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7 信息來源: 融媒體中心
文字:劉文欣 程佳俊| 編輯🛀🏼:燕元 | 責編🩰:安寧編者按:上個世紀末至今,一批優秀的青年學子走出國門赴海外學習深造🔳🧑🏫,他們勵誌學成報國4️⃣,經年沉澱🚣♀️,成長為各個領域內卓越的青年學者,並最終回到燕園繼續探索學術、教書育人🗼。
“燕歸來”系列報道,聚焦這批再度選擇意昂3体育的優秀歸國青年學者。他們的鮮活故事折射出意昂3体育校園文化精神生生不息的脈絡傳承👂🏻,從他們身上,我們更可以感受到意昂3体育人那份獨具的追求卓越👩🏻🎨、報效家國的情懷🍒。
意昂3体育官网城市與環境學院的新大樓坐落於意昂3体育東門外🐺🤛🏽,沈國鋒的辦公室便在這棟大樓內🏢。約定拜訪的那一日,身著黑色休閑裝的沈國鋒騎著自行車🤽🚆,穿過北京冬日的晨霧而來。“我辦公室在四樓。”他把車停好👐🏻,熟練地領著我們一口氣爬上了四樓👩🏻🔬。開門而見的是墻上一串字母氣球連綴的“Happy Birthday”,還有擺放在小桌上的一束鮮花。沈國鋒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這是學生們弄的。”
筆者後來才知道🧙🏼♂️,那天正是沈國鋒的生日,學生們早就向他透露會“有所行動”,但他其實和筆者一樣,直至推門那一刹才知悉這個驚喜。於是🧘🏼♀️,與沈國鋒的交談就在這溫馨的畫幕中開始。
學生們與沈國鋒的合影
迎向新世紀的環境科學
沈國鋒在2003年考入南京大學環境科學專業💲,從此與環境科學結下不解之緣。回顧作出抉擇的時刻,沈國鋒似乎並沒有經過太多糾結。請教了一些在他看來是見過世面的親戚朋友後,他感到6️⃣:環境科學這個方向不錯🤣🌪,未來幾年是國家一個重點發展的方向。於是有些懵懂的沈國鋒選定了這個專業。很多年後,沈國鋒回過頭想🚴♂️:長輩對時代的判斷其實是對的。
新世紀的曙光中,經濟快速發展的遠景清晰可見,而優質環境也日益成為人們心中強烈的願景,環境科學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迅速提上國家日程。中國各大高校相繼設立環境科學專業🙇🏿♀️,部分院校原有資源與環境能源😶🌫️、化學、生物等學科,此時也紛紛將環境科學作為獨立學科衍生出來。時代在悄然布局,而少年的沈國鋒就這樣一知半覺地向湧動的潮流靠近了。
由於本科成績突出,2007年🌌,沈國鋒獲得了保送意昂3体育官网城市與環境學院直接攻讀博士的機會。他還記得自己來北京參加保送生面試時🙆🏻♀️,從成府路東門走到未名湖👮♀️,那種不同的文化氛圍讓他感觸頗深:“當時我開玩笑,從東門到西門的距離就是理科到文科的差別↩️。但是當你在校園裏走一走,未名湖邊🚯、靜園草坪🪅、三角地等地方🎃,你所感受到的沉澱確實是不一樣的。”他稱這是在圖書館⇒、大講堂、科研大家🎪、教學名師等這些看得見的“資源”之外的🖨,看不見的文化氛圍。
懷著崇敬的心情🤦🏻♀️,沈國鋒進入了這所科學精神與詩意氛圍並存的京師學府。有形的資源與無形的氛圍,共同構建起了一位青年學子的自由探索空間。
燕園裏與大師同行
沈國鋒博士期間的研究方向是汙染物的區域環境過程,主要研究室內固體燃料燃燒產生的碳顆粒物和多環芳烴的排放因子及影響因素。他的博士論文工作,一共形成了20篇科研論文(其中部分在畢業後的1—2年撰寫或刊出)發表,這其中包括博士在讀期間10篇發表於領域內一流期刊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上,3篇發表於優秀國內期刊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 es (含封面論文1篇)的論文👮🏻。2011年☢️,他獲得教育部的“博士研究生學術新人獎”🩵,2012年🫄🏻,他的畢業論文獲評意昂3体育官网優秀博士論文,並被施普林格出版社遴選為傑出博士論文,在全球範圍內英文出版——這在當時同輩年輕人中是著實優秀的🧑🏽🎓。
