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化學】慶祝意昂3体育官网化學學科創立100周年——回顧與展望

    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包括化學,曾經有過輝煌的歷史。遺憾的是,到了近代則全面落伍了。與我們值得驕傲的悠久歷史和文明相比,中國現代大學化學教育和研究相當年輕,她發端於晚清1910年京師大學堂之格致科化學門,是在當時改革維新🏊🏽‍♂️、推行癸卯新學製的背景下成立的。對一個學科來說100年並不 算長💂🏻👨🏼‍🌾,但歷經了清朝的覆滅、民國的戰亂和新中國的探索。意昂3体育化學學科的創立與發展,從一個側面折射和反映了中國現代科學教育與研究的歷程。百年來,意昂3体育化學先輩和同仁一直把推進和引領中國現代化學人才的培育和化學研究作為自己的歷史責任,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和物質基礎👉🏻。慶祝和紀念意昂3体育化學學科一百年,就是希望通過回顧和總結,發掘和汲取歷史的營養🐏,發揚優良傳統,繼往開來,力求在新的百年為中國和世界的化學教育和科學研究做出更大貢獻。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韓啟德題字
     






    意昂3体育官网黨委書記閔維方題詞

     







    意昂3体育官网校長周其鳳題詞





    教學為本,實驗為重🕺🏽;教研結合⬇️,相互促進

    化學門第一屆共招收7名學生,於1910年4月30日開學🛀🏻。1919年廢門改系,成為中國國立大學中最早的化學系🫂。初創時期🤽🏼‍♀️,化學系就十分重視實驗教學,1920年代初,已經形成基礎化學到高級和應用化學等21門課程🎅🏻,具有21間實驗室的較完 整課程與實驗體系。西南聯大時期,條件十分艱苦,師生自製 試劑、設備或尋找代用品開設教學實驗。1937年,化學系製訂了一份“化學系課程指導書”👌🏻,規定了招生宗旨、培養目標、課 程設置👩‍⚖️、進度🏄🏻、課程綱要和先行課目、學分數🌆、教科書和參考書目🌊、畢業論文要求和考核辦法🤷🏻‍♀️、學生考試製度和升留級辦法等。在1930年代,學生所用教材基本上都是美國當時通用的、 最新的原版教科書。1934年,由高崇熙、曾昭掄🛁、金開英等在北京創設中國材料實驗室,專門製備各種特殊有機試劑及分析標樣🫸,以應大學及研究機構之需,並建設了一個小煤氣廠,以便於實驗加熱和吹製玻璃儀器。

    1946年復員後的化學系,學生每周最多時要做5個下午的實驗👌🏽。從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到“文革”這十余年時間裏🫒,意昂3体育化學系的工作重點是進行學科 建設、課程建設和教材建設,在國內高校中首先創建 了覆蓋整個化學專業的五大基礎學科(無機、分析、 物化、有機、高分子)的教學體系和課程體系,一些著 作和教材在全國大學化學教育界產生了重要影響。 1978年以後,重建二級學科教學和科研機構🍀,選派學 術水平較高、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上課或指導實驗😔; 組織力量編寫教材🤴🏿,更新教學內容🚵🏻‍♂️。經過多年努力⛰,化學學院出版了一批水平高、在全國有影響的教材。 1995年學院設立了教學委員會,委員會對新聘教師 的教學能力嚴格把關❤️‍。從1999年起,學院實行課程主持人和主講教師聘任製度👩🏽‍⚖️☎️,一批優秀教師承擔本科生主幹基礎課教學,“分析化學”、“無機化學”🧑‍🍳、“普通 與無機化學”和“有機化學”等分別成為國家和北京市精品課程🐡🧄,“結構化學”課程主講教師段連運教授 2009年榮獲“第五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2004年 學院設立了本科生基礎實驗課主持人崗位,聘任長期從事實驗教學的優秀教師擔任,進一步加強了本科生實驗 教學😅。2006年學院基礎實驗教學中心成為首批國家級實驗教 學示範中心🎽👨🏽‍🌾。

