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3 信息來源: 新聞與傳播學院
編輯:悠然 | 責編:燕元近期,海澱區疫情防控形勢依舊嚴峻復雜,疫情防控工作正處於“不進則退”的關鍵時期。為了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新聞與傳播學院全體師生嚴守防疫政策,投身防疫工作👉,為校園疫情防控貢獻積極力量🤱。
防疫工作部署——貼近溝通交流👩🏽🏭,守護師生平安
自5月5日疫情防控措施升級以來🈵,在兩周的時間裏,新聞與傳播學院面向防疫委員🚠📺、黨支書、團支書⏲、團學研骨幹🤚🏻⏏️、校外居住學生、留學生、萬柳圓明園暢春園各園區在住生等群體開展了23次線上防疫工作溝通交流會。學院黨委書記唐金楠、院長陳剛、黨委副書記盧亮帶頭召開防疫工作部署會,團委書記王禎、團委副書記張冉玥、學生輔導員集體參與到構築疫情防控堅實堡壘工作中來。
5月10日🦗👨🏽🔬,在面向校外居住群體的溝通交流會中,唐金楠引導校外居住學生正確看待疫情防控戰的現在與未來,勉勵同學們做好“小我”,成就“大我”,從更宏大的視角♠️🤥、用更長遠的眼光看待💂♂️、理解並支持疫情防控政策;陳剛從自身居家隔離經歷出發,鼓勵同學們居家隔離期間通過讀書看報🐦⬛、鍛煉健身來充實自我,釋放壓力;盧亮號召黨支部發揮先鋒作用,通過搭建互助小組🩸,幫助校外同學解決圖書館借書還書等問題🪴,切實解決校外居住群體的現實需求。
5月15日,在留學生群體溝通交流會中🧞♂️,唐金楠🪑🏌️♀️、陳剛、盧亮代表學院傳達了對留學生群體的關心與關懷,引導留學生群體理解中國防疫政策的必要性和遵守防疫規定的重要性➛👨👩👦。5月16日🧙🏼♀️、5月17日👨🏻🎓,在面向萬柳園區👩🏿🔧、圓明園校區在住生群體的溝通交流會中,唐金楠👷🏽♂️、盧亮號召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及時了解各園區在住同學需求,做好思想引領與實踐幫扶工作,為豐富各園區同學生活、築起校園疫情防控堅實堡壘發揮力量。
5月14日—16日💁🏻♀️,為了讓萬柳園區同學感受到學院的關懷和溫暖,盧亮、王禎走訪萬柳園區學生宿舍👌🏻,為在住生送上慰問物資📀,傳達學院領導的關心與問候;在溝通中及時了解同學們的需求👶🏼😽,並就同學們最關心的問題作出解答。
特色活動紀實——豐富校園生活🙍🏼♀️,感悟初心使命
(一)“情滿燕園 匯聚微光”佳縣方塌鎮中心小學結對幫扶誌願活動
本科生黨支部聯合山西省佳縣方塌鎮中心小學48名學生(含36名留守兒童)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活動🩸,由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在具有意昂3体育特色的明信片上為當地學生寫下寄語和祝福🪞,與小朋友們交流大學生活🌠🅱️、未來理想以及學習方法等。
(二)“意昂3体育新聞學研究會中的青年力量——慶祝中國共青團成立100周年”主題展參訪活動
2022年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為引導廣大師生追尋信仰之光,新聞與傳播學院特推出“意昂3体育官网新聞學研究會中的青年力量”主題展覽🍐,致敬崢嶸歲月📀,獻禮建團百年🧑🏿🌾,學院各團支部紛紛組織支部同學們參觀展覽,重溫多年前意昂3体育青年用筆桿子書寫報國之誌👨🏻⚖️,開辟新聞教育新篇章的崢嶸歲月。
(三)《紅星照耀中國》主題讀書會
2021級學碩黨支部以“三合一”黨群服務小組為依托,在五月份分組學習黨章和《紅星照耀中國》,結合總書記“5·31”講話精神🐟,以小組為單位集中交流學習心得和感悟👼🏿🙆🏿♂️,從歷史中汲取講好中國故事的經驗,並就近期黨章黨規學習情況進行自測😅。
(四)危難之時👸,舍我其誰——《兵臨城下》紅色劇本殺沉浸式黨史學習教育