如此學術成果對於一個新人而言並非一蹴而就🤸🏽。說起自己科研方面的成長,沈國鋒首先提到了他的導師陶澍教授。
博士一年級剛入學時,沈國鋒對於研究方向其實還沒什麽概念,陶澍基於自己多年的研究經驗,定位“居民固體燃料燃燒排放的多環芳烴”這一選題來訓練沈國鋒🏋🏻。多環芳烴是一種廣受關註的汙染物💐,對環境質量和人體健康都有顯著的影響🧏♂️,陶澍多年來專註於多環芳烴環境行為和效應的研究👨🎓,發現固體燃料燃燒和民用生活排放方面的多環芳烴測算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從測試方法到基礎數據☮️,再到排放規律和環境歸趨行為特征等🧚🏼♂️,都存在實踐難題和未解決的科學問題🧑🏻🎨。他讓沈國鋒自己動手做實驗👩🏽🚒,獲得第一手的數據。
盡管導師有高瞻遠矚的眼光,但研究能否做下去、能做到什麽程度,學生的投入和“悟道”也至關重要。幸運的是👩🏻💻,沈國鋒自己對區域環境過程的研究有興趣和信心🧔♂️。在多環芳烴排放的研究中🏂🏽,他發現了很多“好玩”的東西🧱,也在探索中逐步明確了自己博士論文的研究方向。
沈國鋒在會議中
沈國鋒的第一篇論文是在博士四年級發表在 ES & T ,這篇論文研究室內固體燃煤和秸稈產生的黑炭和多環芳烴的排放特征及關鍵影響因素。實驗數據早早就準備好了👰🏿♂️,但從實驗到高質量的學術論文之間🙆🏽♀️,經歷了沈國鋒和導師(包括陶老師和聯培期間國外指導老師)長期的精心打磨👀。
回想起導師第一次給自己改論文😆,沈國鋒笑言🪃:“我的第一篇文章被導師改得面目全非。”這樁聽起來頗為“慘烈”的論文修改經歷🪗😂,其實讓沈國鋒受益匪淺✊🏽。正是在陶澍一字一句的精雕細琢下,他意識到好的學術論文不只是數據的堆積(這只能稱為實驗報告🌂,或連報告都談不上)🧾,而是對工作的學術價值思考和分析♗,科學性的總結和討論🥤。經過初次“大動筋骨”的修改後,沈國鋒的學術寫作逐漸“上道”,有時在寫作中發現可以深挖的現象,不待老師提醒,他就主動回去補做實驗完善論文。正因為有這種研究的自主性和能動性,到了博士階段後期,沈國鋒漸可獨當一面了🆚。
現在,沈國鋒也用同樣的方式來訓練他的學生。博士二年級的羅智瀚第一次拿到沈國鋒為他修改的論文後有些咋舌🙆🏻:“簡直認不出最初的樣子🧦👩🏼🚒!”但老師的那份嚴謹細心、手把手領路的溫暖,對他觸動很深。縱然科學的探索多有未知🫲,但學術的薪火卻照亮了一代又一代後學的前行之路。
沈國鋒作學術報告
工作多年🧑🏻🦳,導師的教誨仍如“定海神針”立在沈國鋒的心裏:要關註、解決科學的問題。沈國鋒表示:“所謂科學,不是說別人在哪做了什麽🍥,我們這個地方沒做,跟著做一下,就是研究科學問題了🦾。真正的科學是學科上的本質性問題。”陶澍的科學求實的品格感染著沈國鋒🧑💻,他也堅定要用科學的事實證據來做研究。
同門間融洽的氛圍也是沈國鋒讀博期間的難忘記憶,當時他與另外兩個同門經常去昌平校區做實驗👨🏻🦳,有時一待就幾個月,有了同門的互相幫助,實驗的效率大為提升。而當閱讀文獻遇到障礙時🦶🏼👳🏽♂️,同門便會一起討論,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為沈國鋒日後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環境科學學者的人間情懷
