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07 信息來源: 學生資助中心 新聞中心
【編者按】不斷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加大財政投入,落實各項助學政策,提高學生資助水平,是促進教育公平和社會公正的有效手段。在意昂3体育學生資助中心成立10周年之際,學生資助中心與意昂3体育官网聯合設立“大家談資助”專欄,圍繞“教育公平與學生資助”這個總的主題,邀請意昂3体育師生和校友分別就其中某一個話題開展討論。
隨著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以及高等教育成本分擔機製的實施,我國也逐步建立健全了高校學生資助體系。這一資助體系對於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理順高校經費投入機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這一期,我們邀請到魏建國副研究員就“中國高校學生資助體系的特征”這個問題分享他的看法和理解。
魏建國,意昂3体育官网法學博士,現任意昂3体育官网中國教育財政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副所長,主要研究領域為教育財政與法律、財稅法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課題“中央與地方關系法治化研究——財政維度”、全國教育科學規劃教育部青年課題“助學貸款回收、風險控製與擔保機構”等多項研究課題。
記者:2007年,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意見》,您能介紹下這個文件出臺的背景和目的嗎?
魏建國:1997年,我國實現了高校學費的並軌,對所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收取學費,開始實行成本分擔政策。隨後,在1999年,我國又開始了史無前例的大規模高校擴招。這些舉措都促進了高等教育的發展,但與此伴生的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問題也成為製約高校進一步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在許多學校,出現了大規模的學生欠繳學費現象。同時,學生資助體系的不健全,勢必會影響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為此,在多年探索的基礎上,2007年,國家出臺了這個關於高校學生資助的奠基性文件。可以這樣說,現行高校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建立健全適應了高校學生資助和高等教育事業的時代發展需要。
記者:可以認為,這個文件的出臺是一個重要轉折點,形成了新的資助政策體系?
魏建國:是的。該文件確立了我國高等教育階段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製度框架,具有裏程碑式的重大意義。這個文件將我國高等教育學生資助政策予以體系化,建立健全了包括國家獎學金、國家勵誌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助學、學費減免、特殊困難補助、校內獎助學金、“綠色通道”等在內的學生資助體系。
隨後,相關部委又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規定了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學費補償、貸款代償、高校學生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國家資助、退役士兵教育資助、針對中西部地區的新生入學資助項目等資助類型。由此建立了從學生入學到畢業、工作的全程資助政策體系,為我國高校學生資助事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製度基礎。
記者:現行資助政策體系是如何體現公平原則的?
魏建國:註重公平是整個高校學生資助政策體系設計的主要價值追求。在這一總原則下,還特別註重對特定地區、特定群體和特定領域的傾斜性支持,以凸顯對公平的重視,如特別針對中西部地區啟動了高校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入學資助項目,為家庭經濟特別困難新生一次性提供從家庭所在地到錄取院校間交通費及入學後短期生活費用,擴展了資助領域,實現了對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全過程資助。在高校國家獎助學金的安排上,向農林水地礦油核等專業傾斜。
記者:當前國際上高等教育成本分擔和學生資助的發展狀況是怎樣的?
魏建國:實行成本分擔,同時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學生資助,在世界範圍內,特別是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高等教育發達國家,已經成為解決高等教育辦學經費緊張,同時實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的通行做法。但是,也應註意到一些國家仍實行免費高等教育,如奧地利、丹麥、芬蘭、冰島、挪威、瑞典等。德國的政策處在搖擺之中。2005年,根據德國聯邦憲法法院的判決,德國一些州的公立高校開始收取學費。2006-2007年,有7個州的公立高校收取學費。2011年,7個州中只剩下3個州還在收取學費。從2014年起,最後一個收費州(下薩克森州)取消學費,德國再次成為高等教育免費國家。俄羅斯至今還實行高等教育學費的雙軌製。印度的學生主要依靠家庭資助接受高等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無力負擔上大學的費用。與此同時,印度的助學貸款項目遠遠不能適應學生的需要。受製於信息不暢、手續繁瑣等因素,學生獲得貸款的難度很大。印度也沒有解決貸款的回收問題。有報告顯示,貸款拖欠率達到16%-17%。
我國在上世紀末實現了高校學費的並軌,並相繼建立了學生資助製度,並於2007年予以體系化。通過國際比較,我國已經實現了資助理念與資助方式的國際接軌,而且在這方面的進展要強於許多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值得註意的是,在我國的高等教育學生資助體系中,特別註重助學貸款的重要性。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在居民收入統計等基礎條件都不是很健全的情況下,通過製度創新,實施了校園地助學貸款和生源地助學貸款,基本解決了助學貸款在發放和回收方面的世界性難題。可以說,我國高等教育籌資機製及學生資助模式的發展演變完全符合當今世界的主流趨勢。
記者:從國際範圍內來看,我國的學生資助體系特色有哪些?