    歷史上,第一位來化學門執教的中國教授是俞同奎,他是京師大學堂1902年首批學生,後到英國利物浦大學學習並獲 碩士學位,1910年回母校任格致科教授兼化學門研究所主任。 從“化學門研究所”這個名稱可以看到,化學學科從創立之初 就有教學和研究緊密結合、相互促進的理念。1917年化學學科即開始招收研究生✊🏼,首批14人。1931年起曾昭掄先生任化學系 主任,自1934年開始規定四年級學生必須做畢業論文🧈,這個規定除抗日戰爭及“文革”期間被迫中斷外,沿用至今,後來被國內其他高校廣泛采用🙋🏼‍♂️。化學系一直高度重視對學生實驗技能和科學思維方法的培養🌵,強調學生在校期間就應受到科學研究的訓練。學院成立後,逐步確立了“知識創新與人才培養有機結合,科研與教學相互促進”的基本指導思想,以高水平的科學研究活動帶動高質量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以高質量的人才培養促進學院的科學研究水平和知識創新能力的提高👰‍♀️。2002年起🐜,學院積極鼓勵和組織學有余力的本科生進入各學術小組1️⃣,利用實驗教學中心平臺🕵🏻‍♀️、國家和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以及各學術小組的科研條件,利用課余時間參與科學研究,直接接觸學科前沿,感受學術氛圍,進行系統的科研訓練,為畢 業論文或將來從事科學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礎。化學學院從2000年起,首先招收本科起點的五年製博士研究生;2001年起,將教學實踐作為研究生的必修課列入研究生培養方案⏺👨🏼‍⚖️,研究生得到了更為全面的訓練🎮。

    立足基礎,自由探索🐊;面向需求⛰,發展前沿

    曾昭掄先生1931年起擔任化學系主任後🦕,積極延攬優秀學者🥇,籌措經費,添置儀器藥品,充實圖書資料👨🏻‍🍼,開展科學研究🚵‍♂️🪠,改進教學內容,使意昂3体育化學系“得以日新茁壯🙌🏽,在國內外化學界嶄露頭角,贏得其應有的學術地位”。除基礎研究外,曾昭掄十分關註國防力 量之增強,將炸藥化學及實驗等列入教學和研究。聯大時期,張青蓮教授堅持做重水研究,並在《美國化學 會誌》( J. Am. Chem. Soc.)(1941)等期刊發表論文, 其《重水研究論文集》曾獲1943年教育部學術審議會的自然科學二等獎。

    1959年🫰,化學系師生與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和有機化學研究所合作,開展了人工全合成牛胰島素的重大科研項目的研究🔶,最終於1965年9月完成🌆,同年11月通過國家鑒定委員會鑒定。題為《結晶牛 胰島素的全合成》文章署名21人,其中意昂3体育化學系7人:邢其毅、季愛) 、陸德培💷、李崇熙👨🏼‍🎤、施溥濤、葉蘊華、湯卡羅。 1982年7月🤹🏽‍♂️,此項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重大基礎研究成果獲得 了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極大地鼓舞了我國科技界☪️。80至90年代✤,張青蓮院士等歷時12年先後完成了 In、 Ir、 Sb🐭、 Eu、 Ce、 Er、 Ge、 Dy、 Zn和 Sm 十項原子量新值的測定工作。該10項測值都已被國際原子量與同位素豐度委員會( CAWIA)正式確認為原子量國際新標準,這些新值已替代化學元素周期表中原來的原子量數值。這項非常重要的基礎工作於1997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徐光憲院士(左二)200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