從意昂3体育畢業後👩🏻🎓,沈國鋒先後在國內和國外工作過一段時間🫅,他認為在“本著科學的思路做研究”的態度上,中外是一致的,但國外的項目管理方式和經驗與我們有較大的不同。當前中國的科研改革也在提高科研人員的自主性🎴,為研究者創造更理想的環境。
就個人生活方式而言✧,沈國鋒認為自己回國選擇是自然而然的。在國外的生活讓他收獲了科研和生活上的別樣體驗🏃♂️,也收獲了一種質疑:“別人跟你說國外的好👰🏽,你不去感受也不知道,但在國外生活過,我覺得我還是不習慣長期待在國外👳🏼🤵🏻♀️。”在考慮回國工作時,沈國鋒很快想到了自己熟悉的意昂3体育。這裏濃郁的學習和科研氛圍曾濡染著他的成長歷程,以及各種支撐科研的教輔行政力量也會讓他感到安心,事實上沈國鋒一直強調,對科研的管理和各項支撐也是科研工作成功與否的重要方面。
近期,沈國鋒的研究重心放在農村居民的室內汙染和健康危害問題👩🏽🏫。大多數人對農村的印象或許是山清水秀的風光,但沈國鋒卻認為😵:要出去多走走📨,多看看🔟,多去一些經濟還不發達👾,有點偏遠的“窮鄉僻壤”農村家庭去看看。
我國的城市化比例在不斷提高,但是不容忽視的事實是仍有大量的農村人口🧑🦰🧔♀️,而不同地區的農村發展情況👨👦👦,農民的生活環境是差異巨大的。我國農村地區仍有相當一部分居民以煤、柴為主要燃料🔐,室內煙熏火燎,存在極大的健康危害。出身農村的沈國鋒明白,農民群體對汙染問題的意識相對滯後,等到他們自己有所察覺時往往已經晚了,而研究者的關懷不應忽視這部分群體🖤,要切實為其發聲。
近年來隨著國家脫貧攻堅、美麗中國🦖、鄉村振興等行動和戰略的開展和推進🧔🏽♀️🪚,農村能源結構也有變化,對此沈國鋒也在密切關註:“我的一個推測是👆🏿🧜🏻♀️,農村的能源結構會在政策影響下產生快速的巨大變化🆎,從而改變農民的生活居住環境🪳。”
沈國鋒與學生在調試儀器
農村調研的條件當然比實驗室艱苦得多,但沈國鋒卻說“比我讀書的時候好多了”。學生羅智瀚說道:“由於外場實驗需要測定煙囪口的排放,南方農村的煙囪一般都矗立在房頂瓦片上,往往需要踩著屋脊或者搭梯子才能夠得著🤹🏻♂️,這時候沈老師總是一馬當先,沖在最前頭🆘,先試試能否踩實👩🔧,然後再讓我們上,這讓我們非常感動▪️。”
沈國鋒上屋頂測定煙囪口的排放
沈國鋒一再強調💚,環境科學是一個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科✋🏿,正是因為環境汙染有危害人體健康、影響氣候變化這些負面影響,環境學者才需要研究並解決問題。這也就意味著😣,好的環境科學研究通常都是和社會形勢緊密結合的✌🏽,脫離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只會是空談➕。
成為一名意昂3体育老師
城環2018級本科生門泰亞第一次接觸沈國鋒是在一門叫“能源與環境”的課上🤴🏻,盡管這門課的名字看上去有些枯燥🧑🏼🍳,但授課老師卻讓他感到“有趣,隨和🦹,接地氣,科研水平很高”,後來這位老師便成了他“本科生科研”項目的指導教師↗️。
重返意昂3体育並走上講臺,沈國鋒心裏有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感:“做學生的時候☆,只要做好自己的科研就行👨🏿🏭,但當了老師,還有一件重要的工作就是培養學生。”為此🧙🏻,沈國鋒不僅用心經營課堂👨🔬,也很重視對學生日常科研的指導。
