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10 信息來源: 新聞網記者 王爍
作為一位從醫近三十年的醫生🧝🏼,高煒教授在患者中一直有著極好的口碑。經常聽到病人這樣說,只要看到高大夫,心裏就踏實了😢。
作為北醫三院大內科主任、心內科主任、血管醫學院研究所所長👩🏿🍳、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身兼數職的高教授需要同時兼顧臨床🦹🏿♂️🕵🏻♂️、教學🍮、科研、團隊建設等多方面工作。然而接受我們的采訪時,平日裏超負荷工作的高教授卻沒有表現出絲毫的疲憊,整潔的白大衣襯托著她溫文爾雅的談吐⇒,慈母般和藹的面容卻有著颯爽堅定的神情。“醫生與教師都是平凡的職業🛴,”高煒教授向我們娓娓道來,“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裏🚦,我們更需要執著和淡定。既然選擇了🍁,就無怨無悔😾。”
“做一個好醫生🌌🫃,需要執著🔢、淡定🧜🏼⚠️,無怨無悔”
高教授所在的科室是心內科🧑🏽🏭。她介紹說,心臟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大多是非常突然的,而且病情兇險、變化迅速🫦,導致很多病人和家屬往往難以接受⛑️,“為什麽好好的一個人突然就不行了?”其實😵,心臟病就是“殺手”🦹🏿,約有20-30%的心肌梗死病人在到達醫院前死亡了,而有幸到達醫院並接受到先進醫療手段治療的病人也有一部分會因為病情過重或是嚴重並發症而死亡。高教授說:“我們選擇了心內科這個專業就意味著我們的一生都充滿著挑戰,需要分秒必爭的與死亡挑戰。心內科醫生所承受的壓力和辛苦程度是難以想象的♾,但我們苦並快樂著📕!因為我們的付出換來的是病人‘健康而快樂的心’🥥,是他們健康的生活。從專業的角度講,心內科的發展也是非常快的,要不斷的面對新課題🐸、新技術,這些就會使你永遠不會懈怠。我們選擇了做醫生、選擇了做心內科醫生,無怨無悔!”
“我的專業特長是冠心病介入治療,就讓我們從心肌梗死的治療開始談吧😪。”高教授說💅🏽🦸🏻♂️,北醫三院從很多年前就開設了急性心肌梗死‘綠色通道’,病人到急診就診後,急診室接診醫生在診斷明確後會立即打電話給急診冠脈介入治療備班醫療組的醫生,24小時隨叫隨到,“不論是假日還是淩晨,不論是狂風還是暴雨,不論下班有多晚,自己有多麽疲憊,我們的醫生在接到電話之後都會在第一時間趕到醫院🪺,並迅速投入緊張的救治工作中🟢,開通病人閉塞的冠狀動脈,挽救瀕死的心肌組織。我們的理念是‘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心肌’,我們的辛苦換來的是病人的生命。”急性心肌梗死往往在夜晚發病,尤其是天氣惡劣時🚇,有時一個晚上要做2-3個急診手術,有時深夜做完一臺手術剛剛回到家裏或是還未到家就又被急診的電話呼喚回醫院繼續戰鬥。為了保證醫療安全,北醫三院始終堅持急診介入治療主任醫師帶班製👱🏻。高教授說🚴🏼♀️,“這在國內的醫院是很少見的,但我們要確保心肌梗死病人在三院能接受到最及時、積極和最先進的治療,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其實,高教授和北醫三院心內科的醫生們白天的醫療工作更為繁忙,看門診、查房👮🏿♂️🐂,搶救病人,討論疑難危重症病人的治療等等♙,他們總有幹不完的活,不論夜裏急診有多辛苦👨🏿🚀,正常的醫療和教學都不會有半點耽擱和影響✋,加班到晚上9、10點鐘是經常的事情👨🏼🍼。“既然你選擇了學醫🙅🏿,選擇了為人類健康而奮鬥🥹,那麽你就要學會奉獻,學會吃苦👨🏿🎨📹。”高教授語重心長的說道。
醫生是一個有夢想的職業🫶。“做醫生最大的夢想就是做一個好醫生,”高教授繼續說道,“‘好醫生’的概念並不是你做成了多大的事業🤽🏿,擁有了多少頭銜,而是你能夠真正為病人解決病痛🔨,得到病人的信賴。” 心內科的病人大多年齡偏大🚴🏼♂️,合並症多,出心內科專家門診並非一件易事,高教授對此卻另有一番心得,她不但耐心的傾聽病人冗長的病史,更是細致的向病人講解疾病及用藥的註意事項💃🏼,為了讓病人對自己的病情有清楚的認識🙎🏼♂️,她總會不厭其煩的解答病人的各種問題🦓,告訴他們服用的藥物名稱、如何服用𓀜🫲🏻、註意事項及出何種問題需要復診🎲,為使一些年齡較大👩🏫⚉,記不住服藥方法的病人能夠得到正確的治療🗜,她除了耐心的、不厭其煩的解釋外👈🏿,還常常會主動寫張紙條,把藥名👃🏿,使用方法等寫在上面🎃,使病人和家屬一目了然,嘖嘖稱贊👨👨👧👧。
