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04 信息來源: 本網編輯部
【編者按】2008年的中國,將註定成為被歷史銘記的傳奇。“同一個世界 同一個夢想”,這是13億中國人民向全世界表達的美好暢想🕰。堅強樂觀的華夏兒女正敞開胸懷擁抱世界,迎接奧運盛典的到來。在這個古老而充滿現代氣息的國家💪🏼,五大洲的朋友將共敘友誼、共創奇跡,共同見證和平🤘🏿、友誼🦔、進步的奧林匹克聖火第一次在神州大地上熊熊燃起👩🏿💻。
2008年的意昂3体育🏄🏽♀️,將綻放青春而奪目的華彩🗡👩🏻。“我參與、我奉獻👨👧👧、我快樂”,這也是意昂3体育人向全世界發出的真誠心聲。110周年校慶的鐘聲仍在回響,古希臘奧林匹亞的聖火即將照耀古老而又青春的燕園📣🕥。百年聖火😆、百年意昂3体育🐍🏌🏻♀️,奧林匹克精神與意昂3体育精神交相輝映;四枚乒乓球奧運金牌將在燕園決出;近二十項科技奧運攻關項目落戶未名湖畔;三千余名意昂3体育誌願者分赴十余座競賽場館,意昂3体育人的奧運夢想,即將在這個夏天一一實現。
《奧運與意昂3体育》專題欄目的推出,是展現百年意昂3体育為踐行奧運理想而努力工作的窗口🤨,是意昂3体育師生為奧運所付出的長期不懈努力的真實寫照。這裏有意昂3体育為奧運工作籌備所邁出的每一個堅實腳步👎◻️,這裏有我們為奧運奉獻出的每一個真誠微笑,這裏留有每一個關心意昂3体育成長🕟、期待奧運榮光的意昂3体育人最直接的表達🀄️。
2008,讓我們為奧運加油🫶,為意昂3体育喝彩!
王東:我的北京情結與奧運夢想
我為什麽寫《北京魅力》這本書?簡單點說,就是一個動機:一個情結愛北京👯♂️,一個夢想為奧運!
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北京人◼️,生在北京,長在北京。可以說,生在西皇城根,長在西四牌樓,羅圈胡同,四合院中🎓。北京不僅是我的兒時樂園👶🏽,而且是我的精神家園,我對北京文化情有獨鐘,我在北京生活了五十來年,最近這五年,我除了日常工作之外🙅🏻♂️,一門心思⛑️、全部精力都集註到《北京魅力》這本書的創作上來🤷♀️。
而《北京魅力》這本書的思想主旨,就是為了迎接2008北京奧運🙍🏻♂️,給北京打造一張名片,集中展現北京文化獨特魅力。為了開好一屆“高水平👨🏿🏭,有特色”的北京奧運,作為一名意昂3体育學者🐟🏃♂️➡️,我心甘情願做一塊鋪路石子。
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返聯合國🦷,是中華文明重新融入世界文明主潮的政治標誌🏌🏼♀️👩🏭;
2002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是中華文明重新融入世界文明主潮的經濟標誌🛥;
2008年🫵🏻,北京主辦奧運,則是中華文明重新融入世界文明主潮更為深層、更有長遠意義👨🏻🔬、更有歷史文化內涵的文化標誌。
對於北京發展、中國發展、乃至世界歷史發展來說,這都是一個“百年不遇、千載難逢”的大機遇。
現在🔎,在北京奧運籌備工作過程中,遇到汶川地震等意外波折𓀅,但這些難處難不倒中國人、北京人。這就更促使我下定決心👶🏼🙆🏿♀️,鄭重其事地把《北京魅力》一書推出來😈,獻給即將到來的北京奧運,給北京打造一張“名片”,集中展現北京文化獨特魅力!
