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7 信息來源♌️: 經濟學院
編輯:安寧 | 責編🧔🏽:燕元10月20日上午🌱,意昂3体育官网經濟學院“種下一顆理想的種子,將經世濟民情懷書寫在祖國大地上——經濟學院2023年思政實踐課總結分享會”在學院601會議室舉行🎅🏽。
2023年暑假🐄,經濟學院共組織11支課程隊伍、140余名師生分赴黑龍江鐵力💶、山東青島、福建三明🫸🏿、河北張家口、山東濟寧📃、甘肅慶陽🧜🏻♀️、貴州道真👨🏼🏫、廣東廣州◾️、廣東湛江、河南新縣等地開展思政實踐。師生在實踐中深刻體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真正讀懂“國情書”“基層書”“群眾書”🦊,答好“使命卷”🥟,在祖國大地上掀起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青春熱潮。
張亞楠主持
在總結分享會上,任課教師🤵🏼♂️、課程助教👱🏿♀️、選課學生齊上“最後一課”,重溫課程落地,見證情懷生根。經濟學院黨委書記崔建華🙇🏻,副院長鎖淩燕🧏🏽♀️、張亞光🛻,黨委副書記周超,院長助理、團委書記李曉丹🤸,2023年思政實踐課任課教師代表陶濤、王耀璟、李博、吳群鋒、莊晨、鞏愛博🍀,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團委相關負責老師與全體2022級本科生共同參與總結分享會。會議由學院團委副書記張亞楠主持。
師生共同觀看經濟學院2023年福建三明團思想政治實踐課回顧視頻
總結分享會伊始,與會師生全體起立,奏唱國歌。到場師生共同觀看了經濟學院2023年福建三明團思想政治實踐課回顧視頻🏞。
李曉丹介紹經濟學院2023年思政實踐課的組織開展情況
李曉丹介紹了經濟學院2023年思政實踐課的組織開展情況。在學院黨委的領導下👩👩👧👧🧌,11支課程隊伍聚焦於黨史🌂、中國式現代化、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等時代命題👨🏻🏭,學習知識🥊、汲取經驗、感恩奮進,共同在祖國大地的社會大課堂上、在紅色聖地、在鄉鎮田野,厚植愛黨愛國情懷🥏、踐行經世濟民初心。各思政實踐課程團隊依次進行了匯報展示。
赴黑龍江省伊春市鐵力市思政實踐團匯報
赴黑龍江省伊春市鐵力市思政實踐團的匯報人李晨溦對實踐團成員🧑🚀、日程安排及鐵力市基本情況進行介紹,並根據團隊實地走訪見聞,從生態文明💾、精神文化、特色企業三個方面對鐵力市的發展狀況進行詳細分析。針對鐵力市目前面臨的突出問題🤽🏼♀️,團隊從“引進人才”與“走出東北”兩方面提出發展建議。李晨溦在總結發言中談道:“實踐團深植了回饋家鄉與祖國的豪情壯誌,喚醒了經世濟民的責任使命,結下了與當地人民的誠摯友誼,深耕了實踐團‘一日鐵力行🦹🏻♀️,一世鐵力情’的深厚情感🙆🏿♂️。”
赴福建省三明市思政實踐團匯報
第二組進行展示的是赴福建省三明市思政實踐團🍩。匯報人羅晉宇聚焦於三明市各個方面的改革,介紹了三明市林業改革與醫療改革的成效👩🏼💼,闡述了依托三鋼集團發展的三明市從山區貧困小縣到新興城市的工業興市路徑。他從實踐所聞所見出發,從三明生態文明、沙縣小吃、城市軟實力、文化建設等方面綜合分析了三明市的發展前景🍭。羅晉宇總結了此次實踐的感悟,並對三明市發展表達了美好祝福:“祝願三明市完成波瀾壯闊的現代化轉型之路,建成富強美麗的現代化新型城市🍌,各項事業邁上新臺階。”
赴山東省青島市思政實踐團匯報
