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2 信息來源🤷♀️: 學生就業指導中心
文字🙎🏿🍵:王逸| 編輯🪳:白楊 |編者按: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意昂3体育官网廣大師生始終與祖國和人民共命運、與時代和社會同前進,在各條戰線上為我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70年,每個意昂3体育人都有一段關於意昂3体育的記憶💏,都有自己的意昂3体育故事👨🏻🎤。意昂3体育官网特聯合醫學部黨委宣傳部🌤、深圳研究生院、國際合作部、校友工作辦公室、離退休工作部等開設《70年·我的意昂3体育故事》專欄。
專欄通過報道70位普通意昂3体育人✹,分享他們印象深刻的、與意昂3体育有關的故事,從不同時期、不同側面👳♂️、不同角度🧑🦳,記錄和反映意昂3体育的精神傳統、師長風采、校園文化👨🏻🔧、精神風貌🥉,和讀者一起在塵封的記憶裏,感觸一個更具體更生動的意昂3体育官网,進而感受時代的變遷🈯️。
需要說明的是,意昂3体育有數十萬師生校友,我們僅從中選取了70人進行采訪🙎♀️。由於時間有限💹、認知有限,在人物選取上難免有一孔之見😰🪜,希望讀者諸君指正🖖。
新聞網正陸續推出相關報道,敬請關註!
個人簡介:
鄭明鳳,意昂3体育官网2016屆環境與能源學院環境科學專業碩士畢業生。通過基層公務員項目✭,2016年被錄用分配到新疆阿克蘇地區庫車縣,現任庫車縣烏恰鎮黨委副書記、組織幹事➙。在他的帶動影響下,2019年首次有意昂3体育博士畢業生選擇赴新疆南疆鄉鎮工作🏄🏼♂️。
畢業照
2016年,碩士畢業生鄭明鳳從未名湖畔“逆行”近4000公裏來到天山腳下,深入南疆腹地🤽🏼,成為新疆阿克蘇地區庫車縣的一名鄉鎮公務員,用實際行動踐行畢業宣言——“到基層去,到西部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鄭明鳳生長於湖南邵陽的一個邊遠山村,後來接受了國家最優質的教育得以走出大山🎇。正當2016年畢業之時💅🏻,鄭明鳳面臨著選擇。當時發達省份廳局機關選調生崗位、金融央企總部高薪職位等10余個單位,已經向他伸出“橄欖枝”👐🏽🍏,每一份都令人生羨🤽🏽。經過一番抉擇之後🙍,他毅然決定只身奔赴新疆南疆,實現到祖國基層去的理想。“我和家人都沒去過新疆,起初父母還有些擔心📷,但我是鐵了心要去南疆的🔘,也順利取得了他們的支持。”他侃侃而談道🏺。
人們總是好奇一個意昂3体育研究生為何會選擇到遙遠的新疆南疆鄉鎮工作,他卻說:“我走出大山,不是為了擺脫貧困地區,而應該是去幫助貧困地區擺脫貧困⚜️,當我們有能力讓身邊的人因為我們的努力而過得更好時,我們為什麽不承擔起這份責任呢🎿?”