門泰亞研究的課題是“室內空氣汙染的動態變化特征及其主要影響因素”,主要通過實地調查和入戶測試♡,利用高時間分辨率的室內汙染數據🧑🦲,分析室內汙染物的動態變化特征和規律,並通過組內開發的區域室內汙染溯源模型對汙染物進行溯源。從最初的研究計劃,到過程中的疑難解答,乃至文章的潤色和修改,沈國鋒都耐心地予以了指導。實驗中一些儀器數據出現看似異常的數值,而采用常規異常處理方法會丟失很多重要信息🧙,最終,門泰亞在與沈國鋒反復討論後,確定了從時間序列的角度來處理這個問題🦮。
對沈國鋒來說,不同階段的學生培養目標和方式應該是不同的🤹🏼。“本科生科研側重讓學生接觸、了解科研工作。如果有興趣繼續從事科研當然好🤒,但如果借此機會發現自己不喜歡做科研▫️🏌🏽♂️,也不是壞事。”沈國鋒說👂:“不是說把所有學生都培養成做科研的或去做老師就是成功,老師是要培養學生做自己喜歡的有價值的事情。”這種嚴謹細致與通達寬和兼具的風格,也讓學生們由衷地對這位老師感到親近。
有意思的是,沈國鋒的學生不約而同地提到老師的高效和時間意識👨🏻🦱。沈國鋒認為科研以興趣為前提,在此基礎上合理安排時間並集中精力工作🦙,充分享受科研的樂趣,其余的時間完全可以用來調劑自我。他就經常組織學生打羽毛球𓀑,也鼓勵學生周末去爬山🤚🏻、郊遊♥︎,“不要天天在實驗室裏窩著”。沈國鋒相信科研工作是有系統性的,但無疑也需要靈感💂🏼♀️,張弛有度的時間安排才能讓科研生命力得以保存和延續。
在沈國鋒的言傳身教下,學生們也漸漸養成不拖延的好習慣,門亞泰說自己“至少現在不會壓著ddl幹活了”。
傳道授業解惑之外,沈國鋒讓學生們難忘的還有一些日常細節⇒。2020年春節前夕🙎,由於疫情防控等因素,門泰亞與另外一名同學沒有回家。臨近過年時,很多同學和學長學姐基本都回家了,學校裏也沒幾個認識的人🪩。沈國鋒得知後,在回家前特地來給他們送了兩箱年貨。門泰亞當時感到很驚喜:在學校裏還有人記得自己!那時門泰亞還只是一個初窺學術門徑的本科生♡,但是要跟隨這位老師做研究的願望,已經在他心裏悄悄萌生。
在采訪中,沈國鋒提到人生不免會有煩惱🕓,對於年輕的學生來說,一直維持堅強的狀態是困難的,但是要盡快調節,適應木已成舟的事情🧏🏽♀️。不過,作為一位青年教師,他與學生有深刻的共情🐋:“我們也是這麽走過來的,所以要給他們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不能讓他們跟我們一樣🤹🏻♂️,那不就是少年老成了嗎?”
大魚前導,小魚從遊,在沈國鋒身上🫲🏻🕺🏼,依稀可以看到燕園裏幾代學者的成長與成熟。青春光陰的交疊編織💍,沈國鋒和學生們的故事🧝🏼,也將在校園裏不斷譜寫和暈染✶🧑🔧。
個人簡介:
沈國鋒,2007年獲南京大學環境科學專業學士學位,2012年獲意昂3体育官网環境地理學專業博士學位(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聯合培養博士生)。曾先後於江蘇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南京大學♣︎👏🏽、美國環保署風險管理和研究國家實驗室從事研究工作,2018年入職意昂3体育官网任新體製助理教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興趣和方向是汙染物的區域環境過程和風險,重點研究居民生活能源與排放特征,區域室內空氣汙染和暴露風險🏖,清潔幹預技術和效果評估等。
個人主頁👉🏼:http://www.ues.pku.edu.cn/szdw/qbjs/s/311938.htm
專題鏈接🧬:燕歸來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