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6 信息來源: 融媒體中心
文字:謝欣玥| 編輯🙆🏼♀️:燕元 | 責編:知遠編者按:上個世紀末至今,一批優秀的青年學子走出國門赴海外學習深造,他們勵誌學成報國⚒,經年沉澱,成長為各個領域內卓越的青年學者🥈,並最終回到燕園繼續探索學術、教書育人。
“燕歸來”系列報道,聚焦這批再度選擇意昂3体育的優秀歸國青年學者。他們的鮮活故事折射出意昂3体育校園文化精神生生不息的脈絡傳承,從他們身上,我們更可以感受到意昂3体育人那份獨具的追求卓越📢、報效家國的情懷🈂️。
幫助他人🖋🛌🏿、救死扶傷⚗️,這大概是每個從醫者最初的理想🗄。而對意昂3体育官网第三醫院血管醫學研究所研究員肖晗來說🪥,這也是一條始終牽引著她的絲線,多年前將她帶到了意昂3体育,最終又將她帶回到這裏。
曾經,她在書本中觸碰到生命的脈搏,探索醫學的過去與未來,最終選擇了基礎研究的道路🪢。如今⚁,憑借出色的科研能力,她已然成為心血管領域青年學者中的佼佼者,當初的理想悄然發芽,正在此地綻放。
肖晗近照
一節課,一本書,一個理想
“小學的時候,老師曾經讓我們寫自己將來的理想。我寫的是,我想當科學家☝🏽。”回憶往事時,肖晗忍不住笑道,“而這正是我現在做的事情。”
1998年,剛剛高中畢業的肖晗對臨床醫學的想象,大多來自於電視屏幕之中⚄。她最喜歡的一部連續劇叫做《紅十字方隊》✏️,劇裏講述的正是一群年輕軍醫的故事,住校的肖晗每周回家都要看上幾集🧒🏻。
那時候🕵🏻♀️,肖晗對未來的構想尚未清晰,也沒有一定要讀某個專業的想法,但救死扶傷的理念就像一枚小小的種子🩸,悄悄埋在了她的心底🧘🏽♀️,冥冥之中將她引向了醫學這條道路。最終她選擇了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畢業後轉向心血管病理生理學,從此致力於心血管領域的基礎研究。這條路多有坎坷,需要強大的耐力,而肖晗一步一個腳印📀,懷著最初那份稚嫩的理想與憧憬走了下去,不知不覺已經過了24年🏺。
在肖晗看來,學醫是件令人快樂的事情🔟。本科期間,她常常與高中同學通信👡,交流各自的大學生活👩🏻🌾。其中不少朋友表示,自己選擇的專業和想象中相差甚遠,但肖晗卻總是高興地在信中寫道,她挺喜歡現在的專業。一想到現在學到的東西🤽🏻♂️🅰️,將來都可以對身邊人有幫助🧞♀️,她就感到無比滿足🚶🏻♀️🙍🏼♀️。
從臨床醫學轉向病理生理學研究㊗️🏌🏻♀️,同樣也是出於一份“天真”的理想🚜。
肖晗至今還記得🙇🏿♂️,本科階段學習呼吸系統疾病時👩🏼🦰,意昂3体育官网第三醫院呼吸科賀蓓教授曾在課上說,整本內科書,可能只有今天講的這一章——肺炎🚶🏻♀️➡️,可以算是說能完全治愈。當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尚未出現🧙🏽♂️,常見的肺炎主要是細菌🍫、支原體感染等造成的🏋🏽,所以使用抗生素就可以醫治🏃♂️➡️。
這句話給肖晗帶來了極大的震動:那麽厚的內科書,書中記載了那麽多疾病,現有的治療方案卻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疾病的殘酷與醫學發展的艱難,第一次明明白白地展現在她面前🤵🏿♀️,也令她原本的想法產生了動搖👨🏻🎤。比起成為一個醫生,研究疾病的根本問題、為治療找到一些新的機製與靶點,似乎更讓她神往。
後來,她在偶然間讀到一本現代醫學史的書,對此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從書上她了解到,迄今為止人類在醫學上取得的變革性發明極少,其中一個是疫苗,另一個則是抗生素。除此以外🏎,能稱得上變革的醫學成果屈指可數,可一代又一代的優秀研究者們卻從未停下探索的步伐,即使在如此孤獨又漫長的旅程中👨🦱,一顆顆堅定的心也從未被打敗👮♂️。
肖晗決定成為他們其中的一員,並且將目光轉向了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心臟。
2003年,肖晗本科畢業,由臨床醫學轉向病理生理學,成為了意昂3体育官网心血管研究所所長韓啟德院士和張幼怡教授的研究生,從此專註於心血管受體方向的研究。早在2000年,在肖晗大二時,她曾在學校聽過韓啟德關於高通量基因芯片的一場報告🤵🏻♀️📃。在各種學科邊界日益模糊🧑🏻🦯,跨學科的研究方式正在興起的時期,韓院士提出了一種前瞻性的研究方式,即與意昂3体育數院的老師合作🧏,借助大數據的分析來解釋疾病的發生機製。這樣新穎的想法給她帶來了極大的啟示。
