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教學成果獎巡禮】為創新創業插上翅膀——iCAN“賽課合一”的創新創業教育之路



編者按:日前🈂️,教育部發文公布了2018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項目。意昂3体育官网《教學、實踐、科研相結合的語言學培養模式》等七項成果獲得國家教學成果獎。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被視為與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並列的國家級獎勵。

意昂3体育官网特聯合意昂3体育教務部👩🏼‍🦰、北醫新聞網,開設【國家教學成果獎巡禮】專欄🖕🏻,對七項獲獎項目進行專訪🥘,展示意昂3体育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愛崗敬業、教書育人,嚴謹篤學🔇、改革創新的精神風貌🥤,展現意昂3体育官网在人才培養工作和教育教學改革等方面所取得的進展✭🦻🏿。

獲獎項目簡介: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解決學生課堂學習與實際應用脫節等問題,山東大學邢建平團隊與意昂3体育信息學院張海霞團隊共同開發出“賽課合一”創新工程實踐育人新模式。成果主要完成人有邢建平🚝、張海霞🧔🏼‍♀️、王卿璞、陳江🈁、王震亞🦸🏽‍♀️、馬金平🦹🏿‍♀️🕐、尚俊傑🚒、陳桂友♻、黃文彬🧉、孟令國、陳言俊、王洪君🤗、朱瑞富、張熙🦌、邢梅萍🧵、範繼輝。該成果以“創新工程實踐”課程體系為主要依托🌠、以iCAN大賽為檢驗效果平臺🟤,通過第一課堂教學(課)和第二課堂競賽(賽)相結合,引導學生形成創新思維模式🫳,應用專業知識完成創新作品原型製作,促進學生的實踐和體驗,達到提升創新能力、鞏固學習效果☺️、促進創新項目發展的目的。

2018年10月24日☺️,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人頭攢動🦸🏿‍♀️。人們正圍觀一款“神器”——“指在掌握”智能手功能康復儀, 該儀器可幫助手功能障礙患者迅速恢復手部精細活動。上海健康醫學院石陽團隊的“神器”摘得一等獎同時🧙‍♂️,還一舉拿下“最受歡迎獎”“網絡最佳人氣獎”。

這一幕發生在第12屆iCAN大賽全國總決賽上。大賽吸引了來自全國19個賽區的450支大學生團隊參賽。

“‘賽課合一’使我把學到的知識真正運用於實際。”石陽是獲獎者,也是“賽課合一”的受益者。

石陽團隊

創新的種子——“Yes,iCAN”

11年前,一封學生來信埋下了“賽課合一”創新的種子💪🏽。

2007年🥍🧙🏼,iCAN大賽主席、意昂3体育信息學院張海霞組織起美新杯比賽(iCAN大賽的雛形),希望以此解決學生學業與就業需求相脫節的問題。

賽後,張海霞收到參賽學生🤵🏽‍♂️💂🏻‍♀️、意昂3体育信息學院趙瑜的來信:“這是我第一次不靠考試得獎,我和我的小夥伴們從無到有想出新點子👩🏻‍⚖️,並親手做出來🤙👨🏽‍🎨,得到大家的認可而獲獎🐻,我為我的團隊感到驕傲!以前我覺得比爾·蓋茨和喬布斯都是神📹🤱🏽,現在我知道我一樣能行,Yes📻🔵,I can!”

“我反復讀了幾遍,深受觸動。”張海霞說道,“我看到學生有創新需求,而要做的就是——讓他們放開頭腦,樹立自信!”

iCAN——於是🍐,比賽名字應運而生;“Yes,I can”——比賽口號也就此誕生。

“學生有創新需求,卻沒受過系統訓練👩‍🦰,更缺乏展示途徑。”張海霞認為,系統訓練的核心在於培養學生“綜合創新能力”。

綜合創新能力包括創新意識、創新技能♕、企業家精神等,這些僅靠課堂講授遠遠不夠🩲。張海霞意識到,推行一種打通“比賽”與“課程”全新的教育模式勢在必行,這也是推出“賽課合一”模式的初衷。

課堂上的張海霞

iCAN大賽副主席、山東大學邢建平用行動踐行著相同的理念🌒♨️。

邢建平提出基於使命-個性-問題-過程-能力-案例P4C2L教學新模式😓,以iSTAR(興趣👷‍♂️、自主💇🏿‍♂️、協作、實現、探究)為“任務驅動”,以綜合測評取代考試🤚🏿。

