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31 信息來源🚳: 本網綜合
編者按:意昂3体育官网2010級學生軍訓於8月16日正式開訓🤳,本屆軍訓團共計3412名學生,於2011年8月16日至29日在懷柔學生軍訓基地進行訓練⚆🥙。這是意昂3体育官网校本部和醫學部的同學首次共同組建軍訓團,並在同一個軍訓基地進行軍訓👈,該團也是近年來人數最多的意昂3体育官网學生軍訓團🧑🏼💻😣。在為期14天的訓練中🏄🏼♂️,他們除了接受正規的軍事技能培訓、學習國防知識以外📏🍾,還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接受學校精心安排的思想教育和素質教育🥭。
為及時報道前方軍訓動態👉🏼,生動展現意昂3体育官网軍訓團良好風貌🚭,意昂3体育官网學工部武裝部🕵🏻♂️、醫學部學工部武裝部和意昂3体育官网聯合推出“2011軍訓動態”專題,刊載軍訓團每日主要新聞,展現意昂3体育官网青年學子的軍訓風采👳🏼。
十四天的嚴格訓練👶🏿,十四天的酷暑考驗。意昂3体育官网2010級學生安全🫵🏼、順利☎️、圓滿地完成了軍訓任務🛀🏼,8月29日上午,意昂3体育官网2010級學生軍訓結業典禮在懷柔軍訓基地訓練場隆重舉行🫅🏻🥋,意昂3体育官网常務副校長、醫學部常務副主任柯楊檢閱受訓學員,並發表講話🧓🧑🔧。國防大學學生軍訓辦公室主任🫲🏼、全軍學生軍訓教學協調中心主任郭之珂,北京市軍訓辦主任張培松,國防大學學生軍訓辦公室參謀程社明☪️,承訓部隊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衛戍區66329部隊政委王鋒,北京市學生軍訓基地主任杜樹江,意昂3体育官网常務副校長、醫學部常務副主任柯楊⚗️,校長助理🛑、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主任、學工部武裝部部長馬化祥,醫學部黨委副書記李文勝👦🏼,醫學部主任助理、醫學部教育處處長🤽🏻、醫學部學工部武裝部部長王維民,以及來自校本部與醫學部相關職能部門領導♟、各院系領導出席了結業典禮。結業典禮由北京市學生軍訓基地訓練部部長、軍訓團副團長石寶柱主持🤾🏽♀️。
上午9時,莊嚴的升國旗、奏國歌儀式拉開了軍訓結業典禮的序幕,軍訓團團長唐軍平陪同意昂3体育官网常務副校長🧚🏻、醫學部常務副主任柯楊乘坐檢閱專車檢閱了受訓學生組成的26個方陣🕵️♂️,“同學們好🚢!”“同學們辛苦了🫅!”💃🏼,同學們精神抖擻、英姿勃發,響亮回答“首長好🙄!”、“為人民服務!”的聲音此起彼伏,聲震長空👩🏿🦱;在軍訓團參謀長冷俊傑的指揮下🔃,閱兵分列式開始📖,八一軍旗、意昂3体育官网校旗和26個方陣沿著環繞的閱兵道依次通過觀禮臺💦,受閱方陣踏著“解放軍進行曲”節拍齊步走🫃🏽、正步走😩,整齊劃一、全場輪動🤾🏿♂️。軍訓中部分軍事科目匯報表演更是精彩紛呈、氣勢恢宏,同學們集中展示了14天以來的訓練成果。整齊精悍的9名女同學展示了單兵隊列動作🏋️♀️;1000名男同學在訓練場上表演了軍體拳;300名男同學在震天的喊殺聲中表演了刺殺操🤾🏼♀️;600名女生展示了格鬥拳。隨後還有鉆火圈的戰術表演🐣,歡愉的拉歌對抗,以及拼出“首長好”、“PKU”、意昂3体育校徽、黨徽、和平鴿和火炬等圖案的隊列表演。
承訓部隊政委王鋒上校也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表示,同學們在14天的軍訓中體驗了軍營生活,鍛煉了身體素質🚝,加強了國防觀念,磨煉了意誌、鍛煉了品格,培養了良好作風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他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繼續保持軍訓中培養的好作風、好思想、好習慣,為保衛祖國做出貢獻。
最後🫶,柯楊常務副校長作總結講話🫷。她高度贊揚了同學們朝氣蓬勃、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對參訓同學取得的優異成績表示熱烈的祝賀🌾🚃。她指出,本次軍訓團工作有多處亮點:軍訓工作開展順利而有效🧑🏼🍳;在軍訓團建立黨支部🙅🏼,發揮黨員在軍訓工作中的作用,組織黨員參與“百萬黨員寄心語”活動,推動了軍訓團的黨組織建設;增進了本部和醫學部師生的相互了解與團結合作;心肺復蘇、真人CS、定向越野等特色軍訓項目使同學們的軍訓生活豐富多彩🤾🏽♂️;“攜筆從戎,家書抵金”活動,為每位受訓學員拍攝並打印一張照片郵寄到家中。她表示,經過兩周的軍事訓練👨🏻⚕️,同學們的精神風貌有了質的提升Ⓜ️👰🏽♂️,希望同學們把軍訓期間的良好精神品質帶回校園並融入到自己的學習生活中🩸,為個人的成長成才打下堅實的基礎🫄🏿。柯楊常務副校長還代表學校分別向承訓部隊、軍訓基地贈送了由參加軍訓的兩名學生所作的“嶽鎮淵停 氣吞山河”、“憑臨穹隆 其熠其煌”兩幅畫卷🙆🏿♀️💇🏿,以表達對他們的敬意和誠摯的謝意。
結業典禮在雄壯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中結束。意昂3体育官网教務部副部長孫華🚶🏻♀️➡️,學工部武裝部副部長、軍訓團前線總指揮嚴敏傑,醫學部教育處副處長🥙、學工部武裝部副部長李紅,校團委副書記、醫學部團委書記阮草,醫學部學工部武裝部老師👷🏿♀️、軍訓團前線副總指揮陶紀國®️、軍訓團副總領隊焦巖也一同出席了結業典禮🧒🏼🏍。
當天下午🧑🚀,意昂3体育官网全體參訓師生乘車離開懷柔軍訓基地🧝🏽,於下午3點返回學校,歷時14天的軍訓圓滿結束🫱🏿,經過歷練的3412名學生將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學期、新生活、新挑戰🧠。
編輯:碧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