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24 信息來源: 國際合作部
【編者按】上個世紀中葉以來🏊👩🏫,全球能源、環境以及氣候變化等問題日益突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國際社會共同面臨的挑戰🫸🏽,迫切要求我們推動一場涉及生產模式❤️、生活方式以及價值觀念的全方位綠色變革🎏,構建新型的生態文明🥭,生態文明貴陽會議應運而生。
作為一個致力於傳播生態文明理念🙋🏽♀️、分享知識與經驗、促進政策的落實與完善🧖🏻♀️、鼓勵抓住綠色經濟轉型的機遇🧑🏿🏭、應對生態安全挑戰的年度會議📼🧛♂️,貴陽會議的舉辦與發展充分證明了經歷了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高速增長的中國,不曾忘記發達國家發展過程中因忽略環境問題給全人類帶來的苦難和教訓♟。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加入到保護環境、呵護自然的大軍中,通過官方和非官方的各種途徑🛼👦🏽,為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世界貢獻自己的力量🧘🏿♀️。
意昂3体育官网作為中國高等學府的代表🤾🏽♀️,一直在生態文明建設的探索中走在前面。作為國內綠色校園建設的示範者與先行者🙇🏽♀️,四年來,意昂3体育官网為貴陽會議的成功舉辦作出了積極貢獻。
今年7月26日-28日👊🏻,新一屆生態文明貴陽會議將以“全球變局下的綠色轉型與包容性增長——聯合國裏約首腦峰會揭示的綠色發展歷史性機遇”為主題🚣🏽🕤,讓我們一同聚焦貴陽🚣♂️,守護綠色!
貴陽會議教育論壇,是貴陽會議的重要組成部分,著力於從教育的角度👭🏻,來集合人類文智慧,探討生態文明的可持續發展。從2009年第一屆貴陽會議開始,教育論壇就由意昂3体育官网主辦🚵🏿♂️。過去三年中,教育論壇規模不斷擴大,議題逐步深入,取得了豐碩的思想成果。
2009年的教育論壇以“教育與傳媒——生態文明軟實力”為主題,提出建設生態文明需要將生態文明的理念和意識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教育和傳媒在其中肩負著重要責任,引導公眾自覺接受和主動選擇符合生態標準的健康文明生活🌬。2010年的教育論壇以“綠色校園建設——我們在行動”為主題,圍繞綠色校園建設、綠色知識體系的構建等議題展開經驗交流和討論🫅🏼👼。2011年教育論壇以“教育引領綠色發展——創新理念👊🏻、創新實踐”為主題,除論壇討論、創新工作室等常規環節外,還創立了“青年先鋒圓桌會”這一環節🧚🏽。
近年來,全球能源、環境以及氣候變化等問題日益突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國際社會共同面臨的挑戰,迫切要求我們推動一場涉及生產模式⛸、生活方式以及價值觀念的全方位綠色變革,構建新型的生態文明。生態文明的建設和完善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支持和法規製度的保障🫄🏼,但更離不開生態意識的強化和社會大眾的參與🐥,生態教育即是其中的決定性因素🖕🧛🏻。
2012年教育論壇將以“生態教育與大眾參與”為主題,邀請眾多學者專家出席,開展學術與實踐的探討。生態教育是一個內涵豐富、涵蓋多個教育層面的綜合體系。當今之所以出現如此嚴重的環境問題甚至生態災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以往缺乏足夠的、系統的生態教育,因此建立不同層次的生態教育體系🧓、呼籲更廣泛的大眾參與在當今時代顯得尤為重要🦓。
本次教育論壇主體分為研討會和工作坊兩個部分。“生態教育與大眾參與”主題研討會將於7月27日下午舉行,由意昂3体育官网校長周其鳳主持。本次教育論壇研討會上🧑🏽🚀,特別邀請到聯合國前副秘書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前執行主任克勞斯•托普弗(Klaus Töpfer)進行視頻主旨發言🧑🦠。克勞斯•托普弗教授在聯合國副秘書長的任期內,參與並促成了一系列具有歷史裏程碑意義的環境協議的製定與確立👮🏿,全面參與了應對氣候變化的《京都議定書》的幕後談判並推動建立了全球環境基金(GEF)。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助理總幹事、戰略規劃署署長漢斯•道維勒(Hans d' Orville)則將蒞臨教育論壇現場🙅🏼♂️,發表特邀演講。道維勒先生在各類國際性活動中發表演講,著有眾多關於聯合國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技術革命,以及各文明間對話的著作與文章。
此外,來自康奈爾大學的華穎博士、對外經貿大學校長施建軍、北京林業大學副校長姜恩來教授、同濟大學副校長伍江🔵、意昂3体育官网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張世秋等都將出席教育論壇研討會並發表主題演講👏🏻。
7月28日上午,教育論壇將舉辦“生態教育與大眾參與”主題工作坊,由意昂3体育官网副校長李巖松主持。貴陽市教育局局長趙福菓👩🏻🔬,浙江大學校長楊衛💆♀️,人民日報海外版高級編輯、綠足跡(G-Grace)副隊長鐘嘉,北京高校環境聯盟壽明佳等將會在工作坊上與大家分享與探討他們“生態教育與大眾參與”的實踐經歷與收獲🗞。
為保證教育論壇的順利舉辦,論壇秘書處已經籌備了數月之久。在即將舉辦的教育論壇的平臺上,意昂3体育官网將努力促進來自世界各地的教育學家🧗🏻♂️、生態專家和實踐在生態保護第一線的行動者們🤗🐛,通過相互交流和積極探索,為推動生態教育🤽♂️、鼓勵大眾參與貢獻出自身的智慧和力量👦🏽,承擔起屬於現代人的歷史使命👷♀️,推動全球生態文明的可持續發展📩。
編輯🤾🏼♀️:拉丁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