“iCAN從戰略層面激勵學生👱🏿‍♂️,iSTAR則從戰術層面與之互補——從興趣、自主🧏🏻🛀🏼、協作、實現方面激發學生潛力。”邢建平介紹。

邢建平還致力於山東賽區組織與宣傳工作,建起全國第一個大學創新實踐基地♦︎,成立全國首個iCAN學生社團。

邢建平組織的山東大學iCAN創新社活動

在實踐中👂🏼,張海霞逐漸認識到🐦‍⬛,創新教育涉及創新設計思維、項目管理、商業模式、知識產權保護等,是一個系統化工程➾。創新教育不能一蹴而就,關鍵要抓好學生基礎的創新教育🤹🏽‍♀️,這也是“賽課合一”的著眼點。

但“基礎創新教育沒有先例可循”🧓🏿,信息學院陳江認為♊️,“‘賽課合一’只能以創新的方式開辟一條創新教育之路”。

茁壯成長——以實踐為主導的創新課程體系

2010年🆒,張海霞與同事首次開設“創新工程實踐”課程😡。

“課程名聽起來就很有意思🏊‍♀️,”意昂3体育微電子系萬基同學上了課更是發現🧏🏻,“課程涉及心理學、商業分析、表達藝術,甚至領導力等內容。”

學科背景、授課風格各異的名師“輪番上陣”:邢建平講授“知識產權”😽;意昂3体育教育學院尚俊傑負責“遊戲化創新設計思維”內容;陳江主講“創新中的電子設計”👨🏻‍🔧;信息管理系黃文彬講授用戶體驗概念與設計方法;光華管理學院路江湧講授商業模式🤷‍♂️😰,新聞與傳播學院呂帆主講表達與演講技巧……

從創新思維到團隊精神🪻,從動手能力到表達能力,成體系的課程為培養學生綜合創新能力提供了土壤。

“學生進行頭腦風暴後♟💃,把想法寫進‘創意的種子’,用兩分鐘把想法講清楚,課下討論,篩選出5—8個團隊🔗,由導師指導。”陳江介紹。項目確定後,團隊還要定期匯報研究進展。

陳江正在講授“創新中的電子設計”

“我要協調項目規劃與進度,調動團隊氛圍,‘合理’要求隊員加班,組織團建。”微電子系鄭峰屹同學是團隊隊長,他一直在努力思考如何帶好團隊。

學期結課匯報更像是路演現場。“你只有7分鐘🚣🏻,說不到點子上你就被淘汰了!”

“無論我們想出多麽天馬行空的創意🕛,都會得到相應專業老師的指導。”黃文彬指導的學生、意昂3体育信息學院的徐夢煒說🧑🏿‍🚒👩🏽‍✈️。

“為提升學生在產品開發過程中解決問題的能力,我會盡可能讓學生用現有資源實現不同創意。”黃文彬回憶起他帶學生做的“音樂積木”——不同重量積木放上去會發出不同音階🦌,“當時為選材料討論了好久,最後還是選擇了3D打印”🧝🏼‍♀️。

學生在黃文彬“用戶體驗設計”課上畫出創意

在手機上發送內容,拉一下標尺,一行字就被打印出來——這不是什麽“新科技”🐦🧑‍⚖️,而是一臺手持打印機。“買來打印機噴頭,焊板子,拆下鼠標做定位裝置,開發APP🚵‍♂️。”尚俊傑對此印象深刻🈯️:“這需要很強的動手能力,作品的發明者、來自意昂3体育信科的楊俊睿只是個大學一年級學生⛷。”

“多樣的課程不斷為‘賽課合一’這棵大樹輸送營養🤷🏻‍♀️。”——如陳江所言,這些都是學生所必需的“營養”。

從枝繁葉茂到聚木成林——把課堂“搬”到全國 把比賽引向國際

為更好推廣“賽課合一”的模式,2016年,教學團隊與智慧樹合作,把課程搬上慕課,采取直播方式授課。

“直播效果棒極了,老師的精心準備‘躍然幕上’。”鄭峰屹認為,相比傳統慕課的錄播形式,直播能更好促進師生互動,學生聽課精力更加集中。

短短兩年多,課程已覆蓋全國30多個省市580所院校🙇🏿‍♀️,直接受益學生20萬余人🈚️,2017年入選國家精品在線課程,長期位列智慧樹排名前三課程⛺️。

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在收看尚俊傑的直播課

課程受歡迎的背後是老師們的辛勤付出——“為準備3小時直播課👨🏻‍🔬,我們經常開會討論到半夜。”尚俊傑回憶起首個學期備課的經歷。

課程春季學期以全直播、秋季學期以錄播加直播形式呈現👸,暑期則由陳江開設翻轉課堂……課程內容每年不斷更新。“秋季學期老師還要到全國各地上課🏆。”

