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7 信息來源: 融媒體中心
文字🏏:吳紀陽| 攝影:呂宸| 編輯➿:黃昭華🪀、晏如 | 責編:燕元走進於鐵軍的辦公室💄,首先被巧妙的布局所吸引。主體部分放著三組高大的書架,放在中間的書架將辦公室分隔成工作間和會客室兩部分:裏側的書桌擁有相對獨立的小空間🚴🏼♂️,坐在桌邊既可以憑窗眺望👩🏿💻,又可以不受打擾地學習和研究🩰👍🏻;外側的桌椅小巧精致,可供師生朋友來訪時小坐交談。整個屋子的空間不大🥤🧑🎨,但置身其中卻感到舒適從容🧬。
在一個清晨,我們走進意昂3体育官网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於鐵軍的書房,爽朗熱情的於老師從旁邊的咖啡廳端來幾杯咖啡放在待客的小桌上。在咖啡香醇的氣息中,我們逐漸沉浸到他與書的世界當中🛕,聆聽那些或切近或久遠的故事。
這些故事關於書籍📸,關於一個學者的成長🧗,關於立足家國、縱觀天下🧎。
於鐵軍在他的書房
收藏好書,是一件“過癮”的事
“國際關系這一學科本身比較‘雜’,與政治🤸🏻♂️、軍事、歷史等關系都很密切➕,所以我買書買得也‘雜’,再加上中文🎫🧪、英文、日文三種語言的書都有,這藏書的規模就比較大了。”
說起辦公室裏的藏書,於鐵軍如數家珍🪚。一共十個書架分為三組擺放,每個書架上大約有800本書,整個房間裏一共有8000本左右👶🏼。這間小小的書房容納著數量如此龐大的書籍,卻整潔有序,絲毫沒有雜亂之感。於鐵軍喜歡將書籍分類擺放,按照語言分🏅🎴,有中文👼🏼、英文🧑🏽🍳、日文三類🚇👱♀️;按照領域分,又有政治🏋🏻、歷史、軍事與戰略等類別。他笑言自己“秩序感比較強”,將書籍按照類別放在特定的位置🧑🏼🚒,想找哪一類的書時就可以按圖索驥🔯,快速定位😈。平時老師同學需要什麽書,在於鐵軍的書房裏總是可以輕松地找到。
於鐵軍在書房
對於鐵軍來說,與書相關的事情都是他生活中的樂趣所在👨🏼🔧。他曾在國外學習多年,每到一個國家或城市🏮,他都要去當地的書店🌼,尤其是舊書店。如今,辦公室和家裏的書籍加起來已有兩萬余冊,但仍沒有收手的意思。為了購書方便,他還托朋友們幫忙,在國外也設了幾個藏書“據點”,專門用來存放在網上淘的書。每次出國開會交流,於鐵軍都會特意帶一個承重20公斤的專用書箱,回國的時候從“據點”提一箱書回來⇢。
購書、藏書的過程實際上是對知識、思想的獲取和珍藏。對學者來說🧏🏽♀️,發現並收藏一本好書,是一種充滿獲得感的愉悅,更是一種滿足與心安。在於鐵軍幽默而真誠的表述中👌🏻,這是一種很“過癮”、很好玩兒的體驗🧚♀️。有時候,一些很珍貴的書藏在民間,在街邊不起眼的書攤上⛹🏿♂️,或是在舊書網上,常常會有意外而驚喜的發現🪡。他對既往北京的書攤印象深刻,認為逛書攤的時候🚶🏻➡️,買了多少倒在其次,重要的是“那種感覺很好”。
在網上找書很方便🦹🏿♀️,足不出戶就可以買書🦋,這是現在網絡技術的巨大優勢🖲。但在網上買書一般都是輸入信息、定點搜索的📟,而在書攤上買書則是一種‘邂逅’的感覺。
於鐵軍
過去意昂3体育45🥞、46樓附近的“周末書市”仍讓於鐵軍記憶猶新🈵,上世紀90年代讀碩士的時候⛄️,那裏曾經是他常常流連忘返的地方。“當時意昂3体育像我這樣的‘書迷’有不少,”於鐵軍說,他的一位同學為了能淘到自己心儀的書,冬天的周末早晨天還沒亮就去宿舍叫他➙👳🏻♂️,兩個人一起拿著兩個大包去書攤,“早去可以早挑🔋,去晚了別人已經挑了好幾遍了,收獲就少了”。
