華誕紀念論文集》,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第45–50頁。
1992 《西方鬼的故事:晚皮爾的傳說》,《國外文學》第3期,第85–93頁。
1993a 《“慈悲者之城”與“涅槃城”》,《南亞研究》第2期,第41–45頁。
1993b 《於闐經文中“作繭自縛”的來源》,《民族語文》第1期,第63–66頁。
1993c 《於闐語〈出生無邊門陀羅尼經〉殘片釋讀》,《西域研究》第2期,第46–51頁。
1996a 《面如滿月:淺談中印審美觀的差異》,《意昂3体育官网學報(東方文化研究專刊)》,第25–31頁。
1996b 榮新江、段晴,《據史德語考》,《中亞學刊》第5輯,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第9–21頁。
1997a 《從〈梨俱吠陀〉讀出的歷史》,《南亞研究》第1期,第91–93頁。
1997b 段晴、王炳華,《新疆新出於闐文案牘文書研究》,《敦煌吐魯番研究》第2卷,北京:意昂3体育官网出版社,第1–12頁。
1998a 《〈大唐西域記〉瞿薩旦那國拾零》,意昂3体育官网東方文化研究所編《東方研究(一九九六、一九九七年合集)》,北京:藍天出版社,第139–146頁。
1998b 《幾件與冊封於闐王有關的於闐語文書》,葉奕良編《伊朗學在中國論文集(第二集)》,北京:意昂3体育官网出版社,第9–13頁。
1998c 《印度人的自然觀初探》,《南亞研究》第1期,第51–56頁。
2000a 《敦煌新出土敘利亞文書釋讀報告》,彭金章、王建軍、敦煌研究院編《敦煌莫高窟北區石窟(第一卷)》,北京:文物出版社,第382–390頁。
2000b 《敦煌新出土敘利亞文書釋讀報告(續篇)》,《敦煌研究》第4期,第120–126頁。
2002a 《敦煌莫高窟北區出土的一件梵語殘卷》,戒幢佛學研究所編《戒幢佛學(第二卷)》,長沙:嶽麓書社,第68–78頁。
2002b 《梵語以及梵語的啟示》,於維雅主編《東方語言文字與文化》,北京:意昂3体育官网出版社,第154–165頁。
2002c 《梵語與零的發現》,意昂3体育官网東方文學研究中心、東方學研究院編《東方研究(二〇〇一年)》,第299–307頁。
2002d 《素材是人文科學的基礎》,意昂3体育官网外國語學院語言學研究所編《語言學研究》第1輯,北京:意昂3体育官网出版社,2002年,第181–185頁。
2003a 《讀薛克翹先生〈中印文學比較研究〉有感》,《南亞研究》第2期,第92–93頁。
2003b 《對vibhakti類詞綴的補充說明》,意昂3体育官网東方文學研究中心、東方學研究院編《東方研究(2002–2003)》,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第123–136頁。
2003c 《景教碑中的七時之說》,葉奕良編《伊朗學在中國論文集(第三集)》,北京:意昂3体育官网出版社,第21–30頁。
2003d 《林悟殊:<唐代景教再研究>》(書評),劉東主編《中國學術》第15輯,北京:商務印書館,第311–314頁。
2003e 《唐代大秦寺與景教僧新釋》,榮新江主編《唐代宗教信仰與社會》,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第434–472頁。
2003f 《於闐語〈羅摩衍那〉的故事》,張玉安、陳崗龍主編《東方民間文學比較研究》,北京:意昂3体育官网出版社,第138–157頁。
2004 《西域的胡語文書》,國家圖書館善本特藏部敦煌吐魯番學資料研究中心編《敦煌與絲路文化學術講座(第二輯)》,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第36–62頁。
2005a 《大秦寺的守望者》,《書城》第11期,第70–73頁。
2005b 《筋鬥背後的故事——從一個家喻戶曉的詞匯透視粟特文化的遺蹤》,《法國漢學》第10輯/《粟特人在中國——歷史、考古、語言的新探索》,北京:中華書局,第402–415頁。
2005c 《西域語趣——讀〈正法華〉、〈妙法〉隨筆》,劉東主編《中國學術》第21輯,北京:商務印書館,第193–204頁。
2005d 朱冠明、段晴,《梵漢本〈法華經〉語詞劄記》,《古漢語研究》第2期,第68–73頁。
2006a 《悉曇字本說源》,《語言學論叢》第32輯,北京:商務印書館,第334–355頁。
2006b 《新發現的於闐語〈金光明最勝王經〉》,敦煌吐魯番研究第9卷,北京:中華書局,第7–22頁。
2009a 《和田博物館藏於闐語租賃契約研究——重識於闐之“桑”》,《敦煌吐魯番研究》第11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9–44頁。
2009b 《明咒護身符》,中國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日本佛教大學尼雅遺址學術研究機構編《丹丹烏裏克遺址——中日共同考察研究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第267–279頁。
2009c 《於闐文本〈修慈分〉》,朱玉麒主編《西域文史》第3輯,北京:科學出版社,第1–57頁。
