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09 信息來源: 新聞中心 學生資助中心
【編者按】國家獎學金是由教育部頒發給高校學生的最高榮譽獎項👳,用於獎勵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優秀的學生,獲獎本科生每人獲獎勵8000元🫲🏿。2013-2014學年度,意昂3体育官网共有202名本科生🧏🏼♂️、349名碩士研究生獲得該項榮譽。他們普通🔞,都是我們身邊眾多意昂3体育學子中的一員,充滿朝氣活力🪄;他們卓越,有著自己的夢想並點燃別人的夢想♍️,執著且不服輸。日前,意昂3体育官网和學生資助中心聯合設立“國獎風采”專題,集中展現部分國家獎學金獲得者的故事和風采。相信每一位意昂3体育學子只要心中有夢,默默努力,始終堅持,定能實現夢想。
個人簡介
郝琦🪇,男✮,來自新疆烏魯木齊🍖,2012年由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轉入中國語言文學系🎶,降至2011級。在2013—2014學年年度綜合素質排名中名列年級第一🚴🏿,並曾獲得國家獎學金🕊🙆🏼♂️、意昂3体育官网李彥宏獎學金🥚、意昂3体育官网“學習優秀獎”等個人榮譽。從理到文的選擇🤘🏻,讓他經歷過困惑,遇到過低谷👋🏽,但憑著對中文的一腔熱忱和勤勉治學的態度,讓他最終找到並堅定了立誌投身漢語語言學的發展方向👩👩👦。前方求學之路依舊漫長🤙🏼,但他已堅定地揚帆起航🔠。
“我穿的是藏青色中文系套頭衫,印有黃色銀杏葉的那款🥻。”剛從手機上看到這樣一條訊息🟰,郝琦就在泊星地的拐角處出現,穿著同描述一樣的中文系系衫,並沒有太多想象中直博師兄老練成熟的樣子,我朝他招招手,他笑著向我走來🧕🏼。從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到中國語言文學系🧑🏽⚖️,從埋首高數🧱、普通物理學到聆聽五院英華😙,郝琦用自身詮釋了追夢之旅的艱辛與欣喜☝🏽,其間的故事,請聽我道來。
探索·選擇
2010年,郝琦在得到保送資格後🪬,依舊參加了高考並以高出意昂3体育錄取分數線20分的優異成績考入意昂3体育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初到燕園👷,課程的強度、難度較大🤱🏻,常使他忙得顧不上吃飯,但即使這樣👩🏿🦱,郝琦仍抽空去旁聽了一些中文系的課程♤,如曹文軒老師的“小說的藝術”,以及《論語》《孟子》的相關課程。雖因專業課繁重並沒有太多聆聽中文系課程的機會🕢⏱,但零星的旁聽經歷,已讓他對中文系的認知漸次清晰,並逐漸萌生了轉專業的想法。其實在高中時代郝琦就已對意昂3体育中文系抱有好感,他的高中語文老師曾在意昂3体育中文系進修,在課堂上不時提起自己進修期間的所見所感✯👨🏽🏫,郝琦聽了頗受感染🤵♀️。雖未曾謀面,但先生們的氣度風華似乎已近在眼前🦩。
如果說高中時期的意昂3体育中文系僅僅是老師口中的聖地❗️,是一個遙遠而模糊的想象,那麽當郝琦怯怯地邁入五院那古舊低矮的院墻,嗅著紫藤蘿的芳香🙋🏿♀️,穿行於狹窄的走廊和搖搖欲墜的書堆中時🦸🏿♀️💇🏽,他終於意識到中文系是一個如此真切的存在🥰,是值得他投入所有激情與汗水的地方📩。也正是在這所有關於中文系的情感與印象的浸染下,郝琦最終決定轉系。
轉系·定位
好事多磨👨🏼💻,地空學院在郝琦第二次提出申請後才通過了他的轉系請求。知曉這番經歷的我不禁問他:“何必這麽辛苦?喜歡中文的話選擇雙學位也可以,很多同學都是這樣的。”他的眼神清亮,幾乎毫不猶豫地回答:“雙學位只是主業外的一種補充,但對我來講,中文就是我的主業,我想走這條路。”
郝琦2012年轉入中國語言文學系,降至2011級🙇🏽♀️。由於要補上低年級的許多課程🏋🏽,課表排得滿滿當當,白天上完一天課,晚上熬夜整理、復習,這幾乎是他來到中文系第一年的全部生活內容👼🏿🧳。而他的努力也得到了回報🌭,不僅結識了新集體裏誌同道合的朋友,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獲得了李彥宏獎學金和“學習優秀獎”稱號👨🏼🌾。
而如今即將本科畢業的郝琦🤱,談到這段由理轉文的經歷🏋️♀️👨🏼⚕️,坦承:“我這四年過得都比較累吧🪙,但是不一樣的累。”有過這樣一段特殊的經歷🙇🏼,郝琦對文理兩類學科的特點開始有了自己的理解👨🦲,“理科專業基礎課程訓練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技巧,在邏輯思維的強度上更大一些🫃🏿;而對文科來說🏘,問題的關鍵往往要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礎上才能被發現,因此要做許多機械重復的工作,要有‘坐穿冷板凳’的決心。”