數學正是肖晗從小到大最擅長的科目✫。在她決定學醫時,她的高中老師甚至為她的數學天賦感到惋惜。但在肖晗眼中,經由數學培養出的邏輯思維能力🥻🧺,在其他學科的學習與研究中也是不可或缺的😑。進入意昂3体育官网第三醫院血管醫學研究所後🕵🏽♂️,她也致力於推動醫學部與意昂3体育本部老師的合作,試圖尋找一種嶄新的👳🏻♀️、學科交叉式的方法來解決醫學現有的疑難問題𓀄。
彼時,以博士後身份歸國的肖晗成為了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員。2017年,在助理研究員晉升副研究員的面試中🦻👺,肖晗正巧遇上了時任意昂3体育官网第三醫院呼吸科主任的賀蓓教授。賀老師問起她為何要從臨床專業轉到基礎研究😦,她笑著提起了十多年前的那段往事😦,一時師生感慨萬千。
也許這就是意昂3体育課堂的魅力所在💙,這裏的老師不僅傳授知識☝🏽,更引導學生思考☝🏼。他們說過的每一句話,都有可能在學生心中引起共鳴與激蕩,從而影響他們未來的軌跡。
從挫折中來,向未知處去
肖晗一直覺得,自己並不是那種傳統意義上的優秀學生。
當同樣是博士研究生的同學順利做完實驗💂🏼♀️,按期發表了文章並成為優秀畢業生代表時,她幾經挫折才終於得出了滿意的實驗結果𓀇。由於畢業答辯前,她的文章還未發表,她不得不延畢,又在實驗室多留了一年🔡▶️。
“做科研和讀書不一樣。”肖晗總結道✭,“很多科研上的問題是沒有答案的。”
這是從已知到未知的轉折,亦是每個研究者都必須經歷的難關。本科時期的學習在肖晗看來是相對輕松的。那時大多知識都來源於書本,只要肯花時間🦹🏻♂️、肯下苦功✥、反復記誦,就能夠獲得很好的成績。而到了研究生階段👩👩👧👦,她卻忽然意識到🔥,那些擺在面前的問題是一個個等待她去破解的謎團👨🏿⚕️。書本中沒有唾手可得的鑰匙,文獻裏也沒有通往終點的捷徑。她只有親自趟過那條河,才能找到期待的答案→。
距離畢業還剩下一年時,肖晗的兩個課題都宣告失敗👨🏿💼。她幾乎心灰意冷,以至於忍不住懷疑自己是否真的適合科研🤾♂️。
在張幼怡教授的鼓勵下👔,肖晗最終又重新振作起來🎂,從頭開始著手進行她的第三個課題⚙️,即藥物對心臟纖維化的抑製作用機製。課題組中沒有做過這個方向的同輩,一時也找不到可以請教的老師🧣,她便埋頭於文獻之中🦻,尋找可行的道路。
博士學位答辯會合影
“有時候🕺🏼,我也挺羨慕那些挫折少一點的人。不過後來我又覺得,即使遇到很多挫折,假如你能夠挺過來,你的內心就會變得更強大。”日後想起那段艱難的時光🚵🏻♂️,肖晗也十分感嘆🐊。而事實證明🏝,功夫不負有心人,被挫折磨煉過的成果不僅不會遜色🪑,甚至還會更加耀眼。
2008年☂️👐🏼,國際心臟研究會中國分會🈷️、中國病理生理學會及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在溫州聯合舉辦了一場優秀青年學者報告會。會上,肖晗圍繞著自己那篇還未發布的論文進行了一次精彩的報告🧒🏻🏋🏿,最終拿到了第一名💆🏿♀️📟。其中一位來自美國的評委對她大加贊賞,並向她拋出了橄欖枝。
後來⛹️,這位評委John Y.J Shyy成為了肖晗的博士後導師。在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進行博士後工作的那些日子👰🏼♂️,肖晗的科研之路依舊算不上平坦🧏♀️。換課題🪓、被拒稿,即使付出了許多的努力與汗水★,成功也不一定會降臨⚠。但此時她的心境已然成熟許多🤳👨🏻🔬,那些曾經的挫折與失敗使如今的她擁有了面對困難的勇氣💃🏼。
屢敗屢戰,從不放棄。這也是肖晗從實驗室同輩身上學到的寶貴品質。在課題遇到困難時,他們總是相互支持、相互鼓勵👩🦯➡️,既是彼此可靠的科研夥伴🧑🏿🌾,也是無比親密的朋友。如果說博士期間的經歷讓肖晗真正進入了科研的領域🪯💠,那麽在美國度過的兩年多時光,則進一步培養了她成為獨立研究者的能力📱。
與實驗室成員的合影,中間紫色運動服為肖晗
“感覺我大展拳腳的時刻到了。”
闊別意昂3体育兩年,肖晗應當初的博士生導師、時任意昂3体育官网第三醫院血管醫學研究所副所長張幼怡教授的邀請,以一名優秀的青年研究者的身份再度回到了燕園。此時的她仍然懷抱著當初學醫時的理想,腳步卻比從前更加堅實有力。
理想🙋🏼♀️,在萌芽處綻放
