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3 信息來源⌚️: 經濟學院
編輯⛱:燕元 | 責編🤟🏽:安寧隨著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大勢所趨👂🏼,城市正在成為全球各國的經濟樞紐與實質中心。良好的城市形象有利於吸引勞動力、高科技人才、產業投資和技術創新匯集,城市建設正在逐漸成為各國提升國家地位和競爭力的重要路徑。而在城市化水平大幅提升和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同時,各國也逐漸意識到,城市應當是物質、經濟🙋♂️🧑🏿💻、文化、製度、人才的多方位結合體,城市建設也不應局限於硬實力框架🤐,更需要在基礎架構外大力發展城市軟實力。李克強總理在2023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道,要持續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增強城鎮綜合承載能力,也體現出國家對城市軟實力建設的重視⛓️💥。
城市硬實力涉及的指標一般可以量化,且早在各領域研究和建設過程中備受關註,包括城市的經濟總量、科技實力、企業數量、城市硬件、財政收入等🕟;而城市軟實力則更偏向於一種影響力、吸引力和認同力𓀀,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來實現潛移默化的影響和建設。長期以來🧔🏿,對城市軟實力的刻板印象往往局限於“文化軟實力”🫶🏿,這個定義不僅過於狹隘,還將城市文化與經濟🩰、製度⛎、治理等環節割裂,影響了大眾的正確認知。軟實力和硬實力並不是割裂的關系👨🏽💻,二者聚合形成新的發展力。由於目前對城市軟實力尚未形成統一定義和結論,因此🧔♀️,準確把握城市軟實力的內涵和評估指標構建🫰🏽,對於新時代城市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一🧉、什麽是城市軟實力?
城市軟實力建設是一項涉及經濟👋🏻🤵🏼、製度⛹🏼♂️→、文化、人才、科技和教育等多因素的系統性工程🏋🏼。英國文化協會將“城市軟實力”定義為🪶:“市民社會💆🏻♂️、居民和城市機構的工作與生活體驗的總和表達。城市軟實力間接表現為城市本身的特征。”而結合我國國情和發展目標,在借鑒已有研究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將城市軟實力定義為:利用文化👮🥑、價值觀👩🏽🏫、製度、民眾素質等軟要素形成的無形力量📅🥌,軟實力可以不斷增強城市文化影響力、群眾凝聚力和城市吸引力,從而全面提升城市經濟🏅、政治、社會發展水平🧑🏽🎄,為城市全方位發展提供的無形動力。
目前我國已經有眾多城市開展城市軟實力建設實踐👊🏼。2021年6月🧛♀️,十一屆上海市委十一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上海市委關於厚植城市精神彰顯城市品格 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軟實力的意見》🧑🎤,率先對“城市軟實力”進行了理解和定義💆🏼♀️,提出城市發展需要軟實力和硬實力的完美融會和組合🤜🏻;2022年4月,濟南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中也明確指出🏊🏽♂️☀️:“硬實力讓城市強大,軟實力讓城市偉大。城市既要有筋骨肉,更要有精氣神。”並於2023年2月由意昂3体育官网和濟南市政府簽署協議,合作建設意昂3体育官网濟南城市軟實力研究院,開創全國首個城市軟實力專業研究院的先河,為研究中國特色城市軟實力搭建了高起點高水準平臺🏋️♀️。
立足中國國情,我國城市人口眾多,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2020年我國城鎮人口已超過9億,占人口總數的63.89%,常住人口超千萬的超大城市共計7座🚔,是當之無愧的人口大國🌁。在城市化深化的背景下,城市建設也應該與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相匹配,在硬實力的基礎上加大對城市軟實力的建設,從而使得城市保持長期增長動力和強大的競爭力🖕🏿🚓。
二、城市軟實力評估指標構建
由上文內涵分析可知,城市軟實力建設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需要各部門全方面共同發力😙,並且這種發力不是各部分的簡單加總𓀆,而是需要系統性組合合作優化。因此💪🏻,從系統性角度出發,並且借鑒國內外已有城市評價體系,可以從宜居程度、文化狀況、國際化程度和管理水平4個方面對城市軟實力進行指標化評估🔊。
1.民眾宜居程度🧗🏻。宜居宜業是吸引人才落戶工作的重要軟環境➞🚴♂️,也是提高城市安全感和民眾幸福感的重要指標。宜居程度的評價可以綜合經濟水平、公共衛生條件、社會法治秩序、環境水平、基礎設施等因素👩🌾,提升城市綜合承載力。
