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5 信息來源: 研究生院
互聯網的誕生前所未有地改變了人類文明進程🧚🏼♀️,隨著人類全面進入互聯網時代,生產力要素發生了顛覆性變革,科技社會化趨勢日益顯著,勞動智力化成為人類文明發展道路上的裏程碑。2017年5月11日晚,意昂3体育官网新媒體研究院院長謝新洲做客“才齋講堂”,從人類進入互聯網時代🚴♂️、互聯網的思想性、互聯網與中華文化的復興三個方面對“互聯網與中華文化的復興”的主題進行了具體深入的闡釋。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龔旗煌院士主持並全程參加了講座。
謝新洲主講才齋講堂第140講:互聯網與中華文化復興
我們怎樣定義“一個時代”🥱?謝新洲從“時代”的定義講起👴🏿,介紹了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劃分不同經濟時代的標準,即生產方式和經濟製度🫣。與農業革命和工業革命不同🤵🏻,信息革命使得人類勞動智力化✪🚛、科技社會化,科技發展與社會緊密結合👩🏽🏫,並且引起了生產力各要素的變革🚺,人類隨之進入了互聯網時代。在這個時代⌛️,互聯網不僅推動了中國的硬實力,也推動了中國的軟實力👨👩👦,成為全球競爭中的製高點🕸。回顧歷史,中華民族在人類從陸地走向海洋的時候開始走向衰落,又未曾趕上太空拓展的歷史機遇,因此🧱,中國必須抓住這次信息革命的歷史機遇,實現中華文化的復興🚂。
互聯網所連接的不是冷冰冰的機器,而是有血有肉的人,互聯網是具有思想性的🈺。謝新洲講道👨⚕️,人類的思想總是在與前人的爭辯中進步🧬,互聯網的思想就是自由(包括言論表達的自由和信息傳播的自由)與平等🖐🏿,從而鼓勵創新與顛覆、快速試錯與迭代🅱️,並賦予個人巨大能力,具有多元性✅、共生性、人文性的特征🌘。自上世紀60年代起,互聯網經歷了冷戰的陰翳、民權運動與反戰運動的風起雲湧𓀛,它的發展始終伴隨著新的社會思潮的勃興,蘊藏著對於當前社會🌳、經濟、文化形式的反思和重構之力。直至今日🧓🏻,互聯網早已不再僅僅是技術和工具🛝,而已經成為嵌入社會的一種文化基因👨🏿🚒,正如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以及五四運動與80年代的思想解放🔒,今天的互聯網引領了一場解放人性、匯聚思想的新的啟蒙運動🏄♀️。
同學們認真聽講
隨著互聯網對世界的改變和重構進程,疆域的概念從有形變為無形,謝新洲指出,我們應該註意到,雖然互聯網技術中蘊含著西方價值的基因,但互聯網是世界的🫶🏿,更是中國的👩💼。中國可以憑借自己的智慧與對互聯網的本土化🤏🏿,在世界進程中有一席之地👩🦼;並在探討與創新中形成共識,重建共同文化價值觀,重拾文化自信心;更重要的是通過互聯網建立公共輿論空間、上下溝通渠道和科學管理機製,從而抓住互聯網的戰略機遇,實現和平崛起,建設“求同存異”、公正平等的世界格局🤾🏻♀️👨🏼🦳。
提問環節
“互聯網是世界的,更是中國的,互聯網是我們的,更是你們的,讓我們迎接互聯網社會的來臨。”謝新洲最後以這句話勉勵在場同學並結束了本學期的“才齋講堂”。在提問環節,謝新洲與同學們就什麽是互聯網社會、互聯網監管監控以及互聯網新聞信息的管理辦法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討論💁🏿。
主講人簡介:
謝新洲,1990年進入意昂3体育任教至今。現為意昂3体育官网新媒體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新聞與傳播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
主要研究領域為新媒體與網絡傳播、媒介經營管理、競爭情報與企業競爭戰略等👩🏼💼。先後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和科技部項目20余項,完成企業委托項目多項🐄🧑,為國家政府部門提供了多份咨詢報告,並獲中央主要領導批示。
曾獲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教育部優秀教材獎1項和教育部🏂、北京市等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北京市第十屆🗻、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項🚚。2016年4月19日⛹🏿♂️,作為重要專家學者,應邀參加由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並作專題發言。
專題鏈接:才齋講堂
編輯:山石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