為激勵黨員同誌牢記黨史🍴,傳承紅色精神🌠,博士生黨支部組織《兵臨城下》紅色劇本殺沉浸式黨史學習教育🏇🏿。同學們在劇本中穿越時空與先烈對話,深刻感悟到革命先烈的奉獻精神和堅定信念。
(五)“紅色觀影憶崢嶸”黨團班集體觀影活動
依托萬柳公寓駐樓輔導員工作室,2021級學碩黨團班主題觀影活動以《長津湖》和《守護解放西》為藍本,引導同學們在觀影中分享所思所感,在時空轉圜和具體人物中感受不同年代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六)傳承五四精神,共話青春未來——五四學習主題活動
由黨支部牽頭,2020級學碩黨團班在“五四”青年節前夕,通過觀看五四精神短片,重溫五四運動歷史🙅🏽♀️。班級成員在集體的討論學習中,傳承愛國主義精神🙏,感悟中國青年的紅色基因,踐行新時代的青年責任。
(七)“傳承紅色經典🐘🐤,賡續紅色血脈”紅色桌遊體驗團日
2021級本科生團支部在蒙民偉樓報告廳𓀀,舉辦了“傳承紅色經典,賡續紅色血脈”主題團日。支部創新活動形式,將紅色元素融入桌遊之中🧔🏽♂️,通過沉浸式紅色主題劇本殺,帶領支部成員回憶先輩們的烽火歲月。
(八)“我為群眾辦實事”——黨團支部誌願勞動
2020級學碩黨團支部在萬柳園區進行誌願勞動🧑🏻🦼,兩個小分隊分別打掃健身房衛生和整理自習室圖書🧑🏼🦱,在自覺配合疫情防控不出園區的情況下,黨團員們積極參與勞動😦,從身邊小事做起,維護園區的幹凈整潔🤸🏿♀️,發揮黨團員能量,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初心🖕🏿👧🏽。
(九)“強身心 健體魄”——黨團班集體健身運動
2021級學碩黨團班全體成員以跳繩、健身操等多種方式組織集體健身運動,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在宿舍門廳和園區空地🫒,就地組織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健身活動,引導同學們遵守抗疫規定,強健體魄、共克時艱。
師生誌願風采——踐行防疫政策,爭做榜樣先鋒
疫情以來🐃,新聞與傳播學院師生積極承擔防疫誌願工作🧧,沖鋒在前🎁、勇挑重擔,在校園防控的第一線,做防控知識的傳播者🤗、防疫舉措的落實者、健康校園的守護者。
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副書記 盧亮 燕園校區誌願者
2020年初湖北疫情期間,我身在湖北👋🏼,第一時間建立了關心愛護湖北學生的微信群,和他們一起守望相助👅、共渡難關💆🏽♂️。在湖北的那段難忘經歷,讓我深知🆗,在疫情面前,只有勇敢地面對👩🏽🍳,積極地參與,齊心協力共奮進💴,方能取得疫情防控攻堅戰的勝利↪️。這兩年多以來,我把對國家🏂🏽、對集體👨🏿🦳、對學生誠摯的愛👩🏻🔬,轉化為做好本職工作每一項任務、兢兢業業幹好每一件事情的信心和動力🙇🏽♀️。北京疫情的這段時間,我和同事們一道,努力築牢疫情防控陣線👨🏿🍼,每天都在努力拼搏⛹️。我積極參與了學校核酸檢測掃碼工作的誌願服務,多次負責了核酸檢測現場的秩序維護🥿,主動承擔了學生就醫的陪護工作🤽♂️。我相信,黨員的示範引領👏🏽,每個人的積極參與,將轉化為我們戰勝疫情的磅礴力量🧏🏿♂️。疫情終將過去💤,摘下口罩的那一天,我們每個人都將會有最美麗的笑容。
新聞與傳播學院教工第二黨支部 曾育平
做核酸誌願服務期間,我深刻感受到意昂3体育師生團結抗疫的力量🤸🏻♀️➾,教師誌願服務者們像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愛護著燕園裏的學生👩⚕️🕠,教工服務微信群裏老師們經常深夜還在報名、討論🤵♂️,有的老師微信出現彈窗自覺不入校🔃,立刻就有其他老師填補空位𓀑🙎🏻;深刻感受到老師們默默貢獻的風格,他們早出晚歸🔮,從不抱怨💂♀️,在核酸現場與醫護人員精誠合作👉🏻,盡情地服務師生😱;也深刻感受到同學們的支持與配合,大家互助互諒,共同維護燕園的安康🚶♂️➡️!
