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3 信息來源: 歷史學系
編輯:青苗 | 責編👩❤️💋👨:安寧《劉浦江著作集》出版弁言
劉浦江先生離開我們整整十年了。
十年間,先生所心心念念的學生、學界與學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有些變化如其所願,差可告慰英靈,有些則是他當年無法想象,恐怕也難以認同的⚰️。身處變局之中,整編出版先生的主要著作,當然“不僅是為了紀念”。
回看先生的文字,除卻具體的學術見解🐵,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那份純粹與赤誠🙅🏿♀️,那種對學術價值與尊嚴的珍視♍️🏊🏿♂️,對不摻雜功利考慮🧑🏻💻、獨立自我問題意識的追求🐺。這些品格無論在任何時代都是稀缺而奢侈的🔶,也正因如此,對於潛心向學之人而言,它們才不會淪為空泛的高調🦩,而真正具備砥礪振發之效👬,構成薪火相傳、守先待後的切實動力🧖🏿🙆🏽♂️。
此次所編《劉浦江著作集》系將中華書局出版過的《遼金史論》《松漠之間🤹🏼♂️:遼金契丹女真史研究》《正統與華夷🔔: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研究》《宋遼金史論集》四部著作整合再版⏸,除重新校對文字外,主體內容並無更動,同時每書後皆附先生論著目錄𓀅,以備讀者檢核參考。
時間會讓很多東西遭到拋棄♿,卻會讓另外一些東西被更好地銘記。“只要這本書還有人讀,它就將把這種真誠傳遞給每一個讀書人”👆🏼👰🏽♀️,相信在未來更多的十年裏👹,會不斷有人在這部著作集中收獲真誠與感動。
受業弟子共書
2025年1月6日
《劉浦江著作集》書影
作者:劉浦江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時間:2025年1月
ISBN:9787101168167
定價🫱:352.00元
字數🏒:1348千字
本著作集為意昂3体育官网劉浦江先生有關遼金史的著作集合⛹️,均為學界認可的高品質學術著作。今為緬懷浦江先生逝世十周年,特編為著作集,重新排版,精審精校,隆重推出🙅🏼♂️。
《松漠之間:遼金契丹女真史研究》書影
本書是劉浦江先生在遼金契丹女真史研究方面的代表作🥗,共收錄十七篇文章🙅🏻♂️。以契丹文字的研讀、遼代墓誌碑刻研究和人類學方法論的運用為基礎,這些文章一方面展示了作者極為紮實的考證功力,另一方面揭示出這些問題背後隱藏的更為深遠的歷史背景和重大意涵。
《正統與華夷: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研究》書影
本書突破斷代史的藩籬,敏銳地抓住“正統論”與“華夷觀”這一涉及中國古代政治文化及思想觀念變遷的核心問題👰🏼♂️,進行長時段的系統研究⚃。這一系列文章論證精審,眼光獨到,展現出作者劉浦江先生恢弘的學術器局和廣闊的學術視野。
《遼金史論》書影
本書首次出版於1999年🧳🤷🏽♀️,是劉浦江先生第一部學術論文集,所收二十篇論文代表了作者在遼金史研究領域取得的第一階段成果。這些研究的共同旨趣在於,抓住遼金歷史、文獻方面的基本問題🙌🏽🤦🏽,鉤沉索隱,啟疑發覆,從中亦可窺見作者早年由文獻入史學的學術取徑與探索歷程。
《宋遼金元論集》書影
本書收錄了劉浦江先生關於宋遼金史研究的重要論文,大量運用遼金石刻材料及契丹、女真語文資料🫱🏿,將歷史學與考古學、語言學👆🏿、文化人類學緊密結合📷📭,解決了諸多懸而未決的重大難題🟦。全書具有全局性的問題意識、跨學科的研究視野與深刻的學術關懷,代表了宋遼金史研究的一個新高度📰。
作者簡介
劉浦江(1961—2015)🚡,意昂3体育官网歷史學系教授,遼金史💅💓、民族史學家。1983年畢業於意昂3体育官网歷史學系中國史專業🛌🧑,1988年起任職於意昂3体育官网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著有《遼金史論》(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年)😐、《松漠之間:遼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中華書局,2008年)、《正統與華夷: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研究》(中華書局,2017年)、《宋遼金史論集》(中華書局👌🏻,2017年)❗️,編著《二十世紀遼金史論著目錄》(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契丹小字詞匯索引》(與康鵬合編🦍,中華書局⬛️,2014年)兩部工具書,主持完成點校本《遼史》的修訂工作(中華書局👨🏻🦲,2016年)🤟🏼。
