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5 信息來源: 經濟學院
編輯:山石 | 責編:安寧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在回顧過去一年工作時提到了七個方面的成績,其中之一便是“民生保障有力有效”。
過去一年,政府在民生保障領域做了大量工作。民生保障有力有效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收入增長,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1%,快於GDP增速0.9個百分點,並且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二是脫貧鞏固,脫貧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4%,快於GDP增速3.2個百分點,快於全國居民收入增速2.3個百分點;三是保障提升,加大義務教育、基本養老、基本醫療等財政補助力度,擴大救助保障對象範圍;四是稅惠加力,提高“一老一小”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6600多萬納稅人受益;五是住房改善,加強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保障性住房供給,惠及上千萬家庭。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政府工作報告在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中,強調“增進民生福祉”。在談到今年的財政政策取向時,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現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增加財政投入,要大力優化支出結構,強化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和基本民生財力保障,嚴控一般性支出”。這段話釋放了一個明確信號,即當面臨兩難多難政策抉擇時,政府將民生保障置於優先地位。
在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務中,有一大任務是專門的民生工作,即“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關於今年的民生工作,政府工作報告圍繞就業、醫療保險、醫療服務、養老保險、養老服務、生育支持、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等方面,提出了不少新的政策舉措。
一是在就業方面,強調突出就業優先導向,加強財稅、金融等政策對穩就業的支持,加強對就業容量大的行業企業支持,在兩年試點基礎上擴大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加強先進製造、現代服務、養老照護等領域職業技能培訓。二是在醫療保險方面,提出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30元(達到670元),推動基本醫療保險省級統籌,落實和完善異地就醫結算,推進建立長期護理保險製度。三是在醫療服務方面,強調繼續做好重點傳染病防控,以患者為中心改善醫療服務,推動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加強縣鄉村醫療服務協同聯動,擴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慢性病常見病用藥種類,加快補齊醫療衛生服務短板。四是在養老保險方面,提出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月最低標準提高20元(達到123元),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完善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在全國實施個人養老金製度,積極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五是在養老服務方面,強調加強城鄉社區養老服務網絡建設,加大農村養老服務補短板力度,加強老年用品和服務供給,大力發展銀發經濟。六是在生育支持方面,提出優化生育假期製度,完善經營主體用工成本合理共擔機製,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務供給,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負擔。七是在社會福利方面,強調做好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救助,加強殘疾預防和康復服務,完善重度殘疾人托養照護政策。八是在社會救助方面,強調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統籌防止返貧和低收入人口幫扶政策,把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網織密紮牢。
除了專門的民生工作任務之外,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務的其他方面也多次提到了民生保障。比如,在推進重點領域改革部分,強調深化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醫藥衛生、養老服務等社會民生領域改革。在擴大有效投資、擴大內需部分,強調加強民生等經濟社會薄弱領域補短板。在推動高水平科技發展部分,提出加強健康、養老等民生科技研發應用。在港澳工作部分,提出支持香港、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在“一帶一路”部分,提出實施一批“小而美”民生項目。
正如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賀詞中所說,“孩子的撫養教育,年輕人的就業成才,老年人的就醫養老,是家事也是國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這些事辦好”,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的種種政策舉措,體現了政府對這些家事國事的關切和回應,體現了“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註重以發展思維看待補民生短板問題,在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施政理念,體現了暖暖的民生溫度。
作者簡介
鄭偉,經濟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意昂3体育官网經濟學院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意昂3体育官网中國保險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CCISSR)主任等。兼任亞太風險與保險學會(APRIA)副主席、中國保險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國際學術期刊Geneva Papers on Risk and Insurance編委等。主要研究領域: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社會保障。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