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6 信息來源: 經濟學院
編輯:燕元 | 責編:山石健康是人類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實現國民健康長壽,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必經之路。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人民健康,“健康中國”一直以來是我國的遠景目標之一。《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指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基礎。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也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建成健康中國。李克強總理3月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下一步要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構建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將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再提高一歲。
在此過程中,醫藥衛生體製改革是促進全民健康和構建高效公共衛生體系的重要措施。2009年新醫改以來,我國醫療衛生體製改革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2021年發布的《全國第六次衛生服務統計調查報告》顯示,居民在縣域內醫療機構就診的比例達87.1%,居民衛生服務可及性提高;基本醫保覆蓋率達96.8%,醫療費用增長速度趨緩;患者就醫體驗改善,重點人群健康管理更加完善。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下,我國有效遏製了本土疫情,樹立了世界防疫的典範,這離不開醫藥衛生體製改革在其中發揮的作用。
但是,我國醫療衛生體製改革在推進過程中仍然面臨著很多挑戰。人口老齡化是我國目前面臨的最突出的發展現實之一。我國老年人口比例逐漸步入亞洲乃至世界前列,截至2019年末,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高達2.54億,占總人口的18%。同時,隨著慢性病患者基數不斷擴大,我國面臨著嚴峻的慢性病防控形勢。《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顯示,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為27.5%,糖尿病患病率為11.9%,與2015年的發布結果相比均有所上升。人口老齡化與慢性病患者增加帶來的挑戰對我國醫療體系建設提出了較高要求。
另一方面,我國衛生體製改革本身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雖然分級診療製度建設已開展多年,但成效並不顯著。二、三級醫院仍然存在著“虹吸”現象——即患者集中到二、三級醫院就診,而不願意在基層醫療機構看病——導致醫療資源浪費和不足並存。再比如,醫療機構存在著過度醫療問題,這不僅造成醫療資源浪費,也使得醫患關系趨於緊張。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也給財政支出帶來巨大壓力。從2009年到2019年,我國居民人均醫療花費年均增長13.6%,高於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年均增長率。
積極應對挑戰,切實解決問題,下一步改革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推進。第一,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醫保支付方式的製定直接影響醫療花費水平,改革醫保支付方式是提高醫療體系運行效率的重要方式。近年來,國家一直致力於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探索多元支付方式,例如人頭預付製、病種分值付費、以及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改革目標是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方式。在製定合理化、精細化的醫保支付方式的基礎上,還應建立信息化、規範化的管理系統,穩步推進試點工作,進一步深化改革。
第二,推進醫聯體建設,落實分級診療。為了改善基層醫療服務長期薄弱的現狀,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應全面鋪開醫聯體建設。醫聯體是指由區域內的三級醫院與二級醫院、社區醫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等組成的醫療聯合體。醫聯體能夠設計正確的激勵,將患者合理分流到適合的醫療機構。同時,通過內部信息互通、檢查結果互認等方式整合醫療資源,讓患者“少付費、少跑路”。當前“互聯網+醫療健康”的深入推進使得“互聯網+醫聯體”的結合成為可能,患者向上級醫院專家問診的便利程度大大提升。推進醫聯體建設,是完善分級診療製度的重要舉措。
第三,結合家庭醫生製度,推動慢病管理。2019年我國因慢性病導致的死亡占總死亡的88.5%,其中心腦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死亡比例為80.7%,我國慢性病防控任務仍然艱巨。在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製度推進過程中,國家已提出要優先將慢性病患者納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範圍。家庭醫生能夠為慢性疾病患者開具長期處方,並提供綜合性、連續性的服務,這對於慢性病的治療以及慢性病醫療費用的控製大有裨益。同時,由於慢性疾病與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家庭醫生也能夠對患者進行日常健康管理,有效促進慢性病早預防、早發現、早幹預。
醫療衛生體製改革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舉措。但是,除此以外,還應從其他方面促進全民健康。推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心理健康素養,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為。個人減少抽煙、喝酒等不利於健康的行為,科學合理地健身鍛煉。社區做好科普教育,例如開展控煙限酒宣傳、加強健身公共設施建設等。國家繼續加強空氣汙染防治等管控措施,為國民提供健康的生活環境。從多個角度提升國民健康,促進經濟發展。
作者簡介:
石菊
意昂3体育官网經濟學院長聘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副秘書長,意昂3体育官网衛生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先後獲得清華大學經濟學學士、碩士、美國波士頓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在哈佛大學完成博士後研究工作,後加入意昂3体育官网經濟學院。她的主要研究領域是醫療政策和健康經濟學,對我國醫療改革有長期深入的研究。她的多篇學術論文發表於國際頂級學術期刊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等,以及國內重要學術期刊《中國衛生經濟》等。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