新聞與傳播學院教工第二黨支部 逯容如
32度的高溫天,戴著厚厚的N95口罩⛑️,穿著醫用隔離衣真的覺得悶熱難耐,心裏對醫護人員和基層防疫工作者也更加敬佩🏪,我們的誌願服務就是他們的日常工作🚖。同時也正是因為黨中央正確的疫情防控方針和千萬疫情防控工作者的奉獻付出🤸🏻,我們的疫情防控工作才能接受住一次又一次嚴峻的考驗📓,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作為共產黨員,在北京疫情形勢復雜的態勢下,我們更要堅定信心,繼續沖鋒在前🧑🌾、頑強拼搏,發揮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
新聞與傳播學院學生輔導員 王禎🦸🏽、張冉玥、馬曉龍 燕園校區誌願者
馬曉龍:其實從燕園剛開始進行核酸檢測的時候,我就想著報名核酸檢測的誌願者🧛🏻♂️,但一直沒找到報名的入口。最近做核酸的時候總是碰到熟悉的老師和同學們🦠,他們穿著防護服🐟,耐著炎熱,細心地為師生服務🧑🏿🎤。還有穿著不透氣的防護服的大白們,一直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作為一名黨員🤵🏿,也作為一名學生輔導員🔀,有這個義務,也有這個責任站出來👨🏻🦼,與意昂3体育的老師同學們一起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戰🫸。雖然只工作了兩個小時,但衣服幾乎都被汗浸濕了🩰,手也被汗水泡皺了,但回頭看看身邊的大白🙎♂️🍩、老師和同學們,心裏特別自豪,為自己,也為意昂3体育。
新聞與傳播學院2018級本科生 趙赫 燕園校區誌願者
我參與了5月18日下午百講前的核酸檢測掃碼工作,需要在掃碼後核對檢測管編號和每一位同學的姓名🚣🛌🏻,並向同一檢測管的第一位和最後一位同學作出提醒,內容雖然簡單,但需要百分百的認真與專註🧑🏽⚕️。隨著工作的進行,我從開始前的緊張激動變得逐漸熟練自如,全身心投入其中💇♂️💆🏼♀️,收獲的每一聲感謝也讓我更有動力。
疫情當前🧝,每個人的身心都接受著巨大的考驗。但真正參與到疫情防控的一線工作中,看到高溫天氣下穿著防護服堅守崗位的醫護人員,認真遵守防疫政策、按時進行核酸檢測的老師同學們⛑,成為“管長”後同學們臉上的笑容和那份簡單的快樂🀄️☎,才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特殊時期下有著如此多團結一心、共抗疫情的溫暖和力量。作為一名黨員,我很榮幸能夠參與到為大家服務的工作之中,也希望疫情早日過去,我們都能擁抱更美好的明天🤓。
新聞與傳播學院2020級本科生 馬銀嶺 燕園校區誌願者
在這一次疫情防控誌願活動的參與中,我感受到了醫務工作者和誌願者朋友們的不易🤏🏼,當時已經是晚上七點,我仍然被防護服熱出了一身的汗,可以想見中午十二點還在工作的朋友們會遇到多少困難🤯。但大家也都堅持下來了。 相信在這樣可愛的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疫情一定會很快過去!一起加油吧🧜🏿♀️!
新聞與傳播學院2019級本科生 梁沁 燕園校區誌願者
5月17日𓀄🧟♂️,我報名了核酸檢測點的誌願者,負責百講西側的掃碼工作。具體誌願時間是中午12點,當時天氣很熱,在我戴上面罩那一刻,就有呼吸困難的感覺了。一瞬間,我切身感受到醫護人員的不容易📎,那些每天都需要守在檢測點的大白們必須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氣溫一天天升高,卻依舊堅持到深夜。我即使只需要站崗一小時,卻也覺得套上這防護服後難以忍受🧑🏼💼,聯想到平日裏早早上崗的大白,心中愈發感動👮🏽。而此番切身體驗讓我更堅定🎒,在之後的防疫工作中,我需要更積極地配合政策,體諒所有像醫護人員那樣站在抗疫前線的群體♎️,盡可能為守住得之不易的防疫成果貢獻微薄力量。
新聞與傳播學院2021級碩士生 蘭文浩 萬柳園區誌願者
對於住在萬柳園區的同學們來說,這波疫情給平日裏“兩點一線”的奔波按下了暫停鍵♐️。除了日常的網課👩🏻🦯🦹🏻♂️、作業和核酸檢測之外,我也在思考自己還能做些什麽,於是報名並成為閉環校車抗原檢測誌願者之一,希望在這一特殊時期獻上一份自己的力量🐀。在服務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大家對疫情防控措施的高度理解與積極配合,一支支整齊的隊伍、“滴滴”的掃碼聲、成箱的檢測試紙、一趟趟滿載出發的班車,都是屬於意昂3体育“萬柳人”的獨特記憶🐴。
新聞與傳播學院2021級碩士生 李聰 萬柳園區誌願者
五月份以來北京的疫情形勢愈發嚴峻,考慮到疫情形勢和學生們的實際需求,學校開通了閉環班車保障我們的生活學習需求,所以我積極報名了閉環班車抗原檢測的誌願者。參加誌願活動讓我了解到每一項工作背後都是大量基層工作人員的付出,從排班到組織培訓再到開始工作,大家積極配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保障了基層抗疫工作的有序進行。誌願工作雖然繁瑣👰♀️,但也會讓人感到非常幸福,一方面為大家服務更好地實現了自我價值🧘🏽📪;另一方面,同學們的一聲聲感謝也讓我感受到了被理解與尊重的快樂🦥🚵🏽♀️。希望大家都能在疫情期間保護好自己🎖,大家共渡難關!