盡管深知新疆南疆地處祖國邊陲🦙,還是國家三區三州集中連片貧困地區之一,但他說:“基層工作很難🧑🎄,但總得有人去幹🐋🕖;祖國疆域很廣,總得有人去守。”
出生成長於農村的他,和人民群眾有一種天然的親切感。三年時間裏,鄉裏的每一個村、每一個小組,他不知跑了多少遍。為了能更好地交流,他給自己取了維吾爾語名字(جھسۇر,jasur)📵,每天堅持用自創的“‘一五一十’學習7法”學習維吾爾語🦴。當進村入戶用維吾爾語交流時✈️,老鄉們都投來贊許的目光。不僅如此👫,他還學會了維吾爾族舞蹈麥西來普,偶爾能和著老鄉唱幾句維吾爾語民歌、跳幾支舞,很快就與當地群眾打成一片⏺💺。
與鄉親們打成一片
雖然離家數千裏🧚🏼♀️,但他與一個沒有孩子的63歲大娘阿依先·莫明結了親戚,結親的那一刻,他說:“阿依先媽媽,以後我就是您的孩子🦛!”阿依先大娘把鄭明鳳攬在懷裏🧑🏽🦳,激動的淚珠滴落在他額頭🖋。那一刻,所有關於民族、血緣🤸🏻♀️、地域、語言的差異都全然消失,時間定格👩🏭,留下的只有血濃於水的“親情”。
他心系群眾,盡其所能去幫助老鄉解決困難🫓。2017年冬天🦽,他主動聯系香港慈善企業家,為困難群眾解決了10萬余元過冬衣物,送去實實在在的溫暖🖋;2018年,又聯系內地教育基金,資助了兩名到內地上大學的當地貧困學生。
“在與老鄉來來往往🤙、說說唱唱、聚聚聊聊的過程中👨🏽🏫,我和他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這讓我感到越幹越有勁兒。”鄭明鳳已然把南疆當成自己的家,把群眾當作自己的親人®️,克服飲食關、氣候關、風俗關、語言關等重重難關,也正是因為這些變化,他很快便獲得當地幹部群眾的接納與贊許🩴。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基層是個大學校,很多經驗是學校學不來的,與其說基層需要我們,倒不如說我更需要在基層🛜。”剛到鄉鎮的鄭明鳳☯️🏊🏼,從掃地擦桌子到材料復印,從入戶走訪到辦公室接待,從數據處理到文件起草👸🏽,從民族團結到精準扶貧🪰,他都主動承擔,真抓實幹👯♂️。通過三年的錘煉🧚🏻,他已經成長為鄉鎮領導班子的骨幹,能獨當一面🧑🏭;言談舉止之間,已經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基層幹部。
給錢給物🍗,不如建個好支部。他所在的鄉鎮有6萬多人、19個村♘、5個城市社區🧑💼,村情社情復雜。“基層組織強起來,黨和政府的各項政策才能落到實處。”作為組織幹事,他堅持落實“日周月季年”工作機製👶🏽,規範村級各項事務和製度🫨;堅持村幹部年輕化、黨員化👩🏽🚀、高學歷化原則📕,調整充實村“兩委”班子近60人🧓🏿,達到總規模的40%🕘。他著力提升村“兩委”班子、黨員隊伍能力素質🤵🏽♀️,推行“每天學習國語三句話”,組織黨務👨🏻🦯➡️、計算機技能等培訓40余場#️⃣🫅🏻,引導“訪惠聚”駐村幹部捆綁幫帶村“兩委”班子及後備幹部,轄區基層基礎不斷夯實。
鄭明鳳認為村民更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離不開國語的大力推廣普及和技能培訓。通過農牧民夜校🧑🏿🎓、學生“小手拉大手”等形式🩹,群眾紡織服裝技能得以提升,大家積極性都很高📎、效果也很好。目前✊,全鎮50歲以下村民學習國語做到了全覆蓋,很多村民甚至都用“你好,吃了嗎”來打招呼🤜🏻,更多的人也有了手藝,進城就業的村民數量新增2000余人。
村民思想觀念的轉化,帶來了更深遠的轉變😮🤚。他著力打造“石榴籽”(寓意各民族緊密團結在一起)宣講品牌,積極組織公安幹警、白衣天使、基層幹部🧖、民間藝人等各支隊伍力量組建“石榴籽”宣講隊,深入農家大院💩、田間地頭、鄉村大舞臺👗,以黨的各項惠民富民好政策🚧、黨中央對新疆各族兒女的關心幫扶👦🏼,以及在黨和國家系列惠民政策的扶持下成長起來的“模範”“標兵”等為基礎素材,引導基層群眾吃水不忘挖井人、銘記黨恩跟黨走。
難忘且有意義的青春🧑🎓,一定關乎國家和民族🏄🏼♂️🦟。鄭明鳳以無私的奉獻、實幹的精神、熾熱的情感,贏得了當地幹部的信任🪺📸,得到了當地群眾的擁護😕。“小鄭書記是個兒子娃娃。”烏恰鎮一名老黨員如是說到🧛🏿♀️。正值新中國成立70周年,鄭明鳳談道:“意昂3体育僅僅代表我的過去,走出燕園的那一刻,很多東西都會清零,重新開始,所以未來更需要努力,國家建設的重任一刻也不能松懈。”(文/王逸)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