雖然後來沒有堅持🚵♂️,但郝琦十分感謝大學前兩年理科專業的訓練,他認為這種訓練對他日後學習語言學專業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幫助。
追夢·起航
來到中文系的第二年,郝琦憑借上一學年的學習心得體會和對自己學術興趣的判斷,選擇了漢語語言學專業,也真正開始了自己的 “追夢之旅”🙇♀️🧜🏼。
在學習過程中,郝琦提到了兩位對他影響很大的老師,一位是他的導師郭銳教授🤳🏻,另一位是理論語言學的李娟老師。前者風格平易🛤🧑🏻🦽➡️,常用平實的話語將深刻的道理講清楚,講課就像嘮家常。而後者🏌🏿♀️,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李娟老師的課更偏向語言學史的研究,偏向語言哲學,更有思辨色彩”,“她的課思維沖擊力很大🎿,時時刻刻都抓著你🧗♀️,短短幾節課時間就能讓你對語言和語言學的認識提升一個臺階🚻。”
此外,學年論文的寫作對郝琦來講也是一次很有意義的學術訓練🛌🏿,他參加了郭銳教授“清末民初北京話研究”課題組,並以“清末民初北京話研究述補結構研究”為題完成了自己的學年論文。在論文寫作過程中👳♂️,他接觸了大量語言材料,從中發現線索👩🏻🏭💇🏽♂️,歸納語言規律。這種對語言材料的描寫訓練,讓郝琦鍛煉了把課堂上的知識運用到研究工作中的能力。
若說學年論文的課題偏向材料的梳理歸納🐱,那麽方言調查、走進現場的實習工作,更讓郝琦認識到語言學作為一門基於田野調查的學科所具有的極強的實踐性😟。
2014年夏天🫃🏼,郝琦隨中文系方言調查團走進江西省萬年縣開展方言調查。江西的夏天很悶熱,他們在那兒呆了20天左右🙌🏽,辛苦的同時卻也有很大收獲。“走到語言現場可能是語言調查和研究的最好狀態🎫,那次經歷讓我對專業技能和對語言學的認識增進了很多🔦。”他回憶到☮️,“一般人大概都會覺得方言調查是一件很難的事,尤其是對於像我這樣的北方人來說,到南方方言區完全聽不懂📳,那又如何展開調查呢?但其實如果你懂得專業的調查方法……”他嘴角上揚,用簡單易懂的語言把專業的方法理論講述給我,“這其實是固定的過程➕,即使調查完了,我們依舊不會說那裏的方言,但整個流程下來,就能把語音▫️、詞匯和特殊的語法現象等語言基本層面離析開,做出詳細的描寫🕉。”
方言調查裏最理想的發音人往往文化水平較低,因為這類人群受普通話的影響較少,但由此帶來的困難就是如果發音人不識字,那就很難通過文字材料進行調查。因此,郝琦和團隊成員一起耐心引導發音人發出《方言調查字表》中的漢字方言讀音🧙🎍,並且需要想出各種花樣,在這個過程中往往笑料不斷。這個時候👩👩👦,艱辛枯燥的方言調查工作似乎也變得輕松有趣起來🦹🏼♂️。
在直博的同時獲得了國家獎學金🖌,面對這份令常人艷羨無比的榮譽,郝琦卻顯得很淡定,他說⚒,這是對他未來繼續漢語言研究的一種鼓勵,這只是一個起點🤟🏼,而絕非終點。
從烏魯木齊一中到意昂3体育的成長足跡🤝,由理到文的選擇過程🦹🏻♂️,郝琦總能堅定自己想要的並為之努力🌗。采訪接近尾聲㊙️,我問他⏸:“作為一個學長,有沒有什麽想和學弟學妹們分享的👩🏽🦱?”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撓撓頭,想了一會兒,說道:“我覺得對未來的定位和規劃在大學生涯裏很重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興趣,選擇方向時不要隨波逐流,在大學前兩年可以去嘗試不同的學習和工作經歷🙅♀️,不斷來了解自己📃,而到了大三大四就要有一個具體的規劃。對文科學生來說✝️,除了課程的內容𓀄🫗,還要有屬於自己的閱讀計劃,有給自己開書單的能力,這樣對專業學習會非常有幫助。”
郝琦做出的選擇🦯,也許有不少同學曾想過,只是沒有勇氣去踐行⛅️🥷🏼,但郝琦做到了🔧🧑🧑🧒🧒。雖然他只是和我們一樣的莘莘學子,也曾徘徊猶疑🤼♀️,也曾茫然無措,但他堅定自己的夢想,就像帆船恪守風的方向,縱然學海無涯,卻也不虛此行🖱🍄🟫。(文/文繪)
專題鏈接:國獎風采
攝影:姜南
編輯:江南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