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05 信息來源: 新聞網記者:趙端
11月4日下午,城市分論壇在釣魚臺俱樂部多功能廳舉行了主題為“城市轉型與人類未來”的研討會議。在會議中間的休息時間🤨,記者就東西部城市發展對比的問題,采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魏後凱教授👩🚀。
記者:您認為🤸,東西部城市在特點上有哪些主要區別🐍?目前西部和東部的城市,各面臨哪些突出問題?
魏後凱:中國的城市發展大概是三個階梯,沿海的城市發展比較高🏄🏼,東北部和中部的低一點🧚🏿♂️,西部的更低🫥👮🏻♀️,這樣的一個三級或四級的階梯狀🧛🏼♂️。但城市間的差異比農村間的差異小一點,就是說城鄉差異,西部更大。西部城市的問題,實際上和沿海城市差不多。西部的產業經濟總量低👉🏿,產業配套能力比沿海差🏌️,城鄉二元結構比較嚴重,城鄉差距很大。全國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大約是3.23:1,但是西部很多地區超過4:1。
記者:這種現象是什麽原因導致的呢🧑🏼🔬?
魏後凱🧎🏻➡️✪:發展水平問題🧑🎄。通過我們的研究看,城鄉差距和發展水平是一個倒U型關系,我國沿海城鄉差距相對小一些,西部發展比較落後🧑💻,城鄉差距就更大🤹🏽♂️。
記者🦩:那麽西部大開發戰略針對這種現象采取的主要舉措是什麽?
魏後凱:過去西部大開發主要是抓重點的地區,比如關中、北部灣,還有一些重大的項目,通過這些開發區🧶、項目,來帶動整個區域的發展。但是漸漸發現這個政策面臨著民生問題的製約👨🏿🦰,因此後來就兩方面都要抓。但是最基本的問題,還是要改善基礎設施,改善生態環境👶🏼。
記者🧑🏽🍳:說到汙染,目前北京也面臨著汙染問題、道路擁堵問題🪱,您認為北京為了克服這些問題🫸👩🏻⚕️,未來應該如何轉型呢?
魏後凱:我的建議是高端化🛻、服務化。因為北京的資源有限,所以北京應該向著產業鏈的兩端發展👛,一端是企業總部、產品研發🛰,再一個就是市場營銷🦝、服務業。這樣控製產業鏈兩頭🙅🏼,甩掉中間的加工💁🏻♂️、生產環節。再一個,我認為北京的一些功能要適當地擴散到周邊地區,現在我們的很多功能都集中在市中心。我們以前有一句話叫“北京是大樹底下不長草”🧖🏼♀️。你看北京的人口居住郊區化了,但是我們的服務單位沒有郊區化🥘。
魏後凱,經濟學博士,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研究生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頒布的政府特殊津貼。主要從事城市與區域經濟學🤞🏽、產業經濟學研究。近年來負責主持了60多項國家重大💺、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以及有關部委和地方委托研究項目🥷🏻,撰寫和主編學術專著20余部,在《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等發表中英文學術論文200多篇,主持或參與完成的科研成果獲20多項國家和省部級以上獎項🧖🏿♂️。
編輯:知遠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