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昂3体育第三醫院MDT團隊的故事 | 孩子暫停的生活,被他們這樣重啟

    編者按:不停奔波、一遍遍掛號、在各個科室間奔波,這可能是患者到醫院看病經常會有的感受,要忍受病痛,耗費很多時間,流程讓人身心俱疲。

    “孩子又便血了。”每當轉到這間病房,欣欣(化名)的媽媽都會焦慮地重復著這句話。與“不死的癌症”相伴2年,欣欣一直飽受著重度潰瘍性結腸炎帶來的身體和心理的雙重折磨。

    日前,意昂3体育官网第三醫院炎症性腸病MDT團隊通過雙聯生物製劑療法,為欣欣量身定製治療方案,在多學科的保駕護航下,孩子被按下暫停鍵的生活再次啟動。欣欣也成為北醫三院兒科首例接受雙抗治療的炎症性腸病患兒。

    漫長的治療

    14歲的欣欣是一個高高大大的男孩,正處在本該元氣滿滿、享受美好青春的年紀,而此刻的他,卻虛弱地躺在病床上,連翻身和說話的力氣都沒有......

    2020年1月,欣欣莫名開始出現腹痛,每天腹瀉十余次,更可怕的是,他每次都會排出大量的血性黏液,怎麽吃藥都不見好轉,還常常出現發熱。經過胃腸鏡和病理檢查,欣欣最終被確診為潰瘍性結腸炎,從此開始了漫長而艱辛的治療過程。

    “潰瘍性結腸炎是炎症性腸病的一種,病因不明,不僅極易被誤診,也很難治愈。”北醫三院兒科李在玲主任醫師介紹,在頑固的炎症對腸壁持續的侵襲和腐蝕下,患者需長期忍受疼痛、腹瀉和發熱的煎熬,症狀發作時不合時宜的尷尬,以及正常飲食的諸多限製,都對心理健康產生影響。隨著病情進展,患者可能還會發生腸梗阻、腸穿孔甚至癌變等嚴重的並發症,最終不得不通過手術切除大段腸壁。隨之帶來的造瘺、短腸綜合征,更將影響患者一生的生活質量。因此,控製病情尤為重要。

    整整1年的時間,欣欣的媽媽帶著他四處求醫,孩子的病情仍然時好時壞,不僅經受了反復胃腸鏡的痛苦,長期激素的副作用,還有免疫抑製劑治療引起的過敏、胰腺炎、腎損傷和感染,整個家庭也承受著巨大的經濟壓力。

    急轉的病情

    2020年底,因為一次飲食的變化和過度勞累,欣欣出現了大量的便血,來到北醫三院兒科就診。當時,用於評估疾病嚴重程度的PUCAI評分竟高達80分,屬於偏重度的潰瘍性結腸炎(兒童UC活動指數,≥65分代表急性重度)。

    “患有潰瘍性結腸炎的兒童,治療起來更為艱難。除了要考慮針對黏膜病變及腸外病變的藥物治療以外,還要高度關註孩子的生長發育、心理健康、適當運動和營養支持等。”李在玲表示,目前,所有治療藥物尚未有兒童適應征,而且欣欣對免疫抑製劑等一些藥物都存在嚴重過敏反應。

    在外院行常規激素治療和5次英夫利昔單抗治療效果不佳的情況下,北醫三院兒科啟動了醫院炎症性腸病MDT團隊,來自炎症性腸病相關領域不同學科的專家一致決定,將欣欣的生物製劑方案更換為維得利珠單抗治療。

    北醫三院炎症性腸病MDT團隊討論中

    在新方案的治療過程中,欣欣的病情曾一度得到控製,恢復了正常上學和生活。

    病理科石雪迎主任醫師通過對比病理檢查結果,病變仍處於活動期,但較前次活檢有減輕的跡象,且未見合並病毒感染,提示目前治療有一定效果。

    然而,2022年3月,在第7劑維得利珠單抗治療後,欣欣的便血突然加重,就連晚上睡覺都要頻繁地起來如廁。隨著腸道的潰瘍、糜爛越來越重,孩子的狀態也越來越差,反復發燒,頻頻嘔吐,逐漸連喝水都覺得惡心難以下咽,只能靠輸營養液維持……

    大膽的嘗試

    激素、免疫抑製劑、生物製劑——治療炎症性腸病的三板斧都用上了,可欣欣的病情還是得不到理想的治療效果。不忍看著孩子就這麽逐漸虛弱下去,李在玲考慮嘗試一種新興療法,即將傳統單一生物製劑改為兩聯生物製劑治療。這種方法在兒童炎症性腸病診治領域近兩年才出現,國外僅有少量病例報道。

