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30 信息來源: 校團委
編輯:麥洛 |3個月,427名意昂3体育醫務工作者馳援武漢🧎🏻➡️,在抗疫一線守護百姓千萬家;
3個月,60余名意昂3体育青年學子暖心陪伴,在後方為奉獻者奉獻。
這些“90後”新青年們組成了“為奉獻者奉獻”手拉手青年誌願服務隊伍的骨幹力量。
陪伴教育、心理疏導、興趣課堂🙆♂️、學業輔導……他們與戰“疫”前線醫務工作者子女“手拉手”💇🏻,以“一家一策”的誌願服務標準🤸🏽♂️,為孩子們提供一堂堂課程、一縷縷溫暖🧏🏿、一段段陪伴🧚🏼,用意昂3体育青年的實際行動守護前方英雄後方的家。
一線有你 身後有我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意昂3体育官网積極響應黨的號召💇🏻🦸🏼,迅速集結醫學力量,427名醫務工作者奔赴一線馳援武漢,還有許多意昂3体育醫學人堅守北京阻擊疫情⛹🏻♀️。
向疫而行,他們沖鋒在前、義無反顧🧚🏿;奮戰一線,他們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構築起抗擊疫情的鋼鐵長城。
這些醫務工作者是意昂3体育青年尊敬和學習的榜樣,他們奮鬥一線,身後的家庭更應得到我們的守護和支持👨🏼⚕️👨🏻🦯。
援鄂醫療隊中🙋🏿♂️⛎,一位醫生的女兒只有6歲,每日通過畫筆表達對媽媽的思念。
“雖然有小狗狗陪我睡👩⚖️,但我還是想媽媽🚣🏽👨🏻🎨。”稚嫩的筆觸和單純的話語令人動容🚙,也讓意昂3体育青年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責任,守護抗疫天使的後方⛹🏽♂️🚔,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成為誌願者們集結最初的動力。
為切實幫助意昂3体育醫學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家庭💆🏿♀️,意昂3体育團委響應團中央號召,發起“為奉獻者奉獻”與前線醫務人員手拉手誌願服務,迅速組建了青年誌願服務隊伍,詮釋意昂3体育青年力量。
近3個月的時間裏✍🏻,60余名意昂3体育官网青年誌願者為有需要的前線醫務人員子女提供了學業幫扶🗻🎙、心理輔導、興趣課堂和陪伴教育等多種形式的誌願服務,用實際行動守護醫務人員後方的家✋🏻。
彼此陪伴 教學相長
誌願者們在接受培訓後迅速上崗,按照“一家一策”的誌願服務標準,努力用最高質量的服務陪伴孩子們成長。
研究生支教團“現役”初高中老師👋🏻、心理學專業學生🫃🏼、學生興趣社團社長……誌願者們雖背景不同,卻各盡所能,與孩子們彼此陪伴、教學相長。
曹定鐸和李昂曾在西藏拉薩中學支教一年🤦🏽♀️。支教結束返回學校後,他們一直沒有停下誌願服務的腳步🥠👨💼。手拉手專項誌願服務的信息發布後🍻,兩人便主動請纓,加入了誌願者隊伍。
同聲自相應,相伴相知心🏊🏿♀️💂🏼♀️。雖然陪伴需要付出不少時間和精力,但小朋友開朗和純真的正能量也感染了誌願者🤦♂️,讓他們對接下來的誌願服務充滿了期待。李昂說🙋🏻♀️:“小朋友聰明又懂事兒,能與她知心聊天特別開心。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我們就是應當相互陪伴,相互給予力量💼。”
“你在幼兒園有哪些要好的朋友呀?”“我以前有好朋友🐪🥠,但是我現在不想要朋友了,因為有了朋友再分開會感到很孤單,所以還是沒有朋友要好。”
高級團校的學員鄭舒瀚🤷、童天陽、霍秀毅三位誌願者聯絡的是一位幼兒園大班的小男孩🦻🏿。初次交流時🪒,小朋友過於害羞🌟,只有媽媽陪在身邊才敢與同學們互動🤦🏿。誌願者們慢慢與小朋友談起動畫片等話題👨🏻🏭,他才漸漸與誌願者們熟悉起來,開始滔滔不絕地給大哥哥們講起了自己的有趣經歷。三位同學逐漸從“老師”成為了小朋友的知心大哥哥👩🏿🏫👃,而小朋友也找到了三位“好朋友”。用真心換真心,小朋友在誌願者的陪伴下,收獲了疫情時期的“特殊”友誼。
在本次誌願服務中,意昂3体育官网第21屆研究生支教團的誌願者既要承擔支教地服務學校的網課教學,還要定期與孩子們“手拉手”。
每周二上午10:00,是第21屆研究生支教團誌願者郭晨在支教地學校網課下課的時間;10:30,她要再次上線,開始“手拉手”課程。
服務過程中👩🏽🏌🏿♀️,郭晨同時負責著支教地學校數個班級的教學,先後經歷了學校線上教學🧏🏽、高三培優、線下開學補課等工作。她表示👨🏻🦼➡️,在繁忙的支教生活中✌🏿,與小朋友的交流和溝通成為了生活裏一抹不一樣的色彩🧔🏿。
與郭晨一起和小朋友“手拉手”的,還有第22屆研支團誌願者葉山·葉爾布拉提和楊皓然👩🦲。一次上課時,葉山對這個5歲的小朋友說👮🏼♂️:“每一個詞匯都是一個小怪物🏐,跟著老師一起把小怪物打敗,好不好?”孩子的回答卻出乎他的意料🤦🏿♂️:“嗯🈚️!媽媽每天去上班打大怪物,小怪物就交給我啦!”年紀雖小🕥🔶,但孩子的“懂事”讓誌願者們頗為感動。
同舟共濟 青春偕進