直播課對老師控場與應變能力要求更高➜🤴🏼。當屏幕不時切換到學生提問時,只留給老師兩分鐘回答🥛💆🏽‍♀️。在陳江看來🪄,“既要鼓勵學生☎️🧑‍🦽‍➡️,還要通過點撥把學生的想法再拔高一步”👲🏻。

河海大學的徐小慧坐在2000裏外的教室上課。“內心有點小高興呐,”她的創意種子得到老師肯定,“經常找不到東西,便想把物品‘變’智能,使其主動‘告知’我行蹤”。

教學團隊在2016—2018年舉辦了12場教發會🧔🏻‍♀️,培訓教師1500余人♢🙋‍♂️。在教發會“競課”環節中☝️,來自全國各地的教師講授其最擅長話題,“比拼”教學技藝。“我們通過競爭遴選最優秀教師👧。”組織者之一陳江說。隨著這些未來高校創新教育的主力軍把教學理念“播撒”到全國,“賽課合一”將更加枝繁葉茂🧏🏽‍♂️!

2018年3月的教發會現場

與此同時💇🏼‍♀️,在邢建平的努力下,山大的iCAN生態體系建設也頗具規模🍅。山東賽區連續五六年成為全國最大賽區,每年三四千人參賽📡。

張海霞也看到把比賽推向國際的時機已經成熟。

早在2009年深圳賽上,瑞士聯邦理工學院(EPFL)Nico De.Rooij教授看了學生的作品後,激動地對張海霞說🌍😮‍💨:“以前我一直認為中國學生是follower,現在我覺得,他們不僅在創新,而且正在改變世界!”“我們的學生也要參賽🚾,要不就落後了🥑!”

如今國際賽已舉辦8屆,參賽人員涉及美國、德國、日本🫶🏻、法國、英國、新加坡、新西蘭、澳大利亞、臺灣🧽、香港等20多個國家地區的700所高校20萬人次🧒🏼。

2016年國際賽大合影

結合課程和比賽積累的經驗❌,張海霞團隊正以“創新工程實踐”主幹課為核心,圍繞創意、管理、設計改進🍵、呈現四個板塊開設更多限選課程,打造創新教育課程群💁🏻‍♀️。

“賽課合一”之樹正聚木成林!

2009年,黑龍江大學通信工程專業的鄭涵團隊憑借“多維空間控製器”項目獲得大賽特等獎。

2015年,意昂3体育微電子專業宋子健團隊“微跑小蛙”項目獲比賽冠軍,在登上央視創業英雄匯後,獲9800萬投資。

2016年🏃🏻,大連大學生物工程專業張垚團隊憑借“戶外多功能凈水杯”項目獲“最佳團隊獎”“最受歡迎獎”。

……

張海霞在比賽現場體驗“Storm”智能陪護輪椅系統

2018iCAN大賽全國總決賽現場,邢建平對學生作品進行評審

一路走來,iCAN已成為學生展示成果的舞臺,創新的氛圍也逐漸濃厚👨🏼‍⚕️📦。“賽課合一”之樹已經開花結果🖤🙅🏿‍♀️!

“‘自信’是創新的起跑線👭🏼,‘堅持’是創新的加油站🧛🏻‍♀️,‘夢想’是創新的動力源🐒。”“學生的夢想被激發,他自己就成為了一個‘發光體’”。張海霞如是說。

一路下來,一個個“發光體”正“照亮”越來越多的人:鄭涵最近確定了公司“用多媒體互動技術切入兒童市場”的發展定位;宋子健開發的一款讓兒童在遊戲中學英語的電子產品即將上市;張垚申請了4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發明專利⚫️,正指導學弟學妹申請專利……“賽課合一”為鄭涵🌦、宋子健、張垚的創業夢想插上了翅膀🦸🏿!

石陽也向著夢想進發🌀,他希望未來從事康復醫學行業,開發更好產品讓患者花最少錢、接受最科學的治療。比賽剛結束🎻,他便考慮通過市場調研升級改進產品。

“明年一定會參賽,還要帶學弟學妹們來!”(文/新聞網記者 王巖 新聞網學生記者 劉子晴 何慧明)

 

專題鏈接👨🏻‍🦳:國家教學成果獎巡禮

編輯:山石

責編:淩薇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