魏建國:我國的高校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建設借鑒了國際上的許多成功做法,但也從國情出發,創新了一些資助方式。這些資助方式體現了中國特色。“綠色通道”和生源地助學貸款是最具中國特色的高校學生資助方式。和國外有些國家在學生入校之前就確認能否獲得資助不同,我國的高校學生資助發放主要依托高校。這樣,如何解決學生在入校前後的經費困難,就成為一個棘手的問題。“綠色通道”正是基於我國特定的情況適時推出的,從而理順了高校資助的整個流程,消除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特定時間點的困擾。
國家開發銀行生源地助學貸款項目綜合運用了傳統和現代的措施和手段,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助學貸款項目所面臨的各類難題,體現了中國特色。一方面,通過動員基層力量和采取共同借款人的做法,解決了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的家庭經濟狀況核實難和認定難的問題;另一方面,在網絡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把網絡支付手段運用到生源地助學貸款的發放和回收等環節,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今年3月9日,我受邀赴日本參加了主題為“學生資助政策的視角:日本高等教育的教訓”國際研討會。我國的“綠色通道”和生源地助學貸款製度受到英國、美國、日本等國專家的強烈關註和積極評價,特別是網絡支付手段在生源地助學貸款的發放和回收等階段的成功運用引起了英國著名學生資助專家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尼古拉斯•巴爾(Nicholas Barr)教授的濃厚興趣,表示要考慮將其引入英國的可能性。
※ ※ ※ ※ ※ ※ ※ ※
如果您對“學生資助與教育公平”也有話說,可將建議的話題或個人觀點發送至pkuzizhu@163.com,我們將整理刊發,歡迎廣大師生踴躍參與。這一期,討論的“中國高校學生資助體系的特征”這樣一個話題,部分意昂3体育師生和校友也有著自己的看法。
意昂3体育數學科學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邵琳琳老師:當前,關註“中國高校學生資助體系”已成趨勢,資助工作者適時轉變工作思路,逐步擺脫單一、單向的經濟型資助體系,兼顧經濟實效性以外的發展性輔導,主動實現資助與受助、中心與院系的聯動協同。就體系與特征而言,高校開始註重擴大資助主體範圍,將社會捐贈、家庭支撐納入高校主導、學生受助的固有關系中;逐步明晰資助類型界限,落實困難資助、樹立獎助典型、鼓勵勤工助學、闡明貸償責任。力爭助力立德樹人,關註困難生學業與心理、提高農村學生專業技能與溝通技巧、搭建學生活動交流平臺、關註受助學生後期發展等。
意昂3体育2010級校友、中國郵政集團員工楊樹寶:高校學生資助體系,不能僅僅局限在經濟上的幫助,還應該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公平的發展機會,幫助他們開拓視野、磨練意誌,“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能力的培養才應該是資助工作的最終本質,也是“受助——自助——助人”的必由之路。
數學科學學院2011級本科生龍子超:家庭經濟困難同學在獲得資助之後,經濟條件能有顯著改善,但事實上不同群體從小受到的教育質量是不同的(地域因素、家庭因素等等),我們不能簡單的把考入同一所大學同學的社會閱歷、視野、經驗等等歸為同一水平。而要改善這種情況,除了經濟支持,還需要其它思路,比如培訓、講座、實踐等,在學校裏我們能看到許多老師在為此而努力。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好好的爭氣,善用來自國家、社會的每一分幫助,並且盡力提供幫助給其他人。
網友Leo:我是通過“綠色通道”才辦完入學手續的,從學校借了學費,也辦了助學貸款。我覺得這個措施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不用東拼西湊的借錢了。通過助學金還做了一份家教,在生活上節儉些,經濟的憂慮就沒有了。學校的老師都很好,我喜歡燕園。
網友:貧窮並非恥辱,有一些事情是人們無法選擇的,比如出身。苦難和挫折是人生的標桿,往往更能測出一個人生命的高度和深度。所以,我要以野草的謙卑向所有人學習,只有自信才不會被擊垮。
專題鏈接:大家談資助
編輯:江南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