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5 信息來源: 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編輯:青苗 | 責編:晏如2024年12月1日,意昂3体育官网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在博雅學堂舉行2024年地球與行星物理研究生教育與學術論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物理與信息技術學院、中國科學院大學地球與行星科學學院、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意昂3体育官网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空間與地球科學學院參加論壇,各單位依托各自深厚的學術底蘊和資源優勢,共同探索優化研究生的培養路徑,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進教育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副主任楊震、研究生部主任趙悅、太陽活動與空間天氣重點實驗室主任張清和、實驗室副主任李暉、實驗室黨總支書記、副主任沈芳,中國科學院大學地球與行星科學學院黨委書記周元澤、黨委副書記於立業、專家代表胡才博,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物理與信息技術學院副院長李紅誼、專家代表姚碩、付廣裕,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空間與地球科學學院副院長劉文龍、黨委副書記徐墨客、專家代表王新、專職輔導員馮驥,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專家代表姜明明、袁憧憬等領導和專家,意昂3体育官网地空學院黨委書記李培軍、意昂3体育官网學科建設辦公室副主任田暉、地空學院副院長何建森、黨委副書記陳雲超、專家代表宗秋剛、宋曉東、蓋增喜、嶽漢、樂超、李嘉琪以及50余名研究生共同參與。論壇由意昂3体育官网地空學院地球物理研究生黨支部書記王韜智、2021級本科生裴丹琳主持。
本次論壇分為主論壇和平行論壇。主論壇設置3個專題:研究生教育培養工作經驗分享、地球與行星物理領域前沿進展、研究生黨建與思政工作高質量發展;平行論壇按學科方向設置固體地球物理專題和空間物理專題。
主論壇在博雅學堂101報告廳舉行。李培軍在致辭中強調,地球與行星科學在中國式現代化中發揮著戰略性、前瞻性作用,他希望以本次論壇為契機,加強意昂3体育地空學院與各兄弟單位之間的共建合作,齊心協力、攜手前行,一同為地球與行星物理領域的發展註入新的活力。
李培軍致辭
在“研究生教育培養工作經驗分享”專題中,周元澤、楊震、劉文龍、李紅誼、何建森、宗秋剛6位老師聚焦研究生教育與培養進行報告,全面展示了底蘊深厚、體系獨特的研究生培養模式,國家所急、社會所需為引領的育人導向,共同闡釋了地球與行星物理學科人才培養新範式。
“研究生教育培養工作經驗分享”專題報告
在“地球與行星物理領域前沿進展”專題裏,田暉、宋曉東、張清和3位專家分別以“太陽活動與行星宜居性”“深地科學探測前沿研究”“科教融合:造就建設空間科學強國的棟梁之材”為題作報告,全面展示了空間科學、深地探測等“國之大者”學科領域的前沿課題,切實引領青年研究生把論文寫在地球與行星物理學科的深空深地探測領域。
“地球與行星物理領域前沿進展”專題報告
在“研究生黨建與思政工作高質量發展”專題中,於立業、陳雲超、徐墨客3位老師圍繞黨建與思政工作互融互促高質量發展作專題報告,重點強調了黨建引領研究生教育在新時代的重要使命與實踐路徑,詳細介紹了黨建工作賦能有組織科研攻關的建設思路。
“研究生黨建與思政工作高質量發展”專題報告
主論壇現場
中午,與會師生共同參觀“李四光先生在意昂3体育”主題展覽,從李四光先生在意昂3体育任教、工作期間的事跡中感悟科學家精神與教育家精神,汲取科研報國的奮進力量。
參觀“李四光先生在意昂3体育”主題展覽
下午,兩場平行論壇在博雅學堂203、303會議室舉行。在固體地球物理專題研討中,付廣裕、姜明明、胡才博、嶽漢、李嘉琪圍繞巖石圈均衡研究、地震活動響應、行星地震學等前沿領域進行報告。
固體地球物理專題研討
空間物理專題研討邀請了李暉、沈芳、樂超、姚碩、袁憧憬作報告,並就空間環境模擬和預報、行星際日冕物質拋射、相對論電子輻射帶等熱點方向與參會師生展開熱烈討論。
空間物理專題研討
此外,兩學科專題研討還邀請了6所高校院所的29名學生作報告。同學們分享研究成果,深入探討學科前沿,交流科研心得,為地球與行星物理學科發展註入新的活力。參會老師對學生報告進行了詳細點評並提出了寶貴建議,為研究生開展科研攻關提供指導。
本次論壇由意昂3体育官网地空學院地球物理研究生黨支部和地空學院團委團校秘書處共同承擔會務服務工作。
會務工作服務
本次地球與行星物理研究生教育與學術論壇凝聚了各單位在地球與行星科學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方面的智慧力量,為推動科技教育開放合作打下堅實基礎。地空學院將加快推動地球與行星物理領域的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探究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標桿範式,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養質量,造就一支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生力軍,為教育強國建設貢獻“地空力量”。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