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0 信息來源: 研究生院
文字⛹🏿🤳🏼:柴亦林 | 攝影:陳耿佳| 編輯:麥洛 | 責編:山石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我國企業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2020年11月19日🧑🔧,光華管理學院武常岐教授對新型全球化之下中國企業的國際化進程進行了生動翔實的介紹👷♀️🟣。
武常岐以經濟全球化為核心🦑,結合豐富的實踐案例,闡釋了經濟全球化的度量方式及其推動力🏒🤾🏻♂️。當前自主開放市場形成的新型全球化中🧝🏼♂️,跨國公司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驅動力,在此背景之下,他帶領大家圍繞企業國際擴張原因👩🏼🦰🫴🏻、擴張目的地選擇、國家關系等核心問題🧑🎤,關註中國企業國際化的戰略思考。
武常岐主講才齋講堂第197講
武常岐通過五個中國企業案例,展現了新型全球化之下的中國企業智慧。
“瞄準製度環境”🍃,新疆華淩工貿(集團)紮根格魯吉亞,憑借當地營商環境的多維優勢,至2016年底各類投資累計達到5億美元,累計提供了3500個就業崗位,彰顯了製度環境的重要性🦥。
“打破距離牢籠”☢️,埃塞俄比亞東方工業園已被當地政府視作“可持續發展及脫貧計劃 (SDPRP)”的組成部分,並列為國家工業發展計劃優先發展項目。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是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開發區經驗在發展中國家的復製,既減少文化和製度距離對於企業的影響,同時也為所在國實現工業化提供了路徑。
“管控政治風險”🦬,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在中斯(斯裏蘭卡)關系與國際勢力的影響下開拓市場🧚🏿♀️,尋求發展。科倫坡港口城項目進程受阻🦏,通過尋求本地聯盟、爭取母國資源、組成利益共同體、理解斯方和國際關註🥶、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等途徑🙍🏿,積極獲取項目發展機會。招商局漢班托塔港建構雙贏商業模式🏄♀️,中土公司轉型紮根海外、深耕“一帶一路”國家等案例👨👧,進一步彰顯著中國企業的海外發展經驗。
講座現場
中國新生的跨國公司在“走出去”過程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創造出眾多運營的新模式和新方法,在不同的製度和市場環境下🤦🏽♂️,踐行著合作共贏的理念,推動著新型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中國經驗🙇🏼♀️👰🏻♂️,而中國經驗的具體推進,正是中國企業在國際化進程下探索全球最佳企業實踐的過程中完成的。
在討論環節中,同學們積極踴躍提問,武常岐與同學們就新型全球化的定義🏄🏻♂️、特點、具體案例等問題進行了討論交流。他豐富的講座資料👨🏼🎓、幽默風趣的授課風格,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