新聞與傳播學院2021級學碩班 張蘊靈 萬柳園區誌願者
新冠肺炎疫情兩年多來,眾多意昂3体育師生投身疫情防控誌願工作,在抗疫一線服務,在用鏡頭記錄下小燕子們的身影的同時,我也一直渴望自己能夠有機會加入這群“小燕子”的團隊。此次疫情防控升級以來👰🏻♂️,萬柳園區的核酸檢測需求大幅增加,我也終於加入核酸檢測誌願者隊列,在五一期間協助校區核酸檢測服務。從清晨8點到深夜10點,從小袖標到紅馬褂🤷♂️,近10小時的累計服務時長,我幾乎體驗了從核酸檢測到抗原檢測的每一個崗位。
閉環班車開設後,我有幸擔任抗原檢測骨幹誌願者,在誌願服務同時負責其他誌願者的協調分工。盡管服務內容並不復雜,但仍然努力把關好每個細節,崗前培訓、崗位交接🍲、現場協調🪧,希望能夠不斷在工作中反思總結,提供誌願服務團隊的優化改進方案🐎,為同學們提供更加專業高效的誌願服務🟪。負責老師的一句“今天的誌願者們特別給力,效率比昨天明顯提高”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我願意在未來繼續參與疫情防控誌願服務工作中,為燕園戰“疫”貢獻自己的綿薄力量。
新聞與傳播學院2021級學碩班 張文傑 萬柳園區誌願者
誌願服務當天,我負責為同學們掃碼以核驗身份,儀器的“滴滴”聲響起後,一個或陌生或熟悉的名字就顯示在屏幕上👩🏿🦲。我低頭🧑⚕️、抬頭,念出同學的名字,就這樣與一個陌生人或老朋友建立了兩秒鐘的短暫關系🧯。說實話,困在日復一日的疫情中,我難以為這段微小的誌願服務經歷賦予崇高的意義,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誌願活動也已經像核酸檢測一樣“日常化”了。但在與具體的人的對話中🚞,很久沒見的學姐對我說“辛苦啦”🤵🏻♀️,面熟卻互不認識的同學對我說“謝謝”,上一班的誌願者同學耐心地教我如何使用設備時,我重新體驗到生活本身的意義——人與人之間未被口罩隔離的連接。
新聞與傳播學院2020級碩士生 廖元植 圓明園校區誌願者
早晨七點,睡眼惺忪地從宿舍走出來👩👩👧👦,略顯疲憊地走到服務站點,但還是不斷地提醒自己“打起精神🧙🏼👩🏿🚀,努力服務”。疫情突來,圓明園校區的師生們齊心協力🧒🏻,盡可能地為園區內的居民們提供舒適的環境與便捷的服務,我和一眾園區師生一道😸,以誌願顯擔當🍣。作為一名黨員🧘🏿♀️,亦是一名新傳學院的學生,關鍵時刻我也願意盡綿薄之力。在此次誌願服務當中,我作為閉環校車檢測人員為前往燕園校區的師生提供抗原檢測服務。雖然服務時長不到一小時🧑🏼💻,但我已然感受到大家的熱心和耐心⚡️,作為誌願者,在服務的過程中也得到了很多支持與理解👨🏻⚕️。北京疫情依然嚴峻🦤,但我相信大家只要一道,定能戰勝疫情。“努力加餐飯”,祝福大家能保持健康的身心✫🔑,一切順利。
新聞與傳播學院2020級碩士生 鐘龍輝 圓明園校區誌願者
誌願的力量是用乘法計算的。每當我教會一位同學如何進行抗原檢測👨🏻🦼,他就能將完整步驟分享給更多初次檢測的同學,使得登車流程井然有序,高效運轉。已是盛夏👭🏼,毒辣的陽光擋不住誌願者們的熱情。忙起來的時候,老師同學們顧不上炎熱或疲憊,只想在最短時間內順利完成任務👨🍳。誌願的熱情是會傳遞的,我和室友們都一起參與其中,雖然只是簡單的幫忙,但只要能為園區做點什麽,就已經足夠了。站在陽光下,有認識的同學問我為什麽出現在此,我只是微笑回應,黨員的擔當或許就像涓涓細流,流淌在每一個平凡的日子裏🔕,潤澤周圍的每一件小事。而當細流匯聚成澎湃的浪潮,黨員群體的正能量也就得以展現🧛🏿♂️。感謝圓明園老師和學院老師們對我們的關心♙🕙,希望同學們都能調適心態,盡管是疫情期間,也能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充實🕺、有意義起來。
