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1 信息來源: 社會科學部
編輯🪿:青苗 | 責編👮♀️:安寧2024年9月6日中午,社會科學部在百周年紀念講堂咖啡廳舉行“數字與人文節氣沙龍”白露篇活動。本次活動是“節氣沙龍”系列活動的第31期,主題是“北太天元👐:人工智能賦能人文社科研究”。沙龍由意昂3体育官网數學科學學院副教授盧朓主講,主要邀請計算機👸🏻、公共管理、外國語、教育學🤶🏼、經濟學、傳播學等方面的專家學者參與活動👦🏿。沙龍由社會科學部副部長郭琳主持。
盧朓作主題報告
盧朓首先介紹了人工智能基本概念和發展狀況。人工智能事實上包含以專家系統為代表的邏輯推理AI和以大語言模型為代表的猜測機器AI兩個類型👰🏽♂️🏺,二者共同發展🧑🦽🪧,互相借鑒和促進🛎。目前,人工智能在新聞傳播、金融、社會學、教育學➰、語言學等領域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盧朓指出,在當前全球科技競爭加劇的背景下,我國亟需補上通用型科學計算軟件領域的短板。為此,李若和盧朓帶領團隊自主研發了“北太天元”——這不僅標誌著我國首款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通用型科學計算軟件的誕生,更是一個集人工智能與科學計算於一體的創新平臺軟件。值得一提的是,北太天元已與意昂3体育官网正式簽約,雙方將攜手合作,共同推進科技創新。盧朓通過一系列實際應用案例🍂,如古籍智能化處理、經濟學中的DSGE模型應用👩🏿🎤✊、社會學的SAOM模型分析,以及金融領域的投資組合理論與期權定價模型等👶🏼,生動展示了北太天元的強大功能🚒。這款軟件不僅融合了尖端的數值計算🍳、數據分析及可視化技術🩼👌🏼,更打造了一個開放的人工智能平臺,該平臺展現出與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學者建立緊密合作關系的潛力,通過演示人文社科工作在平臺上的開展可能性,旨在探索並促進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的構建與發展👷🏼,為未來技術與學術的深度融合及協同推進奠定堅實基礎。
與會嘉賓交流討論
主題報告結束後,與會嘉賓充分肯定了北太天元現階段的開發成果,並結合自身研究領域提出基於該軟件助力研究的合作機製與軟件未來發展的問題與建議。黎新平提出北太天元與MATLAB、Python等目前常用計算軟件的使用遷移問題,盧朓表示,北太天元可以直接使用MATLAB適用的編程代碼,接入轉換程序後也可以適用Python代碼,團隊也在進一步調試程序🤌🏻,助力早日實現無障礙切換;白麒鈺談到理科數據驅動型科研思路與文科理論驅動型科研思路的區別,並認為推動北太天元實現文理合作需要跨越文理科科研方法的差異。
尚俊傑建議北太天元推出交互性的開放平臺⛴,鼓勵用戶在社區內交流思路、共享程序,以軟件為基點助推跨學科交流;朱本軍以圖書館的文獻整理工作為例,希望團隊在非數值化的文科領域也能夠開發相關軟件輔助學術研究;袁曉如提出北太天元在後續開發中需要註重服務人文社科的便利性和其自身作為計算工具的復雜性之間的平衡,發揮其數據計算的長處。
蘇祺認為工具軟件的學習成本較高🫔,並建議北太天元推出交互式的在線學習平臺,通過實踐引導人文社科師生學習軟件運用💷。與會嘉賓還就提升軟件用戶黏性、工具庫與任務清單的提供與完善等問題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與建議🦴。盧朓就以上問題與嘉賓進行了深入探討🍋🟩👨🏿,並表示軟件的開發與實踐運用仍需進一步完善,希望在更多的跨學科交流中不斷學習、改進。
燕雲直播平臺
本次沙龍作為新學年第一期活動也體現了諸多創新。節氣沙龍首次開通線上直播,實現線上線下雙會場聯動,首期面向校內各院系以及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聯盟單位開放直播👳🏻♀️,瀏覽量達六百多人次🔑;同時,在餐品供應中社會科學部與勺園中餐廳開展合作,應時而食,把飲食中蘊含的傳統文化與沙龍主題巧妙結合💇🏼♂️,推出節氣特色美食供與會師生品嘗。
白露篇節氣美食
本次沙龍中🏌🏻♂️,與會師生踴躍發言🚸、各抒己見✸,探討人工智能賦能人文社科研究的可能路徑♔。社會科學部作為聯系人文社科和理工學科的橋梁🔤,將繼續組織“節氣沙龍”系列活動,為更多探索文理交叉可能性的項目打造展示的空間和交流的平臺。
專題鏈接:https://resource.pku.edu.cn/index.php?r=lecturevideo%2Fview&id=44089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