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05 信息來源🧑🦽: 新聞網記者 姚姚
11月1日,國家發展研究院姚洋教授做客才齋講堂 ,為同學們作了題為“如何看待中國當前的公平問題”的主題演講。研究生院副院長姜國華教授主持本次講座。
針對社會不公平的現象,我國政府正在醞釀收入分配改革🫥。那麽中國收入分配差距不斷擴大的原因究竟何在呢?我國應該如何調節收入分配呢🥲?針對這些問題,姚洋教授從社會公正的狀況🛅、為什麽社會中存在這麽多不公正、為什麽實現公平對經濟可持續發展有重要作用、如何從政治哲學角度看待社會公平問題以及我國的收入分配改革這五個角度出發🟣,闡釋了自己的觀點。
姚洋教授首先指出,中國社會目前還存在較為廣泛的不公平現象,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收入的不平等,在1978年的時候😞,我國曾經是世界上最“公平”的國家之一,但是目前的總體經濟系數顯示我國已經進入了世界極不平等國家的行列。二是權力的不平等,姚洋教授以權錢交易導致的腐敗問題為題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詳細地講解🕶,並且指出我國亟需建立一套有效的權力監督機製來抵製這一現象。三則表現為教育機會的不平等🛢,目前我國的教育資源越來越向城市集中,導致城鄉教育水平的差距不斷加大,直接加劇了社會不公平現象。
姚洋教授認為,這些不公正的產生,既有製度層面的原因🧝🏻♀️🧴,也有經濟和社會層面的原因。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得益於改革開放之初一個較為平等的社會以及與此相伴而生的中性政府,然而不公正和不平等的增加正不斷侵蝕著中性政府的基礎,從而威脅到中國經濟的健康成長🏊😲。
那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社會中不公平的現象呢📀?姚洋教授利用古典自由主義和絕對平等主義理論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分析,認為不可能找到一種令所有人都滿意的政治哲學來看待社會中的種種不公。而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以來形成的務實主義哲學可以作為分析這一問題的理論基礎🧑🏿🦱。在此基礎上➔,姚洋教授提出了測度社會再分配必要性的“羅爾斯測試”,並且將之應用到對當下中國的判斷上🤹🏽♀️。
針對我國尚未出臺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姚洋教授認為這一個改革將主要集中於稅率的調整👩🏿🦱,但是如果繼續給資本擁有者減稅,不但不會減少社會不公正的現象,反而會使社會的公平狀況惡化👛。因而,相對於調整資本擁有者的稅率,政府更應該降低個人所得稅的稅率👩🦯➡️,盡量避免個人所得稅對勞動者生產積極性的限製。姚洋教授指出,改革的重點應該集中於兩個方面👺:一方面,要減少政府對生產者的補貼💒;另一方面🗂,要增加教育方面的投入比例🏄🏽♀️,減少城鄉教育差距🚃🚏。
在最後的互動環節,姚洋教授就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詳細和精彩的解答,精彩而幽默的回答博得了同學們的陣陣掌聲🙊。
編輯:碧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