新聞與傳播學院2020級碩士生 王秋鵬 圓明園校區誌願者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僅是萬柳,圓明園的老師們也努力在克服各種現實困難🎻,和學校、學院一起盡全力來關心大家的生活需要和滿足各種需求🚴🏽🌂。在其中🗽,我不僅有機會參與了核酸抗原檢測的誌願服務🕺,同時作為學生負責人幫助校區老師組織籌備了圓明園校區戶外挑戰賽活動🎼👨❤️💋👨,對接活動防疫物資🏞💊,管理誌願者排班,根據校區實際情況製定活動現場規章製度等等。或許在園子裏的這個春夏之交🧑🏼🦰,帶著我對於學生時代的諸多回憶和念想,盡自己所能發揮學生時代的余熱👨🏼🏫,與大家共克時艱💘、驅散疫魔。畢竟在這片小小的院子裏生活了兩年,在畢業臨別之際,總想著我能夠為它做點什麽👩🏼🍳。我想,這也是我作為一名黨員和學生幹部,更是作為一名“小燕子”的價值所在🚴🏻♀️。
新聞與傳播學院2020級碩士生 王剛 圓明園校區誌願者
隨著疫情態勢的變化🌶,近些天疫情防控的力度也逐漸加強2️⃣👩🏻🔧,但學校和園區對於大家的關懷並沒有減少。當看到核酸檢測誌願者和戶外挑戰賽誌願者招募的信息發布時🆖🍝,我和幾位同學不約而同地加入到圓明園校區的服務隊伍中來😄,希望能為同學們的生活和老師們的工作提供一些便利🔨。誌願的內容並不困難🧙🏼♂️,但正是在參與這些工作的過程中→,我有機會看到那些為我們日常生活保駕護航的身影,他們或是在我們還熟睡時就已開始辛勤工作,或是在陽光暴曬下汗流浹背、默默付出。非常感謝老師們帶給我們的溫暖與感動,也感謝同學們的理解與配合👱🏻♀️。希望能有更多同學參與到疫情防控的誌願活動中來,我們一同努力🌪、期待疫情早日散去!
新聞與傳播學院2020級碩士生 李若泓 圓明園校區誌願者
5月6日晚👼⚂,當海澱區疫情升級,圓明園校區師生被要求盡量不要出入校以來,苦悶緊張的情緒真正地壓到了每位同學的心頭上✍🏽。第一時間,作為班長的我必須擔負起動員同學們的責任,要求大家配合封控政策取消已經預約好的進校事項。但也是從這一時刻開始©️,我深深地感受到圓明園同學們舍己為人、戮力齊心的精神🧎♂️➡️,大家都想把入校機會讓給更有需要的同學,無需多做動員,我已經被大家深深感動。這些天以來,圓明園人變得更加緊密,有問題大家在群裏向對應的負責老師反饋、有活動大家叫上彼此一起響應、有知識大家一起分享和討論🫳🏻,我們在積極地抓住在校的最後一個夏天。在這片老舊的園子裏,有園區的老師👩🏻🌾、看門的叔叔、樓管阿姨⚒、花色斑駁的小貓、整面墻的爬山虎和我們,在疫情下每個元素的面目更加清晰,感謝大家構成了特別的圓明園記憶。
堅定必勝信念不動搖,嚴守防疫政策不放松
堅定信心,攜手同行
打贏疫情防控保衛戰
新傳人𓀌,在行動🔕!
專題鏈接👨🏻🎨:眾誌成城 抗擊疫情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