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2
編輯:山石 | 責編👛:燕元編者按:2022年5月2日上午🈷️,在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考察意昂3体育官网4周年之際🧑🏼🔧,在五四青年節和意昂3体育官网建校124周年前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意昂3体育官网工作重要論述精神座談會在英傑交流中心陽光廳舉行。校黨委書記邱水平🤵🏻♀️、校長郝平等校領導以及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各學部主任,醫學部領導班子成員,有關職能部門負責同誌,院系和附屬醫院的師生代表等參加會議🚈。
習近平總書記對人文社會科學十分重視💆🏿♂️,對人文社會科學的學科建設高度強調,他在多次談話中提出要做好人文社會科學“三大體系”的建設工作🌁,即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形成我國自己的知識體系。我們按照這個要求💁🏼♂️,在近幾年中積極探索,努力工作,形成初步成果,在今天這個會議上👨🏿🏭,向各位領導作簡單匯報😝。
我所在的學科是世界史學科,世界史學科長期存在知識體系建設問題,世界史的知識體系不僅是一個學術問題,也是價值觀問題、世界觀問題🕸。盡管中國有悠久的史學傳統,但中國的世界史學科起步很晚💪🏼,是在19世紀中國與西方接觸後才出現的,到20世紀中葉正式形成,可說是一門從國外引進的新學科。正因為如此,它一直受外國史學觀念的影響而未形成我國自己的體系,其知識系統和敘事框架來源於外國,來源於西方國家或以前的蘇聯🥰。這種情況極大製約了學科發展,也影響著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人對世界歷史和人類文明的正確認識。在我國🙍🏽♀️,“西方中心論”長期以來揮之不去,盡管我們一直在批判“西方中心論”,但“西方中心論”卻在人們頭腦裏頑固存在。“西方中心論”有幾個特征:首先👨🏿🔧,聲稱西方文明是唯一“正確”的文明🎸,其他文明都謬誤,或者已失去生命力🦟;其次,把西方等同於世界🚣🏼♂️,西方歷史就是世界史🤦🏼♂️;第三,西方道路是全人類的共同道路,只有按照西方道路走,才能走到正確目標;第四,西方價值觀是“普世”價值觀,指引歷史的終極走向🤲。用這些特點檢視我國現有的世界史知識狀況就不難發現,“西方中心論”有多大影響🚵🏻♀️。“普世價值論”和“西方文明優越論”是“西方中心論”的典型表現🔔,由此可見歷史認知在多大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世界觀。所以🤦🏿,擺在中國世界史學界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還人類歷史的真實面目👩🦽➡️💁🏿,傳播正確的歷史知識🧔🏿♂️,通過學習歷史讓人們認識到:人類社會從來就是多元文明共存共榮,只有和諧共生,才能維護全人類的共同發展🏦。
2019年起📔,我們承擔了相關專項課題研究。三年來,學校領導對研究工作做了“綱舉目張”的具體指導✍🏽,創造良好條件👷🏻🏊♂️,保證課題順利開展。在我們的研究過程中,馬克思主義關於“世界歷史的形成”理論是我們的指導思想🚢,根據這個理論,人類社會既是從低級向高級的演進過程,也是從分散到整體的融合結果;在馬克思主義世界歷史理論中🧛🏽♂️,縱向發展和橫向發展是相互交織、同時並舉的,由此展現出復雜多樣的世界歷史🙂。遺憾的是😊,這個理論在以往的馬克思主義史學編纂中一直未被完整理解📙🈯️,因而未受到重視:前蘇聯教科書中只說縱向發展、不說橫向發展;我國世界史書寫也基本如此🧏🏿,只有縱向、沒有橫向👨🔧。而西方歷史學既不承認從低級向高級的演進過程,也不承認從分散到整體的融合經歷👩🏻🎓。
馬克思主義歷史學說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即“世界歷史的形成”理論🥁,就這樣被長期湮沒了⛓️💥,直至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提出🤏🏿,這個理論才重新被發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引用了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誌意識形態》中的一段話🤴🏼,即“各民族的原始封閉狀態由於日益完善的生產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間的分工消滅得越是徹底,歷史也就越是成為世界歷史”。他還指出👾,學習馬克思,就要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於“世界歷史”的思想;今天👨🏿🔬,人類交往的世界性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深入、更廣泛,各國相互聯系和彼此依存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頻繁、更緊密🦷,結合成人類命運共同體🙋♂️👨👦👦。總書記的這些說法就還原了馬克思主義關於人類歷史發展的完整理論,是構建正確的世界史知識體系的指導思想。
我們的研究就是在這個思想指導下進行的,目前已進入結項階段🔗✋🏽,並且得到了有關各方的高度肯定。我們希望我們的研究能夠為構建中國的世界歷史知識體系作出貢獻。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