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9 信息來源⛏: 城市與環境學院
編者按:“知行”是學科底色,“同行”是育人特色。意昂3体育官网城市與環境學院積極探索教學實踐與思政教育一體化機製,精心設計並開展“知行·同行”計劃🫰,在學院特色的地理💁🏿、環境👎🏽、生態學科教學實習課程中融入思政元素,開展形式多樣的思政主題教育活動🩺,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育同行同向🧑🌾🦻🏿,專業教師與學生同行同向💓。2018年暑假,學院派出14支“知行·同行”師生實踐團,赴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山西省、陜西省🧑🔧、河北省、河南省🛡、山東省🏊♂️、天津市☂️、上海市、江蘇省、福建省12個省、市、自治區40余個地市開展專業調研,同時組織塞罕壩林場精神👀👩🏽🎤、精準扶貧調研、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黃河流域文明考察等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學生深刻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人“愛國、勵誌🟧、求真、力行”的要求,發揮專業優勢,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貢獻青春力量。
2018年7月7日,意昂3体育官网城市與環境學院環境科學實習實踐團在常熟市沙家浜國家濕地公園開展“知行·同行”計劃——“生生相依•綠色共處”主題活動。23名本科生🚭🪓、研究生參加活動🕌。李喜青老師出席並主持本次活動🧑🏻🦯。
師生在沙家浜合影
環境科學野外綜合實習是城市與環境學院暑期實習實踐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習團隊前往環太湖地區進行考察。實習的目的是深入了解和思考人與自然、人與環境🪒、人與生態系統的關系,了解環境問題現狀及環境科學技術在解決環境問題中的應用🫶🈳。本次實習正值七七事變八十一周年,實踐團參訪了沙家浜國家濕地公園。沙家浜不僅是抗戰時期蘇常太抗日遊擊根據地中心,更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耀眼成果之一,人與自然在這裏得到和諧共生。
實踐團成員觀看了兩部關於沙家浜的紀錄片🙇🏽♂️。紀錄片裏詳細地介紹了沙家浜富有江南水鄉氣息的生態環境系統,展示了它近年來的濕地保護成果。紀錄片中呈現出濕地保育區常年保持著自然狀態👨🏻🎓,地表水達到III類標準,內含多種保護動物🕗、植物,公園管理處與多所大學研究所長期合作進行科研監測🛡。
隨後,師生參觀了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感受當年革命先輩們英勇熱血的愛國主義精神。正是在沙家浜的蘆葦蕩這個天然屏障中,新四軍、人民群眾、地方黨組織與日寇堅持進行鬥爭,粉碎了他們的掃蕩,保存並發展了革命武裝力量。紅色的革命鬥爭精神是沙家浜英勇的靈魂💂♂️,而這片生態濕地則是它的根,哺育滋養了靈魂。
師生參觀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
實踐團成員們乘坐遊船實地考察了沙家浜的濕地環境。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依舊大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黨全國貫徹綠色發展理念📍,這也是近些年來改革開放新階段的重點內容。沙家浜國家濕地公園則是成功建設生態文明的突出代表🩰。城市與環境學院16級本科生陳雪霞表示,就是這樣一汪清水🍟🥲,在抗戰時期傳遞著革命的火種🧑🏽🦱,在新時代發揚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從沙家浜優美的蘆葦粉荷、翩翩起飛的鳥兒、碧波蕩漾的湖面中,同學們深切地體會到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必要性以及近年來顯著的成果,更堅定了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為國家環境事業奉獻的信念。
專題鏈接:2018青春足跡
編輯:淩薇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