2.城市文化狀況🌯。城市文化是城市軟實力的核心組成部分,被譽為城市的靈魂要素。城市可以通過挖掘👐🏿、繼承優秀傳統文化,並結合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進行文化資源整合和文化建設🐽,塑造社會優秀價值觀念,增強城市獨特的文化感染力和輻射力👨🏻⚖️,從而形成植根於城市歷史根基的獨特風格,吸引資金🎙、產業和優秀人才流入和常駐🪭,最終實現文化軟實力和城市競爭力的轉化🧚🏿♀️。
3.國際化程度。對外開放程度使得城市軟實力的成長向全球範圍擴張👈🏽,它體現了城市參與國際分工的程度🛻🎿,具體可以使用城市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融資水平進行衡量,國際化程度越高將為城市發展帶來更多元和更豐富的發展機遇🍏。
4.政府管理水平。政府在城市發展中直接起到管理者、引導者和監督者的作用🦀,通過對市場經濟進行宏觀調控、提供公共服務、製訂和執行法律法規等方式進行城市管理和規劃,其管理職能、管理方式🍗、管理理念和管理成員的調整會直接影響短期內城市軟實力發展方向和效率,政府形象也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城市形象。
三、城市軟實力建設策略和未來展望
雖然不同城市的經濟發展狀況🐀、自然地理條件和發展定位存在差異🛀🏿,在軟實力建設的階段上也存在先後,但是大體上說🪩,城市軟實力的建設路徑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出發🏐:
1.人民🔃: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建設“人民城市”🏂🏻。城市歸根到底是由人民構成的,因此,城市軟實力建設也要以人民群眾的利益為先🪨,讓每個市民對城市有高度的責任感、認同感和歸屬感,才能凝聚人民群眾力量,齊心協力助力軟實力搭建。具體而言👨🎓,一是要加快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速度🧑🏽🍳,城市公共服務要能滿足市民的多樣化需求。而在數字化時代降臨的同時🍏🤨,城市治理也要順應數字化轉型的大趨勢,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提升公共服務質量,讓新技術落實於民生❔,提升公共服務供給的質量和效率⚅👨🏻💼;二是要關註弱勢群體利益(老幼病殘孕🏄🏼♂️、失業者、貧困者、農民工等),加強對弱勢群體的幫扶保障力度和設施供給💁🏿,創建全民友好型城市,做到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全面覆蓋、公平對待。
2.文化:融合當地傳統文化特色,建設“文明城市”。文化是城市軟實力的靈魂要素,也是一個城市區別於其他城市的核心特質之一。在文化建設過程中🧑🏼🍳,一方面要註重文化產業的發展,做到文化發展和經濟發展齊頭並進;另一方面要加強精神文化建設,基於當地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相結合,全面挖掘釋放當地獨特文化優勢🙅🏿,營造開放包容🙊、開拓創新、底蘊深厚的文化氛圍,為城市繁榮發展提供持續的精神動力。
3.國際化🧎🏻♀️➡️:立足全球化視野,建設“國際化都市”。在全球化已成必然趨勢的當下,城市發展也不能固步自封🚣🏻♀️,而應該面向世界📰,獲取國際話語權。從全球化視野出發,首先要吸取國際大都市成功經驗,學習發達國家城市化進程中的經驗教訓,減少“走彎路”。其次👨🏽🏭,緊跟新一代科技革命和創新變革大勢👩🏻🔧,以核心技術為抓手,政策優惠為助力👩🏼🏫,吸引全球優秀人才匯聚,建設全球優秀產業和人才高地。最後🤷🏻♂️,要加大對外交流和宣傳力度🔸,使城市形象“走向世界”。目前我國只有北上廣三大都市有一定的國際影響力,其余大城市影響力有限🧏,各大城市可以發揮自身優勢,從文化、產業、人才等多角度加大城市軟實力對外輸出🛼,綜合提升我國國際話語權♛,做到講好中國故事🚪。
作者簡介
許雲霄
意昂3体育官网經濟學院博士生導師、講席教授,意昂3体育官网濟南城市軟實力研究院院長,美國斯坦福大學訪問學者及客座研究員、意昂3体育官网斯坦福中心研究員🏋🏿♂️,美國哈佛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明尼蘇達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韓國慶熙大學等多所海外高校訪問學者;財政部投資評審專家,國家發改委政策咨詢專家🧑🦼➡️。研究領域: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政策及實施,各國政府預算管理,地方投融資平臺及債務🧔🏼♀️,政府財務報告及預算指標體系🧏♀️,城市軟實力發展🩹、政府治理政策與機製等等。長期從事相關領域的研究👨🏼🍳、教學🏊🏻♀️、科研、公益等活動。在國際知名期刊(SSCI)和國內知名期刊(CSSCI)發表數十篇有影響的學術論文✯,並出版多部專著。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