    為了全方位考慮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MDT團隊多位專家再次開展深入討論。

    兒科張娟副主任醫師回顧了孩子的病史,由於多次急性重型結腸炎發作,激素聯合生物製劑誘導緩解後,單種生物製劑不能有效維持緩解,且家屬對免疫抑製劑應用顧慮較多,提出能否優化聯合藥物治療方案。

    消化科李軍主任醫師認為,在常規藥物規範治療效果不佳的情況下,需要盡最大限度控製腸道炎症,避免影響腸道功能,保障患兒的正常生長發育並提高生活質量,可嘗試聯合使用不同機製的生物製劑,同時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普通外科孫濤主任醫師根據現有檢查結果及臨床表現,判斷目前沒有中毒性巨結腸及腸穿孔、腸梗阻等嚴重並發症,暫時無外科手術指征。

    藥劑科李慧博主管藥師通過梳理用藥史和分析不良反應,在基因檢測和治療藥物監測結果的基礎上,認為需要製訂雙聯生物製劑精準用藥方案,在靶向治療的同時,盡可能減少潛在感染的風險。

    臨床營養科賀曉娟主管營養師結合孩子生長發育情況,認為每日攝入總能量可控製在2300kcal左右,並對食物和能量的主要來源、飲食量等方面提供了詳細建議。

    最終,團隊決定嘗試英夫利昔單抗+維得利珠單抗的雙聯生物製劑療法(以下簡稱雙聯療法)。

    “單一的生物製劑療效有限,不能滿足所有患者的需求。針對一些難治的炎症性腸病患者,針對不同靶點的兩種生物製劑聯合治療,這種新的探索需要MDT團隊製定更周密的治療計劃、更嚴密的副作用監測和長期隨訪。”消化科主任醫師顧芳介紹。

    消化科、兒科聯合查房

    在消化科的經驗加持、藥劑科的周密規劃、臨床營養科的保駕護航,以及北醫三院兒科醫生、護士的精心照料下,欣欣順利地接受了治療。“團隊為欣欣量身定製的方案,詳細到生物製劑具體哪天使用、哪天復診,以及對過敏、身心健康等問題的近期和遠期效果評估,希望讓孩子好得更快一點、更徹底一點。”李在玲說。

    令所有人欣喜的是,治療方案對於控製患兒病情進展、減少使用激素劑量、改善營養狀態均起到了良好效果。出院時,欣欣的精神狀態明顯好轉,不再整日躺在床上,開始坐起、下床活動,每天排便2次,血性粘液也大大減少。更讓欣欣媽媽欣慰的是,孩子逐漸恢復食欲,可以自己喝米湯、吃面條了。

    這其中,多學科合作診療發揮了重要作用,研究顯示,MDT是炎症性腸病的最佳診療模式,可以最大程度減少誤診並製定最佳診療方案,大大減輕患者周轉於不同專科的負擔。

    多學科團隊討論治療方案

    “與全院會診不同,MDT成員均為炎症性腸病相關領域的專家,能夠充分發揮各自學科的最大優勢。”顧芳介紹,目前,炎症性腸病沒有診斷金標準,需要超聲診斷科、放射科、病理科綜合臨床表現和檢查結果,排除其他可能引起類似表現的疾病,作出準確判斷。患者常伴有營養不良,尤其影響兒童生長發育,而激素、生物製劑的使用還會抑製人體正常免疫功能,並發各種機會感染,需要臨床營養科根據病人體重和能量需求提供飲食建議,加強支持治療,促進治療效果的提升。同時,藥劑科針對患者一些不良反應,如肝功、腎功能等減少用藥帶來的影響,推薦合理使用劑量,進行藥物監測。

    近年來,我國潰瘍性結腸炎發病呈上升趨勢,可能為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導致,有研究發現,冰冷食物對於誘發潰瘍性結腸炎起到一定作用。目前,北醫三院炎症性腸病MDT團隊在炎症性腸病的治療和管理中已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為更多患兒帶來病情緩解和治療機會,讓備受炎症性腸病折磨的孩子回歸正常生活,擁有光明的未來。

    MDT團隊簡介

    北醫三院炎症性腸病MDT團隊,成立於2018年,主要診治範圍為疑難炎症性腸病(成人及兒童)的診斷、治療和長期管理。

    團隊由消化科主任醫師顧芳牽頭,成員包括消化科、兒科、普通外科、病理科、放射科、超聲診斷科、臨床營養科、藥劑科等科室的醫護人員,定期開展疑難病例多學科討論。

    該MDT團隊每年為數十名重度炎症性腸炎患者提供全面、最優的治療方案。截至目前,已累計診治13名兒童。多學科會診為處於生長發育期,且臨床表現不典型的患兒提供了個體化診療方案,護航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視頻/宣傳中心 魏威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