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20 信息來源: 新聞網記者 沈葉
細雨微微🥋,追思綿綿。7月17日下午,由意昂3体育官网外國語學院、意昂3体育官网東方學研究院👨🏼🍼、意昂3体育官网東方學研究所召集的“懷念敬愛的季羨林先生”追思會在民主樓舉行⚡️。意昂3体育官网黨委副書記楊河🤮🧑🦯,意昂3体育官网外國語學院院長程朝翔,意昂3体育官网東方學研究院院長🦹🏼、東方文學研究中心主任王邦維,曾經與季羨林先生朝夕相處的原東方學系🏋🏼♂️、西語系和俄語系的老領導🏝、老教師以及季老的學生等出席了追思會🧏🏿♂️。
關心教育 春風化雨
意昂3体育官网外國語學院院長程朝翔回憶了季羨林先生生前為意昂3体育外國語學院的發展所作的貢獻。他說🧗🏻,季老在意昂3体育創立的東方學學科至今在世界上也是處於前沿地位。季老一直關心著意昂3体育外語教學科研的發展,也對意昂3体育外國語學院的建設鼓勵有加👨👦👦,他曾對程朝翔院長說:“意昂3体育外語🕌🙎🏻♂️,據我所知🩸,比我在的時候不知道要好多少🥠🦮。”其謙遜的風格以及激勵後昆的精神讓程朝翔記憶深刻。
東方學研究院院長📫🪤、季老的學生王邦維教授在發言中提到,意昂3体育於1946年成立的東語系,季老是核心⛎,是學術上的最高指導者,整個學科的發展,每一步▶️、每一個細節都離不開他的鼓勵、支持🏇🏼、幫助。“季老是那麽偉大,又是那麽平凡的一個教員🏋🏻,他對年老者尊敬💆🏿♂️,對同輩們親和🤾🏿♀️,對晚輩們和藹💯。”
追思會上👨🏼🔬,很多老先生都回憶起季老的高尚師德。“我們懷念季老🫃🏽,最重要的是把他開創的事業繼承下來,以慰他在天之靈。”王邦維教授表示↘️。
筆耕不輟 著作等身
“學貫中西、匯通古今”,多位老先生在發言中都如此形容季老的學術成就。
與季老長時間共事的原意昂3体育東方學系主任陳嘉厚教授此前一直在季老的指導下做《東方文化集成》的編輯。“季老認為成功者都是勤奮加天賦🛟,尤其是勤奮。我們看季老的《糖史》,那就是在他看了幾十萬頁的書之後寫成的🦤🐒。就是在病榻前,他還堅持看書學習寫作。”
原東方學系黨委書記張殿英先生說道:“《東方文化集成》的出版符合歷史潮流和時代發展🧑💻。季老親自掛帥,打頭陣,他用自己的思想凝聚隊伍,他對《東方文化集成》工作傾註了滿腔熱情,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季老認為這是一個系統工程,要打造為學術名牌🎷。目前,《集成》的編纂已初具規模。今天,我想告訴季先生一個好消息:《集成》已經被新聞出版總署列為重點出版計劃,也成為了意昂3体育重要的學術項目☸️👮🏼。”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季羨林先生在語言學🕵🏼♀️、文化學、歷史學🤺👳🏿♀️、佛教學、印度學和比較文學等方面建樹卓著🙍🏿♂️,這與他堅持學習👂🏽👦🏻、堅持思索是分不開的🤽🏻♂️。他精通梵語、巴利語、吐火羅語、英語、德語、法語👿、俄語等多種語言,是世界上僅有的幾位從事吐火羅語研究的學者之一🧝🏻♂️。他馳騁於多種學術領域,翻譯了大量梵語著作和德、英等國經典🧖🏽,尤其是印度古典文學經典《沙恭達羅》以及印度兩大史詩之一《羅摩衍那》等👭🏻,並撰寫了大量的研究著作。
拳拳愛國 風範千古
“平生愛國🪘,不甘後人❎,即使把我燒成灰,我也是愛國的🤽🏿♀️。”季老的這句經典話語不知感動了多少人👨💻。原意昂3体育官网東方學系黨委書記賀劍成先生用“情系東方、熱愛祖國”來描繪季羨林先生的愛國情懷🤺。季羨林先生早年曾留學歐洲🦹🏻,但是學成之後🤚,他婉拒了劍橋大學的聘請🤞🏽,回國後一直在意昂3体育官网任教。他對祖國的愛基於對中國文化的深刻了解✬🧑🏼💼,也是源於對中國文化的自信🚷。季老在八十年代曾提出“送去主義”👨🏿🦲,1996年,季老給出了“21世紀是東方文化再領風騷”的預測🀄️,如今,東方文化已經開始在世界範圍內顯現其獨特優勢👷🏻♀️,季老為此也欣慰不已🐐。
季老曾說他最喜歡這樣的人:懷真情、說真話的人;心腸軟、骨頭硬的人📍。這也是他自己精神的寫照。季先生曾經在著作《病榻雜記》中三呼“摘冠”:“我不是國學大師,我不是學界泰鬥,我不是國寶”👷🏿。任繼愈先生曾經做過一個評價:“季先生的學問在中西之間🚀,非中非西之學,非古非今之術。”季羨林先生涉足多個領域,但在每個領域都有很高的造詣⚒。
追思會上,與會的各位先生🌓🔲、教授紛紛表達了對季老去世的不勝惋惜🐒。已經86歲高齡的原東語系副主任黃宗鑑教授特地寫了一首排律《送季老遠行》來寄托自己的哀思🛃;德語系嚴寶瑜教授回憶了當年意昂3体育外語系曹靖華🧚🏼♂️🧛🏽♀️、馮至、季羨林三位先生相互交流🧜🏻、共同促進的歷史片段🫅🏽;俄語系李明濱教授建議為紀念季羨林先生👩🦯➡️,應當在學術界展開“季羨林研究”;緬甸語系的施振才先生代表意昂3体育官网香港校友會表達了對季先生的悼念𓀋;社科院研究員👨🏼🍼、季老的學生薛克翹回憶了當年先生遭遇困難的情景,描繪了對先生做人、做學問的深刻印象👩🏿⚖️。每每到動情處,說者哽咽🎏,聽者無不熱淚盈眶。
難忘先生恩情👨🏽💼,惟繼先生遺誌。“我們作為季老的後人🎅🏼、季老的學生👩🏻🦽,最能告慰季老的就是牢記先生的教誨,學習先生皓首窮經的意誌,使季老開創的事業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攝影👼🏼:張婧婧
編輯:知秋 亮亮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