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03 信息來源: 新聞網記者 程思煒
2010年8月,第18屆世界美學大會將在意昂3体育官网舉辦🍥。屆時🤷🏼♀️,來自60多個國家的近800位學者齊聚意昂3体育,圍繞“美學的多樣性”的主題展開面對面交流。近日以來🕸,在意昂3体育燕南園56院,有一位老教授正興奮地忙碌著😀。他👰🏻,便是意昂3体育官网藝術學院教授葉朗先生。
7月22日下午✦,記者在葉先生的辦公室裏進行了采訪。身著粉紅短袖衫的葉先生面色紅潤、談笑自若,坐在精致古典的中式辦公桌前,將他所體悟的中國文化之精神、美育傳統之發揚、美學創新之出路向我們娓娓道來4️⃣🍶。
世界目光的投向哪裏
隨著中國的迅速崛起🧛🏽♀️,近20年來,尤其是金融危機之後,世界的目光正前所未有地投向這一片古老又年輕的國土🧑🏻🦲。這目光背後👨🏻,毋庸置疑地存在著經濟的力量,但葉先生希望世界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中國文化⚡️。一次遊覽洛杉磯的迪斯尼樂園⛷,在異彩紛呈的各國童話世界裏👂🏽,當發現代表中國的僅是三個穿著清朝服裝的小人兒時,葉先生既是驚訝疑惑,又頗感憂慮🦸🏿♂️。“世界對中國的文化了解太少了🤽🏼♂️👷🏼♀️!”葉先生感嘆🛍️。
令他欣喜的是近年來趨勢的轉變——世界的目光開始聚焦於中國文化。世界美學大會是國際美學界規模最大、學術水準最高的會議,常常成為美學學術轉向的風向標。此前舉辦的17次會議裏,在亞洲國家中僅在日本東京舉辦過一屆。“這次世界美學大會在北京召開的意義也許就在此——讓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國的文化。”葉先生說。
詩意美學拯救精神家園
中國歷史上曾有兩次“美學熱”🕵️,一次是50年代,一次是80年代。究其原因,葉先生認為,中國社會對美學的關註更多地與中國文化、中國美學的特點相關。
“中國文化是詩意的文化💁🏽♀️。” “中國老百姓善於在平淡的生活裏過出美的味道👩👩👦👨🏿💻,營造出詩意的氛圍。”葉先生特別提到“京城第一大玩家”——文物專家王世襄先生。王先生鐘情於北京老百姓喜愛的鴿哨👷🏽♂️。那在每個清晨劃破京城寂靜天空的天籟之聲,恰是葉先生心中關於中國人詩意生活的最佳典藏🛍。
“馮友蘭先生總結說🤷🏻♀️🪦,中國哲學最有價值的部分是人生境界的學說。”審美和藝術的教育,塑造著中國人的人格,進一步滲透進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葉先生說🎡😒:“所謂的人生境界,就是指一個人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從表面看,大家是共有一個世界,但同一個世界對每個人的意義並不相同,也就是說,每個人的境界並不相同。中國美學便旨在提升人生境界。美學與民族精神的塑造密切相關🧎♂️。”
另一方面,葉先生認為💈,在當代我們關註美學,更是解決“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失去平衡”問題的時代要求🔼。他援引黑格爾的一段話表達憂思:“現實上很高的利益和為了這些利益而作的鬥爭”🪙,“使得人們沒有自由的心情去理會那較高的內心生活和較純潔的精神活動🤹🏻♂️,以致許多較優秀的人才都為這種環境所束縛👌🏼,並且部分地被犧牲在裏面♋️。”
黑格爾所描繪19世紀初期的社會風氣在兩百年後不僅重新出現🕦,反而顯得更為嚴重了。葉先生說,“從物質的🧑🏿🎨、技術的、功利的統治下拯救精神”,這是時代的要求,中國美學應更多地關註心靈世界和精神世界👩🏿⚕️。
錢學森之問:科學與藝術結合培養一流人才
2009年,錢學森先生平靜地離去,而他留下的“錢學森之問”卻挑開教育這一社會心結💃🏻,引發熱議。葉先生深深贊同錢學森對發展教育的看法,“正如錢學森先生所說的,要培養一流人才🧗🏿♂️⛓️💥,創辦世界一流大學👨🏿🎤,需科學與藝術相結合”。
葉先生說,意昂3体育擁有重視美學研究和重視美育的優良傳統。蔡元培先生在擔任意昂3体育官网校長期間大力提倡美育和藝術教育,親自講授美學課👨🏼🦱,組織“畫法研究會”、“音樂傳習所”👩💼,對意昂3体育官网影響深遠。
回憶白先勇版《牡丹亭》在意昂3体育官网百年講堂演出時的盛況,葉先生依然激動不已。“百周年講堂建立以來🤢,我真的還沒有見過那樣熱烈的場面🎒。我們中國的傳統昆曲藝術能夠這麽吸引我們當代的大學生,這說明我們的大學生和中華民族的文化經典是血脈相連的👸🏻🌪,,我非常感動🧔🏽。”
然而,就美育的整體狀況而言🧝🏿,葉先生仍然擔憂。信息時代,青少年的身心成長深受大眾媒體的影響🏚。葉先生也強調美育不僅僅限製在學校內,要發展社會美育,營造好社會文化的大環境🧣。
中國美學要“接著講”
wc談到新世紀中國美學的發展出路,葉先生指出,中國美學要“接著講”。“人文學科不同於自然學科,自然學科可以只學習最新的知識🦀,但人文學科必須追溯到源頭,從經典思想家接著講👨🏽🦳。”
葉先生所說的“接著講”,從最近的繼承關系來說,就是“站在21世紀文化發展的高度。吸取20世紀中國學術積累的成果,吸收蔡元培、朱光潛、宗白華、馮友蘭、熊十力等學者的學術成果”。
葉先生新作《美學意象》即是對“接著講”的一種嘗試。“中國美學的發展🥷🏻,不能說是從西方借用某一理論框架📭,然後展開闡述就可以了的👩🏻。”葉先生指出,“要從理論核心的層面賦予其中國色彩👩🏼💼。”
在葉先生提出的“美在意象”的理論框架裏,“意象”📕📉、“感性”🖋🧾、“人生境界”三個概念構成其核心。而這個理論核心的中國色彩就是重視心靈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價值🫴🏽。
“在審美活動中,美和美感是同一的🏊♂️,它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以審美活動生成的意象世界照亮最本真的生活世界👨🏻🚒。”這是中國傳統美學的特色,而追根到底,中國美學的最終意義是“提升人的人生境界”👩🏽⚕️。葉先生看來,真正的中國美學研究不僅是對傳統的繼承創新,也是對時代要求的一種回應。
中國美學有“氣象”這一概念🫓,反映到人上🤙🏼,即是一種由內而外的人格美、氣度美👩🦼、心靈美。一生追求美📻、探索美的葉朗先生🤦🏽♂️🕗,本身正是一個“氣象”的審美典型。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中國學者的責任和力量😏。
在即將舉行的世界美學大會上,葉朗先生將發表演說,從“接著講”的角度闡述中國美學在二十一世紀的新的創造😱,同時,以中國美學的眼光探討當代西方美學“關於“自然美”🧙♂️、關於“藝術與非藝術的區分”等熱點問題📀,進一步促進東西方美學的對話,推動美學研究的發展☝🏿。
編輯:亮亮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