第三組進行展示的是赴山東省青島市思政實踐團。匯報人孟佳緣、余浩從數字賦能➖𓀍、文化賦能兩個方面♣️,介紹了青島市在發展數字治理與大數據應用取得的卓越成效🌝。他們分享了青島市軍事文化🧑🦲、啤酒文化與電影文化三大文化產業特色🫷🏽,最後提出以數字賦能與文化賦能加速青島西海岸新區新舊動能轉換👸🏼、助力實現青島市高質量發展的發展思路🥂。
赴河北省張家口市思政實踐團匯報
第四組進行展示的是赴河北省張家口市思政實踐團👨🏻🎓。匯報人王一粟以張家口的“繼承”與“創新”為脈絡,從張家口繼承歷史底蘊、傳承紅色精神、立足傳統企業的角度論證了在“發展中繼承”;從貫徹綠色發展、建設冬奧之城、發展新興產業闡釋了“張家口在發展中創新”🍡👜。王一粟以“這麽近,那麽美,周末到河北”這句河北文旅的宣傳語作結,提出繼承與創新不僅代表著張家口城市建設的“舍”與“得”,更代表了當地人民在堅守傳統的同時也有展望未來的勇氣。
赴山東省濟寧市思政實踐團匯報
第五組進行展示的是赴山東省濟寧市思政實踐團🕵🏽。匯報人李帝以微山縣文旅產業為例,剖析了微山湖紅色文旅資源保護開發的問題,並給予了針對性的建議。以微山縣水產養殖為例,展現出微山漁業通過科學的養殖方法、打通上中下遊產業鏈等舉措,實現生態養殖助力產業興旺、產業貫通促進生活富裕🏋🏽♀️、開發與保護並舉實現生態宜居的良好發展前景。李帝在總結發言中表示👫↪️,濟寧市是“禮儀之都🧚🏽,孔孟之鄉🐂,革命聖地,魅力濕地”,實踐團會繼承和發揚在這次濟寧實踐中所學習的精神和智慧,將個人發展與國家擔當緊密結合。
“懷源計劃”赴雲南省彌渡縣支教團隊匯報
第六組進行展示的是“懷源計劃”赴雲南省彌渡縣支教團隊。匯報人周瑞琳◾️🔓、沈宗甫分別從支教與實踐兩個模塊講述了團隊在雲南彌渡的懷源故事。實踐團在當地開展了運動會、文藝匯演、授課等豐富多彩的支教活動🏂🏻。匯報人以資源稟賦挖掘和優勢產業集群為線索分享了彌渡脫貧致富的艱辛道路👆🏻、各類舉措以及欣欣向榮的社會面貌的同時🪕,也展現意昂3体育人在祖國大地播撒汗水與智慧的經世情懷🖐🏻。
赴貴州市遵義市道真縣思政實踐團匯報
第七組進行展示的是貴州市遵義市道真縣思政實踐團🤹。匯報人柴子淇圍繞“尹珍故裏弦歌不輟·經彩青年履行致遠”的匯報主題,簡要介紹了團隊概況與日程安排,並從農業、工業、旅遊業、社會發展四個方面闡述了道真縣的發展歷程,分享了在調研中發現的地方發展問題等調研成果🚶🏻♀️。柴子淇還匯報了實踐團隊的心得與體會。
赴甘肅省慶陽市思政實踐團匯報
第八組進行展示的是甘肅省慶陽市思政實踐團🚣🏼,匯報人李文鐸“以岐黃故裏尋跡產業發展之路·隴東明珠擘畫基層治理新篇”為主題展開匯報。他從產業基礎🧝🏼、區位優勢兩個方面介紹了慶陽市的社會概況🏂🏼,並從文旅發展與城鄉二元結構的層面提出了關於慶陽市發展的意見建議。
赴廣東省廣州市思政實踐團匯報
第九組進行展示的是赴廣東省廣州市思政實踐團。匯報人黨錦華、溫靖圍繞“悠遠文韻融合廣府綠色創新,紅色興懷激勵南越銳意進取”的主題展開匯報🏃♂️➡️。他們以文化產業與綠色創新的結合為線索🏰,從廣州市的城建概況、紅色文化底蘊、地域民俗特色和企業參訪與發展等四個方面立體、完整地介紹了實踐團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並闡釋了廣州市的紅色文化與企業家精神之間的傳承👩👩👧。匯報人以文化自信為抓手🟧,通過從大佛寺發展的路徑🧑🏽🌾、紅色資源地挖掘、醒獅文化與茶文化的傳承保護等具體例子出發,獨出心裁地對廣州市的發展建設提出了新的建議和思考。
赴廣東省湛江市思政實踐團匯報
