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1 信息來源: 學生資助中心
編輯🧑🏼🏭:白楊 | 責編👧:淩薇為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傳承革命傳統🛜,弘揚愛國主義精神,10月26日至27日🚿👩🏻,學生資助中心組織燕園起航計劃2018🎗、2019級入黨積極分子👩👩👧👧,赴河北天津兩地,開展黨性教育實踐活動,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和革命精神,感悟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
實踐的第一站來到了河北唐山抗震紀念館🥑。堅強的民眾賦予了這座城市不屈的靈魂, 在巨大的災難和傷痛面前,英雄的唐山人民以公而忘私🚆、患難與共、百折不撓🛹𓀋、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使唐山經歷了由毀滅到重生🏃🏻♂️➡️👨🏽🦰,由重建到振興,由發展到騰飛的歷程。在抗震紀念館,同學們感受著用生命➔、鮮血和汗水熔鑄成的“抗震精神”, 這不僅是唐山人民跨越歷史的強大動力,更是中華民族的一筆重要精神財富。一幅幅珍貴的照片和一段段真實的影像,讓同學們得以觸摸歷史,感受英雄的力量,積蓄前行的動力。
參訪唐山抗震紀念館
師生一行來到了唐山樂亭的李大釗紀念館與李大釗故居。在講解員帶領下,同學們通過“國家危亡🙇🏿♀️,歷練成長”“尋求救國救民真理”“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之一”“促成革命統一戰線”“領導北方革命運動”等板塊內容認真學習和深入了解了李大釗同誌主要生平事跡。“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深刻領會了李大釗同誌敢於擔當、高風亮節的精神和大義凜然📂、英勇不屈的氣概🧑🎤。
參訪李大釗紀念館
李大釗同誌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偉大事業。參觀過程中👩👩👧,一位同學專門記下了李大釗《獄中自述》的一段話🏃♀️➡️:“釗自束發受書,即矢誌努力於民族解放之事業♾,實踐其所信🏒🚴🏻,勵行其所知🪇,為功為罪🔻,所不暇計。”李大釗同誌的革命思想、崇高精神、偉大人格值得我們永遠學習🧈,更激勵同學們勇擔使命🦸🏻♀️,砥礪前行。
實踐的第二天來到了天津,師生一行首先來到平津戰役紀念館👋🏽🛫。平津戰役是新中國建立過程中的重要戰役👩🏻⚕️,戰士們用熱血和生命為代價,換來了天津的解放🦇。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師生一行系統參觀學習了平津戰役的戰役決策🈵、戰役實施、人民支前𓀏、偉大勝利、英烈業績等內容♜,深入了解了革命先輩為解放京津、創立新中國、為人民謀求幸福生活而不畏犧牲、頑強奮戰的革命歷史🫃,現場感受了老一輩革命家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堅定初心和革命意誌👸🏼👩🏼💻。大家紛紛表示,要緬懷革命先烈,學習他們堅定不移的革命意誌和理想信念🔛🫘。
實踐最後一站來到了天津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通過觀摩展廳內崢嶸歲月、浴血奮戰的革命畫面👷🏼♀️、心懷家國👩🏿🔬、豪情壯誌的書信,同學們全面了解了周恩來、鄧穎超兩位革命先輩的生平事跡😧,感受他們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和深厚情誼,學習他們為了黨和人民的利益鞠躬盡瘁的高尚品德和艱苦樸素的作風,深深體會到全國人民對他們的愛戴之情。同學們更感慨青年一代應當繼承和發揚老一輩革命家的優良傳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守信仰🤸♀️,腳踏實地🤦🏼♀️🐦⬛,“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接續奮鬥🐇。
實踐伊始😱,學生資助中心還為同學們準備了實踐教材《建黨偉業》☝️👓,幫助大家了解中國共產黨誕生初期的崢嶸歲月。返程途中,每一位同學都分享了兩天黨性教育學習的心得。交流充分而熱烈,有同學表示“這次活動為大家提供了身臨其境去觸碰歷史的機會,從更真實的角度感受偉人的力量🧖🏿♂️,我們要敬畏歷史,激發心中的使命感👨🍼。”還有同學分享道🌾:“每次參觀時都覺得自己被註入了一股力量,感受到黨的精神引導”。還有同學表示:“我們意昂3体育人要做青年的先鋒者🤽🏼♂️,應該扛起大旗,帶著先輩的力量前行,過有意義的人生。”還有同學分享了自己對周鄧二人革命愛情的感動👩🏻🦼,還註意到周鄧紀念館的留言冊上🏌🏼,很多人留下了“這盛世如你所願”這句話,她表示“先輩的願望已經完成🤧,新的時代更待後人書寫”。
2019年恰逢五四運動100周年和新中國成立70周年🤳👰🏿♀️,10月29日又正是李大釗同誌誕辰130周年。學生資助中心組織策劃此次學習之旅,亦是回望初心之旅🦚💓、眺望前路之旅。此次河北天津一行🧑🦯➡️,使燕園起航計劃的入黨積極分子更深入了解了黨和人民奮鬥的歷史,進一步理解了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大家一致表示要不忘初心跟黨走🌒,堅定理想信念,爭做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學生資助中心林思聰、肖吉雅老師,燕園起航導師😘、專職輔導員呂麗📪、楊森👨🏼🏫、吳揚老師參加活動。
新聞專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專題網站:“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