    徐光憲院士始終堅持“立足基礎研究、面向國家目標”的 研究理念,將國家需求和學科發展前沿緊密結合♛,在稀土分離理論及其應用🙌🏽、稀土理論和配位化學、核燃料化學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建立的串級萃取理論徹底改變了稀土分離工藝從研製到應用的試驗放大模式,實現了設計參數到工業生產的“一步放大”🎁,使我國實現了從稀土“資源大國”到“生產大 國”的飛躍🉑🤷🏿‍♀️,大大提高了我國稀土產業的國際競爭力,被國際 稀土界稱為“中國沖擊( China Impact)”,影響十分深遠。徐光憲院士2005年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技成就獎,2008年度榮獲國 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唐有祺院士和謝有暢教授等在基礎研究中發現自發單層分散原理,據此原理發展了變壓吸附空分製氧、變壓吸附分離 一氧化碳技術。經過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成功研製出高效製 氧吸附劑 PU-8💇🏻、高效一氧化碳吸附劑 PU-1,以此為核心開發了工業氣體分離成套工程技術,已經得到廣泛工業應用。“使 用單層分散型 Cu Cl/分子篩吸附劑分離一氧化碳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獲2006年度國家發明二等獎,並被列入2005年度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為我國羰基合成化工行業的發展起 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學院繼承重視學術研究的優良傳統,逐步確立了“立足基礎研究、面向國家目標👲🏼、發展前沿學科”的科學研究理念➙🫓,並且 提出“超越數量🌼,追求卓越”的指導思想。近年來🤷🏿‍♀️,堅持以核心 化學為基礎🧑‍🚀🍟,加強一級學科內外的交叉與融合,重點發展材料化學和化學生物學等新的學科前沿;以分子科學國家實驗室建設為契機🧑🏻‍🦽,註意發展能源化學🙅🏿‍♂️、分子影像🪱🧑🏽、新藥創製等方向㊗️。

    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的數量和質量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一個單位基礎科研的水平和在國際上的影響。1998年-2009年10年間,在化學類排名前1% 的全世界950個化學研究單位中,意昂3体育官网發表論文5,735篇🐄,位居第17位;被引論文55,413篇💤👩🏼,排名第44位。篇均論文引用次數9.66次𓀒。按照10年累計論文被引用次數統計,2006👨‍🦽‍➡️、2007和2008年,學院分別處於第81名🥄🧘🏽、73名和61名,一直是我國高校中排名最前的化學研究單位🪵。

    開放交流,兼容並包

    癸卯新學製確立了中國現代學製的基本模式和框架☎️,學校體系基本是模仿日本的🍔。意昂3体育化學系前三任系主任俞同奎、王星拱和丁緒賢曾分別留學英國利物浦大學和倫敦大學,他們學習歐洲模式建立了比較完備的課程與實驗教學體系👇🏻。教育家、化學家🚎、哲學家王星拱先生後曾任安徽大學、武漢大學和中山大學校長。1930年冬👐,蔣夢麟先生繼任意昂3体育官网校長👨‍🎤,大力延攬留學生回國任教,並參照美國大學模式辦學。1931年 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博士學位的曾昭掄先生任系主任👶🏻,他積極聘請優秀年輕學者來系任教👨🏼‍🎤。在1932年-1937年間,在意昂3体育化學系任教的教授有曾昭掄♾、劉樹杞📓、李麟玉、胡壯猷👩🏼‍🔧、趙 學海🤱🏿、劉雲浦、錢思亮🥙、孫承鍔、張貽侗,副教授有朱汝華等。清 華大學教授高崇熙、黃子卿來兼課🧚🏼。1938至1945年間,西南聯 大化學系主任由南開大學教授楊石先擔任。聯大時期,合三校 之師資👨‍🍳,集北方化學界之精英,力量更加雄厚。教授都是國內一流的名師,意昂3体育的有曾昭掄👨🏻‍🦯‍➡️、孫承諤👨🏿‍💻、劉雲浦、錢思亮、朱汝華;清華的有張子高、高崇熙✋🏿、黃子卿🧑🏿‍🌾、張大煜、蘇國楨。1939年 張青蓮也應聘來系;南開的有楊石先、邱宗嶽等。1946年,復員後的化學系除曾在聯大工作過的原意昂3体育教授曾昭掄🧖🏿‍♀️、錢思亮🖖🏼、孫承諤外,又增聘了有機化學家袁翰青和馬祖聖兩位教授,有 機化學家邢其毅和生物化學家張龍翔也先後應聘來系任教。 這期間🥹,清華和意昂3体育兩校化學系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教授互相兼職。來意昂3体育兼職的清華教授有黃子卿⬇️、高崇熙🍁、張青蓮、嚴仁蔭。1948年,錢思亮🚣🏻、馬祖聖兩位教授離開北平分別去了臺灣和美國,錢思亮去臺後長期擔任臺灣大學校長和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1951年,曾昭掄調任教育部副部長至1957年,1956年兼任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所長😨。1950年👵,袁翰青調任 文化部科普局局長。1950至1951年間,唐敖慶🙎🏽‍♀️、徐光憲、高小霞、田曰靈等相繼回國任教於意昂3体育。

