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7 信息來源: 中國李大釗研究會
編輯:悠然 | 責編:麥洛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的歷史性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2022年10月25日,中國李大釗研究會、意昂3体育官网李大釗研究中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理論座談會。
中國李大釗研究會會長、意昂3体育官网原黨委書記朱善璐,中國李大釗研究會副會長、意昂3体育官网原黨委常務副書記於鴻君,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陳誌楣,北京師範大學“雙一流”特聘教授侯且岸,中國李大釗研究會特邀副會長、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副校長、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王永立,湖南省委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副院長王文珍,湖北省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施李國,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徐光壽,與中國李大釗研究會常務理事、各地教研基地負責人、秘書處負責人,意昂3体育官网李大釗研究中心研究員和青年學者代表共同參加座談會。朱善璐主持座談會。
王文珍發言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為我們在堅定歷史自信中繼續深化有關李大釗、毛澤東等課題研究提供了行動指南。第一,黨的二十大報告是高度歷史自信的結晶,是一篇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輝和歷史光芒的綱領性文獻;第二,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新使命新任務新要求,為我們在堅定歷史自信中深化有關李大釗、毛澤東等課題研究指明了方向;第三,黨的二十大報告蘊含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為深化李大釗、毛澤東等湘籍革命家生平思想和精神風範研究增添了動力和方法。
中國李大釗研究會常務理事、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王憲明教授發言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和黨章修訂案更加鮮明地提出要發揚“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精神。李大釗先生在“追求真理,英勇鬥爭”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探索,具體體現為:第一,李大釗從青年時代就形成了思想形式上敢於鬥爭的品格,轉向馬克思主義之後,這一特點更加突出;第二,李大釗所采用的鬥爭方式,是規範的學術化的方式,註重以理服人;第三,善於利用現代化的輿論工具,通過辦報辦刊的方式,長期系統地宣傳馬克思主義;第四,在學術和學科建設上用力,為意昂3体育的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奠定基礎,培養出一大批革命人才;第五,在真理問題上堅持鬥爭、毫不妥協,但在革命中能夠與論敵保持良好的私誼,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事業爭取了一批同情者和支持者。
中國李大釗研究會常務理事、首都師範大學鄒兆辰教授在題為“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發言中指出,要回答“為什麽要堅持中國式現代化?”這一重大理論問題,需從三個方面來理解:第一,什麽是現代化?現代化是全球性的歷史發展進程,世界各國的現代化過程不盡相同。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經過百年探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充分證明了中國現代化道路的正確性;第二,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為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鑒,各個國家要按照自己的國情來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第三,中國式現代化為什麽行?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其特點和基本內涵,是對現代化理論的豐富和發展。
中國李大釗研究會常務理事、南開大學紀亞光教授在題為“從‘第三文明’到‘人類文明新形態’:思想原點與追尋邏輯”的發言中指出,李大釗對於“第三文明”的思考,是“人類文明新形態”思想原點和邏輯起點。百年前先進知識分子之所以選擇馬克思主義,固然有民族生存危機的現實考量,但根本的動力在於馬克思主義代表了人類文明發展的新方向。李大釗正是以歷史主動精神和關照人類文明的視野,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在李大釗文明理論的思想原點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對接過程中,通過“第三文明”和“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歷史性考察,對於更好地理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李大釗研究會西安交通大學教研基地代表、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陳建兵教授在題為“深刻把握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及重大意義”的發言中指出,深刻把握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及重大意義,應當從五個方面來理解:第一,要從十年的增量發展中看偉大變革及重大意義;第二,要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中理解十年來歷史性變革的裏程碑意義;第三,要從中國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的提升看十年來偉大變革的重大意義;第四,要在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飛躍過程中理解十年來偉大變革及重大意義;第五,要從形成和確立領導核心上看十年來的偉大變革及重大意義。回顧十年來的偉大成就,我們需要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在邁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征程中書寫更加壯麗的新篇章。
