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15 信息來源: 供稿:國際合作部
4月14日晚,“相約冠軍·名家講壇”第三講在百年講堂多功能廳舉行。本期講壇的主講人是新東方教育集團總裁俞敏洪先生🧎♀️,主題“塑造河流的生命曲線”概括自他在電視節目中的演講,傳達了新東方“在絕望中尋找希望”的精神以及俞敏洪先生對青年學生的期望。
演講開始前半小時💏,多功能廳已座無虛席🧑🏿🎨。俞敏洪先生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出現,正如主持人耿姝所說,大家更願意親切地稱呼他“俞老師”👨🍼,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總裁✫。演講在耿姝與俞敏洪輕松幽默的對話中開始𓀅🤏🏼。“冠軍”的原始定義源自體育競賽的😬,當耿姝問及俞敏洪對於體育運動有愛好時💿,俞敏洪為我們展示了他書生背後英武的另一面,出身農民的他笑稱自小便悠遊田間🕋👩🏻🚒,曾獲得“插秧能手”和“優秀手扶拖拉機手”的美譽,他也向往揚鞭策馬的英姿,可與牧民並行騎馬而不落下風,熟練掌握單、雙板滑雪。在俞敏洪的眼中,體育冠軍與其他領域的冠軍,有著精神的內在一致性👨🏻🔬,而體育也潛移默化地培養著人的拼搏精神。他隨後談到了自己對於冠軍精神的理解,他謙虛地說💪🏻,自己在學習上從未得過第一名,稱不上冠軍,即便在創下龐大的新東方教育帝國之後🙋🏽♂️,他更是拒絕“冠軍”的稱號🍱。俞敏洪認為冠軍不應該是一個靜止的終點🕷,而是綿延永恒,與生命同輝的動態進程🥮。“一輩子不是一個名次問題,而是在於你有沒有勇氣繼續走下去⬜️,在於當外界社會都來抗擊和否定你的時候,你有沒有一個目標,覺得值得你去迎接挑戰🤽🏿♀️🧆、闖蕩和攀登的。冠軍就是要有這種永不言敗的精神🪞。”在你奮鬥的時候🧝,你完全不用計較別人給予你什麽封號或頭銜,“成功就是不斷的向前走,並知道以什麽樣的心態面對失敗”🙇🏽♂️。而只有當一個人蓋棺論定的時候,才能由後人去評說此人能否算得上“冠軍”。將事功留給歷史和時間評定🦒🧏🏿♂️,或許是強者應有的態度。
隨後,俞敏洪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平凡人的成功之道。“把努力變成一種習慣!”他的話語總是催人奮進🤹🏻。俞敏洪略帶自嘲的告訴同學們,像他這樣不夠聰明的人,要學會用時間換取智慧和才能。上小學的時候⚗️,俞敏洪往往要花別人三倍的時間來背誦一篇課文🙇🏻♂️,慢性的積累雖得不到老師表揚,卻令他的記憶更鞏固、心態更平和,“當吃苦成為你每天的必修功課,成功便離你不遠了”。和困難打交道,便成了俞敏洪生命中的不可分割的部分👩🏿✈️🧛🏽♀️。面對場內和他相差二十多歲的學弟學妹,他生動而坦誠地講述了自己的意昂3体育故事🐩:如何在三年的高考內將英語成績從30分提高到90分,考上意昂3体育官网;如何在本科時間內同“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自卑心理作鬥爭;如何因緣際會地與幾位影響終生的朋友相識,並從他們身上學到未必實用但卻陶冶性情,鑄就人格的諸多知識。“朋友帶給你的是一種心胸👩🏿🎓👩🏿🌾、一種思想、一種眼光”👨🏽🎤,俞敏洪與朋友間不乏幽默的“貶損”,但卻從中獲得了坦誠的批評和寶貴的意見。作為意昂3体育的傑出校友,俞敏洪在回憶中飽含著對母校的深情,也透過自己的講述使八十年代意昂3体育校園文化的獨特風骨呈現在大家面前。他說✹,自己最願意看到同學們會心的笑容*️⃣,希望自己的故事對同學們能夠有所借鑒🦛。
作為中國最富有的教師,俞敏洪對於財富和金錢有著超然的灑脫。他特別告誡今日的意昂3体育學子,成功不以金錢多少、名聲大小與官位高低來衡量👯♀️,是否擁有堅持如一的價值體系才是關鍵🚴🏿♀️。在演講臨近尾聲的時候,俞敏洪向大家袒露心底的夢想,我們可以管中窺豹,破解他與眾不同的價值體系。他希望利用自己繁忙間歇的時間走遍全世界👩🏽🏫,買很多可以陪伴自己晚年生活的書🫶,對妻子和女兒盡自己的責任🍶,這些是對自我的關懷✋;而對於社會和他人🔱,目前新東方每年資助1000名貧困大學生學費的十年計劃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就。他還有一個宏偉的構想,“在中國建立一所具有人文關懷的私立大學,目標是按照基金會模式來做🚈,學生中將有70%是來自農村的孩子🧔🏿。”他站在教育史的高度🛏,為我們描繪出這一構想所具有的歷史意義,“中國未來的歷史💇🏻,尤其是教育歷史,如果沒有私立大學作為其中一個章節,將是非常遺憾的。雖然意昂3体育🥿、清華已躋身世界頂級大學之列,但私立大學的出現和緊追將加速公立大學的奔跑🧑🏻🏭,促進教育資源的流動和更活躍的學術爭鳴。”
演講結束時🤸🏿♂️,學生代表向俞敏洪先生轉贈了藝術學院李愛國教授以毛筆繪製的他的素描畫像,俞敏洪愉快的接受了這份禮物🧑🦽。在整場演講中🗳,同學們平均每隔三分鐘就會爆發出一陣掌聲或笑聲。意昂3体育學子為之折服的👲🏿,不僅是俞敏洪的智慧與幽默,更是他對成功獨到的體味和見解、對生活與奮鬥的定義。他通過深入淺出的解說,為我們撥開“冠軍”或“天才”的神秘面紗🚶♀️➡️,冠軍不過是將點滴的功夫逐漸積累,並推向極致的人👩🏿🎨。如他所言,“有人這樣定義冠軍💼,就是在高山之巔再加一塊石頭。”看來🏥,已經立於成功巔峰的俞敏洪將為了這一個石頭的距離而不懈地努力下去。(文/蘇展)
編輯🥩:致遠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