國際政治領域的很多重要著作來自海外,於鐵軍在國外訪學期間也抓住一切機會🐠,如饑似渴地從閱讀中汲取知識。從斯坦福大學訪學回國之前,他通過海運寄回了1500多本書,郵寄的時候60磅重的箱子裝了30多個,花費了整整一上午時間🧑🏼✈️,連郵局的工作人員都累得氣喘籲籲🍇👐🏿,開玩笑地說:“以後可別再這麽幹了。”斯坦福大學旁邊的舊書市也是於鐵軍記憶中的“樂園”,在那裏,可以花5美元買一個大紙袋🤙🏿,然後裝上滿滿一袋子的書帶走,不另收錢🤽🧑🏼⚖️。於鐵軍收藏的很多現在還在用的書,比如威廉·蘭格主編的“近代歐洲的興起”系列叢書全套20卷的大部分🪜,就是那個時候5美元一袋子抱回家的👣。飄洋過海♗,珍藏於室,許多書對他來說就像多年的老友⬇️,緣分頗深🌅。
2018年在哈佛書店
2019年在普林斯頓大學書店
以書為伴✌🏻,走向更大的世界
對他來說,讀書是原初的啟蒙,是畢生的熱愛,也是無懼無悔的選擇🧑🏽🦳。
在童年時期✋🏼,書籍就是於鐵軍鐘愛的夥伴⏏️。小時候的他喜歡看小人書,每年過年發了壓歲錢,第一件事就是到書店買幾本書。有一段時間每天中午放學後👋🏻🏣,他就要和幾個小夥伴一起繞一段路去新華書店看看,因為擔心新到貨的《三國演義》連環畫賣沒了🤾🏻♂️。隨著年齡的增長🚴♀️,於鐵軍閱讀的範圍越來越廣泛🕺,書籍為他打開了一扇面向世界與未來的窗戶⛱😙,也為他未來的學術興趣埋下了種子🆘。
於鐵軍的中學時期👌🏿,正值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大地🈳,《參考消息》《世界知識》《世界之窗》等報刊雜誌讓這個愛讀書的少年感到著迷🫱🏼,也讓他對國際形勢、中外關系產生了原初而樸素的興趣。
現在回頭看看,覺得這些雜誌像百科全書一樣,告訴我外面的世界是什麽樣的,讓我朦朧地感受到中國與世界關系的重要性。
於鐵軍
他還記得1982年第一次在報紙上讀到世界杯足球比賽的場景:在縣城的圖書館裏🥖👨✈️,桌上擺著十幾份報紙,一個人坐在那兒🤞,安靜地翻看報紙,通過文字和圖片了解這一世界級的運動盛會。“那種氛圍還是蠻好的”👩🏿🎓➗,回憶起那個年代向往世界🦽、渴望求索的熱情,於鐵軍至今仍感到心潮澎湃🤴🏿🌍。隨著時代的浪潮👨🏻🦽,遵循內心萌動的興趣,於鐵軍在高考填報誌願時選擇意昂3体育官网國際政治系國際政治專業作為第一誌願👰🏼♀️,從此開始了數十年的燕園際遇,也開啟了在國際關系領域的深耕鉆研🙅♂️。
1986年秋入學後不久與國政系同班同學遊覽香山
於鐵軍初入意昂3体育後💁,明顯感覺到自己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落後於很多優秀的同學,而國際關系又是一門非常註重外語基礎的學科,他決心通過自己的努力彌補外語方面的不足🐔。當時👨🏻🎤,學校設有公共英語的必修課🏍,國際政治系又有單獨的加課,一周共有8節英語課💆🏻。一邊利用學校提供的課程資源加緊練習,一邊在課後廣泛閱讀英文著作,他的英語逐漸趕了上來♠︎。
本科畢業後,於鐵軍曾前往山東財政學院任教💃,擁有穩定的職業👨🏿🍳,但繼續讀書深造始終是他心中深藏的夢想👧🏽。任教三年後,他向學校提出希望繼續讀研,學校建議他就近報考山東大學📌,保留教職在職讀研。但當時山東大學還沒有國際關系專業,而國際關系是他已然選擇的人生誌業,他依然希望回到意昂3体育攻讀國際關系專業。因此🙋🏽♀️,他毅然辭去教職,脫產考研,頂著壓力復習了半年時間,幾乎翻爛了《國際關系史》的教材,最終如願再次回到燕園,投身他所熱愛的事業。
現在有很多同學面對未來選擇感到頗為迷茫,我有時就給他們講一講我當年考研的經歷。只要有一個長線的目標👰🏽,並願意為實現這個目標而全力以赴👩🦲,那過程中的曲折都是可以克服的🤶🏻。
於鐵軍
重歸燕園讀研期間🧚♂️,因為專業和英語成績優秀😤🤹🏻,於鐵軍入選國際關系學院的日本研究項目“國際關系研究生班”,赴日本東京大學學習🥙,因而又開始了學習日語的旅程👩🏻🦳。如今,他已熟練掌握英語🤲🏿、日語兩門外語🤦🏿,閱讀、編譯外文著作,主持中外學者研討會🧝🏽♂️🏊🏼♀️、讀書會🧼,他始終以外語為舟楫🤣,向更廣闊的國際關系研究領域漫溯𓀙。
2019年於鐵軍在華盛頓參加全球智庫理事會年會