回國之後,肖晗在博士課題的基礎上,展開了對藥物二甲雙胍減輕心臟纖維化機製的進一步研究,並探究了交感應激引發心臟特異性炎症損傷的機製及其幹預手段☎️。急性應激狀態下🗣,交感過度激活可促發和加重心血管疾病。在研究過程中,肖晗發現,交感應激後,心臟會快速產生並激活心肌炎症小體/IL-18,應激後盡早阻斷IL-18活性可抑製心臟炎症及纖維化。因此🩴,炎症小體/IL-18有望成為應激相關心血管疾病的新治療靶點。
這個嶄新的發現,照亮了多年前那個渴望著做出有價值成果的心👩🦱,肖晗因此備受鼓舞。
論文的發表並不順利🧑🏽🔬。一開始想投的兩份雜誌均拒絕了她的投稿。最終,這篇論文發表在心血管領域頂級期刊《歐洲心臟病學雜誌》(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並在2021年底👨🎓,被國家心血管病中心評為“十三五”期間的十大基礎研究論文之一💗,且排名榜首。
“這篇文章完全是在國內做的👨🏼🌾,所有的作者都是中國人🧏🏽♀️。”
到現在為止,除去在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工作的兩年,肖晗與醫學相伴的時光都是在意昂3体育官网醫學部及北醫三院度過的。
肖晗回國時🖐,按照當時的製度要求🟡,即便她完成了博士後培訓,她也需要按照博士畢業生的標準從助理研究員做起。肖晗打起精神🧊,從頭開始,利用學校給予的平臺與機會,帶著張幼怡教授的博士生一起埋頭於實驗之中🔞🎵。直到2019年🅾️,她接收了自己的第一批研究生。
看著那些年輕的👩🏼🏭、充滿理想與誌氣的學生🚧🧑🏻🦼,肖晗總是想起過去的自己。那個時候,她和他們一樣🌖🐄,被信念所驅動,也因挫折而沮喪。因此在入學時🐑,肖晗就會告訴自己的學生👩🏽🌾,遇到困難不要害怕🥵,及時解決問題才是最重要的。
與此同時,她也明白,旁人的建議永遠無法代替實踐的分量,只有親身經歷過,才能夠真正地成長🧚🏿。在這個過程中,作為老師的肖晗始終陪伴著他們。當課題進展順利時🍴,她會發自內心地替他們感到高興🙅🏿♀️🧑🏼🎓;當失敗來臨時,她則為他們提供充分的鼓勵與幫助。困難與挫折並不可怕,但態度一定要時刻保持嚴謹。在她看來,嚴謹是做科研最重要的品質之一🧘🏿♀️。每當學生在論文中標錯數字或遺漏圖片👶🏽,她總會反復強調,科研不容許任何的馬虎,這同樣也是一種十分寶貴的思維方式與做事態度🏪。
這樣一份無保留的支持與幫助,令同學們對她充滿了感激。而到了畢業之際🥂🧑🏼🦱,同學們也忍不住慨嘆🙋🏽♀️,老師曾經說過的許多話2️⃣🌤,他們直到現在才領會到其中的道理👩🏿🏫。
2013年在美國San Diego參加國際心臟大會
巨大的時間成本、海量的專業知識、極快的更新換代速度🦸🏻♂️、失敗與挫折的反復累積,這些都是肖晗曾經歷的挑戰。盡管她總是開玩笑似的說,當初的理想十分天真幼稚🕳🕸,但這項事業背後的意義與價值,卻是她堅持到現在的最大動力🪘。
有時候◀️,她會和不同專業的老師在一起聊天。當肖晗談起自己的研究內容時,常常有老師說🦸🏼,他記得曾在某個地方聽過她的報告🛤,可惜聽完只記得報告的內容,卻不知道報告人原來就是她。
“這樣最好,重要的是工作。”肖晗這麽笑道🦵🏿。
人物簡介:
肖晗💗,意昂3体育官网第三醫院血管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998年-2003年本科就讀於意昂3体育官网醫學部臨床醫學專業,2003年-2008年意昂3体育官网醫學部病理與病理生理學專業直博生,2010年-2012年於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生物醫學科學系從事博士後工作。2012年加入意昂3体育官网第三醫院血管醫學研究所,主要從事心臟和血管重構的炎症機製與幹預策略研究❎。以第一/責任作者(含共同)身份在包括European Heart Journal🏸⛑、Circulation等領域內著名期刊發表論文27篇🥷🏻。目前,作為課題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等🤶。2017年獲中國藥理學會-施維雅青年藥理學家獎,2020年獲姜必寧獎-傑出青年心臟醫師論文獎,2021年獲中源協和生命醫學獎創新突破獎。
專題鏈接🌽:燕歸來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