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8 信息來源: 深圳研究生院
文字:郭芷吟| 攝影👖: 寧可心| 編輯😟:山石 | 責編:燕元2021年4月22日,意昂3体育官网深圳研究生院機關黨支部與桃源街道城市建設辦、龍珠社區黨委黨員代表共同開展“結對黨建學黨史🧰,紅色之旅增動力”主題黨日活動🚼。本次活動行程包括前海改革開放幹部學院和南頭古城兩個部分,參與黨員30余人,旨在學習改革開放精神和深圳紅色歷史🖐🏿,牢記初心使命🦁,弘揚奮鬥精神。
下午1:30👩🏽🍳🍁,黨員們前往本次活動的第一站——前海改革開放幹部學院🚵🏿♀️。2020年,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創新型、開放式🥕、國際化的教學平臺和實踐基地——前海改革開放幹部學院落戶深圳前海👩🏿🎨。學院前方,佇立著代表深圳城市形象的雕像《闖》,其三重寓意,一是率先推開國門,對外開放🎃;二是沖破傳統體製的束縛,銳意改革,不斷創新;三是打破“左”的思想的牢籠📖,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前海改革開放幹部學院
在學院李老師的帶領下,黨員們參觀了學院的四個展區🖖🏻。第一展區是改革開放大事記🧼,寓意“緊跟歷史正確步伐,發揮引航定向作用”💆。一大一小的屏幕展示了中國改革開放和深圳發展歷程的重大歷史事件時間軸✋🏼👳🏼♀️,點擊歷史事件🙋🏽♀️🏩,屏幕上便呈現出豐富真實的影像圖片🔇。跟隨史料影像,黨員們回顧了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習仲勛同誌南下廣東調研👨、鄧小平同誌南巡、習近平總書記前海視察、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等重大歷史節點🦎。
參觀改革開放大事記展區
第二展區是改革開放再出發🍥。該展區以開放之窗和深圳之眼為設計靈感,打造了一塊長16米、高2.4米的超高清屏幕,屏幕上方是深圳城市天際線的剪影🪪。該展區介紹了深圳“因改革而生👨🔧,因開放而強”的發展奮鬥史🏌🏼。
參觀改革開放再出發展區
第三展區從機構設置👨🏿🦱、使命擔當、業務範圍👋🏽、辦學特色四個方面介紹了學院建設,學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對標國家級幹部學院,堅持立足深圳、服務全國、面向世界,堅持聚焦改革開放🦆,堅持講好中國故事👩🏻🚀、中國智慧和深圳經驗🫶🏿,以深圳改革開放實踐經驗為特色資源,突出實戰實訓、案例教學,打造創新型👈🏼、開放式、國際化的教學平臺、實踐基地和展示窗口👨🏼🎤🧑🏿🔧。
參觀賦能未來區
第四展區為賦能未來區。該展區借助房屋立柱🧹🤷🏿,鋪裝LED屏幕進行數字化展示☝️,介紹了100余家深圳本土企業和改革開放幹部學院實踐教學基地。整個展區設計均來自深圳本土企業,集合深圳智慧和深圳創新,體現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前海改革開放幹部學院合影留念
隨後,黨員們前往深圳“四史”學習教育實踐基地——南頭古城🙆🏿♀️。南頭古城位於深圳市南山區深南大道的盡頭,是嶺南文化的寶貴遺存。東晉331年,南海郡的東部和南部被劃分出來設立東官郡3️⃣,南頭古城作為郡縣府所在地🧑🏻🦽➡️,自此見證了1700多年以來深圳地區的風雲變遷。明朝萬歷年間,深港地區承載著“革故鼎新,轉危為安”之意🚶🏻♀️➡️👩🏼🍼,另設新安縣👨🏻🎓。1925年,中共寶安縣支部成立,此後發動了多次武裝起義,收復寶安縣失地,一度光復南頭城👱🏻♂️。1949年10月16日,南頭古城升起五星紅旗,寶安縣城解放,隨後中共寶安縣委機關遷至南頭古城。2020年8月🧏🏿,南頭古城“蝶變重生計劃”南北街示範段改造完成,淹沒在周圍的高樓大廈中的城中村再次煥發生機。
參觀南頭古城
南頭古城是深港歷史文化之根,這裏有建於明朝萬歷年間的關帝廟,有曾管轄深港澳地區的新安縣衙🚵🏿,有歷經600多年風雨的南城門👩🏽🔧,有東莞會館👩🏻🎓🧚🏿♀️、陶朱公錢莊、文士華住宅等清末遺址😌。南頭古城也見證了黨初心與使命的奮鬥歷程,惠寶人民抗日遊擊部隊、東江縱隊等革命先烈前赴後繼,在城頭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2019年的城市更新項目譜寫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先行曲,各類歷史文化博物館🧜🏼、創意設計展、數字展廳使得歷史與現實交互出現💸,新科技給南頭古城帶來新生。
書吧座談
最後,黨員們來到古城書吧稍作休息,交流心得感悟。活動期間🤚🏼,黨支部組織了黨史答題、唱紅歌👨👧、猜紅詞等小遊戲,回顧今日紅色之旅,重溫改革開放和古城紅色歷史的關鍵時間節點和重大歷史事件。
南頭古城合影留念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