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6 信息來源👩🏼🦰🐢: 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編輯:麥洛 |編者按:2020年是不平凡之年🐑,是舉國戰“疫”之年🤦🏻♀️🟤、脫貧攻堅決勝之年🤸🏿♀️🍠、迎接建黨百年之年👨🏽🍳。在習近平總書記給青年的系列回信精神感召下,著眼時代命題和現實關切,2020年思想政治實踐課程設置“心有所信方能行遠”“不畏艱險沖鋒在前”“改革開放五位一體”“紮根沃土決勝小康”“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五條主線,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由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作為課程主持單位,馬克思主義學院作為主講單位,教務部作為主管單位🏊🏽♂️,校團委作為執行單位,協力推進思政實踐課方案完善和實施。100多位思政課教師、專業教師等擔綱思政實踐課任課教師🐬👨🏽🦱,25個開課院系書記或院長全部參與帶隊,在革命老區、城鎮鄉野、田間地頭開展實踐課教學;100多位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各院系研究生黨員擔任思政實踐課助教✨;3226名選課學生正在生動的社會大課堂中學思踐悟總書記回信🤷🏽♀️,讀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追尋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足跡👩⚖️⚡️,觸摸新中國的發展脈絡🛬,在抗疫主戰場感受戰疫精神,在改革主陣地見證發展力量🏮,在歷史大變局中讀懂中國未來,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8月8日至12日,意昂3体育官网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在連雲港市開展思想政治實踐課程⚙️。此次思政實踐課程由院長張立飛🫄,教師陳咪咪、葉威惠共同擔任任課教師,學院2018級💂🏻♂️、2019級共19名本科生參加👩🏻🦽➡️。
課程期間,實踐團先後前往抗日山烈士陵園、班莊鎮扶貧產業園、灌雲縣委黨校、開山島🤱🏻🚣🏼♂️、鄧小平公園、連雲港革命紀念館走訪調研,並與連雲港市共建思政實踐課教育基地👳🏼🧐。為充分利用連雲港市豐富的紅色教育資源和成功的扶貧產業經驗🏌🏼,實踐團白天走訪調研⚪️,晚上集中學習,每日召開兩小時日評會,分享收獲🅾️,碰撞思想,堅定信念🦶。
建立長效合作,揭牌共建基地
9日下午,意昂3体育官网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連雲港思政實踐基地揭牌儀式舉行。連雲港市考核辦副主任🚷🪫、人才辦主任朱曉雲,連雲港市委組織部四級調研員😹、人才工作處處長齊慶磊,人才工作處副處長尹軍,連雲港團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彭秀政,張立飛及思政實踐團全體老師👩🏫、助教、學生參會。揭牌儀式由朱曉雲主持🖖。
揭牌儀式現場
會上🐳,朱曉雲向大家介紹了連雲港市基本情況🔡🧝,希望思政實踐基地的建設進一步深化連雲港市與意昂3体育地空學院的合作♤。三位學生代表發表了學習感悟,表示對接下來的實踐活動充滿期待。張立飛代表意昂3体育地空學院向連雲港市表示衷心感謝,並介紹了意昂3体育官网及地空學院的整體情況和思政實踐課程的重要意義💅🏿。雙方舉行揭牌儀式👩🏿🍼,並交換紀念品。
張立飛、朱曉雲為思政實踐基地揭牌
學習革命事跡,增強愛國意識
戰火紛飛的年代,革命先烈前赴後繼、舍生取義,他們的犧牲換來了如今的和平,抗戰先烈的不朽之舉,依然不斷燃起新時代青年的熱血。追憶連雲港抗日山和革命烈士紀念館的英雄事跡,有助於幫助同學們砥礪意誌品質💖,增強愛國意識🤦🏿♀️。