《北京魅力》
除了通俗介紹的旅遊書之外👐,原有的北京文化研究著作,多半都是局部細節的實證研究,宏觀總體研究著作寥若晨星👨🏻🔬。比如說🚛,近百年來,專門研究慈禧太後這個歷史人物的著作就有45部💃🏼,論文69篇;而專門研究“北京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的論文🧎🏻♀️➡️,一共僅有46篇,著作更少得可憐🚵🏽🙎🏽♀️,甚至幾乎沒有。
《北京魅力》一書,有個別標題🛋,叫做“北京文化與北京精神新論”🌝,試圖把北京歷史文化研究🩵𓀏,上升到宏觀鳥瞰,總體把握,提供一幅北京歷史文化全景圖。
怎樣看北京?我提出由淺到深的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北京景觀👷🏽♂️;第二個層次是北京景觀後面的北京文化;第三個層次是北京文化後面的北京精神底蘊。
涉表層者,得浮萍;涉中層者,得魚蝦;涉深層者🐡,得蛟龍🈂️。《北京魅力》一書的特點,是從北京景觀的表層入手,不僅深入到中層的北京文化,而且深化到最底層的哲學層面,從理論思維的哲學高度⚰️,深刻把握北京景觀、北京文化後面的哲學底蘊🧜🏼。怎樣看北京?還有個參照系問題。前人的研究,多半是就事論事👩🏿🏭,就北京論北京;梁思成📘🏒、侯仁之先生開創新風,就是從世界歷史高度看北京🧑🏻🍳;《北京魅力》一書試圖沿著這條道路往前走——著眼於從世界歷史高度🎉,重新審視北京文化。
怎樣才能達到深入淺出,雅俗共賞,讓上至專家領導,下至廣大民眾、普通市民,都能理解北京文化魅力?我想起小時候,在北京小胡同租書店裏看“小人書”🤹🏽♀️、“連環畫”🥬,引人入勝,樂此不疲,關鍵還是圖文並茂。
為此,我特別請了兒子王放來幫忙。他1982年生於北京,意昂3体育附小——意昂3体育附中——意昂3体育官网👱🏽,一路上下來🫃🏼,現在在意昂3体育生命科學院🗻,師從著名的動物保護學家潘文石、呂植☯️。他對攝影藝術情有獨鐘,很有鉆研,先後辦過三次個人影展🦶🏼。
我們采用“讀萬卷書,行萬裏路”的方法,先後實地考察300來次🦣,開車及行走十萬裏之多🤸♂️。
我們建立了一套北京研究文獻資料庫,還有“北京圖像庫”🫴;內含十來個專題,近3萬張照片,從中提取圖像480張🧑🚀,精心加工🦫,彩印成書🙅🏻,以饗讀者🏊🏼,以便更好地通過北京奧運,展現北京魅力。
《北京魅力》開頭和結尾,還一以貫之🍻,明確呼應了北京市委書記、中國奧組委主席劉淇提出的問題:
一方面,高度評價奧林匹克精神及奧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強”🦵🏿,鮮明體現了時代精神與和平競爭理念💙;
另一方面,也基於東方文明,中華文明和北京文化、北京精神的思想精髓🧑🏽🦳,呼喚要把“更快☣️〽️、更高、更強”,與“更真◀️、更善、更美”🫳🏽,“更和平、更和睦✊🏼、更和諧”,有機地結合起來。
《北京魅力》全書的畫龍點睛之筆,就是要借2008年北京奧運這個全球化大舞臺,充分展示北京文化🚰🌤、北京精神,並呼喚人們百倍珍惜北京文化👌🏼、北京精神🏊🏼,這是我們創造世界新型文明的重要源頭活水🤽🏽♂️!