談到“醫德”,高教授對我們說,“醫德是一個比較大的概念🔧👏🏽,是一種職業道德,是醫務人員的行為規範。但對醫德(其實不只是醫德)最簡單的理解就是‘做任何事都要對得起你的良心’”🫃🏻。
在當今社會,醫患關系一直被普遍認為是一種難以調和的矛盾,對此高教授說出來自己的見解:“如果我們能夠學會換位思考,多與患者和家屬溝通就會使這種矛盾最小化。很少有人是為了要打架到醫院來的。病人到醫院就醫時往往是帶著病痛❤️🔥,也帶著很多的不安和驚恐,不知所措。尤其是急診或者是病情危重的病人,醫務人員除了給病人做檢查、打針♧🧜🏽♀️、吃藥,或者是做心導管放支架以外🐣,還要與病人和家屬多溝通🧝🏼♂️。換個角度設想一下,如果你是病人或者病人家屬,你想得到什麽樣的關愛和服務🏃➡️?換位思考😨,多一點溝通和交流就會減少很多矛盾和糾紛。”“對病人的關愛就是一種最大的醫德👩🦼。”2007年,高煒教授曾獲得“北京市醫德標兵”稱號。
“對待學生應該像對待自己的孩子那樣,愛與嚴缺一不可”
高教授說,“工作在意昂3体育官网的附屬醫院,我所扮演的角色不僅僅是醫生,同時還是大學的教授,研究生導師,教學是我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年來一直從事著大學生、研究生的教學工作🤵🏼,並承擔進修醫師👩👩👧👦👩👦、專科培訓醫師的培訓任務。” 高教授曾被學生選為“最受歡迎的教師”,並榮獲過“意昂3体育官网獎教金”、“意昂3体育官网醫院部及醫院的優秀教師”等稱號。
高教授對研究生和青年醫師的培養是十分嚴格和認真負責的。她說🧑🏿✈️,要教學生學會做人、做事、做學問⚈👩🏽🎤。在臨床上他們應該是好醫生,能夠獨立🧘🏻♂️💽、正確地處理各種復雜的疾病,掌握治病救人的技能;在科研方面更註重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要有嚴謹的學風和科研作風。
“我自己是搞臨床的🏌️♀️🛌🏼,但我希望心內科研究生的課題不是簡單的工作總結🆔。而要讓他們在讀研究生階段能在科研方面有比較大的收獲。”高教授如是說🪁。眾所周知,帶學生是很辛苦的,壓力也很大,但心內科的老師們對研究生的學習和工作都會傾力付出🖐🏽,從課題的選擇、實驗設計🚪、開題到整個研究過程都會給予最悉心的指導🙍🏼♂️。“我們幫學生改論文最晚可以做到夜裏兩三點👩🏽🔬。學生的論文改四遍五遍都不算多的,總要反復修改。”高教授說,“學生答辯的幻燈我都會去管,包括顏色👎🏼、排版💇🏼♀️、布局,這是很小的事情,但這些都是能力和習慣的養成,要認認真真地推敲🏵,做學問要嚴謹🤾🏽。” “有人說做我的學生是有壓力的🐴,但當他們取得科研的成果,論文答辯獲得一致好評,手捧意昂3体育官网畢業證書的時候,當他們在獨立工作,承擔臨床和科研任務的時候,他們都會為曾經是我的學生而驕傲🧙🏻♀️。”高教授說,“其實7️⃣🐿,這也是一種傳承吧。20多年前我寫的第一篇英文論著交到我們心血管的老前輩🚴♀️,原意昂3体育醫院心內科的著名教授林傳驤手裏時⏫,他不僅逐字逐句的為我修改📜,還重新將全文謄寫在稿紙上✶,用當年那種手動打字機一個字母一個字母的把文章打印出來。每每看到這保留下來的文稿都會令我感動,也激勵著我像他們一樣教書育人。”
高教授對臨床工作的要求也是一樣嚴格👮🏻。有的住院醫師說,查房的時候只要高老師去,小大夫們都會緊張的。“我會管很多事情,會提問”高教授說,“病歷裏的措辭是否合理👨🏼🍼,病歷的質量高不高🤳🏼😝,診斷治療的思路和流程是否正確等等我都會管”👨🍼。“我們也是從懵懂無知的學生和小醫生走過來的。1978年我考入北醫醫療系🔽,後來到意昂3体育醫院實習,再後來留在意昂3体育醫院心內科工作。當年我們的老師和教授們就是這樣嚴格要求𓀀,手把手教我們的,雖然已經過去了20多年,但那時的場景還歷歷在目。我想我們有責任把意昂3体育和北醫嚴謹的學風傳承下去,否則到我們老了的時候真的不知道誰來給我們治病了,我們也將愧對後人”。