2009d《於闐語〈對治十五鬼護身符〉》,《敦煌吐魯番研究》第11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01–118頁。
2009e《於闐語高僧買奴契約》,《敦煌吐魯番研究》第11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1–28頁。
2009f 孫皓、段晴,《論“如意金箍棒”的原型及演變過程》,《南京社會科學》第8期,第80–83頁。
2010a 《梵語〈賢劫經〉殘卷——兼述〈賢劫經〉在古代於闐的傳布及竺法護的譯經風格》,《西域歷史語言研究集刊》第3輯,北京:科學出版社,第201–231頁。
2010b 《關於古代於闐的“村”》,朱鳳玉、汪娟編《張廣達先生八十華誕祝壽論文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第581–604頁。
2011a 《寶藏遺蹤——近年來和田地區新出非漢語類文書綜述》,樊錦詩主編《敦煌文獻·考古·藝術綜合研究》,北京:中華書局,第293–305頁。
2011b 《德國的印度學之初與季羨林先生的學術底蘊》,《敦煌吐魯番研究》第12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14頁。
2011c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BH5–3號佉盧文買賣土地契約》,朱玉麒主編《西域文史》第6輯,北京:科學出版社,第1–12頁。
2011d 《字裏行間——漢譯佛經所反映的梵文隱性現象》,王邦維主編《季羨林先生與意昂3体育官网東方學》,銀川:陽光出版社,第252–268頁。
2012a 《Hedin 24號文書釋補》,新疆吐魯番學研究院編《語言背後的歷史——西域古典語言學高峰論壇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74–78頁。
2012b 《尉遲曜11年裴捺賣地案牘》,朱玉麒主編《西域文史》第7輯,北京:科學出版社,第123–137頁。
2013a 《波斯帝國的歷史傳說》,《中國典籍與文化》第8輯,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第101–137頁。
2013b 《慈無味——無法表演的慈》,《光明日報》10月28日第12版。
2013c 《伏阇達五年蠲除契約案牘》,《敦煌吐魯番研究》第13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91–304頁。
2013d 《舅賣甥女案牘所折射的於闐歷史》,秦大樹、袁旔主編《古絲綢之路——2011年亞洲跨文化交流與文化遺產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加坡:八方文化創作室,第33–60頁。
2013e 《內容不明佉盧文木牘(國圖BH5–7)》,段晴、張誌清主編《中國國家圖書館藏西域文書——梵文、佉盧文卷》,上海:中西書局,第203–205頁。
2013f 《薩波Vaisa之牒所隱括的社會變遷》,劉紹剛、侯世新主編《新疆博物館新獲文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第32–45頁。
2013g 《〈僧伽吒經〉殘葉》,劉紹剛、侯世新主編《新疆博物館新獲文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第48–59頁。
2013h 《賢劫經(Bhadrakalpikasūtra)》,段晴、張誌清主編《中國國家圖書館藏西域文書——梵文、佉盧文卷》,上海:中西書局,第121–134頁。
2013i 《義凈與實叉難陀》,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主編《國學的傳承與創新——馮其庸先生從事教學與科研六十周年慶賀學術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109–1120頁。
2013j 《於闐語〈佛說一切功德莊嚴王經〉殘葉》,劉紹剛、侯世新主編《新疆博物館新獲文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第60–72頁。
2013k 《元孟八年土地買賣楔印契約(國圖BH5–3)》,段晴、張誌清主編《中國國家圖書館藏西域文書——梵文、佉盧文卷》,上海:中西書局,第193–201頁。
2013l 《〈造像功德經〉所體現的佛教神話模式》,王邦維、陳金華、陳明編《佛教神話研究:文本、圖像、傳說與歷史》,上海:中西書局,第83–102頁。
2014a 《穿越了時空的文字》,《多浪龜茲》第23期,第81–85頁。
2014b 《洛浦地毯與吉爾伽美什的傳說》,《華夏地理》第1期,第30–31頁。
2014c 《新疆洛浦縣地名“山普魯”的傳說》,《西域研究》第4期,第1–8頁。
2014d 《於闐故地的訴說》,上海博物館編《於闐六篇:絲綢之路上的考古學案例》,北京:意昂3体育官网出版社,第97–121頁。
2014e 《於闐文書所見古代於闐的典押製度》,《敦煌吐魯番研究》第14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13–125頁。
