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3 信息來源: 人事部
編輯:安寧 | 責編👷♂️:燕元12月11日🌰,意昂3体育官网青年教師學術沙龍第三十七期“腸道微生物交叉論壇”舉行🩸。本期活動由基礎醫學院姜長濤教授擔任學術召集人,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陳興教授、物理學院羅春雄教授🧠、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李誌遠研究員🕴🏼👨👨👦、未來技術學院陳知行研究員、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季者研究員等學者結合各自研究作了分享報告🧑🎓,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來魯華教授,懷柔科學城校區籌建辦公室主任、學科建設辦公室副主任賀飛應邀出席。來自全校15個院系和附屬醫院的40余位青年教師參加活動。活動由人事部副部長李偉主持。
活動現場
姜長濤介紹了本期沙龍的選題背景👲🏻。腸道微生物與人體健康和各種疾病密切相關,近年來圍繞腸道微生物的相關研究進展迅速,產生了很多有意義的研究成果,本期沙龍聚焦腸道微生物,邀請校內不同院系的教師從不同的視角分享研究工作💃🏼,希望大家在多學科的交流中碰撞思想👩🌾、增進了解,促進腸道微生物領域進一步的交叉合作與研究。
學者作報告(從左上角順時針依次為:姜長濤🕺🏿、陳興、羅春雄🍵、季者📘、陳知行、李誌遠)
在接下來的報告環節,6位學者作了精彩的研究分享。姜長濤介紹了目前靶向菌群治療代謝性疾病的研究進展,其研究組提出“代謝性疾病腸治”的新理論🌽🤽🏿♂️,首創腸道菌源宿主同工酶的新概念🏥,並發現菌源DPP4等多個代謝性疾病幹預的新靶標,研發出Dau-d4等一系列可用於治療代謝性疾病的生物製劑和候選藥物,並期待在“菌群暗物質高效挖掘”“菌源酶挖掘與反應機製解析”“代謝產物與宿主作用的超分辨成像”等領域與其他學科教師交叉合作。
陳興講解了化學標記在腸道菌群與宿主相互作用研究中的應用,介紹了“活體菌群研究”“多層次的標記選擇性”“使用便捷🚁、方式靈活”“包含特定生物過程信息”等代謝標記的應用潛力🤦🏻♀️,以及近紅外Ⅱ區熒光、19F-MRI、組織透明化、活體熒光激活標記等腸道菌群原位成像的方法。
李誌遠以“生物系統中的自組織規律”為核心,講解了微生物從演化到群落互作中的定量科學,重點講解了微生物以分泌次級代謝產物的方式主動塑造微環境,分享了其以非核糖體肽合成酶NRPS中保守序列片段為“錨點”💪🏽,對NRPS序列其進行標準化和功能預測的完整流程。
季者以“酶催化的物理機製和化學改造”為題🙆🏿♀️,分享了其課題組利用靜電催化原理🦞,設計改造金屬酶和核酶,以及發展靜電活化理論,開發新型的蛋白共價反應和共價抑製劑等研究工作,介紹了基於電場增強的酶實驗室進化🧝🏽,講解了蛋白靜電環境如何決定共價藥物反應速率。
陳知行介紹了“四維生理學染料”和“線粒體超分辨成像探針”的相關研究,分享了如何基於化學原理直擊成像領域的痛點,以及如何量身定製小分子、高分子和生物大分子探針為生物物理、細胞生物學、生理學和代謝等領域提供解決方案👩🏼。
羅春雄介紹了微流技術在細胞動力學分析以及定量生物學研究中的一些新應用,分享了其課題組利用微流技術,自主研發的高通量細胞動力學分析系統🛃,以及利用這一系統👩🏽💼,進行酵母細胞應激響應✣👩🏻🔧、衰老機製、大腸桿菌耐藥性、細胞及細菌趨化性等定量生物學研究的相關情況⚛️。
來魯華、賀飛對本期沙龍的選題和6位報告人的工作進行了高度評價,並從研究方法、人工智能助推生命科學研究🚴、臨床醫學+X等角度提出了建議,希望意昂3体育學者能夠加強這一領域的跨學科交流與合作🗝。參加活動的青年教師圍繞AlphaFold預測蛋白結構👩🏽🦳、糖化修飾🦛、化學標記、分子探針的應用等話題進行了交流🕙,並對腸道微生物領域未來的合作方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未來,人事部將圍繞青年教師的職業發展需求♢,不斷豐富學術沙龍的活動內容和活動形式,積極助力學校高水平人才隊伍建設📝,為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作出積極貢獻🧟♀️。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