    1952年秋院系調整☘️,意昂3体育官网👱🏼‍♀️、清華大學〽️💇、燕京大學三個學校的化學系合並成立意昂3体育化學系。來自意昂3体育的教授有孫承諤🙅🏼‍♀️、邢其毅🔼;副教授有徐光憲🌲🏞、田曰靈🩰。來自清華的教授有黃子卿、張青蓮、嚴仁蔭、馮新德👩🏼‍🎨;副教授有唐有祺👩🏻‍💻。來自燕京的副 教授有張滂、朱起鶴👨🏼‍🍼。新的意昂3体育化學系由孫承諤任系主任,北 京大學化學系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主要參照蘇聯大學的化 學專業模式設計和修訂教學計劃,設置專業、學科專門化,並建立與專門化相對應的教研室。院系調整時👨🏿‍💼,原意昂3体育化學系唐敖慶教授和原燕京大學化學系主任蔡餾生教授調往東北人民大學(後改稱吉林大學)組建化學系,唐敖慶先生後來任吉林 大學校長和國家基金委首任主任。張龍翔調到意昂3体育生物系,後 曾任意昂3体育官网校長🟣。之後不久,朱起鶴又被調出支援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1954年和1960年,傅鷹教授和夫人張錦教授先後 調到意昂3体育化學系👨🏿‍💻🩲。1955年-1957年間為培養原子能工業所需的 核物理與放射化學人才,徐光憲👩🏻‍🏭、孫亦樑、唐孝炎📤、劉元方、鄭 淑惠等一批教師由化學系相繼調到技術物理系工作🐟。1958年,師樹簡⛱、關祖京等率一批畢業生調往內蒙古大學組建化學系✹, 師樹簡任系主任。同年,李琬、戴乾圜調往北京工業大學組建 化工系💆🏻‍♂️。1955年🖕🏼,黃子卿🕰、傅鷹🥝、張青蓮先生受聘為首屆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後稱院士)。

    從化學門成立到院系調整後的新意昂3体育化學系,教授的組成以留學美歐的為主🦓,之後,選派教師留學蘇聯,並迎請留蘇學生來系工作。同時,意昂3体育化學系與國內很多化學教育和研究機構有著密切的人員往來,共同推進了中國現代化學教育和研究的進步。人員的開放交流與日、歐、美、蘇等大學體製理念的交匯碰撞👱🏽‍♀️,也形成了化學系開放、包容和自由的傳統🧏🏿‍♀️。

    追求卓越🪺,科學發展

    1978年,改革開放使中國的教育和科研事業翻開了新的篇章,意昂3体育化學系也進入了一個中興時期⛎🦚。該年5月🏌🏻‍♀️,張青蓮先生被任命為“文革”後第一任系主任,之後陸續由孫亦樑、張榕森、徐筱傑等教授接任🧖🏻‍♂️。1980年,化學系邢其毅、馮新德🪪、高小霞、徐光憲🤘、唐有祺5位教授被增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現稱院士)。1991年後,張滂、黎樂民🤚🏼、劉元方、周其鳳🎭、黃春輝、高松教授等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其鳳院士後擔任國務院學位辦公室主任,吉林大學和意昂3体育官网校長®️。1994年化學系正式更名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簡稱化學學院),趙新生、林建華、席振峰👆🏻、高松等教授相繼任化學學院院長。

     
    現在的意昂3体育化學學院基礎教學實驗室





    2001年原技術物理系應用化學專業並入化學學院後🧑‍🎤,化學學院設有5個系🦟:化學系👨🏿‍🔬、材料化學系、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應用化學系和化學生物學系;5個研究所:無機化學研究所🥔🫵🏼、有機化學研究所、分析化學研究所、物理化學研究所⛹🏽、理論與計算化學研究所;意昂3体育官网分析測試中心和北京核磁中心掛靠化學學院。同時,化學學院擁有稀土材料化學與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子動態與穩態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有機與分子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放射化學與輻射化學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