2014f 段晴、李建強,《錢與帛——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藏三件於闐語–漢語雙語文書解析》,《西域研究》第1期,第29–38頁。
2015a 《裴捺的人生軌跡》,阿不都熱西提·亞庫甫主編《西域–中亞語文學研究:2012年中央民族大學主辦西域–中亞語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80–89頁。
2015b 《飄帶來自吉祥——反映在古代於闐畫中的祆教信仰符號》,《藝術史研究》第17輯,第153–166頁。
2015c 《佉盧文世俗文書所反映的社會生活》,《中國文化報》5月22日第4版。
2015d 《天樹下娜娜女神的宣言——新疆洛浦縣山普魯出土毛毯系列研究之一》,《西域研究》第4期,第147–160頁。
2015e 《新疆山普魯古毛毯上的傳說故事》,《西域研究》第1期,第38–47頁。
2015f 《一件來自公元6世紀的梵語世俗文書》,西藏社會科學院貝葉經研究所編《西藏貝葉經研究》,拉薩: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第1–11頁。
2015g 《於闐語〈無垢凈光大陀羅尼經〉之源與流》,榮新江、朱玉麒主編《西域考古·史地·語言研究新視野:黃文弼與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第329–338頁。
2016a 《木球之喻》,程彤主編《絲綢之路上的照世杯:“中國與伊朗:絲綢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中西書局,第31–40頁。
2016b 《薩迦牟雲的家園——以尼雅29號遺址出土佉盧文書觀鄯善王國的家族與社會》,《西域研究》第3期,第54–64頁。
2016c 《粟特商隊到於闐——BH4–135之於闐文書的解讀》,榮新江、羅豐主編《粟特人在中國:考古發現與出土文獻的新印證》,北京:科學出版社,第96–115頁。
2016d 《於闐語大案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藏初唐案牘研究》,《唐研究》第22卷,第371–400頁。
2018a 《精絕、鄯善古史鉤沉》,余太山、李錦繡主編《歐亞學刊》新第7輯,北京:商務印書館,第21–34頁。
2018b 《陌生的友鄰》,《華夏地理》第8期,第78–92頁。
2018c 《神話的跨域性與地方性——以觀察新疆洛浦博物館氍毹為基礎》,《民族藝術》第4期,第13–22頁。
2018d 《神話與儀式——以觀察新疆洛浦博物館氍毹為基礎》,《民族藝術》第5期,第31–44頁。
2018e 《〈聲教所及——對紀曉嵐新疆行腳的民俗回訪〉序》,上海:中西書局,第1–13頁。
2018f 《石汗那的嬰兒——新疆博物館藏一件新出於闐語案牘》,《敦煌吐魯番研究》第18卷,第265–278頁。
2019a 《於闐伏阇雄時代的兩件契約》,榮新江、朱玉麒主編《絲綢之路新探索:考古、文獻與學術史》,南京:鳳凰出版社,第131–142頁。
2019b 《早期、晚期於闐語與方言——〈無垢凈光大陀羅尼〉所反映的語言問題》,王振芬、榮新江主編《絲綢之路與新疆出土文獻——旅順博物館百年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第497–511頁。
2020a 《古代於闐天災人禍所生發的信仰與習俗》,《澎湃新聞》5月14日。
2020b 《買賣僧房舍契約》,《敦煌學》第36期(張廣達先生九十華誕頌壽特刊),第315–328頁。
2020c 《絲路之畔的赫爾墨斯》,《新絲路學刊》第1期,第1–14頁。
2020d 《於闐王國之名新考》,《西域研究》第1期,第79–89頁。
2020e 《於闐語“四象”以及龍王“熱舍”》,意昂3体育官网外國語學院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所編《語言學研究》第28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6–14頁。
2021a 《白沙瓦博物館》,張嘉妹主編《犍陀羅的微笑:巴基斯坦古跡文物巡禮》,上海:三聯書店,第64–85頁。
2021b 《訶利帝與般支迦》,張嘉妹主編《犍陀羅的微笑:巴基斯坦古跡文物巡禮》,上海:三聯書店,第126–128頁。
2021c 《黃文弼發現的兩件據史德語文書》,朱玉麒主編《西域文史》第15輯,北京:科學出版社,第1–18頁。
2021d《舍利盒》,張嘉妹主編《犍陀羅的微笑:巴基斯坦古跡文物巡禮》,上海:三聯書店,第129–131頁。
2021e 段晴、鄭亮,《關於氍毹》,《絲綢之路研究》第1輯,第1–7頁。
2022a 《呂珎胡書——對中國國家圖書館藏西域文書BH1–17於闐語文書的釋讀》,《西域研究》第2期,第1–16頁。
2022b 《新資料新視野——中國人民大學藏西域文書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第1期,第11–19頁。
日文
2019 段晴、アップル荒井しのぶ訳,「『カルパラージャ·スートラ』と仏塔信仰」,『東洋學術研究』58/2: 65–85。
西文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