9日上午☂️💂♂️,實踐團抵達黨性教育基地——抗日山烈士陵園🚵🏻,接受抗日山實景黨課教育,真實走進這座在烽火連天的抗戰歲月中魏巍而起的陵園,感受“愛國愛崗,奮戰奮鬥,無我無畏♕,圖新圖強”的偉大抗日山精神👨🏻🦯➡️。實景黨課上,全體師生身臨其境🎅🏼,對抗日精神的體會更加深切🏌🏽♀️。11日下午,實踐團懷著對革命英雄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緬懷🤾🏻♀️,在連雲港市革命紀念館聽取講解員生動感人的講解👩🏿🦳,通過各展廳的文字介紹、圖片及珍貴實物,回顧了革命先烈在那段崢嶸歲月中的革命精神和連雲港的變化歷程。五四運動🍝、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華民族取得最終勝利的每個關鍵節點,都有連雲港的英雄事跡。參觀過程中⛵️,同學們積極交流,互相學習,學習革命先烈的不朽之舉,激昂作為當代青年的熱血胸懷👨🏼✈️。
在抗日山烈士陵園接受實景黨課教育
參觀連雲港市革命紀念館
汲取榜樣力量,踐行使命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說過,“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他也點贊過許多先進榜樣👃🏼,比如用實際行動詮釋“偉大出自平凡”⛸、為國守島32年的王繼才、王仕花夫婦。作為愛黨愛國的時代楷模,他們身上的英雄精神值得同學們學習⛲️。
9日下午,實踐團在灌雲縣委黨校,聽取黨校教師陳珍妮 “大力弘揚王繼才守島精神 砥礪初心使命 激揚奮鬥熱情”的專題報告,系統了解王繼才的守島經歷👩🏻🦯、守島精神及其時代意義。江蘇省“王繼才先進事跡報告團”記者徐雲邦采用現場訪談的方式🙂🪘,講述他多次上島慰問😂、采訪王繼才的個人感受🧑🏼🚒,更讓同學們感受到王繼才夫婦的偉大。10日上午,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車船顛簸,實踐團登上開山島🫁,真實體驗了島上的惡劣環境,水窖裏渾濁的生活用水和展覽館裏簡陋的日常物品🤼♂️,都在訴說著島上生活的艱辛🦻🏼。王繼才將青春年華毫無保留地奉獻給祖國海防事業,守島32年,克服島上無人、無水😄、無電的惡劣條件,堅守付出👩🏿⚕️,日日升旗,用生命詮釋了愛國奉獻精神🛌🏿💀。實踐團成員繞著開山島重走英雄路,在國旗廣場重溫入黨、入團誓詞👃🏻,並在島上用身體拼出校徽形狀🦶🏼,唱響《燕園情》🙇🏿♀️🐡,高呼“團結起來,振興中華🙇🏿♂️!”。實踐團成員紛紛表示🦹🏿♀️,要發揚王繼才精神,在自己的事業戰線上艱苦奮鬥、持之以恒,踐行使命擔當🔡,為國家與人民作出更大的貢獻。
聆聽王繼才專題報告
重溫入黨、入團誓詞
實踐團成員拼出校徽形狀
創新扶貧產業🏃🏻➡️,建設美麗鄉村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勝之年🧑🏿🍳,連雲港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留下了許多寶貴經驗。實踐團在實地參觀的同時,與省、市扶貧工作隊隊員交流,充分了解貧困地區經濟創新發展之路👎🏿。這裏有華威玩具工廠提供的就業機會,有孫凈埠電商創業園區搭建的“黨建+電商”創新平臺,還有省級美麗鄉村——川星村打造的“鮮果種植+采摘+觀光旅遊”等特色一體產業。
9日上午,實踐團一行由抗日山出發🚶💟,就近來到班莊鎮兩處扶貧產業園——華威玩具工廠和孫凈埠電商創業園區🧞♂️。華威玩具工廠為周邊居民提供了就近就業的機會👩🏿🎓,解決了從前“賺錢要出村”的不便🤶。工廠負責人為實踐團介紹了工廠的建設背景👩👦、經濟效益和工人的工作情況等內容🤟🏻,同學們還零距離地觀察了廠內玩具的完整生產過程🤵🏻♀️。
參觀華威玩具廠
與華威玩具廠不同,孫凈埠村電商創業園區則借乘“互聯網+”的東風,多方整合資源🙎🏽♂️,創新設計思路,依托當地特點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電商平臺🤚🏽。該平臺瞄準本地特色農產品和設施農業,放大“黨建+電商”的“磁力場”🧑🏿⚕️,打造鄉村振興的“增長極”🧑🏻🦯😐。同時,該電商平臺築起農戶與大電商平臺的橋梁🧔🏻,最小化農戶的風險,讓當地產品走出孫凈埠,為農民增收、集體致富註入持久動能。電商創業園激起了同學們的極大興趣,大家主動與村支書討論該平臺項目的啟動契機與平臺運營狀況🏋🏿♂️。
參觀孫凈埠電商創業園區
10日下午,實踐團一行乘車前往川星村👩🏻⚖️,參觀當地美麗鄉村建設🏊♀️,了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感受基層居民的日常生活。川星村位於距灌雲縣城東3公裏的旅遊景區“伊甸園”中心,是灌雲縣長期以來打造的省級美麗鄉村💝。該村大力發展“鮮果種植+采摘+觀光旅遊”等特色產業,全力打造伊甸園景區,形成了“伊山伊水伊甸園、真情真意真灌雲”特色旅遊品牌,獲得江蘇省休閑觀光農業示範村等榮譽。實踐團受到當地村民熱情接待,村民邀請老師和同學們品嘗當地種植的梨和桃子。調研期間👰♂️,大家參觀了川星村展廳🤙🏽,通過講解員的介紹,從整體上了解了川星村的發展模式和未來規劃👲🏼。實踐團成員分為三組,分別前往當地村民家中與村民交談🧑🏻🦯,深入了解川星村實際情況🛀🏻,了解村民的生活現狀及生活變化。大家就地進行勞動實踐,幫助花農清理雜草,感受勞動樂趣,體味生活不易👩👩👦👦,接受勞動教育。