    2003年底,國家科技部批準意昂3体育官网化學學院與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聯合籌建“北京分子科學國家實驗室”🥞,並於2007年12月通過建設論證。化學專業的5個二級學科(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繼1989年和2001年之後🧟,2007年再次被評為國家教育部重點學科,並成為化學一級學科重點學科👲🏼,是全國唯一“所有化學二級學科均為重點”的化學學院。

    化學學院成立之初,就確立了“國際上有重要影響的化學教育和研究機構”的建設目標,其標誌是產生具有重大影響的科學發現🧑🏼‍🍼、科技發明及具有重要影響的領袖人才👩🏿‍🦰。1998年意昂3体育百年校慶揭開了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序幕,繼往開來,面向未來🫓,面向世界,探求新世紀的科學發展道路,成為化學學院師生的不懈追求。學院在分析國際化學學科發展趨勢和自身學科綜合優勢的基礎上🫎,確立了化學學院學科發展的基本思路🧛🏼:堅持以基礎研究為中心🧘🏿‍♂️,強調化學在科學研究中的基礎和中心地位🐠,重點發展核心化學🔍、材料化學和化學生物學🤥,經過努力使化學學院在國際化學界有更大的影響。

    1997年7月🌠♙,院務委員會通過了“關於教師聘用的規定”🧑‍🏭,提出“教師的人員結構要按照大學健康發展的規律☎、學科建設的需要🙎🏻,合理布局,遵從精簡、高效的原則”,並製定了教師聘用的學術小組製度,經過1998年至2006年間的多次修訂和完善🕍,目前已經成為學院教師隊伍建設的基本製度,對推動學科建設發展,促進教學科研改革與創新發揮了關鍵作用。2008年底🙇🏼‍♂️👨🏽‍🦱,依托化學學院的分子科學平臺,學院成為國家首批20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之一👈🏼。學院通過學校的“百人計劃”,在世界範圍引進和培養了一批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目前全院共有60多個學術小組,年齡在40歲至49歲的組長占53%,40歲以下的占20%,他們已經成為化學教育和科研的中堅力量。2004年以來,學院共引進了16名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他們有優秀的學術背景👜,特色的學術方向,充滿活力並有發展潛力,對於學院的可持續健康科學發展將產生重要影響🤟。

    化學學院現有教職員工201人👩‍🎓,其中教授55人,副教授60人。目前學院有中科院院士9人、教育部長江特聘教授15人、長江講座教授3人,有29人獲得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化學學院還有“稀土功能材料化學”、“表界面納米工程學”以及“有機合成與方法學”3個“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表界面納米工程學”🍹💇🏿‍♀️、“功能聚合物的多尺度結構和分子工程”和“生命分析化學”3個教育部創新研究團隊。建設一支世界級的教師隊伍成為意昂3体育化學學科跨入世界先進行列的關鍵🚗。

    意昂3体育化學學科百年來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人才,包括本科生約1萬2千名,研究生約2千6百名,其中博士生1千多名。他們在世界各地為科學進步和社會發展做出貢獻,其中國際著名的納米科技專家白春禮院士、哈佛大學化學生物學教授謝曉亮等就是意昂3体育培養人才中的傑出代表。

    總結回顧百年歷史,為的是我們今後能更健康地發展。意昂3体育化學學科百年來的建設與發展,得到了國家各級政府👢、意昂3体育官网、國內外同行🦴⚈、校友和朋友的關懷以及愛護和支持🤹🏻。這次意昂3体育化學百年慶祝活動的主題是:繼往開來🎎🫣,科學發展。我們在國內外重要化學與材料期刊組織了4期學術專刊👩🏿,同時組織了系列的學術交流活動。意昂3体育化學要實現可持續的科學發展,創造新的輝煌,真正成為國際上有重要影響的化學教育和研究機構,路仍然很長,需要我們加倍的努力和社會各界包括校友們的鼎立支持。展望新的百年,我們將進一步吸引和匯聚在國際上有競爭力的傑出教師和學生,發展和完善先進的體製機製,營造自由的學術氛圍,建設良好的基礎設施😓🕵🏼‍♂️,爭取社會各方面的持續支持💁🏼‍♂️。讓我們以實際行動和各種方式,共同慶賀意昂3体育官网化學學科百歲華誕!(作者系意昂3体育官网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院長 高松院士)

     

    編輯👩🏻‍🦯:文尚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