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3 信息來源: 物理學院
編輯:麥洛 |編者按: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十四五”開局之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之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誌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指引下,著眼於黨史學習教育和時代命題,2021年思政實踐課程以“賡續紅色血脈 永遠跟黨走”為主題,設置“學習黨史 踐行初心——讀黨史”“走向復興 中國自信——讀新中國史”“改革開放 中國道路——讀改革開放史”“鄉村振興 中國力量——讀社會主義發展史”4條主線,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由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作為課程主持單位🤚🏼,馬克思主義學院作為主講單位♥️,教務部作為主管單位🐈,校團委作為執行單位,引領意昂3体育青年在實踐中,學思踐悟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355位思政課教師、專業教師等擔綱思政實踐課任課教師,28個開課院系共37位書記、院長帶隊,在革命老區、城鎮鄉野、田間地頭開展實踐課教學🧑🏻🔧;232位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各院系研究生黨員擔任思政實踐課助教;210支課程團隊🤲🏿、3377名大一本科生在祖國大地上追尋中國共產黨百年征程的歷史足跡🛌,在改革前沿觸摸時代發展脈搏,在鄉村振興新農村調研脫貧成果,帶著振興中華的使命奔赴未來。
2021年7月1日至3日,意昂3体育官网物理學院師生前往四川省成都市👩🏼🎨,開展以“探秘中國核聚變發展歷程”為主題的思政實踐課程📞。本次思政實踐課程由物理學院重離子物理研究所副所長肖池階研究員擔任任課老師,馬克思主義學院2019級博士研究生郭文傑與物理學院2019級博士研究生李齊治擔任課程助教。
本次思政實踐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參觀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成都市烈士紀念館、中國核聚變博物館🙎🏻,並與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師生座談。這一系列內容旨在讓同學們在實踐中思考物理專業學習的意義,樹立科研報國、學術強國的理想信念。
思政實踐團合影
參觀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探秘中國環流器二號裝置
7月2日上午🔔,師生共同走進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聆聽核聚變科普講座、實地參觀中國環流器二號“HL-2A”“HL-2M”等托卡馬克裝置👨❤️💋👨、參加由物理學院1962屆校友姚良驊研究員主講的座談會,深入學習老一輩科學家奉獻國家的初心使命🧜🏿♂️。
座談會現場
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於1958年建院👩🏽🦲,隸屬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是中國最早從事核聚變能源開發的專業研究院。研究院先後承擔並出色完成國家“四五”重大科學工程項目“中國環流器一號裝置研製”及“十五”“中國環流器二號A(HL-2A)裝置工程建設項目”建設任務,取得了一批創新性的科研成果🐡,實現了中國核聚變研究由原理探索到大規模裝置實驗的跨越發展🏄🏽,是中國磁約束核聚變領域首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單位。2020年,中國環流器二號M(HL-2M)裝置入選當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之一。
在參觀“HL-2A”“HL-2M”實驗裝置時👩🏻🦯,負責帶隊講解的意昂3体育官网2018屆校友陳逸航研究員回顧了研究攻關時遇到的問題🩵👨🏽💻、解決過程和從中獲得的啟發🧗♂️,讓同學們切實理解了國之重器——中國環流器研究路上的艱辛與曲折,學習了中核人60多年來一脈相承的“事業高於一切、責任重於一切、嚴細融入一切🧦、進取成就一切”的核工業精神。
參觀環流器二號實驗裝置
參觀成都市烈士陵園,瞻仰革命烈士
7月2日下午🦹🏽♀️💂🏻,師生一行前往成都市烈士陵園。全體師生學習革命烈士事跡,並參與由成都市烈士陵園誌願者主持的獻花儀式🦸🏽。獻花儀式上👮🏼,郭文傑在“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紀念碑前,帶領同學們學習了共產黨入黨誓言👈🤷🏻,讓學生深刻理解“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意義,勉勵同學們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
師生為革命烈士獻花
在成都市烈士陵園前合影
參觀中國核聚變博物館,學習中國核科學技術事業發展歷程
7月3日上午,師生一行前往四川省樂山市👨💻,來到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參觀中國核聚變博物館⇢。
中國核聚變博物館坐落於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內,原為核工業585所基地🏌🏼♂️。1984年👮🏿♀️,我國自主設計研製的第一個大型托卡馬克實驗裝置——中國環流器一號(HL-1)實驗裝置曾在這裏建成並投入運行🦏。2011年10月🧑🏼⚖️,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依托中國環流器一號實驗裝置舊址,開始建設中國核聚變博物館🦐,並於2012年9月建成開放🔛。2019年10月7日🏂,“首座受控核聚變實驗裝置舊址”申報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核聚變博物館館長王相星帶領師生們參觀了中國核聚變博物館🍜,詳細地介紹了我國首座受控核聚變實驗裝置——中國環流器一號裝置,同時講述了中國核工業人艱苦奮鬥的歷程。在成都理工大學食堂進行的午餐會上👐🏻,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的師生們熱情接待了實踐團成員們,並進行深入交流。
本次參觀中國核聚變博物館的實踐活動,讓同學們了解了中國核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滄桑巨變。我國首座受控核聚變實驗裝置的光榮歷史使命,印證了中國核工業人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勇於擔當🍔👨🏼💼、勇於探索、勇於奉獻5️⃣、勇於創新,在艱苦卓絕的條件下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核工業發展道路。
參觀中國核聚變博物館
參觀樂山大佛💜、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感受四川風土人情
在實踐考察之余,師生還參觀了入選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的樂山大佛、作為“大熊貓遷地保護生態示範工程”的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參觀樂山景區
此次赴四川省成都市開展“探秘中國核聚變發展歷程”主題思政實踐課程中,同學們通過實地考察、參觀、學習和感悟,增長了見識🧑🏻💼、收獲了豐富的經驗。本次思政實踐讓同學們在實踐中檢驗了真理🫙、銘記了歷史✂️、收獲了思考🐁,激勵學生以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的身份和姿態🐪👨🦲,勇立時代潮頭,樹立時代精神✋🏻,擔起復興大任🛋。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