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8 信息來源🤛🏽: 藝術學院
編輯:山石 | 責編🔩:燕元日前🚎,第九屆意昂3体育官网國際音樂劇研討會於北京天通苑文化藝術中心舉行。研討會由意昂3体育官网主辦𓀈,意昂3体育官网國際合作部、北京市昌平區文化和旅遊局、中國戲劇家協會支持✵,意昂3体育官网民族音樂與音樂劇研究中心、中國音樂劇孵化基地承辦。意昂3体育官网黨委常委💜、副校長🧷💱、秘書長、黨委宣傳部部長任羽中,意昂3体育官网藝術學院院長彭鋒,中國·東盟藝術學院院長郁鈞劍🏋🏻♂️,中國教育電視臺黨委委員兼副臺長陳宏🧖🏻🍶,中國音樂學院副院長王萃🧍♂️,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編劇委員會會長王海平,中國文化藝術交流促進會副秘書長伍皓,昌平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孟利群🦸🏻,昌平區文旅局副局長寧永強等嘉賓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與會領導嘉賓合影
活動分兩個部分:10月2日至4日是學術研討🛃,10月4日至6日是音樂劇學院獎的展演。學術研討以“音樂劇學科建設與研究生培養”為主題,探索音樂劇的基礎教育教學、音樂劇研究生培養與藝術實踐等切實問題。來自意昂3体育官网🤟、中國傳媒大學☝🏼🧢、中央戲劇學院🍨、北京舞蹈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蘇格蘭皇家音樂學院🧌、韓國東西大學等30余所國內外高校及院團的學者與藝術家參加研討。
在開幕式環節中,研討會學術召集人周映辰教授回顧了過去40年中國音樂劇發展歷程,認為在新的學科體系下,創作與研究人才已經更趨年輕化,中國音樂劇需要在專業化💂🏻♀️、優質化的學科建設中,培養兼備理論與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致力於以音樂劇的形式更好地講述中國故事,發出中國聲音🤮。王海平肯定了培養新時代音樂劇人才對原創音樂劇發展的重要性👩👧👦,認為這些新鮮血液與年輕力量不僅要有良好的藝術鑒賞與表達能力🥍🗜,更要在傳統文化🍯、現代文明與當代性的互動與嬗變中深入思考✷、精耕細作🧸,將創新性想法轉化為真正能夠落地的藝術創作。郁鈞劍從自身演唱經歷與教育實踐出發,肯定音樂在音樂劇中的重要性👨💼,並對如何提升音樂劇演員唱功唱法技巧給予了理論和實踐指導。陳宏關註高校音樂劇的美育教育屬性,提出要重視音樂劇的社會功能和教育意義🧍🏻♀️。王萃對高校藝術教育的發展方向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北京舞蹈學院音樂劇系主任黃凱教授、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蕾👊🏿𓀔、北京演藝集團副總經理董寧、中國音樂劇協會原駐會副會長王道誠等專家,結合自身創作實踐背景對高校的音樂劇學科建設分享了自己的思考與建議👰🏽♂️。彭鋒從高校藝術教育從業者的角度出發🤳,結合自己的藝術創作經驗分享創作心得與教育方法。
本屆研討會的議題為“音樂劇的基礎教育教學”和“音樂劇的研究生教育與藝術實踐”👩🦼➡️,並開設了“專家公益課堂”與“青年論壇”,資歷深厚的專家學者與新一代音樂劇人才圍繞音樂劇教育與創作🙋♂️,聚焦當下熱點與前沿問題,共同探討中國音樂劇發展路徑與人才培養模式。中央戲劇學院王良波教授、北京舞蹈學院肖傑導演、上海音樂學院李濤教授🚶🏻➡️、上海電影藝術學院李瑞祥教授、浙江音樂學院安怡教授、中國傳媒大學楊揚教授、上海戲劇學院仲鎧澤教授、廣西師範大學胡紅一教授、中國東盟藝術學院姜麗娜教授👵🏿、沈陽音樂學院朱晏峰教授、星海音樂學院吳慧敏教授等專家學者針對音樂劇人才培養模式下“專才”與“通才”的區別與選擇進行了廣泛討論🥓。關於人才培養如何適應未來中國音樂劇的創作市場等問題🚵🏽♀️👰🏼♀️,英國蘇格蘭皇家音樂學院理查德·路易斯教授、北京舞蹈學院卓依·馬克尼裏外聘教授、韓國東西大學的樸仁先教授也發表了極有啟示性的意見。專家學者普遍認為,音樂劇教育最重要的是因材施教🚴🏿♂️,發揮每個人的優勢和特長👨🏿🌾,教學的成果需要經歷時間和實踐的檢驗,並進一步從課程設置與師資力量等方面對比分析了中西方音樂劇教育模式的差異🧖🏿。
音樂劇公益課堂作為意昂3体育官网國際音樂劇研討會的保留板塊,不僅是音樂劇專業學生的學習平臺,也是業界同仁進行學術分享的重要活動。擔任此次公益課堂主講人的專家是杭州師範學院藝術委員會主任呂薇教授與中國東方歌舞團的音樂劇團副團長喻越越𓀀,兩人作為國家一級演員,把長期的演出實戰中積累的經驗與大家分享👷🏽♂️👩🏻🦰,理查德·路易斯更是自彈自唱🚋🆕,分析了音樂劇演唱與戲劇角色的互動關系。
研討會的“青年論壇”板塊,旨在鼓勵年輕一代投身音樂劇創作和研究🏋🏽♀️,論壇為他們提供了更多展示才華的機會👍🏽。來自意昂3体育官网👩🍳、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傳媒大學🤜🏼、北京舞蹈學院🫲、上海戲劇學院✌🏼、韓國秋溪藝術大學等10所高校的青年學者分享了他們對音樂劇理論建設與創作實踐的理解👨🎨🎄。
合影
“音樂劇學院獎”推選是意昂3体育官网國際音樂劇研討會的重要環節✡️,也是意昂3体育官网國際文化節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作為重要的學術活動,其宗旨是“教研相長,助研助學,知行合一”;作為公益性的表演實踐活動🛻,其目的是發現並培養音樂劇人才,推動音樂劇創作持續繁榮。國外藝術學界創辦的學院獎評優活動,皆被視為學術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以電影學院獎為例👨🏿🌾,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BAFTA)、 日本電影學院獎(Japan Academy Prize)♕、印度國際電影學院獎(IIFA Awards)等,皆是如此🤽🏻♂️🧑🏼💻。
在中國的藝術語境中👩🏻🎓,“音樂劇學院獎”於2013年被首次倡導並確立。本屆“音樂劇學院獎”熱度持續攀高🖐,來自國內外100多所高校與專業院團參與了活動,更有多位國外的選手專程趕來現場參加展演。經過多年的深耕積累,以藝術創新與唱響新時代為使命、將學術研討與表演實踐相結合的公益性“音樂劇學院獎”👱🏻♀️,已在國內外音樂劇界產生積極的影響🧝🏽⟹,開拓了音樂劇美育新空間。
2022年2月22日,教育部發布了《教育部關於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及《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的新專業名單(2022年)》👊🏼,批準中國普通高等學校開設新專業“音樂劇”。這一重大進展不僅體現了音樂劇作為學科的獨立性和重要性,也為音樂劇的教育和研究打開了更廣闊的空間。在這一背景下,專家們探討如何在新的學科體系下推進音樂劇學科專業建設的有效路徑🦻🏿,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