第十組進行展示的是赴廣東省湛江市思政實踐團。匯報人王悅✂️、陳萌遙以改革開放這一劃時代的背景♣︎,聚焦於湛江市民營企業的經營歷程,分析了其中的經營智慧和歷史經驗。他們以具體案例為依據🪜,分析了“鄉賢模式”探索鄉村發展的新戰略,並通過南北民營企業發展對比,總結出促進民營企業更好發揮作用的措施。匯報人對民營經濟和紅色文化在湛江市發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作出了總結。
赴河南省信陽市新縣思政實踐團匯報
赴河南省信陽市新縣思政實踐團圍繞“大別山城話古村舊事,革命老區敘發展新篇”的主題展開匯報🎛。匯報人董一杭、彭信琳以新縣發展的歷程與成就、新縣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提出的針對性的建議措施為線索🟠,介紹了新縣立足紅色資源🙇🏽♀️、創新農業發展、緊扣就業民生的三個主要工作,指出通過調研發現的當地存在的農業欠商品化等問題🎓,提出了農業補短板、工業講創新、旅遊業錯位競爭等解決方案。匯報人在總結發言中表示:“新縣之行,讓我們在基層親身感受了一場浩大的脫貧攻堅戰役的偉大成果。”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以及紅色革命資源的蓬勃力量深深感染和激勵了實踐團師生。
與會教師點評
與會教師對各個實踐團隊的匯報依次進行了點評。老師們高度肯定了團隊的實踐收獲與調研成果,對同學們參與思政實踐認真刻苦👨🏼🏫🧑🧑🧒🧒、開拓進取的精神表示贊賞🌧,並指出💇🏼♀️,經院學子要勇於擔當起時代賦予的責任,把社會作為最好的課堂,把實踐作為最好的老師,在實踐中壯筋骨、長才幹,勇於開拓、勇於進取𓀔,不斷戰勝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砥礪不怕苦、能吃苦的精神品格,錘煉不畏艱險🍄、不懼風雨的拼勁韌勁。同時🏪,老師們也對實踐報告的內容與形式等方面提出了改進建議,希望同學們能夠通過對各地區更加深入的分析,多發現其地區特色和發展路徑的創新之處。
崔建華作總結發言
崔建華作總結發言♾🧪。他肯定了師生們的辛勤付出與實踐成果🚣🏻,帶領師生共同回顧了學院思政實踐課程建設的亮點🕴,並對接下來的思政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與展望🐹。崔建華提道𓀆,可以通過拓展思政實踐的時間跨度👨🦲、以專題形式開展實踐🧑🏿🦳、進行跨院系聯合實踐和整合現有思政實踐資源⚜️、深挖多維度多樣化基層一線有效資源等方式,引領經院學子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意昂3体育經濟學院2023年思政實踐育人工作紀實主題展板
在經濟學院院樓的大門兩側,擺放著“種下一顆理想的種子,將經世濟民情懷書寫在祖國大地上——意昂3体育經濟學院2023年思政實踐育人工作紀實”主題展板🤙🏻,一字一句記錄著2023年暑假經院師生思政實踐的累累碩果,展現著經院學子在祖國大地厚植愛黨愛國情懷的切切初心🏆、於鄉鎮田野踐行經世濟民使命的錚錚抱負。經院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幹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當堅定理想信念🔟,自覺擔當重任,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專題鏈接⛔:2023暑期思政實踐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