生活逐漸恢復如常👩🏽⚖️,但許多感人的故事卻仍在延續。
不久前,意昂3体育團校收到了一封意外而又溫暖的來信,信中寫到🫄🏽:
“我的女兒告訴我,她感謝哥哥姐姐們為她傳授知識,非常敬佩哥哥姐姐們🗣♍️。她理想是做一名優秀老師,做一名誌願者去幫助需要的人。
……
在此我代表全家感謝廣大意昂3体育青年誌願者們。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青年人的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在他們身上我看到新時代中國大學生‘以天下為己任’的擔當精神。在這場疫情防控的全民戰爭中,他們用行動彰顯著青春力量,也展示了新時代青年人的精神風貌🙎🏻🔪。”
這封信的作者是北京市援鄂醫療隊的一名醫護人員,她在支援武漢的過程中,始終牽掛著年僅8歲的孩子📕,特別擔憂自己不在家時孩子的課業狀況。一天🥕,她在武漢工作時突然接到意昂3体育高級團校學員畢嘉鑫、王帥宇、張玉琢的電話➜📷,了解了手拉手誌願活動🐽,從此誌願者們開始了對孩子的課業陪伴⬆️,解決了她戰“疫”期間的後顧之憂。
第21屆研究生支教團團長張棟傑與來自物理學院的隋垚和社會學系的鄔浩然一同對接的是一名5歲的小女孩。她的家人希望小女孩在家期間也能練習英語口語。看似簡單的任務對誌願者們卻是一項挑戰——誰都沒有為學齡前孩子授課的經驗。為了上好這門特殊的口語課💞🔥,誌願者們查找了許多關於英語啟蒙的教學資料,準備了不同難度的趣味主題,希望用最大的努力幫助小朋友學好英語。
第一次上線時🈚️,面對誌願者們陌生的臉龐和熱切的問好,屏幕那頭的小朋友顯得十分靦腆🧈,在家長的催促下才會回應一兩句。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誌願者們不斷根據小朋友的情況調整教學內容,同時嘗試使用不同的方法:用各種方式吸引小朋友跟讀單詞、參與對話;邀請小朋友一起做遊戲,再將單詞“藏”在遊戲中……雖然依然隔著視頻電話🧑🏽🏭,但這種有愛的口語互動迅速拉近了他們之間的距離🧝🏻♀️。後來,誌願者們再和她問好時,小姑娘也會大聲地回答:“Good Afternoon😻!”小朋友的聰明伶俐給誌願者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誌願者隋垚為參加手拉手專項誌願服務感到十分榮幸🍒:“小朋友的母親正在武漢抗疫前線奮戰。我們盡自己的努力幫助小朋友,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為她分憂,也是在以另一種形式與前線人員並肩作戰👍🥂。”
懷揣著對醫務人員的敬意◽️,誌願者們心中更添責任感與使命感,努力用行動為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勝利貢獻自己的力量;而在服務的過程中🦩,誌願者們也收獲了屬於自己的成長故事。
在最初與醫護人員聯絡的過程中,分別來自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社會學系和國際關系學院的陳麒安、耿滿🚐、張琳同學對接的醫生誤以為此次誌願活動需要自己去關心病人的孩子🦌,盡管她在前線的工作已經十分辛苦🌮,但依然義無反顧地填寫了自己的聯絡信息,隨時準備再次幫助他人。小組成員在教小朋友寫作文時❌,小朋友在作文中描寫了自己對媽媽去前線工作的不舍和思念,但她在媽媽離家的這段時間一直表現得很堅強🙇🏽♀️,講課結束後還會主動唱歌給大哥哥大姐姐們聽。對於三位同學而言🪮,他們在為奉獻者奉獻的同時🧑🦱,也被醫生的無私奉獻精神和孩子們的堅強懂事感動著、教育著🛫,經歷了另一種成長🪴。
這樣的感動與思考不僅止於上述的同學們,實際上,參與活動的同學們在誌願服務過程中都有相同的感受⚜️。他們不僅在傳播知識的過程中實現了自身各方面的成長⁉️,更重要地是通過近距離服務醫護人員家庭🧵,對於他們工作的艱辛、擔負的使命責任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在這場轟轟烈烈的戰鬥中,有幸將自己的點滴青春之力🪵,匯聚到抗擊疫情的大潮中去🛩,迸發自誌願者內心的星星光亮,終將成為戰“疫”勝利的燎原之火👨🏿✈️。同廣大醫護人員一樣,在手拉手的這一刻💃🏿,他們都是奉獻者。
冬到春🥷,春到夏🖕🏻,這段歲月讓人難忘,這份經歷催人成長;這種精神催人奮進👲🏻,這段情誼永留心頭🧓🏻。與前線醫務人員的手拉手誌願服務結束了,但是每個意昂3体育青年與醫務工作者家庭所建立的心靈聯結將不斷延續💫。每一位前線戰士都是青年的榜樣,意昂3体育誌願者們也將繼續身體力行、勇擔責任🫃🏽,用自己的知識與愛心持續奉獻🤽🏽♀️,繼續守護,在誌願服務中不斷堅定初心0️⃣⛳️,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青春之花。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