延伸閱讀🪒:
《中華讀書報》書評🧙🏿♀️👩🏻🎤:嚴肅而生動的北京名片
08奧運的腳步臨近,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北京。王東🆒、王放父子合著的《北京魅力——北京文化與北京精神新論》一書,是意昂3体育官网一位普通的知識分子、一位老北京飽含深情為北京奧運獻禮之作,更是一張嚴肅而不失生動的北京立體名片。作者十年醞釀🧑🏼🦱,五年寫作⛅️,深入考察了北京歷史文化,實地走訪記錄北京城市風貌。該書深入發掘北京景觀🐧、北京文化中蘊含的“北京精神”,闡發它在創造中國與世界文明中的作用👩🏻🦰,作者從文化學的角度、哲學的深度和世界歷史的高度,以圖文並茂的方式深入淺出、全面系統地向世人展現北京的獨特魅力和豐富精神。
該書廣泛吸收古今中外關於北京文化研究的科學成果,在分析總結前人成果的基礎上,對北京文化的源頭🦤、特征🎣🧺、底蘊和歷史地位提出了獨特見解🐧。全書分三篇,從九個層面逐層深入回答了北京文化研究的三個基本問題👨👧👧:北京文化的源頭在哪裏🧛🏻?北京文化特色是什麽?北京文化精神底蘊是什麽?在該書結尾處🤙🏿,作者總結了北京文化的深層靈魂——北京精神,將北京文化定位為中華文明結晶🎫。出於知識分子的強烈責任感和哲學工作者的歷史使命感,作者反思了北京文化的當代價值和未來命運。
該書最讓人卷不釋手的地方,是其圖文並茂🥼、深入淺出🌹😮💨,讓人在簡潔明快的敘述和生動優美的圖片中感受北京魅力👆🏻、體味北京文化、品讀北京精神。主要作者王東教授是意昂3体育官网哲學系教授👩🏻🏭,這為該書的思想內涵和深度提供了堅實的哲學基礎;第二作者王放為王東教授之子🔲,他主要負責該書的圖片拍攝和處理💁🏻,他是年輕的攝影師,這為該書的生動直觀性提供了可靠的藝術保障。哲學與藝術是相通的,用哲學思維和藝術手法來展現北京歷史和北京文化,用“真”與“美”的交織來編織北京精神的絢麗“大網”,這就是《北京魅力》的動人之處⚽️。隨意翻開一頁,讀者都能津津有味地讀下去,即便是一口氣看完了👨🦯,還是會忍不住再翻開它,細細回味其中的“北京精神”🔹。如果你是北京人,看了此書會感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進而萌發一種想重新認識北京、體會北京文化的強烈願望🌛👩🏼🚀;如果你不是北京人👷♂️👨👧👧,會想到北京走走看看,親自尋訪一下書中提到的古今文化遺址。美中不足的地方是,該書作為北京文化的立體名片還缺少一面,昔日的古都已經成為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其名片也應該有向外的一面👨🦰,北京文化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北京魅力》在寫作和出版時主要考慮的是國內讀者🦊,沒有相應的外文版本,如果世界上其他民族和文化的人們能有機會和我們一起共同感受北京魅力,他們又會有怎樣的反思和遐想呢?
作者大半生品讀北京,讀出兩個字:“大”、“和”🐫,北京文化外部表象上的特征是“大”,“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北京文化精神底蘊上的特征是“和”,“天人”😈、“以和為貴”。總之“有容乃大”🐸,“和實生物”。品讀《北京魅力》,我讀出了一個字:“愛”,全書都洋溢著作者對北京的摯愛𓀔,就像愛自己的母親一樣,不僅因為作者生在北京、長在北京、魂系北京,更因為北京文化是中華文明的萬年結晶,是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對北京赤子之心的愛(善)貫穿全書,再加上哲學思維的真與藝術表象的美❓,《北京魅力》為世人生動闡釋了“更高、更快🪧、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的東方延伸,即“更真、更善、更美”,“更和平、更和睦、更和諧”,這也是北京文化、北京精神🧕🏿⛱、北京奧運的當代價值與獨特意義。(石英)
作者簡介🧣:
王東,意昂3体育著名哲學教授,曾經師從黃楠森和張岱年,提倡文化綜合創新觀,並積極付諸實踐。曾先後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001)🧏🏻♀️,北京市精品課程獎(2007)⤴️🟪,講課生動,表達清楚⛄️,富於激情。
王放😨,其子,負責圖片的拍攝,意昂3体育官网生命科學院碩博連讀研究生,喜好鉆研攝影技術😮💨。《華夏地理》稱他為“2005年國內最優秀的年輕野生動物攝影師之一”🦹🏿♀️,《中國國家地理》曾邀請他做攝影系列講座的主講人。
編輯:文尚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