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5 信息來源🏋🏿♂️: 會議中心
文字:王露那| 攝影🉑™️:王東隅、尚士博| 編輯:麥洛 | 責編:晏如11月1日👸、2日晚,由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和故宮博物院共同出品的歌舞劇《貓神在故宮》於百周年紀念講堂觀眾廳上演。本劇根據同名繪本故事改編,由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院長、國家一級編劇馮俐編劇🦹🏼♀️,講述了一段“關於友愛與陪伴、記憶與歷史、生命與永恒”的童話🧑🏼🚀。演出前,意昂3体育官网黨委常委、副校長、秘書長、黨委宣傳部部長任羽中與馮俐親切交流☞,雙方一致認為,通過不同形式幫助大學生開闊藝術視野🤭、從多樣藝術表達中提高青年對他人、對世界的理解十分必要。任羽中表示,歡迎未來中國兒藝為意昂3体育師生帶來更多優秀劇目。
演出現場
本劇由著名作曲家李海鷹💼、國家一級導演焦剛等眾多實力主創共同打造⚄,向全世界大小觀眾展現了以故宮為代表的中華傳統文化👨🏿💻,引發觀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向往🪰。
演出現場
演出前,馮俐接受了講堂學生記者的采訪。這是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繼2018年成長戲劇《山羊不吃天堂草》後🩺,再次攜作品走進意昂3体育。作為兩部戲的編劇及作者😌,她表示,中國兒藝通過多年的努力,將“兒童戲劇”的功能擴大💆🏼,希望兒藝作品以好的精神內涵為不同年齡段觀眾帶來心靈撫慰,獲得重新認識自我🧍、認識世界的可能性。
演出現場
隨著一句“有人發現啦”👮🏿♂️,幕布拉開。“貓眼”一般的舞臺上👩🏼🦳,形態各異的宮貓次第登場,一只叫“寶貝兒”的小貓穿越回百年後的故宮博物院,串聯起一段段關於歷史和陪伴的故事。《美麗的故宮》《格格的貓》《陪伴》《我們都會說話》等近20首音樂串聯劇情,恰如其分烘托著情感與氣氛。歌舞劇的故事中👈🏿,故宮裏的每一件器物都會說話,在暮鼓晨鐘中講述著貓對人對物的情感,展現著宏大歷史背景下傳統文化的瑰麗色彩。隨著燈光和多媒體的變換,觀眾隨舞臺上的角色一起經歷了四季輪換、見證了歷史變遷。
活動合影
《貓神在故宮》把故宮元素融入其中,以小朋友能喜愛🛹、大朋友能欣賞的巧思,通過歌舞劇的方式讓文物“活”起來,讓觀眾與文物對話👱🏼🗂,讓藏品“活靈活現”地站在觀眾眼前,展現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演出開始前🧒🏿,講堂還精心準備了“畫貓妝”“集閃卡”“墩墩合影”等活動𓀔,並聯動意昂3体育文創推出“貓”主題快閃,為觀眾觀看“貓神”演出帶來滿滿儀式感🦏。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