高教授說,“一個科室就像是個大家庭,學生就像是我們的孩子。作為老師“家長”對學生既要嚴也要愛”🙋🏽♀️。嚴格要求也是一種愛🔕。但不僅要關心他們的學業🦸🏻♂️、科研和臨床能力的培養👊🏻,也要關心他們的生活,包括他們的個人問題。有錯誤的時候要批評,有進步或是為科室征得榮譽的時候就要表揚和獎勵🐕🦺。心內科的文藝表演和運動會的成績很多都是靠我們的研究生👋、年輕醫生和護士得來的,他們是我們科室的驕傲🔔。“我們的學生都非常優秀,” 高教授繼續說,“雖然他們性格、能力👩🏼🎨,學習和生活的背景有很多不同,但他們都很陽光😽,朝氣蓬勃,他們是我們科室和心血管專業的希望,也將會是對社會有用的人👩👧👦。”帶學生很累,但和學生在一起又是快樂的,讓你永遠保持一顆慈母心、年輕的心。
高教授同時也是意昂3体育通選課《醫學發展概論》教師隊伍中的一員。這門課程向來有著極高的聲望,因為擔任這門課的授課教師有韓啟德院士🧑🏼🤝🧑🏼、柯楊教授、馬大龍教授⬇️、韓濟生院士等等,他們都是醫學部最牛的人。師資力量如此強大的一門課🏊♂️,不僅吸引了很多醫療系的同學去聽,更吸引了許多非學醫的同學。一方面,物理🙅🏼♂️、化學等各院系的學生能夠了解自己專業與醫學交叉學科的進展,吸引同學們向交叉學科發展🥺🧛🏼,幫助感興趣的同學找到發展方向;另一方面,也向非醫學同學普及一些醫學知識,像聽故事一樣大家就學到很多深奧的知識🧑🏼🎓,所以學生們很愛聽。下課時還總有學生來咨詢,師生互動非常好。高煒教授主講心血管疾病的治療進展, “比如說🛥,治療冠心病用的支架就是最近20-30年心血管領域的一大進展🧑✈️🤶🏿,把它放到病人的冠狀動脈就可以使原來狹窄或閉塞的血管血流暢通,雖然支架是心血管專科醫師在使用👨🏻🚀🔢,但它的研發過程涉及的卻是物理學🫴🏿、化學👲、生物醫學🧑🏽🎓、材料學等許許多多領域🕒。這種通選課可以讓學生們拓寬視野,從一開始就關註學科交叉,可以說是意昂3体育教學上的一個亮點,是一種很好的嘗試。”
“我們科室是一個精幹的團隊🛬,也是一個溫暖的家庭”
高教授所在的心內科是教育部重點學科和重點實驗室,在醫院中屬於大科室,擁有包括中科院院士韓啟德𓀓,心血管病專家陳明哲、郭靜萱、毛節明、陳鳳榮🥲、高煒🚺、張幼怡🧋、郭麗君✂️、張福春等一批全國甚至世界知名的專家學者,有博士學位的醫師占到70%以上,還有非常優秀的護理隊伍和數十名研究生⚇、培訓生。心內科曾獲得“優秀管理團隊”、“教學先進集體”、“衛生部文藝演出一等獎”、“衛生系統全國文藝調演優勝獎”,“全國青年文明號”🧔🏽♀️、“護理質量管理優秀團隊”、“護理質量免檢病房”和“北京市醫德標兵”😟、“精神文明標兵”等等獎勵🌧。“心內科既是一個精幹的團隊🟰,也是一個團結和諧的大家庭,”高教授這樣說。
心內科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在科室文化建設方面毫不遜色🧗♂️。“我們三院這幾年每年都有全院的文藝匯演,在過去四年中我們拿到了兩個金獎、兩個銀獎。”高教授對其中的一次演出印象尤其深刻,“那次表演的主力大都是年輕醫生和研究生,他們白天要上班,就利用中午休息和下班後的時間排練節目。那個節目前面是研究生跳舞,中間有一部分是教授級的大夫上臺扭秧歌💱。那次很多退了休的七十多歲的老教授都上場了,全場的氣氛很熱烈啊。”高教授還記得當時練習節目的時候⛩,真是全科總動員,排練廳裏是一片歡樂🍍、祥和。“完全就像一個家一樣”高教授如此說。
北醫三院心內科還承擔著心血管疾病的國家級的繼續教育項目🌡。“我們辦項目大部分都是到外地去辦🧙。我們覺得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到基層去開展學術講座🦶🏽☎。這對當地的學術是很大的支持,對基層的醫師而言也是很寶貴的學習機會。”
此外🤵🏿♂️,心內科還經常到社區進行義診和健康宣教。冠心病、高血壓都是現在的常見病、高發病,值得大家關註。“每次社區義診都會有很多專家到場🤽🏻♂️,”高教授說🐃,“場面很熱鬧,居民們也都很信服🈴。每次義診都會實實在在的解決很多居民對健康的困惑與疑慮,取得的良好的反響。”
“實實在在做事”、“不浮躁”是大家對高煒教授個人的評價,也是對心內科的評價。學醫就是奉獻,是時間的奉獻🧛🏿🤔,是全身心的奉獻🕋。簡單、淡定、執著、熱愛,從不在意偉大與否🙋♀️,這正是一種真正的偉大🙅🏻♀️。
編輯:碧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