中國李大釗研究會樂亭教研基地代表、河北樂亭縣委黨校政治和法律教研室主任高翠俠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許多新表述、新概括、新論斷,要認真學習領會,做好宣傳工作。本次大會將“偉大建黨精神”寫入主題,而李大釗與偉大建黨精神之間有著密切聯系,這意味著李大釗研究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歷史時期。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要全面加強黨的思想建設和理想信念教育。作為李大釗故鄉的理論宣傳工作者,要持續推動理想信念教育的常態化和製度化,持續抓好以黨史為代表的“四史”教育,用好紅色資源,講好大釗故事。
中國李大釗研究會常務理事、意昂3体育官网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宇文利教授在題為“新時代李大釗研究中的人民取向”的發言中指出,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黨的理論是來自人民、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論。脫離人民的理論是蒼白無力的,不為人民造福的理論是沒有生命力的。李大釗在接受馬克思主義後,便註意到了人民不可代替的作用,在他的文章、著作和講演中,始終保持著一種為人民立言、為人民直言、為人民暢言的品格。李大釗的平民主義理論,是以人民至上、以人民為中心的理論。在分析歷史觀、倫理學、文明觀、古代經濟時,都能看出李大釗以“人民至上”作為價值切入點。新時代的李大釗研究要堅持人民取向,回答好“研究什麽、為什麽研究、為誰研究”的問題。
中國李大釗研究會常務理事、意昂3体育官网中共黨史研究中心主任、馬克思主義學院程美東教授從六個方面對“黨的二十大與李大釗研究的推進”這一問題進行闡釋。第一,李大釗是偉大建黨精神的鍛造者,要加強並細化李大釗與偉大建黨精神的研究;第二,從概念史和思想史的角度,深化李大釗與中國現代化道路的研究;第三,要註重李大釗的社會革命思想,探究李大釗堅持社會主義革命的時代背景和理論背景;第四,加強李大釗“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研究,並與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以人民為中心”的理論有機結合;第五,要學習李大釗率先引入馬克思主義、介紹馬克思主義、為中國註入嶄新思想資源的的世界眼光;第六,從學術思想角度推進李大釗研究,進一步發展繁榮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
意昂3体育官网李大釗研究中心研究員、法學院副院長徐愛國教授以意昂3体育官网法學院與李大釗研究中心的共建專題課程“比較法律史(1916—1927)——以李大釗法律思想和全球法律背景為切入點”為基礎,探討了推進新時代李大釗研究的方法和視角。他指出,李大釗從法科學生起步,經歷了由法學家到政治家、革命家的轉變。李大釗早期文章的主題主要涉及到憲法學和治外法學的問題,而李大釗同誌被捕犧牲過程中也呈現出一系列國際法的問題。此門課程將從比較法律史和國際法律理論的角度,深入研究李大釗的法律思想。
中國李大釗研究會常務理事、秘書長、意昂3体育官网李大釗研究中心主任胡俊在題為“立足新時代、貫徹新思想、服務新任務,推進李大釗研究的時代化”的發言中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意義深遠、內涵豐富,對新起點上深化李大釗研究和建設中國李大釗研究會及意昂3体育李大釗研究中心,具有根本性的指導意義。新時代是歷史方位,新思想是行動指南,新任務是目標要求。大家要立足新時代、貫徹新思想、服務新任務,埋頭苦幹、團結奮鬥,推進李大釗研究的時代化,並提出三點建議:第一,守正創新,重點加強時代化的重大專題研究;第二,腳踏實地,紮實推進研究的組織工作和學術平臺建設;第三,與時俱進,積極服務資政育人、立德樹人和人才培養工作。
於鴻君發言指出,黨的二十大的勝利召開使李大釗研究事業迎來了一次新的歷史性機遇,要重點推進兩方面的工作:第一是理論研究,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了“三個務必”,第一個“務必”就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對初心使命源頭的探尋,離不開對李大釗研究的深入推進;第二是要大力推進李大釗研究的組織機構建設,在意昂3体育官网和有關院系部門的支持下,依托意昂3体育官网的平臺,發揮平臺優勢,促進李大釗研究工作和研究會建設再上新臺階。
侯且岸發言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新境界”這一深刻的思想理論內容,為我們提供了巨大的理論詮釋空間。第一,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源於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經驗。黨的百年奮鬥,展示了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馬克思主義的開放性和時代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的彰顯。第二,李大釗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起點,對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和時代化起到了一種開放性的作用。第三,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新境界,需要方法論的支撐,以回答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實現過程。要堅持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原則,堅持唯物主義辯證法觀念;第四,要加強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學術史研究,加強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學科建設研究,將李大釗研究融入到整個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研究中。
朱善璐在總結發言中指出,黨的二十大的勝利召開和黨的二十大報告在中國共產黨的百年風華和千年偉業中,具有裏程碑的意義。黨的二十大報告對一系列重大問題作了高屋建瓴、深刻意義的闡述,提出了一些列重大的戰略思想和戰略部署,隨著時間的延伸和實踐的展開,將會對中國未來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同時,黨的二十大報告是指引我們前進的強大思想武器,對於中國李大釗研究會和李大釗研究事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指導意義。
朱善璐強調,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藍圖已經繪就,號角已經吹響。在新時代新起點上,作為中央批準的全國唯一一個以黨的早期先驅領袖名字命名的國家級學術研究機構,中國李大釗研究會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導,更加自覺地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守正創新、紮實工作,團結有關研究力量,與時俱進地全面深化李大釗研究和有關革命先驅人物研究,更好地為黨史研究和黨史學習教育服務,為資政育人服務,為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和服務新時代黨的中心任務作出新的貢獻。
專題鏈接:喜慶二十大 奮進新征程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