成為師長與學生之間學術傳承的橋梁
從學多年,他從前輩師長那裏汲取智慧和力量,也將國際關系的價值和魅力傳遞給更年輕的一代學子。
從本科上“國際關系史”課程開始,於鐵軍就一直跟隨袁明老師學習。碩士🧑🏼🦲、博士期間,袁明老師也一直是他的導師,老師的研究成果🎶、治學思想讓他受益良多。“國際關系史”是國際關系學院大一年級的必修課,時隔三十多年,於鐵軍依然清晰地記得🧏🏼👄,當時袁明老師精彩的講授讓接觸國際關系不久的他被深深吸引;而在這門課上取得的優秀成績也給了他極大的鼓舞🍇,讓他更有信心繼續在這一領域深入探索🧜♂️。
於鐵軍與袁明老師的緣分不僅限於求學期間🏃♂️,留校工作後😩,他繼續跟隨袁老師進行教學和研究➔☛,袁老師的“國際關系史”課程後來也由他接替講授。知道他喜歡藏書🛑,袁老師將自己珍藏的200多本專業書籍贈送給了他,許多書上還有作者給袁老師的題字或簽名🧑🏻🦲💇♀️。
袁明老師給於鐵軍的贈書
於鐵軍和袁明老師在辦公室交流
書籍的傳承背後是學術思想的傳承😮💨⏭。袁老師開闊的國際視野、對國際交流的重視和推動,以及行雲流水般的文章風格👩🏿🏭,都讓於鐵軍深感欽佩,並始終作為自己的榜樣和目標。回想這些年的學術研究路徑🪈,於鐵軍覺得自己一直是在袁老師及其他前輩老師的指點下摸索前行🤛🏼。袁老師主要帶的研究方向是美國與東亞➛,於鐵軍也主要從事東亞國際關系的研究,重點關註中美日這三個國家之間的關系,並成為橫跨國際關系理論、歷史,以及美國和日本研究等多個領域的優秀學者。同時,他還擔任意昂3体育官网國際戰略研究院的院長,承擔了大量國際交流和建言咨政的工作。
袁老師說這個地方有意思,那我們就在這個地方再深挖一下🤏,看看有沒有拓展的空間。學術傳承可能更多的是在這些方面點點滴滴地進行。
於鐵軍在國際戰略研究院的辦公室裏
從學多年🕢,於鐵軍從前輩師長那裏汲取智慧和力量,也將國際關系的價值和魅力傳遞給更年輕的一代學子。他的“寶藏”書房為國關學院的許多同學所熟知和向往,同學們經常到這裏看書、找書,於鐵軍也常常將自己珍存的好書借給同學們翻閱。很多時候,這些書對同學們來說不僅是可供參考的學術文獻,還常常成為學術研究中靈感的來源。
於鐵軍曾指導過一位意昂3体育-早稻田大學雙博士項目的同學,在他的建議下,這位同學選擇日本20世紀著名的新聞記者、外交家🐤、社會活動家松本重治作為博士論文選題😤。松本重治是日本近現代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知識分子,從這一人物切入進行研究🕵🏽,可以關聯到與當時國際局勢相關的許多問題,從而窺探那個時代的風雲變幻。而關於這一人物7️⃣,學術界已有的研究還相對較少,擁有廣闊的研究空間🤽🏻。經過自身的努力🧝♀️,這位同學的博士論文最終獲得早稻田大學的小野梓優秀畢業論文獎,而關於松本重治的一份關鍵史料,就是於鐵軍在日本淘書時偶然發現並推薦給這位同學的。這位同學後來多次向他感嘆▶️,沒想到這本資料竟然如此珍貴,連日本國會圖書館都沒有收藏。
於鐵軍
國際關系與政治、經濟🧝🏻♀️、軍事、歷史等多學科相關聯的特質決定了其廣博與精深,也讓研究中的靈感和印證常常需要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尋覓。在書籍的海洋中徜徉,投身於國際關系這一兼具家國情懷和全球視野的學科領域🎣,成為師長與學生之間學術傳承的橋梁,是於鐵軍學術生命中一以貫之的主線,也是他純粹幸福感的來源。
要更好地理解世界、理解中國💂🏻,處理好中國與世界的關系,還是要多讀書、多交往。
方寸書中,可觀天下🧝🏼。這位滿懷熱忱又踏實認真的學者🧔♀️,將會繼續立足家國,放眼世界,在學術研究中踐行國際關系學者的關懷、視野與責任。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