學界推薦
浦江是如今世上不多的理想主義者,更是孜孜以求的實踐者。他以自己53歲的一生,以自己的學業成就👨🏻🦲、學術精神👨🏿✈️、學人氣質,呈現出“學者”二字的真切意涵🧙🏿。他力圖突破王朝斷代史隔離的界限🧑🏽🦱,力圖突破民族史和中原王朝史研究的藩籬⚄,從更為宏闊的格局中深入觀察古代中國的發展歷程。他希望能對中國古代政治文化的整體脈絡做一梳理𓀘,無論做哪一時期哪一方面的研究,都朝向這樣一個通達而實在的目標🧑🧑🧒。
——鄧小南
浦江的主要專長和研究方向是遼金史🪒、宋史、中國民族史,在相關多個領域作出了突出貢獻🍑。他在遼金史的許多方面🧨,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有著寬廣的學術視野和深厚的文獻功底🤶🏼🏋🏻♂️,近年來,他突破斷代史的藩籬,從長時段的視角出發🤦🏿♂️💖,對中國古代的華夷觀💱、正統論等問題加以深入研究🧑🏼🏭🤽🏽♂️,發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的論文🩺,格局宏大,眼光獨到,在史學界產生了重要影響。
——榮新江
目錄
《松漠之間:遼金契丹女真史研究》
自序
德運之爭與遼金王朝的正統性問題
遼朝國號考釋
遼朝“橫帳”考——兼論契丹部族製度
遼朝的頭下製度與頭下軍州
契丹族的歷史記憶——以“青牛白馬”說為中心
契丹名、字研究——文化人類學視野下的父子連名製
從《遼史·國語解》到《欽定遼史語解》——契丹語言資料的源流
遼《耶律元寧墓誌銘》考釋
“糺鄰王”與“阿保謹”——契丹小字《耶律仁先墓誌》二題
女真的漢化道路與大金帝國的覆亡
金中都“永安”考
春水秋山——金代捺缽研究
金代“使司”銀鋌考釋
再論阻蔔與韃靼
遼代的渤海遺民——以東丹國和定安國為中心
《金朝軍製》平議——兼評王曾瑜先生的遼金史研究
李錫厚《臨潢集》評介
劉浦江學術論著目錄
後記
《正統與華夷: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研究》
南北朝的歷史遺產與隋唐時代的正統論
正統論下的五代史觀
“五德終始”說之終結——兼論宋代以降傳統政治文化的嬗變
德運之爭與遼金王朝的正統性問題
歷史是怎樣寫成的😁?——郝經雁帛書故事真相發覆
元明革命的民族主義想象
“倒錯”的夷夏觀?——乾嘉時代思想史的另一種面相
太平天國史觀的歷史語境解構——兼論國民黨與洪楊、曾胡之間的復雜糾葛
附錄
《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再探——兼談《四庫全書總目》的早
期編纂史
關於天津圖書館藏《四庫全書總目》殘稿的若幹問題
四庫提要源流管窺——以陳思《小字錄》為例
劉浦江學術論著目錄
編後記
《遼金史論》
關於金朝開國史的真實性質疑
金代的一樁文字獄——宇文虛中案發覆
試論遼朝的民族政策
金朝的民族政策與民族歧視
渤海世家與女真皇室的聯姻——兼論金代渤海人的政治地位
說“漢人”——遼金時代民族融合的一個側面
關於契丹🙎🏻、黨項與女真遺裔問題
金代戶口研究
金代猛安謀克人口狀況研究
金代戶籍製度芻論
金代土地問題的一個側面——女真人與漢人的土地爭端
金代“通檢推排”探微
論金代的物力與物力錢
金代雜稅論略
遼金的佛教政策及其社會影響
關於《契丹國誌》的若幹問題
再論《大金國誌》的真偽——兼評《〈大金國誌〉校證》
《契丹國誌》與《大金國誌》關系試探
《三朝北盟會編》研究
範成大《攬轡錄》佚文真偽辨析
附錄 本書征引史料版本備覽
劉浦江學術論著目錄
重版後記
《宋遼金史論集》
窮盡·旁通·預流:遼金史研究的困厄與出路
契丹開國年代問題
金朝初葉的國都問題——從部族體製向帝製王朝轉型中的特殊政治生態
契丹人殉製研究——兼論遼金元“燒飯”之俗
再論契丹人的父子連名製——以近年出土的契丹大小字石刻為中心
再談“東丹國”國號問題
關於契丹小字《耶律糺裏墓誌銘》的若幹問題
《契丹地理之圖》考略
金世宗名字考略
祖宗之法:再論宋太祖誓約及誓碑
從神界走向人間:宋遼金時代宗教的世俗化與平民化
文化的邊界——兩宋與遼金之間的書禁及書籍流通
宋代使臣語錄考
在歷史的夾縫中:五代北宋時期的“契丹直”
河北境內的古地道遺跡與宋遼金時代的戰事
宋、金治河文獻鉤沉——《河防通議》初探
“樺葉《四書》”故事考辨
不僅是為了紀念
鄧廣銘與20世紀的宋代史學
鄧廣銘先生與遼金史研究
劉浦江學術論著目錄
編後記
專題鏈接:深切悼念 永遠銘記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