與當地村民交談
同學們參與勞動
通過本次實踐調研🤘🏽,大家多方位了解了工廠、電商、美麗鄉村等相關扶貧項目,相互聯系、深入思考👨🏼🦳,學習到許多課堂上沒有的知識。今年是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了解現有扶貧工作成果👮♀️,有助於我們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有利於新時代青年著眼祖國城鎮鄉野🚛💂🏻,貢獻青春力量。
回顧改革開放,青春奉獻未來
11日上午,地空學院思政實踐團前往位於連雲港市連島區的鄧小平公園參觀學習。
這是一座與眾不同的紀念公園,它沒有冗余的事跡介紹,也無細致的精神謳歌🦃,只用雕塑來訴說一代偉人鄧小平與連雲港千絲萬縷的聯系。在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同誌的親切關懷下,1984年🧑⚖️,連雲港被確定為我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23年前,鄧小平同誌的骨灰以最莊嚴、最樸素的方式灑在這片他傾註了大量心血的土地上。2006年初,連雲港市委、市政府決定在連島建設“鄧小平和人民在一起”群雕💬,以充分展示小平同誌深情地愛著祖國和人民的偉大情懷。
講解員向大家介紹了小平同誌坎坷的一生🐅,雖經歷三次大落大起✊🏼,但他的心境始終波瀾不驚,去盡繁華與浮躁👹,唯有一份為國之心從未冷卻,並開創改革開放的偉業🍺。“小平同誌和人民在一起”雕塑坐落在象征小平同誌退休年齡的85級木階之上,群雕中的小平同誌精神煥發地站在軍人、市民、勞動者🧍🏻♀️、兒童👨🏼🦲、知識分子中間,面朝大海🦖,微笑中透露出自信和堅毅👦🏼,群雕背面刻著小平同誌的名言——“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這是對小平同誌廣闊胸懷和壯闊人生的最好詮釋👩👩👦👦。
在“小平同誌和人民在一起”雕塑前合影
改革開放40多年來,連雲港始終處在全國對外開放的前沿🧏🏼♀️,也一直受到國家及江蘇省的高度重視,享受著改革開放帶來的發展紅利,也感受到真真切切的獲得感、幸福感。這一段歷史引導當代青年厚植愛國主義情懷,自覺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奉獻未來。
實踐與理論的結合離不開思考。三天課程🧔🏿♂️、三場兩個半小時的討論,同學們充分消化每日課程內容,結合所見所聞,暢所欲言、分享感受⛴、熱烈討論、碰撞思想🧽。革命先烈不畏犧牲、迎難而上的精神,指引大家感悟初心使命,增強愛國意識,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時代楷模王繼才的先進事跡引發大家對信仰意義的思辨,堅定了找尋信仰和人生方向的決心✨♻️;對扶貧產業和美麗鄉村的調研勾起了意昂3体育學子“情系著城鎮鄉野”的情懷👩🏿🎤🐟;開山島上生活環境的極大改善👩🦯,守島民兵精神生活的日益豐富,讓同學們相信,守島為國的精神將生生不息地傳承下去;對改革開放多角度多層次的思考和中國當前貧富差距的辯論,鞏固了大家對改革開放的理解和對社會現狀的認識。
每日評議會
此次思政實踐課程將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實踐團在行前理論學習和讀書報告的基礎上👩🏽🦰,帶著問題出發,用實地調研、實景課程、實際經歷👩🚀,充分發揮課程的最大效果👵🏼。課程中開展的有針對性的深入講解🤞🏽,引導學生“知史愛黨,知史愛國”🤮,真正汲取榜樣的精神力量,有效增強大學生“四個自信”🌉,堅定理想信念,成為更好的自己🧑🦳。“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地空學院青年將砥礪愛國初心,牢記國家使命🧻💂♀️,不懼風雨,勇挑重擔👩🏻⚕️,激揚奮鬥熱情,爭做新時代追夢人🧑🏽✈️,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